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664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docx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

【精华】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并列算式,学习7的加减运算。

2.探索发现互换、互补规律,灵活进行加减运算。

3.能主动参与,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组成、加减算式,图片或课件(内容:

7只鸟:

1只先来,6只后来;2只黑色,5只黄色;3只在树上,4只在天上)。

2.7的组成、加减式中所需的数字和符号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玩拍手和填数游戏,复习7的组成。

(1)拍手游戏。

幼儿边拍手边说出7的分合式,如:

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

(2)填数游戏。

请幼儿又快又对地给缺失的7的组成式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中发现数的关系,学习7的加减法。

(1)从鸟儿先后飞来的顺序,引导幼儿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如:

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幼儿列出算式1+6=7,并说出各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提问:

如果先飞来了6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怎么列算式?

幼儿可列出:

6+1=7。

引导幼儿发现:

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引导幼儿运用7的组成进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

如:

因为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所以7-1=6、7-6=1。

(2)启发幼儿根据图片上小鸟的黑、黄(不同颜色)或在树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减法算式。

列出3+4=7、4+3=7、7-3=4、7-4=3。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据7的加减算式,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兴趣和经验编出新的应用题。

如:

根据7-2=5,可编出:

我们班有7个小球,借给小班2个球,我们班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引导幼儿创编主题新颖的应用题,发展幼儿求异创新的思维品质。

4.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7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

如:

教师说出3+4,幼儿快速答出3+4=7。

也可变成幼儿出题,教师或全体幼儿回答等形式。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

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幼儿园数学教案

(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

1、感知数量的多和少(演示课件)

师:

这儿的景色真美呀,都有些什么呢?

(树,山,河等)

师:

瞧!

美丽的景色把谁给吸引来啦?

(蝉)

师:

飞来了几只蝉?

(3只)

师:

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数字3)

师:

看,又有谁飞来了?

(边说边放课件)(蜻蜓)几只蜻蜓,(1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数字1)

师:

3只蝉和一只蜻蜓哪个多,哪个少?

(3只蝉多,1只蜻蜓少)

2、认读“>”,初步感知不等式

(1)认读“>”

师:

3只比一只多,所以3比1多也比1大,我们可以在3和1之间放上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了。

我们学过“=”,看看这儿能放吗?

(不能)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就能帮助我们,它的名字叫大于号“>”(边说边放课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大于号(跟读)。

把它放数字的中间怎么读呢?

先听老师读一遍:

3大于1(3>1),一起读。

(2)动作感知“>”

你们看,大于号长什么样子的?

你能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学学它的样子吗?

(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

(3)书空“>”

小朋友们模仿“>”的样子可真像,那“>”应该怎么写呢?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大口向前还是向后呢?

大嘴巴向前大于号(教师边说边带领幼儿集体书写“>”)

幼儿园数学教案(三):

《飞机火车几点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飞机火车几点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

学会看整点,了解表现时间的各种不同方式。

2、感受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时钟一只,表示7点、9点、11点的钟面卡、数字卡,自制的大张火车票。

2、幼儿操作材料《时钟时钟几点了》。

【活动过程】

一、观察火车票。

1、教师出示火车票,幼儿观察火车票,从车票上寻找时间。

师:

我买了张火车票,想要去北京,你们知道我什么时候上火车吗?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哪里看出来的?

2、幼儿讨论:

车票上为什么要有时间?

3、小结:

有了时间,我们就知道火车什么时候开,不用担心火车会开走,遵守时间很重要。

二、火车飞机几点开。

1、师:

我们从哪里可以知道时间?

2、教师出示时钟。

幼儿分辨分针、时针。

师:

钟面上一共有几个数字?

当分针指着几?

(屈老师)时针指着数字几就表明是几点。

3、在时钟上表示火车票的时间。

(1)教师出示7点的钟面卡,问:

嘿,火车火车几点开?

幼:

火车火车7点开。

(2)教师出示9点的钟面卡,问:

嘿,飞机飞机几点开?

幼:

飞机飞机9点开。

(3)教师出示11点的钟面卡,问:

嘿,火车火车几点开?

幼:

火车火车11点开。

三、幼儿操作材料。

1、幼儿翻到幼儿活动材料《时钟时钟几点了》。

师:

这里有8个时钟,还有呢?

2、了解数字表示的时间。

师:

这是什么意思?

3、请你看看、说说钟面上的时间,再找到数字显示的时间,然后用线连一连。

4、幼儿两两结伴,说说时钟时钟几点了。

幼儿园数学教案(四):

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

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

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

哪一个小?

哪一个大?

(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

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么样的?

(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

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

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

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你们瞧,这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

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

(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

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

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

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

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

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一定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案(五):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分析:

重点:

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

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

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