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教辅答案Word下载.docx
《九上语文教辅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语文教辅答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际上是指人生万般滋味。
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借物抒情地方法,来抒写百味人生。
2从内容上看,总结了青草的味道,并指出其和人生的相似之处。
结构上承上启下。
3作者意在告诉我们: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能迷失方向,而要正确把握人生的航向,保持真实的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乐趣。
4这句话告诉我们,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迷失方向,一旦迷失了自我,再回到正确的人生轨迹上就不那么容易了。
5、敬业与乐业
1.B2、D3、B4、⑴议论⑵记叙⑶抒情5、D
1.指能当总统的把总统当做一件事来做;
能拉黄
包车的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
2.这样举例好。
一个职位最高,一个地位最低,这样的例子典型,有说服力。
3.什么叫敬业以及怎样敬业。
4.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忠实、专一,丝毫不分心到事外,只有这样,才能把“业”做到圆满。
5.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忠实、专一的角度去谈即可。
课外阅读
1.熬住就是一切举例论证
2.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
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3.示例:
不好。
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
4承上启下(过渡)。
(2分)
5.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6.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
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
“熬煮就是一切”。
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
(意思接近即可)
7.示例:
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
中考链接
1.略。
(赏析合理即可)
2引用正确,语言连贯即可。
7.傅雷家书
1、翻译家,文艺评论家,34部
2、kuò
,jì
n,sì
,yú
,qì
,yè
,ruì
,xī
3、⑴B⑵A⑶C⑷C4、①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记。
②心情豁达,开朗,不受外物影响。
③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④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
5、“坚强”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
在面对挫折、成功,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时,能够宠辱不惊
,得失泰然,能够平和、理智地对待现实。
“坚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6、文中提到罗曼·
罗兰笔下的约翰·
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
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
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目的在于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现实c,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7、
(1)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2)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
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
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恒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1.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2.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写的。
3.从两方面写怎样面对情绪上的跌宕的:
1、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2、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4.比喻。
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5.略。
[课外美文赏读]
1.快乐是指回忆起儿子小时的可爱及成长的经历;
惆怅是指儿子现在远离自己。
2.儿子长大了,成材了,还让自己学到了很多。
3.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父母对自己爱之切的表现。
4.热爱孩子,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等。
5.略
1.
(1)结论:
①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
②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
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走弯路。
如能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将会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根据结论分析合理即可)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8致女儿的信
基础知识
1﹑法,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2﹑雨果,法,《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3《关于爱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4、yǔn,zǔ,jiù
,suì
,bó
,hè
,yǎn,tǎn,zhù
,kè
,pó
u
5、弥,黎,孤,恼,恪,兼,峰,敬,息,勃,伦,乌
6、⑴暗喻⑵排比⑶借喻7、D
课内阅读
1.因为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开辟了一个新世纪
2.表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①善良仁爱,教化、抚慰、播种文明;
②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③讽刺幽默的战斗风格。
3.理性、文明、自由、法治、光明
4.D(“这两方面都必须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与原文第9节最后一句话的内容不符。
5.略
课外阅读
《只管向前奔跑》1、“聘”改为“骋”
2、不好,“只管向前奔跑”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中心。
“金牌”则没有这种效果。
3、“三十二岁”“不仅”,表现他作为运动员年级偏大,但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4、他羡慕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又为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
5、总结全文,点明并深化中心。
6、一是靠自己勇敢,不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
二是遇到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
7略
中考链接
1吴用—智多星。
写出了他的足智多谋。
李逵---黑旋风。
写出了他的外貌特点和性格急躁作战勇猛的特点。
2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积累运用1﹑D2﹑C3C4“在”改为“再”,“函”改为“涵”
《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演讲》
1该题主要使学生认识演讲的口语特点。
示例:
①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少恰好“5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
“不多不少”与“恰好”语意相同,但又起强调作用,是口语的特点。
2.给演讲创造一种活泼轻松的气氛,拉近了同听众的心理距离。
3抒发对萧红的怀念哀悼之情,引出“人应该有年轻的精神”这一观点。
4.追求真理,博爱无私,勇敢坚毅。
5略(该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应围绕时代主题,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等内容。
理想语段
1.①句
2“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
3.过渡(引出事实论据)
4.不能,因为下面两例举文艺家,这里应该举科学家。
5被包括在事实论据中。
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7.这些血汗的结晶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
8.略
(1)(2分,言之成理并有号召力、感染力)示例: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活动主题(1分,紧扣对象、范围及主题)例:
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
活动目的(1分,意近即可)例:
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
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活动方式(2分,逐一给分,得满为止)例:
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
9故乡
1、huì
sì
biǎnbǐhuānkuà
bì
è
chīsè
汛睢
2、阴沉,昏暗;
荒凉,冷落;
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放纵,放任
3、比喻反问比喻借代比喻
4.
(1)B
(2)A(3)CB(4)A(5)C(6)B
5.
(1)叙述,闰土生活的贫困
(2)议论,有了希望就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3)描写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
(一)略(详见课堂笔记)
(二)《民工父亲的“幸福”》
1.文章叙写了一位民工父亲带着儿子到城里看自己建造的房子的故事。
2.警惕(或冷漠)感动敬佩
3.⑴体现新居的宽大、温暖、清亮、宁静。
⑵烘托“我”愉悦、兴奋的心情。
4.动作(行动)描写(1分)表现这位民工父亲对孩子爱怜、为孩子的理想和自信而感到自豪。
5.示例:
⑴为生活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或相互平等、真诚理解)而感到幸福。
⑵这位民工父亲为能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就而感到幸福。
6.①“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
②人与人应该沟通理解,真诚相待,相互帮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1.B2.ABC3.C4.因为他借助菩萨来寄托自己的愿望,菩萨就在面前,“茫远”指革新社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许多工作,现在还没有计划,将来还要付出很大努力,经过相当长时间。
因为闰土的愿望只是想让自己眼前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所以“切近”,“我”的希望是让后一代过“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那就比较艰巨而曲折了,所以“茫远”。
5.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希望无所谓有。
10孤独之旅
1.tià
oliá
ochānjǐyú
qiè
liè
juēchá
chó
uqí
2.指琴声由高骤然降到很低,常泛指境况、地位、声誉等急剧下降;
搁在一边,不予理睬过问;
指不知来由,没个头绪;
音译词,一种精神病,用来比喻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乱叫。
(二)《长途跋涉的肉羹》
1.父亲从很远的地方给我们一家人带回一锅美味的肉羹。
(2分,大意对即可)
2.⑴“满头大汗”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带肉羹回家时辛苦的样子,表现了父亲不惜自己劳累也要让家人吃上好吃的肉羹的心情。
⑵写出了我们由于知道肉羹的来之不易而十分仔细地品尝肉羹的样子,表现了我们对父爱的珍惜。
3.题目
写出了父亲带回肉羹的艰难和不易,象征着父亲对家人的爱(2分)。
概括全文内容;
贯穿全文的线索;
吸引读者注意。
(2分,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4.示例略。
(共2分,惊险1分,语言通顺1分。
5.爱不能只留在心里,要通过具体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爱别人才能真实的感觉到。
就像文中的父亲一样,不嫌麻烦、带着肉羹,经过长途跋涉,让家人品尝美味这种具体的行为让我们感觉到父亲对家人的爱。
(3分;
理解2分,结合父亲的行为1分,意思对即可)
1、D2、D3、B4、A5、D6、B
11我的叔叔于勒
1、jié
jūzhà
nchuò
shà
lěi褴褛赖蛎皇
2、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衣服)破烂;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3、
(1)排比
(2)比喻(3)比喻(4)反复。
4、
(1)心理描写
(2)景物描写(3)语言描写(4)神态描写。
5、《羊脂球》莫泊桑法《一生》《漂亮朋友》等
(二)《那个孩子》
1、嫌母亲粗鲁而发火;
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
愤怒地批评了同学);
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
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2、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这件事。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3、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
4、
(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5、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1、全国“爱鸟周”活动在(襄)樊(市)启动。
2、C3、A
12心声
1.qì
hējiǒngbè
ilé
iyēhuǎnghūlá
ng戳窸窸窣窣
2.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抽搭3略
(二)《藏羚羊跪拜》
1、万物都渴望生命,万物都有情爱,人要善待万物。
(语意相近即可)
2、每答出一个细节得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①他猎杀所得的钱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并含泪祝愿他们平安无事。
②见到藏羚羊下跪并流下两行长泪,他“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③射杀的当日,他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开宰、扒皮;
夜里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
④腹膛打开后,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
⑤安葬藏羚羊同时埋掉叉子枪,从此不再打猎。
3、对生命的呼唤,对人性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
(答出两个方面,语意相近即可得分)
4、答案不唯一。
写出写作技巧1分,简要分析2分。
5、(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1、D2、B3、B4、C
三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1、C2、窸窸窣窣吝啬褴褛zì
suī
3、B4、C5、C6、C7.D8.D9.D
10、答案:
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
11、
(1)否定
(2)如果你不愿意(3)对知识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
12、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②化作春泥更护花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
(一)13.略14.B15.
(1)奔波、劳碌。
(2)辛勤、劳苦。
(3)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16.自由幸福平等17.突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18、有理由即可
(二)
19.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
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20.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
21.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
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
22.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
(答案合理即可)
23.心理描写。
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三)
24、《没有过不去的坎》25、①日军侵华时,带着孩子东躲西藏②儿子患病夭折③丈夫患病去世④不小心摔断了腿26、“熬”字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忍受、支撑艰苦生活的漫长过程②表现了她的刚强、坚忍。
富有表现力母亲27、乐观、豁达,使我钦佩;
母亲勤劳、手巧,让我学习
(四)
28、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
29、
(1)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
(2)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30、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
31、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32、
(1)表现了文对上课的向往,心里非常渴望能够复读。
(2)表现了文对爹的态度转变的难以致信。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1.dì
;
zī;
jí
2.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去做的标准样式;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指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3.B4.设问设问反问反问
二、1.《中外母语教学选粹》;
美;
实业2.例证法;
引证法
(二)课外阅读《宽容是美德》
1.宽容是美德2.生动地引出话题——宽容。
3.周恩来: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李世民:
不计旧恶,量才重用;
秦始皇:
不计前怨,广纳贤才4.举例论证作用:
说明不具备宽容美德的人不能成大器,成大业。
5.正反对比论证6.不能怜悯蛇一样的恶人
1、D2、D3、C4、B5、C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1.yì
zhà
oxīpá
nghuá
ng2.推究事物的道理;
求知,得到知识;
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端正心思;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整齐家政;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B4.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
(或:
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
或:
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二、文学知识
1《散文选刊》;
丁肇中;
美2《礼记》;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朱熹;
明;
阅读理解《学会谅解》
1.
(1)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
2.文章第
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说理论证,有力的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
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
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第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
5.略。
中考链接1、C2、B3、A4、B5、B
15短文两篇
1.xiá
jié
jiá
ocīgāochǎnjué
cūn
2.重要的诀窍;
诘问,为难;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英;
哲学;
作;
随笔;
新工具4.《燕山夜话》;
马南邨;
邓拓;
作家
5.B6.B
阅读理解《友善》
1._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
2.上文观点:
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或:
倡导友善;
提倡待人友善。
3._第③段谈友善的具体行为,第④段将友善具体行为升华到友善的理想境界,意思深化了,所以两段顺序不能颠倒。
(答出“层层深入”意思的,就可得分)
4.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每空1分;
顺序颠倒不得分)
5. 要求:
(1)谈及友善与和平的关系;
(2)联系实际恰当;
(3)语言通顺。
1.A2.C3.B4.C5.D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积累与运用
1.chá
miǎo;
jǐ;
kuāng
2.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接着上,用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前进;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3.
(1)排比
(2)反问(3)比喻4.C5.答案举例:
“人生,是一部雄浑的交响乐,我们期待着最激昂的乐章”“人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我们期待着亮丽的色彩”“人生,是一条涓涓的溪流,我们期待着绚丽的浪花”等。
二、文学及文体知识
1.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奠基人;
周树人;
豫才;
绍兴;
《狂人日记》;
宗法;
《呐喊》《彷徨》;
《二心集》体《华盖集》《且介亭文集》;
《朝花夕拾》
2.①立论;
驳论,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用事实和道理加以论证,说明它是正确的;
驳斥对方错误的论点,在驳斥中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
②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
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
提出自己的观点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论证
(二)《为别人鼓掌》
1.周围的人(别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2.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
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
关键在:
有正常的心态。
及时调整心态。
3.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可能会害人害已。
从反面论证了调整心态的重要性。
4.示例:
别人的成功经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别人的成功经历能正确指引我们帮助我们;
在走向成功时获得别人的喝彩。
新的认识示例:
要在为别人喝彩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成功。
1、B2、A3、B4.B5略6.略
四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1.C2.B3.D4.C5.A6.A7.Kuāng诓骗,kuà
ng眼眶jǐ脊梁,jí
贫瘠8.D
二、
(一)1.谬论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证据: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
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3.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上看似乎也正确,要驳倒对方,自然需要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4.正确观点: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事例略。
5.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二)1.à
iyú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