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353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docx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某特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XX〕48号)《教育部关于印发<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XX〕3号)《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X教督〔XX〕35号)及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X教基发〔XX〕478号)等要求,为实现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XX年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消除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均衡、优质义务教育的迫切需求,真正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上来。

二、工作目标

按照《XX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的要求,到XX年,全区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标,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省人民政府对我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评估验收。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到XX年,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均达到85%以上;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流入本地的适龄随迁儿童少年均能接受义务教育,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60%以上;小学六年巩固率达95%以上,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以上,同时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建立留守儿童、流浪儿童、需要特殊帮助儿童少年关爱体系,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配额生招生名额分配到特区内初中的比例达到省规定。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各乡〔镇、社区〕;配合单位:

区直各部门)

(二)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根据就近入学、适度集中,资源整合、提高效益,先建后撤、保证教学的原则,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与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教育建设项目相结合,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保证学校设置科学合理,服务半径适宜,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各乡〔镇、社区〕)

(三)改善办学条件。

1.校舍建设。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省下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完成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任务,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义务教育学校占地面积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XX年后新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0平方米,初中不低于2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不低于4.5平方米,初中不低于5.5平方米;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小学不低于3平方米,初中不低于3.5平方米,保证寄宿生每人一张床;寄宿生人均食堂建筑面积1平方米以上,食堂“三证”(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齐全;厕所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生均厕所建筑面积小学不低于0.2平方米,初中不低于0.25平方米;中小学设置普通教室、教学辅助用房(不足12个教学班的小学应至少设置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12个班以上还应设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中学应设置实验室(理、化、生)、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办公用房(中小学至少设置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文印档案室、广播社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用房等),配套够用。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发展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卫生计生局、市场监管局、审计局、各乡〔镇、社区〕)

2.设备设施和场地。

生均图书初中达30册,小学达20册,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报刊、音像资料、电子图书等;中小学体育器材按《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卫〔XX〕5号)配置;音乐、美术器材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XX〕17号)的要求配置;小学教学实验仪器值12个教学班及以下不低于3.5万元,13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5万元,初中9个教学班及以下不低于10万元,10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15万元,能满足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中小学校实现元,能满足工程,小学每百名学生配置计算机不低于6台,初中每百名学生配置计算机不低于10台;1000人以上的学校建立电子备课等系统;农村无网络学校应按照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配备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确保正常使用。

学校有平整、适用的活动场地,小学生均体育活动场地不低于4.5平方米,初中生均体育活动场地不低于5.5平方米。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财政局、公安局、卫生计生局、各乡〔镇、社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严格执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制定校长、教师培训计划,每位教师五年参训学时不少于360学时,每年不少于72学时,教师参训率达到100%。

培训学时登记规范、准确、真实。

足额按时完成上级每年下达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校长、教师培训任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落实教育培训经费,将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按教师工资总额1.5%的比例落实年度培训经费;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县级教育培训机构健全,功能完善;继续开展“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契机,整风肃纪,从严治教,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高尚的师德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编委办、人资社保局、财政局)

2.科学合理配备教职工。

按编制配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学科教师配备基本合理,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以上(小学中专以上,初中大专以上学历);小学、初中专任教师高一级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不低于60%和50%;师生比小学不低于1:

22,初中不低于1:

17;边远农村地区和城镇教师配置合理,建立有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绿色通道,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需求,教师学科结构适应开足开齐课程的需要;“特岗计划”县(市、区、特区)主要从“特岗计划”或免费师范生计划中招聘录用教师,特岗教师接转留任、工资福利、培训培养等政策执行到位;非“特岗计划”县按“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及事业单位招聘相关要求招聘录用教师;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逐年增长,合理配置,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区域内无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发生。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编委办、人资社保局、财政局)

3.建立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实施方案或办法,实行校长、教师聘任制、任期制、交流制;县域内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人数占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0%以上,校长教师交流率每年不低于10%,交流年限不低于一年;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列为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的重要条件;探索通过“走校制”、“联校制”、“学区制”、“集团化”、“协作区”等模式,促进学校优质师资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机制,缩小城乡、校际之间教师资源差距。

校长必须具备有规定的合格学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及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持证上岗率100%;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编委办、人资社保局、财政局)

(五)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全面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县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依法保障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予以保障,优先安排,及时拨付,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50%足额用于教育,从征收的城区建设维护费中安排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教育,足额征收城区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土地出让净收益金的10%用于教育,上级专款及时足额到位。

建立健全“校财局管”机构并开展工作;定期对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公示,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督、检查、审计和公示制度并有效实施,无挤占、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等现象。

(责任单位:

特区财政局;配合单位:

特区党委政府督查室、教育局、审计局、国税局、地税局)

(六)强化学校管理。

1.加强管理,规范办学。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管理,规范办学。

加强对薄弱学校、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的管理指导和专业支持;中小学班额控制在标准班额,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XX年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各学校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并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岗位职责明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格办学行为,学校均衡编班,无重点班、快慢班等违法违规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学校和教师不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有偿补课,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两课两操”制度,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小学、初中体质健康及格率均达到1以上。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各乡〔镇、社区〕,特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民政局、妇联、团委)

2.重视校园文化,增强育人氛围。

学校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落到实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到XX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内涵更加丰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

特区教育局;配合单位:

特区财政局)

3.强化责任,确保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政府主要领导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建有安全围墙,围墙坚固安全、完整,主要出入口不得紧靠交通主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设置警示标志和人行横道线;学校安全设施齐全,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建有警务室;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范畴,健全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学校治安案件发生一起及时处理一起;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

特区综治办;配合单位:

特区教育局、公安局、安全监管局、规划和城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卫生计生局、交通运输局、各乡〔镇、社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项目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实施好XX年谋划新开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工程76个,改善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实施牂牁镇、中寨乡、新场乡、新华镇、牛场乡、关寨镇等6个乡镇“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工程,创建7所“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市级示范性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开展学校维修改造、对新增隐患围墙进行加固或重建,确保围墙坚固、完整。

加大“六化四园”建设经费投入,确保村级完小以上学校基本实现“六化四园”建设。

(二)完善学校设施设备,满足学校教学需求。

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齐配足设施设备,XX年在2016年已补充更新设备设施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图书、计算机、班班通、电子备课系统和教学仪器不足的配置。

(三)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师资整体发展水平。

通过各种渠道,充实教师队伍数量,按照省定标准配足教职工,学科教师配备基本合理,建立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