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792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docx

南昌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

专业班级:

电力系统124班

姓名:

学号:

所在学期:

2014-2015-2

2015年6月20日

 

实验四配电网潮流计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针对配电网具有辐射式开环结构的特性,基于前推回代的方法编制程序使系统潮流计算能够由计算机自行完成,即已知配电网首端节点电压和各末端节点的功率,由末端向首端计算网络功率分布,再由首端向末端计算节点电压分布,迭代直至收敛条件。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树状辐射式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基本算法。

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软件(已安装,包括各类编程软件C语言、C++、VB、VC等、应用软件MATLAB等)、移动存储设备(学生自备,软盘、U盘等)

三、实验内容

编制调试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程序。

程序要求根据已知的配电网参数,完成该配电系统的潮流计算,要求计算出节点电压、功率等参数。

1.先编制好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2.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3.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4.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5.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数据

如图所示一个5节点的配电网系统,S1=S2=2+j2(MV·A),S3=S4=S5=4+j4(MV·A),假定所有负荷均为恒功率负荷,节点1为参考节点相角为0o。

计算电网个节点电压及支路功率分布,收敛条件为。

5、实验程序

%配电网前推回代潮流计算程序

%使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作为算例,可实现弱环网情况下的潮流计算

countnum=0;

BranchData=[

120.09220.0470;

230.49300.2511;

340.36600.1864;

450.38110.1941;

560.81900.7070;

670.18720.6188;

780.71140.2351;

891.03000.7400;

9101.04400.7400;

10110.19660.0650;

11120.37440.1238;

12131.46801.1550;

13140.54160.7129;

14150.59100.5260;

15160.74630.5450;

16171.28901.7210;

17180.73200.5740;

2190.16400.1565;

19201.50421.3554;

20210.40950.4784;

21220.70890.9373;

3230.45120.3083;

23240.89800.7091;

24250.89600.7011;

6260.20300.1034;

26270.28420.1447;

27281.05900.9337;

28290.80420.7006;

29300.50750.2585;

30310.97440.9630;

31320.31050.3619;

32330.34100.5302;

];%支路,阻抗

NodeData=[

2100.0060.00;

390.0040.00;

4120.0080.00;

560.0030.00;

660.0020.00;

7200.00100.00;

8200.00100.00;

960.0020.00;

1060.0020.00;

1145.0030.00;

1260.0035.00;

1360.0035.00;

14120.0080.00;

1560.0010.00;

1660.0020.00;

1760.0020.00;

1890.0040.00;

1990.0040.00;

2090.0040.00;

2190.0040.00;

2290.0040.00;

2390.0050.00;

24420.00200.00;

25420.00200.00;

2660.0025.00;

2760.0025.00;

2860.0020.00;

29120.0070.00;

30200.00600.00;

31150.0070.00;

32210.00100.00;

3360.0040.00;

];%节点,负荷

UB=12.66;%电压基准kV

SB=10;%功率基准MVA

ZB=UB^2/SB;%阻抗基准ohm

BranchData(:

[3,4])=BranchData(:

[3,4])/ZB;%阻抗标幺化

NodeData(:

[2,3])=NodeData(:

[2,3])/SB/1000;%功率标幺化

NN=33;%节点数

A0=zeros(NN);

forn=1:

NN-1

A0(BranchData(n,1),BranchData(n,2))=1;

end%形成A0

AssociatedMatrix=0;

forn=2:

NN-1

AssociatedMatrix(n,n)=1;

temp=BranchData(n-1,1);

AssociatedMatrix(n,1:

n-1)=AssociatedMatrix(temp,1:

n-1);

end

A0T=A0';%形成A0的转置

S=[0;-NodeData(:

2)-i*NodeData(:

3)];%形成S

ZL=[0;BranchData(:

3)+i*BranchData(:

4)];%形成ZL

V=ones(NN,1);

V

(1)=1;%各个节点电压赋初值

IL(NN,1)=-conj(S(NN)/V(NN));%最末支路电流赋初值

Delta=1;%收敛判据赋初值

TempV=V;%赋初值,用于记忆上次迭代结果

whileDelta>1e-8

countnum=countnum+1;

IN=conj(S./V);%节点注入电流

forn=1:

NN-1

IL(NN-n)=A0(NN-n,NN-n+1:

end)*IL(NN-n+1:

end)-IN(NN-n);

end%电流回代过程

forn=2:

NN

V(n)=A0T(n,1:

n-1)*V(1:

n-1)-ZL(n)*IL(n);

end%电压前推过程

Delta=max(abs(V-TempV));%更新收敛判据

TempV=V;%记忆迭代结果

end

Vangle(:

1)=abs(V);

Vangle(:

2)=angle(V)/3.1415*180;

fori=1:

NN-1

st=BranchData(i,1);

en=BranchData(i,2);

Sij(i,1)=V(st)*conj((V(st)-V(en))/ZL(i+1));

Sji(i,1)=V(en)*conj((V(en)-V(st))/ZL(i+1));

End

 

实验五输电网潮流计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针对高压输电网络具有多环、多电源的结构特性,要求根据功率平衡方程的泰勒展开式近似的求取系统的状态变量,使系统潮流计算能够由计算机自行完成,即根据已知的电力网的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及各节点参数,由计算程序运行完成该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计算方法的理解,学会运用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潮流计算的过程及其特点,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软件(已安装,包括各类编程软件C语言、C++、VB、VC等、应用软件MATLAB等)、移动存储设备(学生自备,软盘、U盘等)

三、实验内容

编制调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程序。

程序要求根据已知的电网的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及各节点参数,完成该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要求计算出节点电压、功率等参数。

1.采用牛顿拉夫逊法编制程序编制潮流程序。

2.先编制好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3.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4.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5.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6.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4、实验程序

 

%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

%B1矩阵:

1、支路首端号;2、末端号;3、支路阻抗;4、支路对地电纳

%5、支路的变比;6、支路首端处于K侧为1,1侧为0

%B2矩阵:

1、该节点发电机功率;2、该节点负荷功率;3、节点电压初始值

%4、PV节点电压V的给定值;5、节点所接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

%6、节点分类标号:

1为平衡节点;2为PQ节点;

%3为PV节点;

clear;

clc;

n=4;%input('请输入节点数:

n=');

nl=4;%input('请输入支路数:

nl=');

isb=1;%input('请输入平衡母线节点号:

isb=');

pr=0.00001;%input('请输入误差精度:

pr=');

B1=[240.1+0.4i0.01528*2i10;

340.3i01./1.10;

140.12+0.5i0.01920*2i10;

120.08+0.4i0.01413*2i10;]

%input('请输入各节点参数形成的矩阵:

B2=');

B2=[001.051.0501;

00.3+0.18i1002;

0.501.11.103;

00.55+0.13i1002;]

Y=zeros(n);e=zeros(1,n);f=zeros(1,n);V=zeros(1,n);sida=zeros(1,n);S1=zeros(nl);

%%%---------------------------------------------------

fori=1:

nl%支路数

ifB1(i,6)==0%左节点处于1侧

p=B1(i,1);q=B1(i,2);

else%左节点处于K侧

p=B1(i,2);q=B1(i,1);

end

Y(p,q)=Y(p,q)-1./(B1(i,3)*B1(i,5));%非对角元

Y(q,p)=Y(p,q);%非对角元

Y(q,q)=Y(q,q)+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