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554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docx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内帏宫绦忖度蹂躏百无聊赖

B.戏谑罥烟脊鳍监生少不更事

C.理学草巢鬼秘蹙缩沸反盈天

D.鄙薄性情牲醴蹒跚皮开肉绽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形容:

形体容貌)

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态度:

有才学而不拘礼节的神态)

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风骚:

姿容俏丽)

④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怜:

可爱)

⑤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

(沸反盈天:

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

盈,满)

⑥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讪讪:

难为情的样子)

⑦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窈陷:

深陷。

窈,幽深)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

4.选词填空

(1)“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

”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

”那短工(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2)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b.偶然c.间或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3)“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a.精神b.神采c.光采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a.悲凉b.悲苦c.悲郁d.悲哀)的神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全书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B.《林黛玉进贾府》随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C.《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在这篇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作品中,鲁迅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他们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D.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7.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浔阳对薄公堂迁谪独辟溪径

B.崔嵬振聋发聩 银篦恬然自安

C.巉岩出奇制胜吮吸不径而走

D.峥嵘趋之若骛霓裳气慨非凡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畏途巉岩不可攀(巉岩:

高而险的山岩)

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

北方的沙漠)

C.凡六百一十六言(凡:

共计。

言:

说话)

D.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10.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诗歌具有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多首。

B.杜甫,字子美。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C.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李商隐,盛唐诗人。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11.课文内容默写。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剑阁峥嵘而崔嵬,,。

(3)江间波浪兼天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

(4)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夜月魂。

(6)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玉盘。

(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8)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12.对《蜀道难》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B.在第一段中,诗人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

C.第二段在亲切地询问友人“何时还”之后,诗人又旧话重题,再议“蜀道难”。

鸟是悲鸟,树是古木,月夜惨淡,空山寂寥,子规声断,情境悲怆。

接着再写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再一次强调山高路险。

D.结尾段“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几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都是实指。

13.对《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

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首联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颔联承上展开,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颈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D.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

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14.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句气势飞动,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

而描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B.第二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

也通过“青冢”这一称呼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

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

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

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D.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

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

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15.对《登高》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气势恢弘,境界阔大。

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B.颔联中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

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

“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

诗人感慨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中,诗人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

D.尾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思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16.对《琵琶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琵琶行》是作者上书言事,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很多权贵,而受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之后所写。

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B.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

忽然,从水面飘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

C.作者运用了大量拟声词和恰切的比喻,生动地摹画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她弹奏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

演奏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令人叹为观止。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全诗的主旨句。

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

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词,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

17.对《锦瑟》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锦瑟》第一联,是铺陈之笔。

锦瑟的50根弦,象征诗人将近50岁的人生。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兴寄遥深,感情凝重。

B.第二联,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情怀。

“庄生晓梦迷蝴蝶”,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怀;“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

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C.第三联,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

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

D.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度长契大嬴粮景从云集响应不积跬步 

B.瓮牖绳枢摄足行伍价值连城爪牙之利

C.驽马十驾同年而语惑之不解金石可镂

D.弃甲曳兵崛起阡陌门廷若市填然鼓之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

“这将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B.坦陈 场合 必需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D.坦承场所 必须必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

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

B.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D.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善假于物也

2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