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考点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八上历史考点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历史考点复习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公车上书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1898年
百日维新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899年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了解张謇创办兴办的实业。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废除科举制
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
1911.10.10
武昌起义爆发;
知道武昌起义;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2.1.1
中国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解析】
●晚清时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
知道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1840年6月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赔款:
中国赔款2100万银圆。
割地: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关税:
英国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危害:
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商品倾销。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贸易自主权。
结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北师版表述: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前
独立、主权完整的封建国家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耳目闭塞,不了解外部世界
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俄国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011版课标删除)
(4)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邓世昌的主要事迹——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9月,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爆发。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危急时刻,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
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割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办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影响:
割地——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通商——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办厂——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代,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也进一步加深。
(5)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
1900年6月,英、美、饿、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奋起抵抗,侵略军逃回天津租界。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向北京进犯。
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对中国人民犯下涛天罪行。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经济: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做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军事:
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经济——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也使清王朝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外交——划定使馆界便于西方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政治——严禁人民反帝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军事——拆毁炮台及允许列强驻兵与中国的政治中心地带,使清政府在军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权。
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归纳总结】
战争名称
签订不平等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早期探索
(1)知道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口号: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代表人物:
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设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用: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
③为中国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
地位: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主要内容: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京师大学堂。
引进了西学理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1)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革命活动: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①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
②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阐述成“三民主义”
④1911年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
此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政治: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想: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社会生活:
社会习俗得到改变。
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2)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独秀、胡适、鲁迅
地位: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归纳总结】1840年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
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解决富强问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阶段特征】
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阶段,形成了新的革命领导、新的革命形式、新的革命道路以及新的领导核心。
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开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主线】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黄埔军校成立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知道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
了解南昌起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1934.10-1935.10
红军长征
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
1935.1
遵义会议
1936.12.12
西安事变
了解西安事变的史,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937.7.7
卢沟桥事变
了解七七事变的史实
1937.12
南京大屠杀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1938年
台儿庄战役
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
1940年
白团大战
知道百团大战的史实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5.10
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
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
1947.6
挺进大别山
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8年9—11月
辽沈战役
了解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了解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了解平津战役
1949年4月
渡江战役
了解渡江战役
【考点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简单经过: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斗争得到了全国各地学生的响应,爱国浪潮席卷全国。
6月,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各地工人纷纷响应,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结果:
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勇于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2)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
1921年7月,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代表了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上海召开了中国一大。
后会议地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黄埔军校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目的:
培养国民革命的政治和军事人才。
领导人:
创建者孙中山,担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担任党代表,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贡献:
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战场:
湖南、湖北
北伐军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消灭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部队,随后挥师东进,连克九江、南昌,在江西歼灭了孙传芳主力。
从珠江流域达到长江流域。
性质:
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4)了解南昌起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
时间:
地点:
井冈山
会师部队:
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
两支部队会师后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5)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雪山,通过草地,进入甘肃。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第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
内容: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在军事上的只会抢,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精神:
艰苦奋斗、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
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九—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经过: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向全国发表通电,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谈判。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历史作用: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了解七七事变的史实;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随即,日军向卢沟桥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影响: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过程:
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共计三十万人以上。
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
血战台儿庄:
(正面战场)
1938年春
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意义: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百团大战:
(敌后战场)
1940年8月
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击。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3)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民解放战争
(1)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
1945年8月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等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双十协定”。
结果: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结果,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国民党发动战争,就将在政治上限于被动。
(2)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
过程: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控制的大别山区。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3)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东北
指挥员:
林彪、罗荣桓
解放军迅速攻占了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撤向关内的退路。
被围困在长春的守军,部分起义,其余投降。
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歼敌四十七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振林等人
解放军在碾庄围歼国民党的一个兵团。
随后在双堆集地区,歼灭了大量敌人。
徐州的国民党军队弃城向西南逃窜,在河南东部陈官庄一带被解放军围歼。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
时间: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