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367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备考届高考模拟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整理精校版Word下载.docx

【注】①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

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是如何写“雨”的?

(3分)

(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就刻画人物形象来看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4分)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初晴游沧浪亭④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

①沧浪亭:

苏州园林之一。

②连明:

直至天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6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8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

②北阙:

指帝宫。

③青阳:

指春天。

(1)★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2)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①高阙:

指长城两边的山。

②节旄:

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尾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

古代官吏的服饰。

(1)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

有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

你认同吗?

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

8.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

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简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1)这首诗的第二联在写景上有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

下阕写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

下阕写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2.

(1)本曲写雨的句子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是从侧面来写雨,(1分)用梧叶和芭蕉在雨中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1分)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

(1分)

(2)这两句采用了细节(或白描)描写的手法,(1分)可以让人想见,三更梦醒时分,灯已燃尽,棋未下完,只好作罢的情景,(1分)这个细节表现了的孤独、寂寞和忧心忡忡的心情。

3.

(1)(5分)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

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

(3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

(2)(6分)①情景交融。

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

②运用拟人。

“娇”“弄”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

③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或衬托手法)。

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

4.

(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2)表达了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5.

(1)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悲,世态炎凉之苦,年华已逝之哀,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

(答出一点给1分,答满三点给4分)

(2)这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分)。

松下的月光(月光透过松树)照进窗内,增加了诗人的空虚,给诗人一种更加清冷、寂寥(孤寂)之感。

(2分)这样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耐人寻味)(1分)

6.

(1)(2分)①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

(2)(4分)①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1分)。

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美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

(3)(4分)①对边关将士的同情(2分);

②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

7.

(1)(5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

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

常常在自然的环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

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

(2)(6分)同意。

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

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

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

“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8.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

诗的前两句用了渲染手法,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2)诗的后两句,既表现出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9.

(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

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

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4分,“高远明净”2分,分析两点各1分。

意思对即可)

(2)希望乘船归隐,与长笛、白鸥为伴,表达了对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4分,内容2分,情感2分。

10.

(1)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极目望去,这雨幕无边无际与大海相连。

这一联写景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渲染了孤寂凄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思。

(答“渲染”“白描”亦可酌情给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悲和对广陵亲故的思念(离别亲故的伤感)。

尾联写独鸟飞向东南离广陵愈近,反衬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故愈远,突出了诗人的满腹离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