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115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甘洛县黄牛改良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项目负责人:

阿候曲胡(局长)

技术负责人:

刘录洪(畜牧师)

建设年限:

二0一0年~二0一一年

编写人员:

刘录洪

编制时间: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及目的意义…………………………………………………1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3、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

4、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5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6

6、建设时间与进度安排………………………………………………………6

7、完成项目建设的技术及组织管理措施……………………………7

8、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9

9、综合结论…………………………………………………………………………10

1项目建设背景及目的意义

甘洛县位于东经102°

28′—103°

01′,北纬28°

28′—29°

18′之间,与石棉、汉源、越西等县市相邻,幅员面积2150平方公里,海拔575—4287米,年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879毫米,日照1661小时,无霜期283天,具有立体化气候和立体农业的显著特点,全县有天然草场面积89.1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79.5万亩。

全县有28个乡(镇),225个行政村,8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5%,为国家贫困县。

2009年,畜牧业产值3.085亿元(现价),占农业总产值的52%;

肉类总产量达2.002万吨,生猪出栏19.70万头、牛出栏1.94万头、羊出栏13.67万只、家禽出栏38.65万羽,四畜存栏39.88万头(匹、只),其中:

大牲畜存栏7.12万头(匹)、猪存栏17.13万头、羊存栏15.63万只,农牧民人均牧业纯收入767.49元。

由于受地理、自然、资源、信息、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甘洛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比较落后,还有相当多的农牧民收入低,生活困难。

广大农牧民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摆脱贫困之路,为此,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有效利用甘洛县草地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扶持农牧民发展草地畜牧业,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使农牧民早日脱贫致富,进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该项目建设地点选在甘洛县坪坝乡窑厂村,该地区为甘洛县肉牛主产区,是甘洛县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项目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良好适应肉牛生产,草原及土地资源丰富,交通通讯条件较好,畜牧技术资源条件具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引导农户走品种改良,种草养畜的道路,指导农户采用现代畜牧业标准化饲养方式,改进农户传统养殖模式,提高当地农户肉牛养殖经济效益,逐步改变甘洛县落后地区广大农牧民的生活、生产现状,实现生产与生态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草畜”配套发展。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养牛业是我县畜牧业的重要产业,农户有传统养牛的习惯,但是我县养牛业存在品种落后,农户饲养的黄牛大部分是役肉兼用的本地品种,存在个体小,生长发育速度慢,产肉量低,肉质差,商品化程度低,饲养管理粗放,缺乏产业化经营等问题,严重影响肉牛养殖业经济效益,制约农民增产增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优质无公害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本地役肉兼用型牛肉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市场逐渐萎缩。

因此,我县肉牛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建设黄牛改良示范基地及示范园区,对全县肉牛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迫在眉睫。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乡有天然草场2.5万余亩,人工种植优质牧草2000亩,人均粮食产量为750公斤;

项目建设村有耕地2000亩,轮歇地3500亩,草场面积5000亩,四畜存栏2300头(匹、只),农副秸杆十分丰富,为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1肉牛杂交改良有基础

2003年我县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牛以来,全县累计杂交配种5000头,生产杂交牛犊2000头,特别是坪坝乡窑厂村村民罗清春2008年自筹资金80万元,建设圈舍200平方米,引进西杂基础母牛50头,并每年从农户中购买育成牛50头进行育肥,年出栏杂交肉牛85头,年利润18万元,为该项目的实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2.2技术力量有保证

县畜牧局有高级畜牧师1名,高级兽医师1人,中级畜牧师4人,中级兽医师7人,初级职称8人;

全县有牛人工授精技术员5人;

项目建设乡有兽医员2人,村级防疫员12人,能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2.3群众积极性高,市场前景好

我县群众历来有种草养畜的习惯,随着我县对科学肉牛养殖技术的推广,干部群众对发展优质杂交肉牛的积极性与日俱增,多次要求国家扶持发展该项目。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膳食结构改变,对优质肉牛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3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3.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甘洛县坪坝乡窑厂村,县畜牧局对项目建设场(户)做好了建设规划,规划符合无公害肉牛生产标准及符合环保要求。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项目区的自然资源条件:

全年年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相对湿度75%,全乡幅员面积131.27平方公里,辖12个村,39个村民小组,1247户,4658人,耕地面积9420亩,天然草场2.5万余亩。

项目建设村有天然草场5000亩,其中人工改良草场800亩。

3.2.2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建设乡有一条县道贯穿全乡,项目实施村公路畅通,供电充足,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通讯条件良好,移动电话覆盖全乡,建有乡镇畜牧兽医站一个,牛人工授精站一个。

3.2.3项目区畜牧业基础条件:

2009年坪坝乡四畜存栏19490头(只),其中猪6323头,牛2397头,羊7586只,马3184匹;

肉类总产量1072吨。

现有肉牛示范场1个,饲养杂交基础母牛50头,饲养育肥牛50头,围栏种草200亩,圈舍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年育肥出栏肉牛85头。

3.2.4其它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地党政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畜牧业,对项目建设十分重视;

当地农户养牛积极性高,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4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1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一乡一村黄牛改良重点示范场1个,重点示范农户10户,一般建设户55户,围栏种植优质牧草及改良草场200亩,新建圈舍400平方米,年出栏杂交肉牛80头,组织建立肉牛养殖合作社1个。

4.2建设内容

4.2.1在原坪坝乡窑厂村黄牛改良示范场基础上扩建示范场,在原有200平方米圈舍的基础上新建圈舍200平方米,在原围栏种草200亩的基础上新增围栏种草200亩,在原饲养50头西杂基础母牛基础上新购西杂基础母牛20头、种公牛1头;

建设黄牛改良重点示范户10户,每户饲养本地基础母牛3头以上,改扩建圈舍200平方米,通过人工受精或用西门塔尔种公牛自然交配户均年生产杂交牛犊3头;

建设已饲养有本地基础母牛的一般示范户55户,每户饲养本地基础母牛1头以上,通过人工受精或用西门塔尔种公牛自然交配户均年生产杂交牛犊1头。

4.2.2饲养本地基础母牛85头,购西杂基础母牛20头,年出栏杂交肉牛80头。

4.2.3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种公牛1头

4.2.4技术培训38期,800人次。

4.2.5防疫保护1000头(次)。

4.2.6组织建立肉牛养殖合作社1个,吸纳成员60个以上。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5.1投资估算

主要建

设内容

建设规模

建设单价

总金额

(万元)

其中:

国家项目资金投资(万元)

农户自筹(万元)

金额

补助单价

1示范场新建圈舍

200M2

500元/M2

10

--

2、圈舍标准化建设

改造10户

1

50元/M2

9

3、人工种草及围栏

200亩

200元/亩

4

0.8

40元/亩

3.2

4、纯种公牛

1头

1万元/头

5、本地基础母牛

30头

2000元/头

6

6、筹建肉牛养殖合作社1个

1个

1万元/个

7、杂交基础母牛

20头

2500元/头

5

8、动物防疫驱虫保健保护

1000头·

4元/头

0.4

9、配套健康养殖科技培训

800人次

10元/人次

合计

38.2

28.2

5.2项目资金筹措

5.2.1国家投资10万元;

5.2.2农户自筹资金28.20万元;

合计38.2万元。

6建设周期:

一年

7完成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措施

7.1项目组织管理措施:

项目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经费落实,组织领导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检查项目的落实与进展情况,制定有关激励政策和奖惩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到乡、组、村、户。

项目实施乡成立黄牛改良领导小组,负责将项目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户,协调各方解决处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7.2技术措施:

成立项目技术小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技术培训资料,对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养牛,解决项目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完成各阶段工作总结。

7.3主要技术方案

7.3.1人工种草方案:

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土地、冬闲地、轮歇地种植三叶草、黑麦草、光叶紫花苕等优良牧草,对坪坝乡窑厂村主要放牧草场进行改良围栏,实行草畜配套,达到养一头杂交牛围栏种植三亩优质牧草并改良草场5亩的标准。

7.3.2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

在项目实施村召开村民培训会38期,为农牧民讲解黄牛改良经济效益,杂交牛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并发放科学养牛技术资料,组织村组干部及养牛户到黄牛改良基地乡(镇)参观学习。

7.3.3加强科技人员培训

对项目实施乡的畜牧兽医技术员及村级协防员进行培训,要求熟练掌握牛人工授精技术,牛饲养管理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

7.3.4品种改良:

基础繁殖牛群管理—发情观察鉴定(试情)—改良配种—怀孕观察鉴定—孕期管理—产仔及产后期管理—断奶及犊牛管理—肉牛管理—出栏。

7.3.5推广山区草—畜—沼循环养殖模式,按照健康养殖的要求,协调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捆绑建设,在养殖建设户中配套建设沼气。

7.3.6对项目建设场(户)做好建设规划,规划符合无公害肉牛生产标准及环保要求。

7.3.7积极扶持重点示范场及重点示范户,并引导重点示范场(户)按无公害肉牛生产程序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带动其他农户转向标准化生产,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7.3.8建立健全配种档案、产犊记录、体尺测定记录、疫病防治记录,形成完整的黄牛杂交改良资料。

7.4.9组织引导肉牛养殖场(户)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对合作社成员的肉牛饲养管理、肉牛疫病防控、优质牧草种植、人工受精、申请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等方面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服务。

7.4财务管理

项目资金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实行统一报帐制度,专帐核算,按项目进度支付项目资金,由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

8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38.20万元,项目建设完成后,每年可出栏无公害杂交肉牛80头,每头可获利2000元,每年可获利润16万元,2.5年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8.2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对实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加强民族团结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县科学养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无公害牛肉,推进肉牛产业化进程。

本项目建成后,黄牛品种得到改良开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社会效益显著。

8.3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大面积种植优质牧草,使退耕还林保持林、草共生,常年绿化,冬闲地得到有效利用,缓解冬季草畜矛盾,提倡圈养,使天然草场得到恢复,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项目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主要废弃物牛粪用于生产沼气或堆积发酵作为肥料,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9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县实施草场建设与黄牛改良项目总投资38.20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1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8.20万元。

项目实施的各种条件具备,通过项目实施能有效地推进甘洛县落后地区的草原生态建设和无公害肉牛品种改良的良性发展,能有效地实现落后山区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养殖现金收入,真正实现人、草、畜配套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项目基础建设完成后的可持续发展的辐射效应将会十分显著,建议有关部门立项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