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医学动物免疫学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选医学动物免疫学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医学动物免疫学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T细胞表面受体:
1)、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4)、CD4和CD8受体(辅助受体)
2)、CD2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5)、细胞因子受体
3)、CD3受体
◆B细胞表面标志:
1、B细胞抗原受体(BCR)
膜免疫球蛋白(mIg):
能与相应抗原结合;
每个B细胞表面约有104~105个mIg
CD79a和CD79b:
辅助分子
2、FC受体(FCR)
●与IgFC片段结合
●B细胞成熟标志之一
●EA花环试验:
检测B细胞(EA:
红细胞—抗体)
3、补体受体(CR)
●与补体发生结合
●EAC花环试验:
鉴定B细胞的一种方法(EAC:
红细胞—抗体—补体)
⑷、白细胞介素受体(IL—R)
3、免疫相关分子的种类。
TCR
BCR
免疫细胞膜上的分子细胞分化抗原(CD)
MHC分子
其他膜分子、各种受体
抗体
体液中的免疫分子补体系统
第三章、抗原
1、抗原;
抗原的基本特性。
抗原:
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免疫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即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原的基本特性:
⑴、免疫原性⑵、反应原性
2、构成抗原的条件。
⑴、异物性
⑵、理化性质
1)、分子大小2)、化学结构3)、物理状态4)、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⑶、免疫方法的影响
1)、途径、次数、佐剂的使用2)、抗原剂量3)、免疫途径
⑷、机体应答性
1)、与机体应答能力有关2)、同一品系有个体差异3)、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状态
3、名词解释:
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异嗜性抗原、完全抗原、抗原决定簇、半抗原、半抗原—载体效应。
免疫原性: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抗原性):
又称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异嗜性抗原:
一类与种族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
完全抗原:
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
又称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抗原决定簇:
又称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分子中能与TCR/BCR或抗体Fab片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半抗原—载体效应:
小分子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效应。
4、T、B细胞表位的比较。
种类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
TCR
BCR
表位性质
线性短肽
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
表位大小
5-23个氨基酸残基
5-15个氨基酸残基,
5-7个单糖或核苷酸
表位类型
为一段线性排列的氨基酸序列,即顺序决定簇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的呈三级结构的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有无MHC的递呈
需经APC加工处理,并与MHC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所识别
无需APC加工处理,
也无需与MHC分子结合
5、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的含义。
类属抗原
共同抗原:
具有相同或相似部位的抗原。
异嗜性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6、抗原的种类。
异种抗原
完全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根据抗原性质:
根据抗原来源:
自身抗原
半抗原异嗜性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
根据免疫应答对T细胞的依赖: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
蛋白质抗原脂多糖抗原
根据抗原的化学组分糖蛋白抗原
多糖抗原核酸抗原
凝集原变态原沉淀原
根据参与的免疫反应血凝素抗原中和抗原
补体结合抗原保护性抗原
7、佐剂的概念及作用。
概念:
那些与抗原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
即辅佐抗原的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作用:
⑴、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⑵、改变抗原的物理性质
⑶、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增强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
⑷、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第四章、抗体
1、名词解释:
可变区(V区)、恒定区(C区)、超(高)变区(CDR)、框架区(FR)、功能区(结构域)、单克隆抗体(McAb)、绞链区、J链。
可变区(V):
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近N端,轻链1/2(VL)和重链1/4或1/5
(VH)。
恒定区(C):
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数量、种类、序列及含糖量较保守的区域,近C端,轻链1/2(CL)和重
链3/4或4/5(CH)。
超(高)变区(CDR):
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序高度可变,称为超(高)变区(HVR)
或互补决定区(CDR)。
框架区(FR):
在可变区中,CDR以外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框架区(FR)。
功能区(结构域):
重链和轻链(每隔90个氨基酸)经链内二硫键连接而成(跨度约110个氨基酸)的球状结构(环形结构域),不连续紧密折叠,有特殊功能特性。
绞链区:
位于CH1与CH2之间,富含脯氨酸,易弯曲伸展,易被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
J链:
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连接Ig单体为多聚体。
单克隆抗体(McAb):
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抗体(Ab)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与比较。
抗体: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至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Ig):
具有开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比较:
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都是抗体。
3、图解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
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CDR:
超(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
FR:
框架区
H:
重链;
L:
轻链
4、免疫球蛋白(Ig)的水解片段及其生物学活性。
㈠、木瓜蛋白酶(将重链于近氨基端切断)
Fab片段:
抗原结合片段,Fab片段可以与抗原结合,具有抗体效应。
FC片段:
可结晶片段,不能与抗原结合,可执行Ig其他生物学功能。
㈡、胃蛋白酶(将重链于近羧基端切断)
F(ab')2片段:
结合2个抗原表位。
PFC':
无生物学功能。
5、免疫球蛋白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⑴、VL和VH:
结合抗原部位⑵、CL和CH1:
有同种异型遗传标记。
⑶、CH2(IgG)和CH3(IgM)有补体结合位点,参与补体系统的激活。
⑷、CH3/CH4:
细胞结合位点,与FC受体结合,结合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细胞、NK细胞等细胞
6、免疫球蛋白种类及生物学作用。
●种类:
IgG、IgM、IgA、IgD、IgE
●生物学作用:
1、IgG
①、单体IgG,主要存在于血浆中④、抗细菌、抗病毒、抗外毒素等
②、含量最高、半衰期长(约23d)⑤、可与K细胞、巨噬细胞等结合(调理。
ADCC)
③、人和兔,IgG可通过胎盘⑥、参与Ⅱ、Ⅲ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IgM
①、五个Ig单体组成,称为巨球蛋白②、体内最先产生,半衰期短(约5—10d)
③、早期免疫防御中有重要重要,可作为宫内及疾病早期诊断
④、主要存于血液,一种高效能抗体:
杀菌、溶菌、溶血、促进吞噬作用比IgG高
⑤、膜表面IgG是BCR主要成分,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标志⑥、参与Ⅱ、Ⅲ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3、IgA
⑴、分泌型IgA(sIgA)——二聚体
①、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成分组成
②、由粘膜固有层浆细胞合成分泌
③、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④、半衰期6d
⑤、参与粘膜免疫主要抗体。
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作用
⑵、血清型IgA—单体
①、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
②、存在于血液中
③、有抗感染免疫作用.
4、IgE
①、单体Ig,血清中含量最少
②、FC片段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引起Ⅰ超敏反应
③、半衰期:
3d
④、增强机体抗寄生虫和抗肿瘤能力
㈤、IgD
①、单体、血液中含量低
②、不能通过胎盘
③、对酶敏感(铰链区较长),不稳定,半寿期短(3天)
④、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⑤、见于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段
7、如何理解免疫球蛋白的抗原表位、异质性及多样性?
导致免疫球蛋白异质性的因素:
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
⑴、外源性因素所致异质性——Ig多样性
⑵、内源性因素所致异质性——Ig血清型
①、同种型②、同种异型:
个体标志③、独特型:
同一个体内,不同B细胞所产生的Ig
8、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㈠、V区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①、抗原结合价②、实际意义
单体(IgG、IgE)——2价中和效应
二聚体(sIgA)——4价
五聚体(IgM)——10价(5价)与Ag结合
㈡、C区功能
⑴、激活补体:
IgM、IgG1~3与抗原结合活化补体经典途径
⑵、结合FC受体,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①、调理作用②、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理作用(ADCC)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IgE为亲细胞抗体
㈢、通过胎盘和黏膜——被动免疫
9、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Ⅰ、多克隆抗体:
在含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其混合物即为多克隆抗体。
优点: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
缺点:
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不易大量制备,应用受限
Ⅱ、单克隆抗体:
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单一特异性(高度特异性):
与一个抗原决定簇反应
可重复性(高纯度):
抗体结构高度均一
效价高、交叉反应少、可大量生产
应用:
血清学诊断、免疫治疗、免疫学研究
Ⅲ、基因工程抗体:
在DNA水平对Ig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导入受体细胞表达的抗体。
抗体均一性强,可工业化生产
亲和力弱,效价不高。
10、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程序。
请自己看书!
P54
第五章、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并参与免疫调节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
2、细胞因子的分类功能及生物学活性。
分类:
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IFN)生长因子(GF)趋化因子(Chemokine)
功能:
Ⅰ、白细胞介素(IL):
在白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Ⅱ、集落刺激因子(CSF):
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分化阶段的骨髓造血前体细胞,促其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
Ⅲ、干扰素(IFN):
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功能
Ⅳ、肿瘤坏死因子(TNF):
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
Ⅴ、生长因子(GF):
刺激细胞生长作用。
Ⅵ、趋化因子:
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生物学活性:
①、抗细菌作用②、抗病毒作用
③、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④、刺激造血⑤、促进血管生成
3、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㈠、理化特性
⑴、低分子量,200个左右的氨基酸⑵、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为双体形式⑶、细胞因子间无明显同源性
㈡、分泌特点
⑴、大多数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方式短暂性地产生和发挥作用
⑵、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⑶、分泌的短暂性和自限性
㈢、作用特点
⑴、需与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特异结合,才发挥生物学效应。
不受MHC限制
⑵、多效性
⑶、重叠性
⑷、协同效应
⑸、拮抗作用
⑹、级联效应
⑺、微量高效性
4、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①、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②、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③、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④、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⑤、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结构特点:
细胞因子受体为跨膜糖蛋白
膜外区:
细胞因子结合区
跨膜区:
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区
胞质区:
信号转导区
5、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①、参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②、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
③、介导移植排斥反应
④、介导免疫性疾病
第六章、补体系统
1、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的蛋白质(即:
补体)以及其调节蛋白和膜蛋白(受体)共同组成的系统。
组成:
⑴、固有成分:
C1(C1q,C1r,C1s)~C9;
B、D、P因子;
MBL;
丝氨酸蛋白酶
3、调节分子:
①、可溶性调节分子
②、膜结合性调节分子
⑶、受体成分:
C1qR、CR1、CR2、CR3、C3aR、C5aR
2、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经典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
MBL激活途径
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菌体多糖(酵母多糖、脂多糖)
MBL、MBL复合物:
(MASP—1、MASP—2)
起始分子
C1q
C3
C2、C4
参与的补体成分
C1~C9
C3、C5~C9、B因子、D因子、P因子
C2~C9、MASP
所需离子
Ca2+、Mg2+
Mg2+
Ca2+
C3转化酶
C
C5转化酶
生物学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注: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示意图
3、补体激活的调节作用。
⑴、补体自身的调控
⑵、调节因子的调控
①、C3转化酶形成之前的调控②、C3转化酶形成之后的调控③、膜攻击复合物的调控
4、补体系统具有的生物学效应。
①、MHC的生物效应②、活化补体片段的生物效应
5、试述补体系统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①、介导细胞溶解④、清楚免疫复合物
②、C3b介导的调理作用⑤、炎症反应
③、联合调理作用⑥、免疫调节
第七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MHC:
指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个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
2、经典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的编码基因。
经典MHCⅠ类基因:
B、C、A位点经典MHCⅡ类基因:
DP、DQ、DR
3、引起HLA基因多样性的原因。
由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两方面组成。
多基因性:
指MHC由一组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各自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多态性:
指一个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的现象。
4、MHC-I类和II类分子分布、结构和功能异同。
㈠、MHC-I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Ⅰ、分布:
有核细胞表面存在形式:
膜结合、可溶性
Ⅱ、结构:
两条多肽链组成
链(重链):
MHC-Ⅰ类基因编码,具有高度多态性。
胞外区——1、2功能区:
抗原结合部位;
3功能区:
CD8分子结合部位;
跨膜区胞内区
2-微球蛋白(2m):
具有与免疫球蛋白恒定区相似结构。
Ⅲ、生物学功能
⑴、参与内源性抗原的递呈(诱导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杀伤和溶解);
⑵、作为CD8+T细胞的识别分子(CD8的配体);
⑷、参与NK细胞的活化或抑制;
⑶、参与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发育;
⑸、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㈡、MHC-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Ⅰ、分布:
专职APC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⑴、专职APC:
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⑵、激活的T细胞
两条异质多肽链:
链和链
胞外区:
抗原肽结合区:
1和1
Ig样区:
2、2;
其中2为CD4分子结合部位
跨膜区胞浆区
⑴、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
⑵、作为CD4+T细胞的识别分子(CD4的配体);
⑷、参与免疫应答调节;
⑸、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5、了解HLA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略!
第八章、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构成。
㈠、机体屏障结构⑴、皮肤与黏膜⑵、血脑屏障⑶、血胎(胎盘)屏障
㈡、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粒细胞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
㈢、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防御素、溶菌酶、乙型溶素
2、名词解释:
炎症、免疫应答、特异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炎症:
机体组织对物理、化学、免疫或生物因素所引起组织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免疫应答:
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
即免疫细胞识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特异性细胞免疫: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效应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抗原进入机体,激发B细胞增殖、分化、活化为浆细胞后,产生抗体;
以及抗
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一系列反应,统称为体液免疫。
3、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外周免疫器官
4、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基本过程:
识别阶段→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特点:
特异性、记忆性、限制性
5、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概念及种类。
APC:
即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和协同刺激分子,能够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把处理过的抗原肽递呈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
种类:
树突状细胞
专职AP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APCB细胞
内皮细胞
兼职APC上皮细胞
激活的T细胞
树突状细胞初次应答发挥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B细胞在二次应答发挥作用。
6、Ag提呈的过程。
㈠、抗原摄取:
树突状细胞(DC)借助内吞作用摄取抗原
mIg介导的内吞、补体受体介导的内吞、FC受体介导的内吞、吞饮、被动吸附、吞噬
㈡、抗原加工
①、抗原在DC内形成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②、大约10%的抗原降解为具有免疫原性的肽段,暴露出能与MHC结合的疏水性残基
㈢、抗原递呈
①、外在途径
外源性抗原→吞噬作用、加工、处理→和MHCⅡ类分子结合→刺激CD4+Th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②、内在途径
内源性抗原→经蛋白酶体加工、处理→和MHCⅠ类分子结合→刺激CD8+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③、Ag的交叉提呈现象
7、细胞免疫应答基本形式
Th2→活化→协助B细胞活化→体液免疫
CD4+Th
Th1→活化→分泌细胞因子吸引和活化Mφ及其它细胞在反应部
位聚集,消除抗原,也可引发慢性炎症
CD8+Tc活化→特异杀伤靶细胞→细胞免疫
8、T细胞活化的刺激信号
⑴、Th细胞(Th1、Th2细胞)活化的刺激信号
双信号刺激:
①、第一信号:
CD3/TCR-肽-MHCⅡ类分子MHCⅡ类分子-CD4
②、第二信号:
主要为CD28-B7次要为CD2-LFA3、LFA1-ICAM1
⑵、Tc细胞活化的刺激信号
CD3/TCR-肽-MHCⅠ类分子MHCⅠ类分子-CD8
CD28-B7、CD2-LFA3、LFA1-ICAM1Th1细胞分泌的IL-2、IFN-γ等
9、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特点
①、抗原特异性与MHC限制性②、必须与靶细胞直接接触才有杀伤作用
③、一个杀伤Tc细胞可杀伤多个靶细胞。
靶细胞被杀死后,Tc细胞本身不受损伤并与之分离
10、T细胞效应的生物学意义。
①、抗感染②、抗肿瘤
③、参与迟发型超敏性反应④、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⑥、药物过敏症⑦、自身免疫病
11、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过程。
⑴、Th2的活化(与Th1活化机制相同!
具体见8)
⑵、B细胞的活化——双信号
①、B识别抗原——第一信号②、Th2辅助B细胞的活化——第二信号
12、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⑴、有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规律
①、初次免疫应答:
机体第一次接触Ag,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Ab,且含量低、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
②、再次免疫应答:
机体再次遇到相同Ag时,Ab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Ab含量高、维持时间长。
⑵、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区别
特性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APC
Mφ、DC等
B细胞
所需抗原量
多
少
潜伏期
长,5~10d
短,2~5d
平台期抗体浓度
低
高
免疫维持期
短
长
抗体类别
主要为IgM
主要为IgG、IgA
抗体亲和力
⑶、抗体的类转换
①、初次应答早期主要产生IgM(人类还要IgD),随着应答的发生,在CK的作用下,通过重链转换逐渐产生IgG、IgA、IgE
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②、抗体的类转换,只是C区结构发生变化,V区结构相同,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不变
13、体液免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