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561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2)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

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

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

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

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

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

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六、作业: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2*山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4、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l)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í

n)啼啭(zhuà

n)倾吐(tù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

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组内朗读比赛。

     ③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3、草虫的村落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进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交流:

你听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

  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

  2.寻觅作者的踪迹。

  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

(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

(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预设]: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

(抓住“真想”“可惜”)

  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

好在哪里?

(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

  (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

  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

  三、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随堂落实“小练笔”)

4*索溪峪的“野”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

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

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

    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

想去看看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读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三、反馈、讲授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

   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

     (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习段落。

    山“野”表现在哪里?

(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

    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

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

为什么?

(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

    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

(先概括后具体)

    水“野”表现在哪里的?

    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

   5、品读最后一段。

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

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6、是啊。

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

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文“野”又是什么意思?

   7、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

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五、总结。

(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板书设计:

                    19索溪峪的“野”

          总:

概括特点(野)

                  山:

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分:

具体描述  水:

像调皮、充满灵气的孩子

                  动物:

顽皮的猴子

                  人:

率真、质朴

作者的感受(快慰、清爽)

口语交际·

习作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

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

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

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

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

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

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

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

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

×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3)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回顾·

拓展一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幻灯片)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

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

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

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

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5、詹天佑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阻挠”等词语的意思。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难点:

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问题:

(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

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

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

第1自然段。

第二段:

第2、3自然段。

第三段:

4—6自然段。

第四段:

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