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教育目的
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①宗教本位论:
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②个人本位论:
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
基本观点:
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社会本位论:
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
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③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④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
⑤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则;
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课程
1、课程的类型
①从内容固有属性分: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②从内容组织方式分:
分科课程(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与综合课程(在于通过相关科学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③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要求分: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④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⑤从课程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分:
显性课程(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建筑、设备、空间布置,师生关系、校训、同伴关系、校风等等。
)
2、课程理论流派
①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主要观点: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应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
强调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课程;
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强调课程目标是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
②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杜威。
课程的实质是经验;
儿童及其活动是课程的中心;
强调课程组织的心理化;
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③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康茨、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
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课程知识应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感;
课程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到社会中去。
④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马斯洛(研究人的需要)、罗杰斯。
课程目标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
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
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整合”;
在课程的设计上,重视人文学科。
3、课程的表现形式:
①课程计划、②课程标准、③教材(教学材料)P115-119理解内容
4、课程实施的取向:
①忠实取向(执行落实方案过程)、②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进行调试)、③创生取向(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
5、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124看一下
第六章教学
1.教学的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创造性学力+发展性学力);
②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③.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
.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教育学相统一的规律、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④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
3.启发性原则—孔子(重点记忆)
启发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
基本要求: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③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习评价
上课基本要求:
①目标正确。
能够实现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目标的统一。
②内容正确。
教学内容必须保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③方法恰当。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形象性和直观性,通知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④结构合理。
是讲授、提问、演示、讨论、练习等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⑤教学能力强。
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有效地对课室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冷静、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⑥效果优良。
看效果主要看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思维活跃等。
第七章学校德育
1.我国德育内容(简答,记住)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爱国主义教育②集体主义教育③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④理想教育⑤道德教育⑥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⑦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⑧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八章教师与学生(重点)
1.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因素:
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职业声望。
2.(重点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3.(重点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
①专业精神的形成。
教师需通过教学实践,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实现从理想到行为的转化,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及正确的教育观。
②专业知识的拓展。
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加深,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不断拓宽,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③专业能力的发展。
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④专业自我的建立。
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4.(记忆)学生的本质特征:
①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②学生是处于发展中得人③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5.(记忆)教师对当代学生观:
①尊重学生的人格②尊重学生的独特性③尊重学生的创造性④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
6.(重点重点,大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影相师生关系的因素:
具体表现在教师、学生与环境三个方面。
⑴教师因素。
①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应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角色,师生之间是“人-人”平等的关系。
②教师的领导方式。
教师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管理方式、放任型管理方式和民主型管理方式。
③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智慧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智慧,而是一种实践智慧,它整合了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经验、人生体验、专业精神追求和个人教育品质。
④教师的人格因素。
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⑵学生因素。
①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评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
②学生的不成熟也是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因素。
学生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情绪容易激动,会发生冲撞教师的现象,从而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⑶环境因素。
主要是学校人际关系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因素。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领导关系。
课堂组织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7.(重点,大题)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
①树立现代教育理念②尊重、理解、关爱学生③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④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重点)
第三节:
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一至八大点,分析、提炼、整合)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⑴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主要有两方面①了解和研究班集体。
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班级学生总体情况和学生生活社区环境等。
②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生个性情况等。
⑵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①查阅学生档案。
②观察法。
③谈话法。
④调查法。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良好的班级气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融洽的师生关系;
双向师生互动与沟通;
合作的同学关系;
积极的学习气氛;
积极地学习风气;
和谐的班级气氛。
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运用情绪暗示原则②多运用鼓励与强化③给予各种适时关怀④教师必须以身作则⑤正确运用归因理论。
三、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
短期目标,如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期目标,如本学期获得优秀班级称号;
长期目标,如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等。
班主任要让班级成员明确本班的奋斗目标。
四、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好,班级骨干是必不可少的。
在开学之初,班主任就要了解学生入学材料,初步掌握学生的各种能力、性格、特长,从而确定班干部的人选,此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的思想作风、心理状态、学习态度、主动精神等方面发现学生骨干。
五、制定班级组织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治班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六、搞好班级学习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学习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完成智育任务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
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统一要求,重视对群体学习的管理,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还要充分关注班级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创设条件,以发展个性和特长。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形式多样,按活动内容可分为:
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班队活动等。
班级活动是一种目的行为,班主任在设计活动过程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②针对性原则③主体性原则④易操作性原则。
八、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级管理工作计划要根据教育政策法规、中小学培养目标来制订,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面,目的要明确,条理要清晰,阐述要简练,操作要可行。
班级管理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3.“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4.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
5.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6.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
7.教材包括【D】
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
8.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A】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9.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1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1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
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二.填空题
1.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
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4.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5.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6.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三.解答题
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2.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具有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3.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
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
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
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
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
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
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
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
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
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
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
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
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
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
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
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
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
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
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
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
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