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1364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0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下第三单元教案第五六周表格式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板书:

汉字真有趣)

4.阅读教材第42页的文字,找一找:

在这一板块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明确活动任务:

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

制订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感受汉字趣味

1.阅读《字谜七则》。

引入:

猜字谜是同学们最喜爱的游戏,请大家默读阅读材料《字谜七则》,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七则字谜)

(1)学生比赛猜七则字谜的谜底,猜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日、坐、也、口、休、斗、默)

(2)引导学生将这七则字谜进行分类。

(3)全班交流汇报分类结果。

(第1~4则是文字谜,第5、6则是画谜,第7则是动作谜)

2.阅读《门内添“活”字》。

上个单元我们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认识了三国时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嫉贤妒能的周瑜。

今天这个“阔”字的字谜相传是从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中还发生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

(课件出示阅读材料《门内添“活”字》)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没想到字谜之中还藏着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也想去找一些关于字谜的故事来读一读)

(2)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故事?

(武则天取名字:

曌)

3.阅读《有意思的谐音》、《“枇杷”和“琵琶”》。

在汉字中有许多字和词语的发音相同,可是写法和意思却大不一样。

聪明的人们利用汉字的谐音,编写了许多生动、俏皮的歇后语。

它们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同学们默读《有意思的谐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有意思的谐音》中的五则歇后语)

(1)指名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我发现每一则歇后语中,括号里的字和括号前的字读音相同)

(2)教师小结:

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这些都是运用谐音的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阅读《有趣的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王国中最重要的一员,它占汉字比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让我们一起走近有趣的形声字,去探索汉字的秘密吧!

请自由朗读阅读材料《有趣的形声字》。

(1)你们读懂了什么?

预设:

①“星”和“凤”在甲骨文时期是象形字,后来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它们就变成了形声字。

②“蜀”和“祭”在最早的时候是象形字,后来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它们就变成了形声字。

教师小结:

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

形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是属于哪一类的,它是形声字的表意成分;

声符表示这个形声字该怎么读,它是形声字的表音成分。

古人最早造字的时候并没有形声字。

随着中国汉字历史的发展,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充满智慧的祖先创造了形声字。

(2)形声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或形符,就创造出了形声字)

(3)学了《有趣的形声字》,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形声字十分有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想去探索汉字的奥秘)

5.引导学生小结:

(1)从第1、2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能通过猜谜语来感受汉字的趣味。

(2)从第3、4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能通过谐音字来感受汉字字音的趣味。

(3)从第5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能通过了解形声字感受汉字字形的趣味。

(教师相机板书:

谜语谐音字形声字)

第二课时

交流分组,制作活动计划表

1.引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在无计划”,因此,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我们要制订一个好的活动计划,为活动成功进行奠定基础。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活动内容。

(1)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

(课件出示活动建议)

课件出示:

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2)引导学生交流:

在“汉字真有趣”这一板块中,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我们可以开展一次猜字谜大赛,还可以举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3.举办这两个活动,都需要事先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呢?

查找图书:

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找书。

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架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大致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

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显示的内容等,判断哪些是自己需要的资料。

●请教别人:

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全班齐读搜集资料的方法。

指名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搜集资料的方法。

(查找图书、网络搜索和请教别人)

4.分组。

我们已经认真阅读了材料,明确了活动内容,也掌握了搜集资料的方法。

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某一个专题活动小组。

教师适当指导:

可以分为三大组,第一组为字谜组;

第二组为谐音组(包括古诗、歇后语等);

第三组为形声字组(包括手抄报)。

5.制作活动计划表。

(1)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活动计划的基本形式及内容,制订“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2)学生小组讨论,制作小组活动计划表。

“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月日活动地点:

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

搜集资料汇总的形式。

活动内容:

1.搜集字谜。

2.搜集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3.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对联、关于“汉字真有趣”的故事。

4.搜集编写主题是“汉字真有趣”的手抄报的文字和图片素材。

成果展示:

1.字谜组主持举办一次全班猜字谜大赛。

2.谐音组联合主持举办一次全班趣味汉字交流会。

3.形声字组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手抄报,贴在教室里供大家欣赏。

分工:

1.组长:

______________2.办活动的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__

3.搜集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编辑:

5.抄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6.插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讲故事、笑话、歇后语等的人员:

1、分组编写手抄报(一组一份,也可以自由组合)

2、举办一次全班的猜字谜大赛(王雨嘉、阮炜炜、陆德剑负责)

汉字真有趣

谜语谐音字形声字

教学后记(可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

 

《我爱你,汉字》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学会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1.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欣赏书法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学会制定计划,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2.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预习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应该增进对汉字的了解,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项内容开展活动,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活动前,先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2.【出示课件3】活动建议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

(2)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激趣: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组合小组:

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

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1)了解汉字历史:

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

搜集笑话或趣事。

(2)调查社会用字:

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搜集书法作品:

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

展示方法:

5.自学阅读资料。

(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6.小组开展研究:

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活动一:

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问题交流: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5】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多年。

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出示课件6】甲骨文的发现

3.议一议:

(1)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出示课件7】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

(配图)

【出示课件8】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出示课件9】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

【出示课件10】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出示课件11】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2)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了解:

从以上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

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

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展示汉字趣味故事

4.故事串。

(1)谈话激趣:

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

【出示课件12】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

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

“你好啊!

圆!

“员”说:

“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

“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有人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

汉字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是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智慧,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领悟中国古汉字的神妙话语。

(3)拓展交流: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阅读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如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书法作品欣赏

二、活动二:

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

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教师点出每种字体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

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出示课件13、14】

3.读读背背《千字文》。

指导背诵原文。

延伸拓展【出示课件16】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5.教师小结: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形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三、活动三:

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1.呈现各种民族文字,及各种异体字、不规范字。

2.找同学指出,如果不使用统一文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3.引导同学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四、活动四:

学写研究报告

1.阅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互相交流:

怎样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

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

×

学校×

班。

(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说明下列内容:

课题提出的缘由;

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

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资料的整理。

可以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如表格等。

(5)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五、活动五:

调查研究,撰写报告

1.组织活动:

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

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指导记录:

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4.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评价

1.互相交流:

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

(1)自评:

能提一些好的主意()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2)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3)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5.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回顾:

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

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

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一、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或上的文字。

2.金文是铸刻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二、小组活动,针对你们组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撰写一份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

9.古诗三首

2-3

1.注重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资料,想象画面理解古诗;

2.抓住关键词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通过对三首古诗的学习,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自学古诗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联系背景资料,想象画面理解古诗;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提高自学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制作相关课件,收集、整理诗人及古诗的相关资料

1.收集诗人及古诗的相关资料。

2.收集自己喜欢的边塞诗、爱国诗。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一、回顾方法,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

学习古诗,你有哪些好方法呢?

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归纳:

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借助书中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等。

3.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走进本课,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古诗。

看看你是不是会有新的收获。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逐层引领,点拨方法

(一)初读古诗。

1.过渡: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从军行》。

怎样理解“从军行”呢?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的生活。

2.小结:

借助书中注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

3.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指名朗读古诗。

其他同学听听读得是否既正确又通顺。

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老师读时的停顿及感情基调。

(二)想象画面。

1.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到诗中描绘的景物。

一边读诗的前两句,一边动手圈一圈,借助书中注释理解,看看这些景物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3.学生汇报,教师梳理诗中出现的景物。

(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

4.介绍出现的地名(课件出示):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个是吐蕃,另一个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具有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雪山。

5.小结: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诗。

6.课件出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指导学生再读一读这两句诗,结合课文插图来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将想象画面与理解古诗联系起来。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一个“暗”字,一个“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将士们豪壮的精神面貌做了有力铺垫。

这两句诗,点出了凄凉艰苦的边塞环境,渲染了战争气氛,表现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

8.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

(三)感悟诗情

1.环境这样恶劣,将士们的生活如此凄凉,他们又是怎样想的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

2.依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黄沙早已磨穿了身经百战的将士的坚硬铠甲,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进攻的敌人誓不回家。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

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教师要通过语言的渲染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会战士的豪情。

5.引读:

将士们面对困难,非但没有消磨报国壮志,反而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强。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生:

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

为了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揣摩写法。

1.《从军行》中第一、二句的写景对表现边关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理解古诗时,我们注意环境描写中包含的情感。

2.配乐朗读,背诵。

(五)小结方法。

1.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从军行》?

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在学习古诗时,我们可以联系历史背景来理解,关注环境描写,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包含的情感。

三、迁移运用,自主品悟

在《从军行》中,我们体会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

那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我们就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了。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注意停顿。

(2)译——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边读边想象诗人当时的“狂态”。

(4)悟情——仔细品读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依照学习提示展开学习。

4.展示古诗朗读、理解情况。

(1)小组派代表读,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代表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读后评议,生生评议,教师评价。

(3)教师依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强调“蓟、涕、裳、襄”这几个字在本诗中的读音,学写生字“涕、巫”。

(4)小组合作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①依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以下词语的意思。

剑外:

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却看:

回头看。

妻子:

妻子和孩子。

青春:

指春天。

②指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补充。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