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103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Word下载.docx

10.耳提面命:

语出《诗经.大雅》.不但面对面教导他,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1.口讲指画:

语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用手势辅助讲授,形容讲授生动的样子。

12.有教无类:

语出《论语.卫灵公》.指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3.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4.因势利导: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加以引导、教育。

15.循循善诱:

语出《论语.子罕》。

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多形容教育得法。

16.教学相长:

语出《礼记.学记》。

指教和学双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多指都是和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7.春风化雨:

语出《说苑.贵德》。

宜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和适时的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诲。

18.薪尽火传:

语出《庄子.养生主》.指柴虽然烧完,火种却留传下来了,比喻通过师生传授,使学问、技艺得以一代代传承。

19.比屋而封:

语出陆贾《新语.无为》.指贤人很多,几乎家家都可以封爵封地,形容教化遍及天下,人民淳朴贤良。

20.悬梁刺股:

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

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

悬梁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太平御览》卷载: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21.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用勤奋学习的方式适应环境。

出自清朝刘开《问说》: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学无止境的故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不断地激励和鞭策人们奋进。

22.博学审问:

博:

多;

审:

详细。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出处】:

《礼记·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3.博学洽闻:

博学:

广博。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晋书·

荀顗传》:

“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24.脱胎换骨:

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25.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26.刑期无刑: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27.沂水春风:

沂水:

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

春风:

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来自沂水的春风。

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28.断杼择邻:

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

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

'

学何所至矣?

孟子曰:

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

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29.笨鸟先飞:

【解释】: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

“我和你有个比喻:

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30.夏雨雨人:

雨:

前一个“雨”,名词,雨水;

后一个“雨”,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西汉·

刘向《说苑·

贵德》: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1.有伤风化: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32.三迁之教:

刘向《列女传》载:

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

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

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33.洒扫应对:

〖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出处〗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34.以法为教:

以:

用;

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韩非子·

五蠹》: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35.安详恭敬:

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宋·

朱熹《小说·

嘉言》:

“教育小儿,先要安详恭敬。

36.恭敬桑梓:

恭敬:

尊敬,热爱;

桑梓:

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37.市井之徒:

近义词:

市井小人

反义词:

用法:

偏正式;

作宾语、定语;

含贬义

徒:

人(含贬义)。

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

“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38.生聚教训:

作谓语;

含褒义

生聚:

繁殖人口,聚积物力;

教训:

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39.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复句式;

作谓语、分句;

指对一个人施教应该及早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教子》:

“俗谚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40.神道设教:

神道:

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

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41.蒙以养正: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42.反面教员:

反面教材

作主语、宾语;

含贬义,指反面人物

反面:

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43.屡教不改:

执迷不悟、死不悔改、累教不改

浪子回头、幡然悔悟

作定语;

屡:

多次,一次又一次;

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

“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例子:

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4.科班出身:

作定语、宾语;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45.易子而教:

易:

交换。

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46.诲人不倦:

诲:

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论语·

述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48.活学活用:

指灵活学习,善于运用

49.尊师重道:

道:

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

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南朝·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

“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50.触类旁通:

触类:

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

旁通:

相互贯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周易·

系辞上》: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51.举一反三:

反:

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2.学用结合:

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53立竿见影:

.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

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汉·

魏伯阳《参同契》卷下:

“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54.率先垂范:

褒义词,是指率先,带头;

垂范,示范。

带头做好表率,敬辞(用于对方)。

55.白首北面:

北面:

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

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 

关于教育的成语出处:

《文中子·

立命》:

“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56.寓教于乐:

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

通俗的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57.谆谆教导:

谆谆:

恳切、耐心的样子。

恳切、耐心地教导。

《诗经·

大雅·

抑》: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58.老师宿儒:

宿儒:

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亦作“老手宿儒”

59.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60.教无常师: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尚书·

咸有一德》: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61.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

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62.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

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礼记·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63.嘉言懿行:

嘉、懿:

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大禹谟》:

“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五》: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64.嘉言善行:

嘉:

65.青出于蓝:

青:

靛青;

蓝:

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描写教育的成语

《荀子·

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6.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同“青出于蓝”。

朱熹《答吕季克书》:

“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

“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67.孺子可教:

指年轻人可培养。

《史记·

留侯世家》:

“父去里所,复返,曰:

‘孺子可教矣。

’”

68.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同师严道尊)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70.授业解惑:

授:

教,传授。

惑:

疑难。

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71.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72.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唐·

贾岛《送贺兰上人》诗: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誇。

73.学如穿井:

穿:

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关于教育的成语

74.言传身教:

言传:

用言语讲解、传授;

身教:

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

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庄子·

天道》: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75.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计有功《唐诗纪事》:

“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

‘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76.衣钵相传: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

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旧唐书·

神秀传》:

“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77.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78.渐仁摩义:

渐:

浸润;

摩:

磨砺。

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汉书·

董仲舒传》: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79.化及冥顽:

冥顽:

愚昧。

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

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80.化民成俗:

化:

教育,感化;

俗:

风俗习惯。

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81.乐育人材:

育:

培育。

喜欢培育人材。

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小雅·

菁菁者莪·

序》:

“菁菁者莪,乐育材也。

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喜乐之矣。

82.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令:

命名,引申为施教;

齐:

使整齐。

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孙子兵法·

行军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83.徙宅之贤:

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

形容母教贤明。

唐·

白居易《制诏·

与严砺诏》:

“秩贵冬官,以表过庭之训;

封荣石窌,用旌徙宅之贤。

84.圣人无常师:

圣人:

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常:

永久的。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85.减师半德: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宋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

“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

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以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86.良师益友:

良:

好;

益:

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87.严师畏友:

严:

严格。

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88.学无师承:

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

多作自谦之辞

89.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90.谘师访友:

谘:

询问,商量。

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91.一炷心香:

心香:

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

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

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92.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93.同门共业:

同门:

在同一个老师门下;

业:

读书。

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

即同学。

94.八百孤寒:

八百:

形容很多;

孤寒:

指贫寒的读书人。

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

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95.博览群书:

博:

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周书·

庾信传》: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96.穿壁引光:

凿通;

引:

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

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9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

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98.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东方朔《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99.读书破万卷:

破:

突破;

卷:

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

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10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

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

“《眼镜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成语分类整理

1.有关教学思想:

2.有关学习方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破万卷唇腐齿落博览群书

3.有关教育理念:

4.有关道德教育:

5.有关社会教育观念:

凿壁引光

题目一

1、案例简述

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

可在场的同学却说:

这事一直是小东在做,我不管!

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

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

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

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

A.要保护环境卫生。

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

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2、评委王娟提问: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对待不同境遇的学生?

选手李梅英回答:

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班里的卫生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家境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多加关心,给予温暖,消除自卑心理,避免同学歧视,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

题目二

1、案例简述:

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

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

(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

自承担什么责任。

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

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

么责任。

(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

“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

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

才能实现。

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

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

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

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

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刘耀东评委提问:

你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

盐山中学选手曹蕾选手回答:

题目三:

班上有"

四大金刚"

,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

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

(1)你认为该怎么做?

(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

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

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

(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2、刘秀丽评委提问:

某小学班主任任命班长采用学生投票选举定期更换的方法,结果一位学习纪律都比较差的同学连续两任当选,教师的调查的结果是该生提前用各种手段拉选票所致。

请问你认为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盐山镇选手邢丽艳回答:

(1)做该生的工作,使之明确“班长”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肯定该生愿意当班长的积极动机是好的,更要珍惜同学们的信任,利用这个职务为同学服好务,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树立自己的威信,真正成为有号召力的领导。

(2)改变班长的任命方法,能者上,庸者下,树立正气抑恶扬善。

题目四 

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

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

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

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

“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

(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

(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

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2、评委张云燕提问:

如果学生和你当场顶撞起来,你会怎么处理?

选手宫伟伟回答:

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到:

“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

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如果当众发生冲突,和你顶撞起来,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杀鸡给猴看,这当然需要教师的智慧,要让所有学生对你服气。

1、四年级某班李×

×

,不好好学习,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