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410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5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Word下载.docx

t3=t1-t2=

v3=

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答:

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使用时要放对、读对、记对.

2.要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

3.小组间的同学如何分工合作,才能使时间的测量比较准确?

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

“5、4、3、2、1、0”;

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这种操作方法使学生分工协作的准确性更高.

【教师点拨】

1.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运动的动力.

(2)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cm

t1=2.6s

v1=28.85cm/s

2

s2=75cm

t2=2.5s

v2=30.00cm/s

3

s3=75cm

t3=2.4s

v3=31.25cm/s

知识点二 超声波测距

阅读课本P24,完成以下问题:

1.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

2.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3.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仪器自动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4.如果障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可以根据算出的障碍物移动的距离,再根据两次自动发射超声波的时间,算出物体移动的速度.

位移传感器与超声波测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都是依靠计算出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移动的距离来算出的. 

【跟进训练】

如图甲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中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17m,汽车的速度是17m/s.

1.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

v=

3.实验器材:

轨道斜面、玻璃球、垫块、刻度尺、停表、挡板

4.实验步骤

5.收集数据的表格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

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

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

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

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2.900c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ρ冰=0.9×

103kg/m3)后,则

A.体积不变,仍是

B.体积缩小

C.质量是900gD.质量是1000g

3.如图是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哪种做法光屏上一定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A.透镜不动,光屏与物体的位置对调

B.光屏和物体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

C.透镜不动,物体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

D.透镜不动,物体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

4.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

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放大的“金鱼”B.墙上的手影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D.雨后的彩虹

6.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

8.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

9.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

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

1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超声波加湿器工作时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圆柱状的玻璃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可观察到小泥娃的像,因为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_____的特征。

将泥娃逐渐向水杯靠近的过程中,所看到泥娃像的高度将_____(填“不变”或“改变”),像的粗细程度将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12.据新闻报道:

成品汽油降价幅度为每吨油降200元,落实到加油站每升汽油降价0.15元。

据此信息请你计算汽油的密度约为_____kg/m3。

13.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

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

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

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的是______声波。

1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其中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你利用图中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乙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甲车行驶7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m,以汽车为参照物,车内乘客是_____(选填“运动”、“静止”)的。

甲、乙两车在0~4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的。

16.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

由此可推断:

所成的____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液体后的总质量为460g,放入一小块金属后,溢出了30g液体,这时溢水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520g。

求:

该液体的密度。

(ρ金属块=3.0×

103kg/m3)

18.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

h-1

40

50

60

8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仔细分析了表格后,小明开始进行下列计算和推断:

(1)此司机各次的反应时间大致相同,约为多少秒____?

(2)当速度为100km/h时,反应距离为___米.

(3)小明仔细考察了车速与制动距离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车速增为原来的两倍时,制动距离是原来的___倍;

并推断出速度为100km/h时,制动距离大约应为____m;

为保证安全,它与前一辆车的间距最好控制在____m以上。

(4)如果司机醉酒驾驶,则会导致____距离变大。

(选填“反应”或“制动”)

四、实验题

19.25.小雨为了帮助家人测定盐水的密度,课余时间和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一起测量盐水的密度,她们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她们第一次的测量过程:

(1)该实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小雨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移动;

(3)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后,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接下来小雨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雨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________g/cm3.

(4)就在她们为测出盐水的密度而高兴的时候,小刚发现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

通过分析实验过程及数据,她们认为这样会使测得的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现象

结论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把蜡烛移到图中a点,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据此可制成_____。

把蜡烛逐渐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_____(填“大”或“小”),但像始终是_____(填“正立”或“倒立”)

②要让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应将蜡烛放在刻度尺的_____范围内。

方法

③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若有茶色和无色玻璃板,最好选用______玻璃板进行实验.

(2)如果实验时成像较暗,要想使像变亮些,可以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_____面的棋子(填“前”或“后”).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在其位置上放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棋子的像.

(4)如果实验用的玻璃板M较厚,能看到A’与A”两个像.如图所示,如果

为5cm,

为4.5cm,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2.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中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

(1)水的沸点为_____℃,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

(2)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_____mb。

(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存在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则图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3.为了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何变化?

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

结果他听到了两次声响,这是因为_____和_____都能传声,第一次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过来,这是因为______。

2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

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

“时:

分:

秒”。

(1)请根据图示填写s1=_______cm,t2=______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v3=s3/t3;

方法2v3=s1/t1+s2/t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方法1”或“方法2”)。

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题号

4

5

6

10

答案

B

C

D

A

11.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不变改变

12.75×

103

13.吸收碘的温度

14.次超

15.否乙车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100静止相等

16.都是实像小于

17.1g/cm3

18.6317.545067.5反应

19.

右69.61.1偏大

20.照相机小倒立50cm~60cm模型法

21.茶色前不能1

22.不变大于BA

23.能声音变小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好固体(钢轨)气体(空气)钢轨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

24.904方法10.15是增大斜面角度

1.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

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10gB.

10g

C.

20gD.

20g

2.现在有一瓶水和一瓶酒精,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3:

4,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5:

3B.16:

15C.15:

16D.3: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35厘米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A.B的上方B.B的下方C.B的左边D.B的右边

6.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时,选择分度值越小的量具越好

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能调节平衡螺母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⑤南城县城区2019年元月起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2个B.3个C.4个D.5个

9.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到影院看电影

D.看到小孔成像

11.试根据所学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孔成像是由_____造成的;

(2)身高1.6m的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___图;

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____图,该图中的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12.小丽同学研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下图是她利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的质量随体积变化图象。

请根据图象归纳出这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

13.如图,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甲房间壶嘴的上方_____较多,判断出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14.如图所示,用吸管做成简易笛子可以吹奏出声音,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用剪刀不断剪短吸管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我们能够很容易区分笛子和钢琴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它们_______不同。

15.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km/h.

17.有一只容积为3×

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了瓶口.求:

(1)瓶内水的总体积;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瓶内石块的密度.

18.“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如图所示大桥全长55km,设计速度100km/h。

其中海底隧道段全长6.7km,小明当天随爸爸驾车通过“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仅用268s。

(1)爸爸驾车通过“港珠澳大桥海底醛道的平均速度。

(2)按没计速度驾车通过55km的“港珠澳大桥“需要的时间。

(3)若小汽车每行驶100km耗油8L驾车通过55km的“港珠澳大桥”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的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0.71×

103kg/m3)

19.某小组使用天平、砝码、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82.8g

(3)将装有适量的烧杯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如图甲所示,测得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g。

(4)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g/cm3

(6)分析实验过程,可知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要比液体的实际密度偏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

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

(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21.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