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025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二维码(如图)己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用手机扫描它可实现快速登录网页、快速付款.……,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不是光源,所以经手机扫瞄后不能成像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下列温度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C.姜堰冬天最低气温约为﹣20℃

D.人感觉舒适环境的温度约为25℃

4.下列四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露珠的形成

C.深秋,霜的形成

D.严冬,雾凇的形成

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6.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

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7.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A.遇到路堵时司机猛按喇叭

B.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

C.用穿衣镜正衣冠

D.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点燃枯草

8.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6℃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晶体温度不变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9.如图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小明看到老师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的产生的原因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城铁轨道两侧安装隔音板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医院或教室等公众场合禁止大声喧哗

1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汽化,后液化

12.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振动9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

A.甲的高些

B.乙的高些

C.相同

D.无法比较

13.张军学习了物理之后,总结了他自身的一些数据其中不正确的是

A.他步行的速度约1.1m/s

B.他正常的体温是37℃

C.他耳朵能听声的频率是20Hz—20000Hz

D.他的质量约5×102kg

14.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真空能传播声音

B.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就是噪声

C.秋天,蝉趴在树上某个地方也能发出叫声,说明发出声音时物体不需要振动

D.人们利用声呐技术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说明声音只能传递信息而不能传递能量

1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树枝上的冰凌

B.清晨,叶片上的露水

C.初冬,树叶上的霜

D.雪后,银装素裹

二、填空题

16.同学们,我们能听见雨水落到水中的声音,你们知道雪花落水有声音吗?

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其实是有声波的,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或雪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在雨滴中的气泡或雪花落水时产生的气泡________发出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

17.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红、绿、_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

医院的病房常用_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来灭菌。

18.在同一间实验室三位同学分别采用下图中①②③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根据各自记录的数据,分别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用图①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a/b/c/d);用图②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a/b/c/d);用图③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a/b/c/d)。

19.综合问答

国庆节小明到海水浴场玩,看到了以下现象:

①小明看水面感到刺眼;

②看地上的沙子却不刺眼了;

③水中的小鱼小虾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

④小明戴着红色墨镜,看到白衬衣变成红色。

请你选择其中的两个现象并加以解释。

(1)现象:

_____解释:

_____。

(2)现象:

_____解释:

_____。

20.如图所示,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击到墙壁、树枝上,这主要是因为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________遇到障碍物反射来确定目标。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21.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如图乙是体温计的一部分,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22.为合理利用资源,小刚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

23.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

(1)“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_____.

(2)“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_____.

三、实验题

24.如图2为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圈1为使用说明书,阅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回答问题.

(1)若把声音发生器放在甲、乙的中点即s1=s2,启动声音发生器,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____s.

(2)若小明将声音发生器放到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启动声音发生器,则增大声音发生器到乙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声速,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该液体中,如图2当声音发生器移至甲、乙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启动声音发生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

0.0005s,已知s1=0.2m,s2=0.9m,则声音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m/s.若启动声音发生器,保持声速测量仪中声音发生器及甲、乙的位置不变,将声速测量仪从液体中取出,放置于空气中,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所示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 (填字母)。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2)此实验最好在_______ (选填“较黑暗”或“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3)当易拉罐适当远离蜡烛时,所成的像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___min。

四、简答题

27.夏季的清晨,在荣获“福建十大醉美县城”第一名的安溪县城,大龙湖的湖面上常飘着淡淡的白雾.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五、综合题

2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声具有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实验题

1、

2、

3、

四、简答题

1、

五、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