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7933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作者:

吴洪(初中生物 乐山初中生物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0/5872  发表日期:

2018-12-0110:

29:

29

 

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类人猿和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1)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3)大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3.最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少女化石。

“东非人”距今175万年。

4.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5.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人的生殖

5、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输精管和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

阴茎和阴道------精子排出并进入母体的通道

睾丸和卵巢-----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并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

6、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阅读书本p9---11)

睾丸        精子              分裂      细胞分裂和分化     分娩

<受精)受精卵        胚泡         胎儿         婴儿

卵巢       卵细胞     输卵管<子宫)

①、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受精)的地点和胚胎发育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受精在输卵管,胚胎发育在母亲的子宫中)②、子宫内胎儿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羊水)

③、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第三节青春期

7、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身体变化)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有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和家长交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提供能量。

糖为16.75千焦/千克,蛋白质为16.75千焦/千克,脂肪为38.91千焦/千克。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

3.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缺铁患贫血,缺钙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5.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它是人体内的调节物质,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患佝偻病。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6.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膳食纤维是第七种营养素。

7.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不含消化食物的酶。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8.平衡膳食宝塔,既要避免营养不良,又要避免营养过剩。

食物分为五类,即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类、奶及奶制品类、油脂类。

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例是30%、40%、30%。

9.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象征和谐的生态系统。

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保护。

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  知识点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

2、 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

3、 痰的形成:

<在气管、支气管产生的)气管壁上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埃、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4、 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会经过咽。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5、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不知不觉中,一分钟呼吸大约16次。

6、 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阅读p49第三自然段,演示实验下)

呼吸肌<膈肌、肋间肌)收缩/舒张→胸廓有节律的扩大/缩小→肺被动的扩张/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出肺→完成吸气/呼气过程。

7、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氧气           氧气         氧气

体外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肺泡壁   毛细血管壁

8、 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薄

9、 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利用。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0、             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这些有毒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11、             五点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是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抽样点距离相同的点作为样点,这就是五点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在农田产量估测等方面用得较多。

<二)  你会运用吗?

1、 分析资料:

p50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有什么现象?

<浑浊)

实验中为什么需要设计两支试管?

<对照)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  知识点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血浆:

主要成分水,作用: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含铁,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

数量少,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包围,吞噬病菌。

 

         血小板:

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帮助止血。

2、 血液的主要功能:

运输,防御,调节体温。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3、 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血管名称

结构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情况

动脉

较厚,弹性大

速度快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

较薄,弹性小

速度慢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

最慢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和之间的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4、 四肢静脉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静脉瓣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5、 心脏的位置:

位于人体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略偏左,并且与本人的拳头一般大小。

主要由心肌构成。

6、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房------连肺静脉,回收来自肺部的血液

                      左心室-------连主动脉,将血液泵自全身各处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回收来自全身各处的血液

                      右心室------连肺动脉,将血液自肺部

上心房,下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心房薄,心室厚,左心室最厚。

左侧收集来自肺部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自全身;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自肺部。

7、 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房室瓣、动脉瓣。

 

8、 

组织细胞

血液循环的途径:

 

 

主动脉

左心室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全身毛细血管管

上、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右心房

体循环:

                                                                             

 

肺动脉

右心室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肺循环:

                      

 

肺泡

                              二氧化碳      氧

 

 

9、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10、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变成动脉血?

动脉血又是怎样变成静脉血的?

<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在体循环中,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供细胞利用,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11、什么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什么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12、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得斯坦纳发现了血型。

13、常见的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

14、输血的原则输入同型血。

特殊情况除外。

15、成年人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16、O型血型可以少量输血给其它三种血型的人;AB型的人可以少量其它三种血型的输血。

17、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

18、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9、如果将不同型的血型的血输入人的体内,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

13.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医生常用“收缩压/舒张压<千帕)”的形式来表示血压。

健康成年人的范围12~18.7千帕/8~12千帕。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有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三条途径,以汗液、呼出气体、尿液三种形式排出体处。

2.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4.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6.人粪尿同化肥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7.人粪尿中含有细菌、病毒和虫卵,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处理的措施有沼气池处理、高温堆肥和生态厕所处理。

其中沼气池处理、高温堆肥产生的高温都能杀死病菌和虫卵。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知识点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 人类一般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来感受外界事物的。

2、 眼球和结构和各主要功能:

外膜角膜<光线的通道)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眼球壁  中膜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脉络膜

                           内膜: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内容物: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3、 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视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4、 瞳孔的调节:

在暗处,瞳孔张得比较大,让较多的光线进入眼球;在亮处,瞳孔张得比较小,控制光线进入眼球。

5、 近视的成因:

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带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6、 远视眼的特征是:

近处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方。

其矫正方法是配带凸透镜。

     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声音经过的地方)

7、 耳的结构和功能:

中耳:

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能将信号传递到内耳)鼓室咽鼓管

                   内耳:

半规管及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

8、 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听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9、 遇到巨大声响时的措施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

10、             嗅觉——鼻腔上端的膜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味觉——舌的上表面和两侧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

触觉——皮肤----感受外界冷、热、触、痛、压等刺激。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大脑的下方,使运动协调、准确,    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大脑的下方,小脑的前方,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中枢。

 

 

11、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性的反应,还能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脑干、内脏之间的联系能路)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大部分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等处)

12、             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

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神经元      外包膜            末端分枝

               突起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神经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集结成束,外包膜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4、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反射<比如: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

15、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产生神经冲动

16、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第四节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

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激素: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

3.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比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