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选型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OA选型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A选型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
随需而应思想"
。
就其三大思想的根源,无外乎是要解当前企业的三大难题:
"
信息孤岛"
应用孤岛"
资源孤岛"
实现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充分发挥企业的“战斗力”。
而传统企业管理软件中,除了ERP本身就是一个协同生产、计划、销售、管理等几大部门工作的管理软件外,被寄予厚望的莫过于办公自动化软件(OA)了。
虽然在我国这几十年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OA算是最早一批深入企业的管理的IT系统,至今仍然生命力旺盛。
这无外乎两点原因:
其一,市场需求仍然庞大;
其二,新技术的推动,尤其是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融合后的推动,让原来的用户更加期盼新的产品和技术所带来的提升。
计世资讯曾预测2010-2013年,协同管理软件市场将以平均33.7%的年复合增长率加速发展发展,2013年市场总额将达到132.3亿元。
同时2013年初,计世资讯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协同软件市场研究报告》与赛迪顾问的《2012-2013中国办公协同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均显示2012年中国协同OA软件市场规模较2011年同比有较大服务增长,然而到底在协同管理领域我们能够有多少选择?
此外协同管理软件和其他IT产品的所面临的问题出奇的一致:
同类产品太多用户难以抉择。
无论是从技术体系出发,还是从产品本身出发,似乎各个厂商的产品都互有优劣,难以抉择。
然而现实就是残酷的,无论你如何挣扎都要在一片看似平凡的沙砾中发现黄金。
在熙熙攘攘的软件市场,都在叫嚣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协同管理软件市场到底谁是适合自己的产品呢?
•OA市场混乱选择需谨慎
至于IT系统的选择,用户自己根据情况去搜索市场产品不就万事大吉?
其实并非如此,往往企业用户在还不知道到底需要侧重那个标准的时候就已经被某些厂商的宣传所迷惑,所以笔者网络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软件产品进行横纵等多维度的对比。
笔者进行对比的协同管理软件领域,主要对比了泛微、致远、金蝶、财富、蓝凌、通达、万户、华天动力、慧点、神州数码等10个品牌的优劣,从不同方面让大家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
总的来说,最早的像金蝶、致远、泛微这些老牌管理软件厂商都在不断的更新,以求不被用户所淘汰,财富等新进的品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打动着自己的客户。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大部分都是J2EE这样比较开放的技术架构,已经很少有Lotus的架构了,同时我们在一些企业的资料中发现了有J2EE和.net技术框架的产品。
而除了.net的平台相关性较强外,Java系的产品似乎更具移植性,但是如今两种技术框架的差异越发不明显,所以技术路线似乎并不是太过重要的选型依据。
总的来说无论是走Java还是.net路线,还是走Lotus路线主要取决于公司的IT规划,和原有的IT系统平台路线。
毕竟,协同就是需要多系统的衔接和集成。
成功案例,每一家都看似有很多,但是通常每个产品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问题,就像致远的OA曾经遇到的长时间运行数据库容量超大而拖慢整个系统的问题,可以说所有管理软件都面临过,而Lotus本身的问题也是多层面的,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给我们“技术不是问题”感觉。
而对于每个品牌的产品售价问题,由于涉及到的浮动较大所以没有列入此表,但是从普遍意义来看,企业对于OA的期望有所改变,对于OA的投入也愈发的苛刻,因此市场来看价格战的存在是在所难免。
而以高端示人的泛微也在最近几年自降身价走入“百姓”更是让用户的选择颇具挑战。
可能对于不同品牌的产品,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观的认识,需要更加细致的对比才能发现自己真正需要,俗话说自己需要的才是最好。
•功能同质化严重选择看个性
越来越多的产品特性趋于同质化,这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对比能够搞清楚的,首先各个品牌产品功能上只有些许差异,很难说从能点上分出伯仲;
其次,随着管理软件功能越发细化,很多功能都被单独打包成产品,就像包括致远、泛微、蓝凌、财富、万户在内很多厂商都把流程定制进行了打包形成自己的工作流平台看品,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工作流。
只是每个厂商的定制流程的方法和需要二次开发的工作量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笔者整理了工作流、知识管理、沟通工具、协同平台、报表等几个方面作为协同OA的核心对比项,发现除了企业门户、报表中心外其他几乎大同小异,而工作流的定制也只是各自厂商的实现方法不同,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IT部门的水平选择适当的产品。
总体而言,越是需要二次开发的产品,可定制幅度会大一些。
其中财富OA的七大流程、三种流程形态颇具特色。
所谓“自由流程”似乎是一种在定制与固定流程之间的权衡方式。
·
用户梯队明显服务实力很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独立的IT部门或者专职的人员,所以对于OA这样内部协同驱动平台的运维和部署是必不可少的,而其实施和维护的难易程度,似乎更是一种选型的考量。
毕竟谁也不愿意买一个需要另聘“高手”才能玩转的系统。
对比目前的各个品牌系统运维难易程度,系统维护主要以对运维人员的要求体现的,而除了Lotus架构下是较少见的外,其他对于运维人员的要求并不高,甚至通达等品牌推出“傻瓜式”安装包,类似安装应用程序的方法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OA的运维部署的难度。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系统集成其实主要看两方面:
一方面自身品牌的上下游产品或合作伙伴产品的集成能力,这其中致远、金蝶似乎比较占优势,因为前者与用友系ERP、财务等产品的紧密关系,后者自身品牌的产品就足以构建一整套协同管理平台。
与此同时,泛微与SAP的关系甚密,使其多系统的整合能力在这方面得到很大提升。
同样蓝凌、万户都有多品牌系统的集成案例可以查阅,而财富在这方面目前只能说中规中矩,这与其在这个协同管理软件这个领域的“发声”较晚不无关系。
而对于协同管理软件的用户数量来说,目前资料可以看到的是金和、通达的数据颇为惊人,但是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有水分存在,而致远的20000家数量应该说比较靠谱,与用友共享销售平台后庞大的用户基数成为他的一片沃土。
虽然目前金蝶方面OA方面的数据还没有明确但据估算应该和致远不相上下。
在数量上,财富的数字相对显得比较保守但是相比其他几家可以说已经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如果说CIO采用“同行趋同”的想法采购OA产品的话,似乎选择一个在自己行业中用户数量最大的产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
但是从用户数量来看似乎能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
用户数量越大,要求服务的质量和网络要越强,同时也成为这些企业的挑战。
尽管OA已经看似不再是什么高难度管理系统,然而企业选型的时候势必要考虑产品的实施和维护到底是“原厂”还是“伙伴”的问题。
另外,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众多厂商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经历了多少年的发展,而升级方式却仍然是沟通部署的方式,很少有时下较为流行App自动升级模式。
暂且不论企业软件升级难易度的问题,但就其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手动更新并不能够被视为一种最佳方式,毕竟人出错的概率要比机器大的多。
所以还是建议在架构上考虑如何实现在线升级的模式,而非现在一个小小的升级都要手动部署。
综述: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最合适中等规模企业的发展:
财富、蓝凌、华天动力
中等规模企业需要发展离不开技术,而财富、蓝凌、华天动力虽然在用户数量上看上去并不是最为匹配的对手,但是各自特点似乎更容易让他们成为队友。
•财富的流程形式的特点颇有亮点,但需要加强自身品牌的认知度;
•蓝凌知识管理驱动协同能力颇有亮点;
•华天动力的多系统协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2.最适合小微企业使用的产品:
通达OA3年免费版、万户网络
小微企业变化快,人员无需太大扩张的情况下,并不是没有协同的需要,相反更需要规范的管理帮助效率的提升,因此能够选择一款适合30人以下小微企业的协同平台势在必行。
通达OA30用户版可免费使用3年,包括即时通讯组件50点以下免费;
即时通讯组件支持免费的点对点视频,内嵌4路视频会议体验版等特点。
万户OA虽然在综合对比中表现平平,但是与阿里云合作的云OA似乎是中小企业拥抱SaaS的很好的途径,低成本换来管理效率的提升何乐而不为。
3.最合适原有IBM系技术的簇拥者:
慧点、神码OA
作为IBM技术的簇拥者,选择神码OA和慧点科技似乎合情合理,不过目前的情况看,神码OA的销售似乎很难见到。
后记:
OA也好,协同也罢,其实已经危及四伏!
其实,在笔者进行资料整理的时候,并不是刻意省略图表以外的厂商,而是通过这几家厂商的优劣而反映出当前市场的状态。
有些企业在08年以后就悄无声息了,有些却在这个领域悄悄发展,这些就发生在他们身上。
而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技术和产品向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协同管理发起挑战,类似企业空间、企业微博的互联网式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正在蚕食着一部分市场。
而就在不久前明道的2000融资似乎只是一个开始,尽管众多业界人士不看好这样的模式,但是蚕食已经开始了。
另外,也有人认为协同OA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管理提升仍然是有待考证的,不过已经有CIO表示,企业的IT本来就不能就IT论IT,那只有死路一条。
其实在笔者看来,就算做不到IT驱动业务,至少协同能够让IT与业务融合也是最大的价值。
•协同管理软件正反观点大PK
有这样一种观点,ERP等业务软件更像一个武官为组织开辟江山—以业务数据管理为核心;
OA等协同管理软件更像一个文官为组织做好江山治理—以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为核心。
而好的文官一定需要懂些业务,好的武官也一定要懂些文治,所以有OA与ERP的集成需求,文武兼备才能促进组织高效发展。
但是并不是说协同管理软件的存在已经被所有人接受。
反方:
网友@陈祖鑫在微博上发布一条“唱衰”OA的评论:
“我们公司没有OA,只有门户内网,但是大多数人不用,连高层都不用。
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出现大量的微信群,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都有。
当你下班回家带小孩的时候,微信会响起;
当你周末约会的时候,微信会响起。
”
尽管这个例子看似有些偏执,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众多社交化的工具已经正在蚕食协同管理软件市场。
可是市面上能够见到企业空间等产品似乎正在走一条社交化的道路,而这条到登陆能否得到企业协同管理的验证,还是有待时间来评判的。
正方:
“下有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一些通病:
信息分散且孤岛频现、跨部门之间沟通限制、流程复杂、审批不畅。
这些是急需解决的企业问题,往往存在与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因此这样的企业更是需要协同的作用体现。
”这是盛通印刷CIO刘翔先生不久前与笔者讨论协同管理软件带来的价值提到的观点。
有句话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而协同管理的目标是使用各种办法,使得人的社会关系价值最大化。
因此,它可能不一定要运用协同软件。
实际上,作为一种工具,协同软件不可能完全承载协同管理的所有需求。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思想的丰富,协同软件必将在协同管理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