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792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

根、芽、茎(见右图)

●茎背地生长而根向地生长的原因:

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

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

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无子辣椒);

7、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

主要产生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好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8、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反射: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组成神经中枢:

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

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

双向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只能是: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5、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

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6、激素的概念:

是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对机体起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高效的化学物质。

7、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

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激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

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内环境)淋巴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2、稳态

(1)概念: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

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经体液(主要是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反应速度

迅速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时间短暂

时间比较长

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4、体温调节

(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

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

皮肤(血管、汗腺)

(2)体温调节过程:

①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3)体温恒定的意义:

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5、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

(负反馈)

过程:

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

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6、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无机盐的动态平衡是靠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无机盐调节:

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钾降低、血钠升高

无机盐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

7、血糖调节

(1)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浓度:

0.8~1.2g/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ⅰ、胰岛素:

(降血糖)

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ⅱ、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归纳:

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8、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分子:

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9、抗原:

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如(细菌真菌的病原体、蛇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抗体:

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

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

细胞免疫

11、体液免疫:

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清除抗原

12、细胞免疫:

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1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

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

14、免疫学的应用(如疫苗、疾病检测、器官移植等)

15、艾滋病:

(1)病的名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存在部位:

精液、阴道分泌物、血液、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等。

(3)发病机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

1、不吸毒2、洁身自好,不性滥交3、不与爱滋病人公用文身、剃须刀等器具

四种群与群落

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基本特征:

●种群的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的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包括三种:

衰退型

稳定型

增长型

●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

4、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Nt=N0λt

(1)条件:

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

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

增长率不变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K/2时增长速度最快,K时为0

(3)应用:

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6、生物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该区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7、生物群落的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

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

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影响因素:

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8、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9、种间关系

●捕食(如猞猁与雪兔)

●竞争(如水稻与稗草)

●寄生(如人与蛔虫)

●互利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10、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

Ø

定义:

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过程:

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

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

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

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

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

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五生态系统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

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消费者:

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

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

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

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一种联系。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

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过程

(2)、特点:

●单向流动: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

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

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

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5)、过程:

(如图)

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物理信息:

光、声、热、电、磁、温度等。

如植物的向光性

●化学信息:

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行为信息:

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集群或远离农田;

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基础是负反馈。

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

而森林恢复很困难。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

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

①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②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

③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④生态瓶要密封;

⑤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⑥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六生态环境的保护

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对水资源的压力(3)对能源的压力(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5)环境污染加剧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潜在价值(尚不清楚)、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⑴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⑵迁地保护:

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⑶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