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4418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AP网站开发技术的研究Word下载.docx

3.1.2WAP标记语言的发展15

3.2ASP在WAP开发中的应用16

3.3WAP网站内容开发工具16

3.3.1WAP网页制作工具16

3.3.2WAP图形编辑工具16

3.3.3WAP字符转换工具16

4WAP网站开发17

4.1WAP网站建设方案17

4.2WAP服务器的配置18

4.3信息农业WAP网站前台页面设计19

4.3.1特殊字符的过滤20

4.3.2内容显示与内容分页21

4.3.3解决WAP开发中的乱码21

4.4信息农业WAP网站后台管理设计22

4.5WAP网站测试22

4.5.1浏览器环境23

4.5.2模拟器环境23

4.5.3实际环境24

5结论和展望25

参考文献25

致谢26

摘要: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作为融合了无线通信和Internet的新兴技术,使人们在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服务时不再受访问者位置限制的同时,以统一的标准向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服务,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展开的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WAP的发展历程,接着简单介绍了WAP通信协议结构及WAP建站相关知识,最后以信息农业WAP系统开发过程为主线详细介绍了WAP网站开发技术。

关键词:

WAP;

移动Internet;

WAP协议;

WAP网站;

ResearchonWAPWebsiteDevelopmentTechnology

Abstract: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asanewlytechnologysyncretizedthewirelesscommunicationandtheInternet,madepeopleatonetime,freefromthelimitationofthevisits’locationswhentheygettheinformationandservicetheyneed,isofferingtheinformationnetservicetotheusersinauniformstandardway.It’sprospectsfordevelopmentispromising,andithasdrawedlotsofpublicattentions.Thispaperisnootherthanaresearchunderthisbackground.ItfirstintroducedthedevelopingprocessofWAP,ThengaveussomestructuresofcommunicationprotocolsandsomeinformationrelatedtotheestablishmentofWAPsite.Finally,itintroducesthedevelopmenttechnologyofWAPwebsiteindetailwithamasterlineoftheexploitureprocessofinformationagriculturalWAPsystem.

Keywords:

WAP;

MobileInternet;

WAPProtocol;

WAPwebsite;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两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那就是Internet和移动通信技术,它们直接影响了亿万人的生活,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作为面向信息社会的两个重要标志,分别对应着面向大量信息资源的有效访问和随处漫游的个人通信。

如何结合它们的技术优势,在不受信息资源限制和用户访问位置限制的同时,以统一的标准向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服务,已成为网络界和信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无线网络是将来Internet和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通过手机连入WAP网站又是无线方式中最为便捷最易于使用的一种途径。

目前,国外的3G(3rdGeneration,第3代移动通信)市场早已成功运营,国内的3G市场即将马上开放。

而国内外4G(4thGeneration,第4代移动通信)的理论研究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这都预示着WAP方式将是我们将来生活中互联网接入的主导方式。

1.1WAP的起源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是一个应用环境和无线设备的通信协议集。

其设计目标是用一种与制造商、销售商无关以及与技术无关的方式实现无线设备对因特网和高级电话服务的访问。

事实上,我们可以将WAP看作一个简单的协议,定义了无线移动设备与网络中的固定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标准方式。

1997年6月,世界几个主要的移动设备制造商Motorola,Nokia,Ericsson和美国一家软件公司P(原称UnwiredPlanet)作为最初的发起者成立了WAP论坛,开始进行WAP协议的开发。

目的是定义一种将服务器上的内容进行过滤,以适合移动终端通信的标准方式,为移动通信中使用因特网业务制定统一的应用标准。

WAP论坛的成立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WAP的开放本质。

1997年初期,美国一家网络运营商Omnipoint提出要提供移动信息服务。

这一意向很快就收到一些大公司的回复。

但它们各自使用自己所专有的技术。

Omnipoint明确指出,应该开发一种公共的开放标准。

最终Ericsson和Motorola加入到Nokia和Phone.com的队伍当中,成立WAP论坛,联手开发WAP协议。

1.2WAP的发展

WAP论坛的成立,极大地推进了WAP协议的开发过程。

1997年7月,WAP论坛出版了第一个WAP标准架构。

次年5月,WAP1.0版正式推出,这一版本包含了WAP的核心内容:

WAP协议栈结构、WML以及WMLScript等。

1999年9月这一版本被第一个商业版本1.1版本所代替。

WAP1.1全面阐述了WAP的业务实现要求,增加支持WBMP格式的图像,提高了WTA(WirelessTelephoneApplication,无线电话应用)规格,增加了WML标记,并增强了其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1999年12月,WAP论坛又推出WAP1.2版本,增加了Push(推)、UAProf(用户个人定制)和WTAserviceindication(无线电话应用技术细节)。

2000年7月又公布1.3版本。

当前最新版本是WAP2.0,于2001年8月正式推出。

WAP论坛成立后,受到信息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00个公司加入论坛,其中包括世界主要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公司和软件开发供应商。

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发出支持WAP协议的移动终端,而且正在进一步努力丰富功能和提高性能;

软件开发商也迅速开发出微型浏览器(microbrowser),支持移动终端浏览因特网。

越来越多的ICP在开发基于WAP的应用,这将极大地丰富移动终端的信息源。

所有这一切,无不显示出WAP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WAP是为了克服无线上网的种种局限而诞生的。

WAP无线应用协议,是在数字移动电话、因特网或其它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应用之间进行通讯的开放的全球标准。

它是由一系列协议规范组成的,用来标准化通信设备。

可用于Internet访问,包括收发邮件,访问WAP网址上的页面等等。

WAP的出现,使电信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移动通信完全加入到电脑网络中来,同时也为将来的电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WAP产生以后,人们才真正架起了移动世界之间的桥梁,移动用户终于能够从他们的手机上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就像在台式机上一样。

WAP的出现,标志着Internet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WAP将移动网络和Internet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独立于网络类型、运营商和终端设备的移动增值业务。

通过这种技术,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你拥有具有WAP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到一个与Internet相连的WAP网关,就可以像使用台式机一样享受无穷无尽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实现随时随地传信息。

移动互连是移动通信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Internet已经将这个世界从独立的点连接成了无所不在的网,而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已成为我们的必需和习惯,将手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手机不仅可以传话音,还能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收发传真等文字信息,实现真正移动办公,这已不是梦想。

目前这个领域已成为各大手机生产商竞争的主要目标。

随着移动数据通讯带宽的不断提升,手机的数据通讯功能将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实现移动互联以后,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多种网络服务和资源,具体可以分为信息类、通信类、娱乐类和商务类。

移动互联的目标不是针对某个人群,而是使使用手机的用户都可以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移动通信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移动终端的不断成熟,信息内容日渐丰富,移动互联已变得越来越热。

当前已经有不少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发展移动互联,国际上也正在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做准备。

WAP让网上公众内容,公司内部网络与电信服务方便提供给用户。

WAP使用现有的Internet标准,使无线程序设计者针对无线使用者提供定制的服务,手机制造者可以在最小成本的条件下提升产品的功能,无线服务提供者也可以在现有设备上提供新而强的功能,受益最多的是无线用户。

他们可以享受到无线上网的便捷。

WAP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作用:

对网上资源的采集;

移动工作者的应用;

移动的电子商务;

电话的作用等。

目前,国外在WAP领域的发展都不是很迅速,主要是因为手机硬件的限制。

但国外在手机买票,手机交费,手机远程控制方面都做的很好。

早在2000年底就实现了手机WAP银行业务,WAP保险业务,网上订票功能等。

而国内由于带宽等的限制,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却很一般,只实现了网上信息浏览等功能。

2WAP结构体系

2.1WAP的设计思想

WAP协议定义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连接因特网的标准方式,提供了一套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使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访问以统一的内容格式表示的因特网以及因特网的信息。

WAP协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它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嵌入一个与PC机上运行的浏览器(比如工IE,NETSCAPE)类似的微型浏览器,从而减少对移动终端的资源要求。

WAP把更多的事务和智能化处理交给WAP网关(WAPGateway)。

同时,基于微浏览器的服务和应用临时性地驻留在服务器中,而不是永久性地存储在移动终端中。

这样做是因为大多数的移动通信终端CPU的处理能力较弱,内存较小,无线环境下电量供应有限,显示屏较小,输入功能有限。

这些限制因素决定了必须把更多的任务交给WAP网关,减少终端的负担。

正如Phone.com公司所言:

WAP的设计思想就是要尽可能少地使用移动设备资源,并通过丰富其网络功能来弥补设备资源的限制。

正是基于这个思想,WAP协议设想应该支持各种移动通信设备(从只能够显示一行信息的设备到智能电话),应该可以运行于现有或计划中的服务(比如SMS,USSD,GPRS,CSD等),应该适合任何移动网络标准(包括GPRS,CDMA,GSM等),应该支持多种输入终端(比如键盘,触摸屏等)。

2.2WAP网络结构

2.2.1WAP与Internet比较

如图1所示,图的左边是Internet协议的各个层次,图的右边是WAP协议的各个层次。

可以看出,WAP以Internet标准为基础,并对它的传输效率进行了优化,使WAP更适应于无线这一特殊环境。

在WAP的各层协议描述中体现了这些优化工作,如WSP(WirelessSessionLayer)中的性能协商机制、WSP首部编码、会话恢复机制、WML的二进制编码等。

图1Internet协议与WAP协议的比较

Fig1ThecomparisonofInternetprotocolandWAP

1.因特网网络模型WAP是在数字移动电话、因特网或其他个人数字助理、计算机应用之间进行通讯的开发全球标准,就像HTTP协议一样是一种标,规定了Web服务器与客户浏览器交互的方式、规范。

下面是Web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如图2所示,表明了用户向URL所指定的Web服务器发出了请求,Web服务器根据请求的程序返回相应的内容至客户端,二者就是按HTTP协议进行信息交互的。

客户端发出一个以HTTP开头的URL请求时,Web服务器端的程序可能是CGI程序,或静态网页,或SERVLET程序,也可能是其他服务器端程序,但他们均以HTML格式将相应的内容返回给客户,这样客户就可以在浏览器上看到返回的内容。

图2Internet网络模型

Fig2ThemoduleofInternet

2.WAP网络模型如图3表明了WAP网络的基本架构

WAP不能直接采用Internet的网络模型结构,因为WA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分别位于两种不同的领域,即无线领域和有线Internet领域。

因此WAP网络结构由三部分

图3WAP网络模型

Fig3ThemoduleofWAP

组成,即WAP网关、WAP客户端和WAP内容服务器,这三方而缺一不可。

其中WAP网关起着协议的“翻译”作用,是联系移动通信网与万维网的桥梁;

WAP内容服务器存储着大量的信息,以提供WAP终端用户来访问、查询和浏览等。

举个例子,当用户从WAP手机输入他要访问的WAP内容服务器的URL后,信号经过无线网络,以WAP协议方式把请求发送至WAP网关,然后经过“翻译”,再以HTTP协议方式与WAP内容服务器交互,最后WAP网关将返回的内容压缩、处理成二进制流返回到客户的WAP手机屏幕上。

2.2.2WAP网络架构

总的来说,WAP服务器网络由三个部分组成:

客户端;

网关;

网络应用服务器。

客户端一般都是WAP手机。

它们由不同的公司生产,具有各自的特点,对WML和WMLS的解释也千差万别。

一般来说WAP手机的屏幕必须足够大,否则浏览网页将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屏幕大小的不一样,因此在现阶段需要针对同的手机制作不同的网页,使得客户在浏览的时候感到方便快捷。

除了这个因,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手机对WML和WMLS的支持情况不大一样(就同InternetExplore和Netscape一样),各个公司提供WAP手机模拟器就已经体现了这种情况。

另外,WAP手机上网也存在几个安全性问题需要考虑,如户的口令、密码等用户安全信息都载荷于电波上散射在空间。

WAP网关在整个架构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是连接客户和服务的桥梁。

它可以在电信局一端,也可以和网络服务器集成在一起。

WAP应用由服务器端应用和客户端应用两部分构成,网关从应用服务器下载客户端应用的内容并送到用户的WAP终端去执行。

这需要一个标准的应用环境使得同样的客户端应用能够在不同的移动用户WAP终端上正常运行,WAP提供的标准应用环境包括一个浏览器和一个脚本解释器。

浏览器和我们常用的WWW浏览器很相似,它能处理用WML语言编写的内容程序,浏览器中同时包含了一个可以在用户终端上运行的脚本解释器,它是用来解释用WMLScript语言写成的内容程序的。

2.3WAP体系结构

2.3.1WWW编程模型

Internet的WWW体系结构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功能强大的编程模型。

应用和内容以标准数据格式表示,并通过一个称做Web浏览器的应用程序浏览。

Web浏览器是这样一个网络应用,比如,它向网络上的一个服务器发请求,以获得命名的数据对象,然后向服务器回应标准格式编码的数据。

WWW标准规范了为建立通用应用环境所必需的许多机制,包括:

1.标准的命名模型——WWW上的所有服务和内容以Internet标准的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命名。

2.内容类型——WWW上所有的内容都给定了一个规范的类型,从而Web浏览器可以根据它的类型来进行正确的处理。

3.标准的内容格式——所有的Web浏览器都支持一组标准的内容格式。

包括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JavaScript脚本语言,以及其他许多格式。

4.标准的协议——标准的网络协议允许各种Web浏览器同各种Web服务器通信。

最常用的通信协议就是WWW和HTTP。

这种结构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利用第三方应用和内容服务,它还可以使应用开发者轻松地为大客户群生成应用和内容服务。

WWW协议定义了下列三类服务器:

1.起源服务器(OriginServer):

资源驻留和功能创建服务器。

2.代理(Proxy):

完成客户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

3.网关(Gateway):

处理不同起源服务器之间的交换。

2.3.2WAP编程模型

WAP编程模型与WWW编程模型相似,这种相似性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包括熟悉的编程模型、已经证明过的结构且能够利用现有工具(如Web服务器、XML工具等),并在可能的地方都采用现行标准,或利用其作为WAP技术的起点。

WAP的内容和应用以一系列内容格式来规范,与WWW内容格式相似。

内容的传输使用了一套基于WWW通信协议的标准协议。

无线终端里的微浏览器即为用户界面,与标准的Web浏览器类似。

WAP的内容和协议是为手持无线设备的大众市场而优化的,通过代理技术实现无线领域和WWW的连接,该结构保证移动用户能够浏览大量的WAP内容和应用,应用提供商能够创建在大多数移动终端上使用的服务和应用,WAP代理技术使得内容和应用可以驻留在标准WWW服务器上,并且可以使用成熟的WWW技术进行开发,比如CGI技术。

虽然名义上的WAP应用包括Web服务器、WAP代理网关和WAP客户端,但WAP体系结构也能十分容易地支持其他配置,如可以创建一个包括WAP代理网关的起源服务器。

这样的服务器可以用于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或是具有较好的访问控制或响应保证的应用,如WTA服务器。

如果Web服务器提供WAP内容(如WML),WAP代理可以直接获取。

如果Web提供WWW内容(如HTML),则要使用一个过滤器把WWW内容转换成WAP内容。

例如,HTML过滤器可以把HTML转换成WML。

2.3.3WAP协议栈结构

WAP协议栈采用层级化设计,这为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可伸缩和扩展的环境。

每层协议栈均定义有接口,可被上一层协议所使用,也可被其他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直接应用。

在设计中,WAP充分借鉴了Internet的协议栈思想,并加以修改和简化,使之可以有效应用于无线应用环境。

WAP协议包括以下几层,如图4所示。

1.应用环境WAE(WirelessApplicationEnvironment)无线应用环境是基于WWW和移动电话技术的结合的一种通用应用环境。

WAE的基本目的是建立一个可共同操作的环境,该环境允许操作人员和服务供给者用有效的方法创建能达到大量不同无线平台的应用和服务。

WAE的一个微浏览器包含下面的功能:

WML(无线标记语言):

普通的标记语言,类似HTML,单为了在手提移动终端中的应用而进行了优化;

WML脚本:

普通脚本语言,类似JAVA脚本语言;

无线电话技术应用(WTA,WTAI):

一组明确的数据格式,包括图像、电话本记录和日期信息。

图4WAP协议栈

Fig4TheWAPstack

2.无线会话协议WSP(WirelessSessionLayer)无线会话协议向二个对话服务提供了有一致接口的WAP应用层。

首先是在WTP办理层上操作的连接导向服务。

其次是在安全或非安全包服务上操作的非连接服务(WDP)。

无线对话协议当前由与浏览应用相匹配的服务组成(WSP/B),WSP/B提供下列功能:

在压缩的超空间编码中的HTTP/1.1功能和语法;

长久对话状态;

通过对话移动暂停和恢复;

可靠和不可靠数据的普通设备;

协议特性流通。

3.无线传输层协议WTP(WirelessTransactionLayer)无线传输层协议在数据包服务顶端运行,并提供适合在“瘦”客户(移动网络站)上执行的普通办理导向协议。

WTP在安全和非安全数据包网络上有效地操作并提供以下特性:

三个级别的办理服务;

不可靠单向请求;

可靠单向请求;

可选择的用户间可靠性——WTP用户触发各收到的信息的确认;

可选择的超频带数据确认;

PDU串联延迟确认以养活传送信息的数量;

异步办理。

4.无线传输层安全性WTLS(WirelessTransportLayerSecurity)WTLS是基于工业标准传输层安全协议,也就是以前的安全套接层(SSL,SecureSocketsLayer)上的一个安全协议。

WTLS是为WAP传送协议的使用而设计的,并由于是在低带宽通信信道上使用而进行了优化。

WTLS提供下列特性:

数据完整性:

WTLS包含保证数据在终端和应用服务器间稳定准确无误地传送的设备;

保密性:

WTLS提供了保证数据在终端和应用服务器间传输的保密性的设备,任何截取了数据流的中间都不能对其进行识别;

真实性:

WTLS包含建立终端应用服务器真实性的设备;

拒绝服务保护:

WTLS提供能检测和驳回重放和不能顺利进行核对的数据的设备。

5.无线数据协议WDP(WirelessDatagramProtocol)WAP体系结构中的传输层协议作为无线数据报协议(WDP)被提交。

WDP在支持不同网络类型的载体服务数据上运行。

作为通用的传输服务,WDP向WAP上层协议提供一致的服务,并在其中亦可用的载体服务上进行透明通信。

显然WDP协议向上层协议提供普通接口、安全、对话和应用能够独立运行下部无线网络,这是通过使传输层适应下部载体的特性来完成的。

在保持传输接口和基本特性一致的情况下,用中间网关可以实现全局工作互用性。

6.承载层(承载媒体Bearers)WAP协议在设计时的目的是使它可独立运作于各种不同的数据载体之上,如SMS(短消息、CSD、封包数据等)。

由于数据载体因承载量、容错率和延迟不同而有不同的质量,WAP协议就需要补偿或容忍这些特点。

承载层可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