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1919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ocx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目的与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与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电镀、线路板等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特制定《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编制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编制程序、预案内容、文本格式等,主要适用于电镀、线路板等重金属污染企业(以下简称“重金属污染企业”)。

3基本要求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与编制指南等规定;

  

(2)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

  (3)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

  (4)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5)预防措施与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6)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

  (8)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企业可自行组织力量编制应急预案,也可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编制工作。

预案编制小组成员的专业可包括环境保护、安全工程、化学工程、应急管理、工程技术、医疗卫生等。

4.2制定工作计划

预案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明确预案编制任务与时间安排,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3基本情况调查

4.3.1企业概况。

包括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从业人数、产品等。

4.3.2企业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收集企业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适用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2)企业近五年发生过的火灾、爆炸、泄漏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

(3)国内外同类单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资料;

(4)地理与气象资料;

(5)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

(6)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危险化学品贮存与使用场所分布图;

(7)污染物种类;

(8)危险化学品与危险废物清单;

(9)周围的环境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等。

4.3.3企业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1)企业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岸边);

(2)受纳企业废水的水域;

(3)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如1km范围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员聚集区、学校、医院与车站、码头等;

(4)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

4.4环境风险分析评估

环境风险分析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可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种类及有效预防措施;

(2)火灾与爆炸事故的最大影响范围;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

(4)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可能的影响区域;

(5)应急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责、权力与义务、相关工作程序;

(6)报警方式、方法;

(7)有效通讯方式;

(8)自身应急能力与具备的资源;

(9)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及联系方式;等。

环境风险分析过程中,可以采取直接经验法、对照法、事故树分析或危险性预先分析等方法,将企业潜在的紧急事件识别出来。

针对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程度,对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估,发现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

4.5应急预案编制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与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

对应急机构职责、信息报送、现场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

应急预案应与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上级主管部门及企业其他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基于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保证预案整体协调以及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可将环境应急预案分为三个层次,即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

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的,企业应当编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

  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企业应当根据存在的重要环境风险源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编制相应的专项环境应急预案。

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与应急保障等内容。

如生产废水(废气)超标排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应急预案、火灾次生水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等。

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企业应当编制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预案。

现场处置预案应当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与注意事项等内容。

具体操作上,对于小型电镀、线路板企业,可将三个层次的环境应急预案合并编制;对于大、中型电镀、线路板企业,可将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预案合并编制。

4.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备案

预案编制完成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后30日内按规定报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

4.7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应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强化应急工作责任制,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综合应急预案内容

5.1总则

5.1.1编制目的

阐明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突发环境事件时能高效应对,从而降低环境事件风险”等内容。

5.1.2编制依据

除依据本《指南》外,还应依据国家、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要求,一般应包括:

《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与标准。

此外,省、市、区环保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也是重要的编制依据。

5.1.3适用范围

明确环境应急预案适用的单位与地点。

5.1.4工作原则

应急工作原则应体现企业的环境应急理念与指导思想,一般应包括:

预防为主

以人为本

统一思想

快速响应

属地管理

依法办事

5.1.5单位概况与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阐述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敏感点。

本节的作用是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事先熟悉与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的有关情况,以利于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为了明确应急行动的主要保护目标。

单位基本情况包括:

(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

包括本单位的地址/地理位置、产品与规模、从业人数、主要生产设备与产污环节等。

(2)单位的空间格局。

包括本企业各部门的平面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等(可附图)。

(3)污染防治设施基本情况:

①生产废水处理站的工艺、处理规模;②生产废气净化工艺、运行状态、分布与规模等;③危险废物的产生与贮存环节;④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贮存区域。

描述企业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主要说明本单位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

对于重金属污染企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

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如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与天然渔场等。

(3)社会关注区:

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区、医院等。

此外,还应说明周围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及本单位安全状态的危险源)情况。

5.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响应、结束、保障、善后处置等环节的领导机构、现场指挥机构与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必要时,对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的基本情况亦应阐明。

(1)领导机构

企业环境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称之为“应急指挥部”或“应急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包括:

①日常应急工作中,负责决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制订与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等;

②突发环境事件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

应急领导机构通常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与内部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组成。

应急领导机构可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如“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领导机构的日常事务,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对外联络,应急物资的贮备管理等。

(2)现场指挥机构

明确现场指挥机构,通常称为“现场指挥部”。

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自动转成现场指挥机构。

(3)工作机构

应急工作机构依据实际需要设定,是紧急情况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时在现场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作机构的名称通常称为“现场处置组”、“应急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应急监测组”、“安全保卫组”等。

①现场处置组:

主要负责污染控制、污染消除等工作。

②应急保障组:

主要负责应急物资供应,如应急处置所需物资、设施、装备、器材等。

③信息联络组:

主要负责对内、外信息报送与指令传达等任务。

④应急监测组:

主要负责现场污染物的快速监测,及时提供监测数据。

⑤安全保卫组:

主要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安全救护等。

(4)专家组

专家组为参谋机构,由应急管理、工程技术、危险废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为现场应急处置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5)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时可能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及可保障的支持方式与支持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员,联系方式,抵达时限等,并定期更新相关信息。

联络列表应当将第一联系单位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对象。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

①上级主管部门;

②地方政府环保、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

③专业环保公司。

为确保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制定应急预案时,企业应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必要的沟通与说明,了解他们的应急能力与人员装备情况,介绍本单位有关设施、危险物质的特性等,必要时签署互助协议。

5.3预防与预警机制

5.3.1环境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建立、实施与保持适用的、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与标准化作业规范。

以下经营活动需要制定环境管理作业规范:

(1)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环境监测与日常检查制度;

(3)废水、废气处理设施操作规程;

(4)污染防治设施安全操作规范;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6)危险废物堆放场所环境安全管理;

(7)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制度;

(8)环境应急预案;等。

5.3.2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控制措施

5.3.2.1环境风险辨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最大可信火灾爆炸事故及次生的环境污染事件;

(2)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大面积泄漏的概率与严重度;

(3)环境事件的触发条件,如操作错误,管理制度缺陷,设备老化,暴雨、雷击、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周边环境安全事件,社会风险(如停电)等;

(4)环境事件隐患,包括设备、设施的缺陷与管理制度、认识方面的缺陷。

辨识环境事件隐患即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过程。

环境风险辨识的方法有:

①事故树分析;②头脑风暴法;③环境风险事件类比分析法等。

5.3.2.2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1)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