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资料文档格式.docx
《自考本科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资料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黄金非货币化;
三、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四、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14、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标志着欧洲货币制度的正式建立。
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第2章信用
1、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的联系与区别:
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最大区别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3、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国外部门。
4、直接融资:
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
5、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
直接融资优点:
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
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
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
缺点:
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
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
间接融资优点:
灵活便利;
分散投资,安全性高;
具有规模经济。
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
6、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7、信用风险:
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8、按期限可以将商业信用分为:
短期信用、中期信用、长期信用
按信用参与主体分为: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9、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型号提供的信用。
赊销和预付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10、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局限性,其次在信用存在的方向上存在局限性,再商业性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11、商业票据:
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包括:
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
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
是一种无因票证;
可以流通转让。
12、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中介的只能;
、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
1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
14、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5、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
16、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信用。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
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
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需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17、消费信用的作用:
有利于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
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
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但也有不利影响:
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
过度负债,会使消费者负担过重,影响经济生活的安全。
第3章利息与利率
1、时间价值:
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2、基准利率:
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无风险利率:
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
市场利率:
有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官定利率:
是指由有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行业利率:
是指由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
固定利率:
是指整个借贷期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
是指整个借贷期内随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的利率。
实际利率:
是指在物价不变而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名义利率则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物价水平变动率。
3、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风险因素;
通货膨胀因素;
利率管制因素。
4、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利率的变化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直接分配;
利率的变化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利率的变化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5、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经济萧条期和经济高涨期;
在经济萧条期中央银行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利率走低,促进消费和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高涨期,中央银行会通过货币政策促使利率提高,进而降低消费和投资,抑制经济过热。
6、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利率的水平升降;
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第4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1、外汇:
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2、按照是否自由兑换和自由向其他国家进行支付,分为:
自由外汇和非自由外汇
自由外汇:
是指无需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的批准就可以随时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汇。
美元、日元、欧元、瑞士法郎、港元都是自由外汇。
非自由外汇:
指不经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的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3、按交割期限不同,分为:
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即期外汇:
又称现汇,是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的2各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
远期外汇:
又称期汇,是指按远期外汇合同约定的日期在未来交割的外汇。
4、汇率:
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5、汇率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6、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利率;
心理预期;
政府干预。
7、汇率的作用:
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汇率对资产选择的影响。
8、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安排或规定。
9、汇率制度分为: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稳定,汇率波动幅度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
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一种该汇率制度。
10、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第5章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借助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与配置的市场。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市场参与主体、金融工具、交易价格、交易的组织方式。
3、金融工具的特征:
期限性;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变现的能力。
风险性;
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遭受损失的大小。
收益性;
金融工具能够为持有者带来收益的特性。
4、两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债券和股票
债券:
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分类:
政府债券:
是指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
金融债券:
是指由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公司债券:
是指公司企业为了筹资发行的债券。
债券按抵押担保情况分为信用债券和抵押债券。
按内含选择权分为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偿还基金债券和带认股权证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指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按预先确定的比例将债券可以转换为该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可赎回债券是指发行公司被允许在债券到期日之前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和方式赎回部分或全部债券。
偿还基金债券是指发行公司每年从盈利中提取部分资金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购回一定数量债券。
带认股权证的债券是指公司债券可以把认股权证作为合同一部分附带发行。
5、股票:
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其股东身份和权益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6、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区别:
有限股具有两种有限权:
优先分配权(分配股息时优先股股东分配优先)、优先求偿权(公司破产优先股清偿在先)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的股东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优先股股息固定,与经营状况无关,优先股风险小于普通股,收益率也小于普通股。
7、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股票没有偿还期限而债券有偿还期限;
股东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分享股息和红利,债券持有者从公司的税前利润中得到固定利息收入;
当公司破产时,债券持有人优先取得公司财产的权利其次是股东;
普通股股东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而债券持有人没有此权利;
股票价格波动大于债券价格波动,股票风险大于债券风险;
在选择权方面,股票表现为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赎回优先股,而债券则更为普遍。
债券是债权债务凭证,股票是所有者权益凭证。
8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市场中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又称为短期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
按市场中交易的标的物分:
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证分:
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交割方式: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有无固定场所:
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按地域:
国内金融市场和国家金融市场
9、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
资金聚集与资金配置功能,分散风险和风险转移功能,对宏观经济的反映和调控功能。
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第6章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的特点:
交易期限短;
流动性强;
安全性高;
交易额大。
2、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3、货币市场的功能:
它是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
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
它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场所;
它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4、同业拆借市场:
是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
5、同业拆借市场的期限:
隔夜、7天、14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年。
其中隔夜最为普遍。
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起步于1984年。
6、政府发行国库券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为了融通短期资金,调节财政年度收支的暂时不平衡,弥补年度财政赤字;
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
7、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CD,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特点:
它存单面额大、存单不记名、存单的二级市场非常发达。
第7章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债券的发行:
评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按价格);
公募发行、私募发行(按发行方式)。
公募发行由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将债券发给不特定的投资者的发行方式。
特点:
面向公众、发行面广、投资者众多、筹集资金量大,债权分散。
私募发行又称定向发行或私下发行,即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
私募发行手续简单、发行时间短、效率高,对投资者有利。
3、债券投资风险:
利率风险、价格变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
4、公开发行股票的运作程序:
选择承销商。
投资银行一般充当这个角色。
准备招股说明。
招股说明是股份公司发行股票计划的书面说明。
发行定价。
是发行股票的一个关键环节。
认购与销售股票。
5、股票的交易市场一般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做市商交易制度和竞价交易制度是证券交易所采取的两种个基本交易制度。
我国所实行的是竞价交易制度。
做市商交易制度也成报价驱动制,是指证券交易的价格均由市商给出,证券买卖双方并不直接成交,而是向市商买进或卖出证券。
竞价交易制度也称委托交易制度,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将委托由各自经纪商送到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撮合成交。
竞价交易制度又有集合竞价制度和连续竞价制度。
集合成交的成交价的确定原则是最大交易量原则。
6、股票交易方式:
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信用交易。
7、股票技术分析的三个假设:
一切历史会重演—心理因素,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最根本、最核心的条件,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技术分析的基础
8、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集中管理,专业理财;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9、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根据组织形态和法律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
根据投资运作和变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根据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专门基金、衍生基金、对冲基金、套利基金。
根据地域不同可分为国内基金、国家基金、区域基金和国际基金。
第8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1、金融衍生工具:
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及出厂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衍生工具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互换。
2、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基础性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债务工具、股权工具);
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
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3、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功能:
价格发现功能;
套期保值功能;
投机获利功能。
4、金融远期合约的特点:
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合约;
在场外交易;
违约风险较高;
流动性差。
5、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原则:
交易品种为规范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
交易实行盯市制度;
交易实行价格限制制度;
交易实行强行平仓制度。
第9章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及特殊性:
共性:
有一定自由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特殊性:
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
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的特殊性;
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的特殊性。
3、金融机构的分类:
按性质和功能分为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
按业务内容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性金融机构、国内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
4、金融机构的功能: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促进资金融通(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流动与转让就是资金融通);
降低交易成本;
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改善信息不对称性;
转移与管理风险。
5、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6、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7、全球性的国家金融机构主要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是为协调国际间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1945年12月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
协商国际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开发成员国的生产资源;
促进汇率稳定和成员国有条件的汇率安排;
协助成员国建立多变支付制度;
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
世界银行集团是由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多变投资担保机构五个机构构成。
国际清算银行:
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和若干大型商业银行合办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30年5月17日,总部设立在瑞士巴塞尔。
8、区域性金融机构有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9、、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于局限性:
作用:
一、维持汇率稳定;
二、对国际业务活动进行规范、监督与协调;
三、提供长短期贷款以及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
四是积极防范并解救国际金融危机;
五、就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磋商;
六、提供多种技术援助。
局限性:
一、机构领导权被发达国家控制,使发展中国家的建议得不到重视;
二、向受援国提供贷款往往加限制性条件。
第10章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
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商业银行的性质:
企业型;
金融性;
银行性。
3、商业银行的类型:
按产权结构不同分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独资商业银行。
按组织形式不同分为单一制商业银行、总分制商业银行和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
按业务覆盖地域不同分地方性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国际性商业银行。
按业务模式不同分为全能性商业银行和专业性商业银行。
4、负债业务: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包括存款性负债和借款性负债。
存款性负债: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
借款性负债: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5、资产业务:
有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
6、银行贷款可以按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种类:
按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贷款(1年以内)、中期贷款(1至5年)和长期贷款(大于5年)。
按保障条件不同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按业务类型不同分为公司类贷款、个人贷款和票据贴现;
按质量高低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5)、次级贷款(30-50)、可疑贷款(50-75)和损失贷款(95-100)。
7、证券投资业务的特点:
主动性强;
收益的波动性大;
易于分散管理。
8、现金资产业务包括以下三类:
库存现金;
在中央银行存款;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9、表外业务有:
支付结算业务;
银行卡业务;
代理业务;
信托业务;
租赁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担保与承诺业务;
金融衍生交易业务。
10、银行资本从财务管理角度定义为账面资本;
外部监管者的角度定义为监管资本;
内部风险管理的角度定义为经济资本。
账面资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部分。
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最低资本量,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
经济资本是内部风险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出来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
11、资本充足性:
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既能够满足正常经营需要,又能够满足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要求。
总资本是否大于资产总额8%
12、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增加资本总量;
压缩资产总规模;
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
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13、银行风险:
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
14、商业银行风险种类有: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
国家风险;
合规风险;
声誉风险;
战略风险。
1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风险管理环境;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风险管理流程。
第11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1、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
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
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金融服务;
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产业集中。
2、投资银行的业务:
证券承销业务;
证券交易与经济业务;
并购业务(财力与智力高级结合);
资产管理业务(核心业务);
财务顾问与咨询业务;
风险投资业务。
3、证券承销:
是指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
4、风险投资业务:
是指对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进行的资金融通。
风险大、收益高。
5、保险:
保险是运用互助共济的原理,将个体面临的风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根据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由群体来分担的一种经济行为。
6、保险的基本职能:
分散风险职能;
补偿损失职能。
7、保险的基本原则:
保险利益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
近因原则。
保险利益:
指投保人对投标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体现了投标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利害关系。
8、保险补偿的三个限制:
以实际损失为限以保险金融为限以保险利益为限
9、商业性保险公司业务:
人寿保险公司;
财产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
10、政策性保险公司业务: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存款保险公司。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