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高三模拟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高三模拟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高三模拟考试题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文章第二段阐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在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阐述了不同阶段山水画发展变化的轨迹。
D.文章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的继承性,为中国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把自然空间加入故事中,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
B.《江帆楼阁图》与《明皇幸蜀图》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充分渲染了山水之美。
C.南派山水画与北派山水画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南北自然山水的特点密切相关。
D.中国山水画家的身体和精神都融入自然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 木 深
晓寒
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
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
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
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
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秘密。
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
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我那时不喜欢草木。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
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
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去大把的汗水。
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
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
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
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
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
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
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
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
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或一袋子酸枣糕。
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
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
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
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
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运用比拟修辞手法描写村庄里草木遵从秩序、不知偷懒、不偏倚等特点,意在歌颂草木般勤劳、质朴的农人。
B.文章运用连续的动词刻画对象,如“开疆拓土”“攻占”“带”“披”等,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
C.结尾写到“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呼应开篇中有关村庄、草木皆服从于秩序的议论,首尾圆合,突出了主旨。
D.本文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了草木与村庄,草木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语言质朴而真挚。
5.文中写母亲、父亲与“草木”的关系,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请简要分析。
(5分)
6.文章中我对“草木”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详写我对草木情感的变化有什么用意?
请通读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
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
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
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状况。
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
从性别上看,在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方面,女性青少年优于男性青少年;
在网上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男性青少年优于女性青少年。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
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
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
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材料二:
未成年人在家上网的比例最高,且从81.1%增加到94.6%,网吧上网比例从37.6%下降到17.7%。
这与青少年整体上网地点分布的变化趋势相同。
从网络接入方式看,手机上网使用率从63.0%上升至81.2%,台式机上网选择率从75.0%下降到70.2%。
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相比于传统的PC(台式机)工具更加适用于碎片化的场景,未成年人更加青睐高度自由化的手机终端,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PC时代或许将没落。
在使用行为上,未成年人的搜索引擎使用率有大幅提高,已经从70%左右提高到了85%左右,网络游戏和论坛使用率出现了同步下滑趋势,但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仍然处于69.2%。
笔者认为:
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看作洪水猛兽是不合理的,只要进行健康的引导,不失为缓解学习压力和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
网络购物使用率从16.1%增加到了43.9%,超过4成的未成年人有网购行为,这其中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购买行为,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网购的现象层出不穷,这需要家长、电商、政府的共同努力,从家庭监管、行业自律和法规完善等角度多管齐下,以保护未成年人网购权益和引导其正确进行网购。
(摘编自《青少年网民群体特征与上网行为的动态变迁——
历年<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研析》)
材料三:
“历年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统计图表 单位: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信息获取
搜索引擎
73.9
84.7
82.3
84.1
80.5
81.6
86.6
网络新闻
72.0
70.1
61.8
—
73.8
74.5
交流沟通
博客
68.6
74.1
71.9
65.0
76.7
44.4
37.6
即时通信
77.0
82.6
86.0
85.1
91.1
93.0
92.4
社交网站
50.9
62.0
57.7
55.6
45.7
电子邮件
56.2
55.0
47.2
46.3
37.8
34.5
论坛
31.7
34.9
25.8
30.7
21.4
21.1
18.0
网络娱乐
网络音乐
88.1
81.2
82.8
83.7
77.5
80.2
网络视频
67.0
66.6
66.8
66.4
72.9
69.4
75.4
网络文学
47.1
48.1
46.9
45.0
44.6
网络游戏
77.2
74.8
68.4
65.7
64.3
66.5
商务交易
网络购物
26.5
32.9
36.5
45.2
50.0
56.9
61.3
网上支付
22.9
27.8
31.9
41.6
39.0
48.8
网上银行
26.1
29.6
40.1
37.0
43.7
45.6
(摘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注】“娱乐、沟通”是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主要上网动机,青少年对于网络新闻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QQ、微信等即时通讯网络软件迅速快捷的优势也是电子邮件、博客使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网络视频能够以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为终端,进行可视化聊天,这能够有效满足青少年即时交流和学习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很多家庭都给子女更多的零花钱。
7.下列对“历年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统计图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信息获取方面看,网络搜索引擎使用率明显要高于网络新闻使用率,这与青少年的主要上网动机“娱乐、沟通”有关。
B.在交流沟通方面,即时通信使用率保持在高位且整体呈增长态势,原因就在于青少年倾向于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
C.网络视频使用率整体呈增长势头,是由于网络视频能够以电脑或者移动设备为终端,进行可视化聊天,能够满足青少年即时交流和学习的需要。
D.从商务交易方面看,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使用率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原因之一是很多家庭为子女提供了经济基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分析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因素;
材料二从上网地点、接入方式和上网行为等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变迁。
B.手机上网使用率上升,台式机上网选择率下降,这是因为智能手机比PC工具更适用于碎片化场景,更受未成年人青睐。
因此,PC时代或许将要没落。
C.在使用行为上,网络游戏的使用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这表明:
网络游戏是未成年人缓解学习压力、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
D.要防止未成年人进行非理性网购,引导其正确进行网购,就需要家长、电商、政府共同努力,从家庭监管、行业自律和法规完善等角度多管齐下。
9.家庭和学校在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方面分别应该怎么做?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
淳熙二年进士。
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
擢工部侍郎。
除湖北安抚使。
甲谓:
“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之,盖保江陵之要害也。
”即因遗址浚筑,亘四十里。
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以甲知兴元府。
先是,曦已献四州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
金人破大散关。
甲告急于朝,乞下两宣抚司协力捍御。
松谋遁,甲固留不可,遽以便宜檄甲兼沿边制置。
曦遣王钺以书致甲,甲援大义拒之,因卧疾。
曦又遣其弟吴旼邀甲相见,甲叱而去之。
乃援颜真卿河北故事,欲自拔归朝,先募二兵持帛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且曰:
“若遣吴总以右职入川,即日可瓦解矣。
”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召甲赴行在,赐告身,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
复以帛书赐甲曰:
“所乞致仕,实难允从。
”甲舟行至重庆,闻安丙等诛曦,复还汉中,上奏待罪。
诏趣还任。
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
金进屯八里山,甲分兵进守诸关,金人知有备,引去。
和议成,朝廷闻彭辂与丙不协,以书问甲,又俾谕丙减汰诸军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
西边诸事,朝论多于甲取决。
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
先是,大臣抚蜀者,诸将事之,有所谓互送礼,实贿赂也。
甲下令罢之。
又乞以皂郊博易铺场还隶沔戎司,复通吴氏庄,岁收租四万斛有奇,钱十三万,以裨总计。
从之。
丙增多田税,甲命属吏讨论,由一府言之,岁减凡百六十万缗、米麦万七千石,边民感泣。
卒于官。
(选自《宋史·
刘甲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
B.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
C.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
D.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
与“丞相”并非同一概念。
B.讳,文中指古代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C.告身,委任官职的凭据,类似后世的委任状。
这反映了古代“以文书治天下”的特点。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甲恪尽职守。
他在湖北任职,对水利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被采纳;
他在四川任职,提出一些意见得到朝廷同意,又进行减税。
B.刘甲忠于国家。
刘甲到四川任职,吴曦已经和金国勾结,两次派人拉拢刘甲,都被刘甲拒绝,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
C.刘甲深受信任。
有官员不和,朝廷写信问他,又让他转告一些事,让他探访蜀地人才;
西部边境的很多事都让他决定。
D.刘甲廉洁自律。
在他之前,对于来四川安抚的大臣,将领们纷纷以互相送礼的名目行贿,他代理四川制置司事时,下令取消了此项名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松谋遁,甲固留不可,遽以便宜檄甲兼沿边制置。
(2)诏趣还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闲居春尽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注】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
生衣:
绢制的夏衣。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
B.“老身慵出客来稀”写诗人年事已高,没有客人来访,描写出诗人老年孤苦无依的情景。
C.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
D.“唤遣归”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
E.尾联运用了拟人等修辞,以“冬裘”“夏葛”相更换写出时节更替,“似飞”则写出年老更觉光阴飞逝的心态。
15.“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对偶的句式,表明作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精神的两句是“ , ”。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
杜甫《登高》中,“ ”写诗人因病戒酒;
白居易《琵琶行》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此次展览中,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精选了76件敝帚千金的珍贵文物参展,以汉唐文物为主,向参观者讲述扬州历史上的繁盛景象。
恐怖分子在发起恐怖活动时毫无底线,甚至用军事武器公开屠杀大量的平民,但是,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分子时投鼠忌器,担心会伤及平民。
甘肃庆阳一位马师傅在家中用切割机切铁桶时发生意外,一块切割片飞了出来插进了他的脸部,伤势严重,生命如履薄冰。
秋实不夺春华之美,没有中华诗词学会惨淡经营30年,没有全国200多个诗社的披荆斩棘,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于重污染天气的成因,不同的专家机构经常会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互相矛盾,闹得满城风雨,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有关部门对此给予了回应。
台湾《联合报》发表了一位专栏作家的一篇文章,他认为台湾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言语规则,客气、婉转、含蓄,若只听字面意思会感到很迷茫。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甘肃出台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方案,旨在培育节能环保等十大生态产业,从源头上解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出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元博的新著《书法美学解析》这本书,要经陕西人民出版社一年时间的精心打磨后,才能与读者见面。
C.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新增款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发挥市场机制更好地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医疗保险体系的运作效率。
D.杜教授领导的团队突破了抗震减灾关键科技难关,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服务于工程实践并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中国知识分子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品性传承,也有“经世致用”的历史传统。
哲学研究工作者应把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怀相结合, ,以此体现哲学研究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担当。
A.从现实出发,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提供开拓前进道路的方案
B.从现实出发,提供开拓前进道路的方案,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C.从现实出发,聆听时代的声音,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回应时代的呼唤,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提供开拓前进道路的方案
D.从现实出发,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提供开拓前进道路的方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
,水蒸气体积缩小密度增大,水蒸气下降;
由于蒸汽层下层温度高, ,之后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 。
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