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儿童成长学习关键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三章儿童成长学习关键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儿童成长学习关键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2个月婴儿独立行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1-3岁是宝宝的秩序敏感关键期
1岁-1岁5个月是宝宝独立性的关键期
1岁半-2岁是幼儿认知功能的关键期
2岁-2岁半幼儿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3-6个月婴儿双手抓握能力产生发展的关键期
7-8个月手指握力及灵活性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9-10个月双手动作协调配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12-13个月双手控制物品及扔东西运动能力的关键期
16-17个月准确抓握物体协调及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4-25个月幼儿自理能力及用笔划直线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4-25个月婴幼儿单定站立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2-33个月幼儿单脚站立及单脚跃跳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3-36个月构思和想象发展的关键期
36个月幼儿平衡能力发展关键期
2岁半左右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2岁半-3岁是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
0-3岁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3-5岁是幼儿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3-4岁左右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4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6—8岁是学习外语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岁半左右是幼儿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幼儿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及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及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学习心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创造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观察能力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超常能力结构开始建构,并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而心理上同样也有发展的关键期,有学者认为孩子心理的发展主要有几个转折点。
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合理的解决,那么孩子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
3岁的孩子会第一次出现强烈的独立倾向,家长会感到他们是“逆反”,他们要求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这时孩子吃饭时把饭弄得满脸都是,但是还坚持自己吃。
这时父母千万不要责骂孩子,孩子吃饭总要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关键期。
而同样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也导致了他们实现成人感,他们会故意与大人对抗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所以父母在这个时期更要注意与孩子用合适的方式沟通,了解孩子,帮助孩子。
“关键期”的概念在学术界以外,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们认为关键期适用到教育给孩子更多的益处,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
这并不是说错过关键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可塑性,而是说在这个时期能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
就像学音乐,如果从3—5岁就开始学的话,那么孩子对音乐的领悟力就很高。
如果15岁再学的话,即使付出同样多的努力,还是很难达到较高的领悟力。
孩子的能力发展有这么多方面,我们怎么判断一个孩子是处于一个什么样能力的关键期呢?
从现象学上讲,孩子最感兴趣从事的事件或者是几个领域的事件,就直接表现出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在这个时期就多给孩子这方面的刺激。
当孩子想发音的时候,就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你要提供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当孩子想跳的时候,就是运动发展的关键期,你要提供给孩子跳的机会。
1.家长教师多阅读一些孩子心理教育方面的书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技能知识发展的关键期。
注意在关键期内,多给这方面的教育,多给这方面的实践机会,促进孩子这方面能力的提高。
2.研究表明关键期与大脑的发育相依托。
所以在孩子6岁以前,一定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丰富的环境刺激,并带领孩子做适量的运动,从而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灵活的大脑,为孩子将来其他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孩子在不同的能力上有不同的关键期,在大多数的时间上,没有什么交替的概念,但在细节上可能会出现交替。
比如动作关键期的到来,可能会降低言语的发展。
所以,家长要意识到在照顾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孩子的能力,不要阻止孩子的这种感觉,这是他们最易发展的地方。
认识人类生理钟
生物钟亦称生物节律、生物节奏或生物韵律。
生物钟指的就是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
生物通过它能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光暗变化等),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步伐,使其在一定的时间开始、进行或结束。
人体的生物钟描述的是人体随着时间做周期变化的各种行为、生理及形态结构等现象。
生物钟理论诞生在20世纪初,由德国著名的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生理学教授赫尔曼,斯瓦波达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各自对病人的症状、情感以及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后发现的。
人类存在着以出生日算起的体力盛衰周期和情绪波动周期,其周期的天数分别为体力23天,情绪28天。
大约20年后,奥地利布鲁大学教授阿尔弗雷德·
特里切尔博士,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后发现,人体还存在着一种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节律。
后来人们把这二位学者的研究结果综合在一起,统称为“人体生物节奏三节律”,后来的研究也证明对人的工作、行为和学习影响较大的就是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节律,并称这三种节奏为统一的理论——“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或“PS1周期系统”。
当孩子有效利用了生物钟后,它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最佳的记亿时刻。
告诉学生珍惜大脑学习的高潮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抓住“灵感”,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跳出题海,学得轻松、有节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
人自出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止,体力、情绪、智力都进行着相当于正弦曲线的周期性节律变化。
其中体力周期为23天、情绪周期为28天、智力周期为33天,每种节律的周期分为均等的两个起伏阶段,“高潮日”和“低潮日”,二者以转换日为“临界日”。
可以形象地表示如下。
三者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体力
情堵
智力
高潮期
体力充沛
生机勃勃
不易生病
情绪高涨
乐观向上
心情愉快
思维敏捷
记忆力强
注意力集中
临界期
易于得病
易出差错
判断力差
低潮期
耐力下降
易于疲劳
做事拖拉
情绪低落
意志消沉
喜怒无常
思维迟钝
记忆减退
反应缓慢
体力反映人的生理特性,情绪由人的心理状态决定,而智力表现人的心智状况。
在生命的不同时期,三种节律所表现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时可能三种节律都处在高潮期,有时可能都处于低潮期,有时就可能是“你高我低了”。
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这三节律的原理,学习和掌握计算三节律的方法,并根据自身的节律特点调节和制定学习计划,在三节律处于高潮期时加大学习量和学习时间,学习比较难的知识,完成难度大的作业。
而在三节律的低潮期,只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就可以了,并要多休息。
特别帮助孩子认识到有时候情绪莫名地出现消沉、判断力差、身体抵抗力差、易得病等不良状态时,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应正确认识和对待。
放宽心情,努力平静地度过时期。
人体除了生命中的这三大节律,在每一天还存在着日节律或日钟,指跟地球自转周期相等的生物钟。
它的周期是24小时,了解自己的日生物钟对如何利用时间学习和休息是至关重要的。
前苏联科学家把人体在24小时里的各种活动的研究结果列出如下:
1时:
(凌晨)开始进入易醒的浅睡阶段,这时候对痛特别敏感,所以因饮食不妥而产生腹痛时,总是在这个时候痛醒。
2时:
除肝以外,身体内的大部分器官工作节拍极慢,而肝脏加紧工作,不易入睡易感风寒。
7时:
免疫功能增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
9时:
精神活动性提高,痛感降低。
10时:
精力充沛,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到高峰,处于最佳运转状态,是最好的工作时间。
11时:
心脏照常努力工作,保持10时的势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12时:
全身总动员,胃液分泌活跃,是最适宜进食的时候。
13时:
肝脏休息,全身感到疲劳,是最适宜休息的时候。
14时:
24小时中的最低点,反应迟钝,是处理重要工作感到吃力的时候。
15时:
嗅觉与味觉器官敏锐,工作能力恢复。
17时:
工作效率更高,思考最敏锐,嗅觉、味觉最敏感,听觉也处于最高期。
18时:
痛感重新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神经活动性降低,体力与耐力达到最高峰。
19时:
情绪不稳定,易怒。
21时:
神经活动增强,适于孩子背书。
22时:
免疫功能增强,体温下降。
23时:
细胞开始恢复,是工作易出错的时期。
24时:
身体紧张工作,新陈代谢加快,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人的生物钟不是绝对一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
有人属于“百灵鸟型”这种类型的人一到清晨就活跃,“灵感”随之而来,此时大脑的优势中心最易形成,精力充沛。
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对这类人而言的,这种类型的孩子应抓紧这段宝贵的时间,看书、学习、记忆,另有一种类型的人属于“猫头鹰型”,这类人一到晚上神经细胞就进人中度兴奋状态,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但早晨常常昏昏沉沉。
应该注意此类学生不能睡得太晚,不然第二天会无精打采。
教育者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生物钟,并从时间的观点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最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人体的一切活动都与自然合拍,达到最大的和谐。
当然人体的生物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重要的是要有利用生物钟的意识,运用生物钟规律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孩子健康有效地成长。
教育建议:
1.让孩子吃好早餐。
从生物钟上,我们可以发现上午的时间是人工作时间的开始一定要保证孩子早餐吃好,从而才能有充足的力量应付繁杂的生活。
2.让孩子中午小睡一下。
12点到14点是人体的一个低潮期,短时间的午睡能给孩子“充电”,使之精力充沛。
3.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
人体的机体要正常运转,需要不停地休息“充电”。
学习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效率越高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活动持续。
4.6—7点、8—10点、18—20点以及入睡前,都是记忆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这些黄金时间,提高记忆效率。
5.当孩子莫名地说烦躁、郁闷时,我们应帮他们认识到有可能是处在生物节律的低潮期,让他们做一些他们平时喜欢做的事,使其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
了解幼儿期特有的「敏感期」,育儿轻松又有趣!
孩子是因为烦恼,才会拚命地表示抗议
请抛开「叛逆期」的错误观念吧!
孩子到了二岁左右,会出现突然大哭且停不下来的情况。
要不就是没来由
的不高兴,要不就是动作变得慢吞吞,或完全不听大人的话,真是令人头痛。
无论怎么安抚、哄劝,统统都没效,有时候还会拚命反抗。
碰到这种情况,大人多半会感叹地说:
「唉!
这就是叛逆期吧!
」我听过很多家长说:
「孩子到了叛逆期也没办法,过一阵子应该就会没事了。
只好先忍耐忍耐喽!
」
但是,这真的是「叛逆期」吗?
其实,「叛逆期」只不过是大人随意编造的用语。
因为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拚命反抗,所以大人就用「他在叛逆期!
」、「没办法,到了叛逆期嘛!
」随便带过,结果完全忽视孩子的意见,也不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哭喊着反抗。
蒙特梭利女士说:
「孩子会突然地不高兴或大哭,一定有原因。
」大人应该主动追究孩子如此拚命反应的原因何在。
会让二岁左右的孩子有那么激烈的反应,有二个主要的原因。
其一,他想「自己做」某事,大人却径自替他做了。
其二就是,「秩序被打乱」。
接下来针对这二个原因做更详细的说明。
当孩子开始懂得用只字片语表达个人意志时,心中会产生「我想自己做」的愿望。
因此当大人主动做了孩子「想做的事」,他们会非常生气。
例如,正在准备做晚饭的妈妈让孩子帮忙剥蛋壳。
此时孩子心中就会认定「剥蛋壳是我的工作」。
然而某天,妈妈却不小心先把蛋壳都剥了,这下麻烦大了!
孩子看到剥好的蛋突然大哭了起来。
但是,妈妈却不知道孩子大哭,是因为自己不小心把蛋壳剥了,因此对孩子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不知所措。
如果没有找出孩子大哭的原因,孩子心中的不愉快永远都不会消失。
「人家想自己做却不能做」的这种懊悔、哀伤的感觉充斥心中,也难怪他们会如此伤心。
看到孩子一直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妈妈也生气了,然后责备孩子:
「你要哭到什么时候?
」或无奈地认为「唉、又来了!
A小妹每天早上都会把她最爱的手帕小心折好、放进书包。
可是今天早上因为睡晚了,妈妈便急忙地把别的手帕放进她的书包。
这下糟了!
A小妹突然大哭了起来。
还好妈妈知道她为什么大哭。
虽然妈妈知道自己不该替A小妹放手帕,但还是先把她带到幼儿园。
可是A小妹进了教室后,说什么也不肯乖乖坐好,只是死命地抓着柜子.
于是妈妈便来找我。
「教授,今天早上我做错事了!
我擅自替小A做了她想做的事。
结果她现在还在闹别扭。
可是我有事必须先回家,小A就拜托您多多照顾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先预测孩子大概会闹多久,基本上大约需要四十分钟。
过了四十分钟,孩子的心情就会慢慢平复。
孩子必须花一段时间才能淡忘那种「自己想做却不能做」的痛苦与哀伤。
很多大人不知道自己一个无心的举动会让孩子感到不高兴,不愿意理解与反省,却把一切都归咎于「叛逆期」。
一岁过后的孩子会突然大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秩序被打乱」,这是导致他们痛苦的主因。
「不是平常的顺序」、「不在平常的地方」、「不是平常的人或物」等孩子不习惯的顺序、地点、所有物,会让孩子们大哭或闹别扭。
对大人来说,这或许根本就没什么,但孩子却坚决反抗、不听劝告。
这么一来,大人便会动怒责怪孩子:
「那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你为什么都讲不听!
可是对孩子来说,这些已经习惯的地点、顺序、方法都非常重要,蒙特梭利说,这种从一岁开始到三岁左右达到高峰后,又逐渐消失的奇妙现象,称为「秩序感」。
父母对「秩序感」的了解与否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刚开始育儿的新手妈妈,因为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讲不听、不高兴,常会误以为这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开始了」。
反之,如果妈妈知道那就是孩子在这个时期会有的特殊反应(即「秩序感」),就会知道要更加注意孩子的反应,并思考适合的响应方式。
蒙特梭利曾说,幼儿期会依「生命法则」成长,忽视或刻意压抑的举动,就像是限制正在生长的牙齿,命令它「停止生长」。
大人如果妨凝孩子依「生命法则」成长,他们会觉得受到压抑,反过来拚命抵抗。
不明白孩子为何激烈反抗的大人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会采取更强势的方式对待他们。
若情况一再恶化,原本再善良的父母也会做出虐待孩子的事。
但其实父母只要知道原因,便能够想出对孩子最好的教养方法。
让孩子照平常那样去做就好!
请理解孩子心中「秩序感」的奇妙感受
孩子看到爸爸无意间坐在不同于以往的位子时,会立刻大叫:
「不对,爸
爸要坐这儿!
」和妈妈去公园玩,看到她拿了爸爸的包包,马上就生气地大哭。
平常妈妈在洗澡时都是先洗头,今天爸爸却是先洗身体,结果孩子便忍不住大吵大闹。
这些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却能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真是令人头痛。
当孩子这些无法理解的坚持妨碍到大人的生活作息时,大人常会忍不住动怒大骂:
这种特殊的坚持就定「秩序感」,在孩子一至三岁时会明确显现出来。
孩子希望身边的事物,包括平常习惯的地点、方向、事情进行的顺序等,都保持现状不要改变.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所处的环境及相关的一切,明白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因此他们才能毫不犹豫地活动,达成目的。
对孩子来说,「秩序」是指物品的存在地点、顺序都固定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就算他们闭上双眼也能通行无阻,并马上找到想要的东西。
孩子对自己身边的一切若无法了如指掌,就会感到不安。
所以,对孩子来说,秩序就像是房子的地基或让鱼儿悠游其中的水。
以下是我以前的同事针对「了解秩序感很重要」所提出的事例。
小英最近越来越会「爬」,整天都在家里爬来爬去。
小英的爸妈为了让她有更多空间可以爬,改变了家中原本的摆设。
他们把衣柜和桌子靠墙边放,让屋内正中央空出宽广的空间。
他们很满意地想:
这样小英就有更多地方可以爬喽!
」没想到,从那天开始,小英就变得怪怪的了。
到昨天为止都还很活泼地到处爬的小英,突然变得不太想动。
小英的爸妈担心她是不是不舒服,想尽各种办法要让她恢复精神,但就是未见起色。
最后他们思考,该不该带小英去医院。
就在此时,爸爸忽然想起「秩序感」这件事。
「难道是……」爸爸急忙将家具恢复成原本的摆设。
结果怎么样呢?
小英又变得像之前那样活泼地到处爬来爬去。
穿过桌底、通过衣柜和架子间的窄缝,这些对小英来说已是基本路线,看到熟悉的情景重现,她才又放心地到处爬。
原来是因为爸妈改变摆设,让小英原本记得的东西都不见了,所以她才迟迟不想移动。
由上例可知,知道「秩序感」的大人很快就能找出问题所在,不知道的话就得花上许多心力。
此外,知道「秩序感」的爸妈还可以善加利用这个诀窍。
接下来为各位介绍的是利用「秩序感」让孩子养成「整理」习惯的例子。
小芳的妈妈最近遇到不可思议的事,常常自己已经收拾好的东西,会突然出现在原本的位置。
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最后她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秩序感啊!
后来,妈妈配合小芳的身高为她做了一个架子,并贴上贴纸做「记号」,让小芳记住每样东西的位置。
结果,小芳也很喜欢这样的安排,就连睡着了,也会不自觉用手指出「放那里」。
把东西放回指定位置,让小芳热中地持续子一段日子。
小芳的妈妈发现小芳的秩序感后,认为这是培养她「整理的习惯」的大好机会,因此充分利用了这个特殊的机会。
妈妈若懂得把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强烈秩序感,利用它养成孩子「自动整理」的好习惯,日后就不会为了孩子把东西乱丢而生气。
幼儿期的孩子会因为相同的地点、顺序、方向、步骤等他们已熟悉的固定事物而感到安心,智能的发展也会变得活跃。
因此,请勿任意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
小芳的妈妈利用贴纸做记号,让小芳配合记号收放东西,这就是有效利用秩序感的方法。
实际上,两岸早教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把教材放回原来的位置,而且是以正确的方向正确放好,也都会贴上可爱的小贴纸。
孩子们只要看到贴纸,就知道要把东西放回原处。
只要让孩子所处的环境、教材、架子等所有地方都保持一定的秩序,他们的心理就会稳定,懂得先判断再行动。
在秩序的敏感期会遵守秩序的孩子,就像拥有坚固地基的建筑物一样,能够构筑稳定的人格。
虽然秩序不代表良善,却是通往良善的必经之路。
因此,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感」很重要,它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幼儿都有喜爱整齐的倾向。
一岁半到二岁的孩子,即使无法用言语明确表达,却已经明显出现对身边秩序的渴望,他们无法在杂乱的环境下生活。
杂乱会令他们感到痛苦、想哭,有时甚至会出现生病的症状或持续性的亢奋状态。
幼儿比大人和年纪稍长的孩子更易察觉秩序的混乱。
出生后几个月内,孩子会开始进入秩序感的时期,大人们一定要格外注意。
孩子也想活得更灿烂!
知道「敏感期」的存在,有助于了解孩子
前面所介绍的秩序感,是幼儿期的孩子进入「敏感期」的特征之一。
或许有些人看到标题「了解幼儿特有的敏感期,育儿轻松又有趣」,会想反驳「我很了解我的孩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孩子了」。
不过,这里所说的「了解」是什么意思呢?
假设桌上有一只虫,安排一个对昆虫并无特别了解的普通人,和昆虫专家一起观察那只虫,并举出牠的特征.普通人或许可举出五项特征,但昆虫专家却能说出十项特徽。
虽然二人看的是同一只虫,但了解的相关知识越多,发现的也就越多。
同样地,对孩子了解得越多,越能明白孩子所做的事代表什么意思,进而能给予适当的回应。
在这些知识中,关于「敏感期」的知识更是重要。
那么,「敏感期」到底是什么呢?
「敏感期」是生物在年幼期为了获得某种能力,对环境中特定要素的感受力变得较为敏感的时期。
最早注意到这件事的人,是荷兰的生物学家德弗里斯。
当蒙特梭利对「孩子为什么会在某个时期,对特定的对象着迷或变得不感兴趣?
」感到疑惑时,德弗里斯告诉她,生物学有所谓的敏感期,并建议她去观察人类的幼儿期是否也有相同情况。
所以她才发现,原来人类在幼儿时也有敏感期。
换言之,孩子为了获得某种能力,会在某段期间提高与环境相关的各种感受力。
在这段期间内,感受力会使孩子从某个范围内找出可吸引他们的新发现。
这就像是头戴探照灯去挖宝的感觉一样。
新的发现让孩子们深深为之着迷,宛如掉入爱河的人一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等他们完全获得那项能力之后,就会因感到兴趣缺缺而变得怠惰,不过他们马上又会因为新的事物而显得兴致勃勃。
孩子就是透过这样的循环,让自己不断获得新的能力.
以下是某位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