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1769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培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消防培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消防培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消防培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消防培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培训教案.docx

《消防培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培训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培训教案.docx

消防培训教案

消防培训教材

主要内容:

共3讲:

一、消防基础知识;

二、电气防火知识;

三、化学危险品防火。

其中各讲内容:

一、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与火灾;

第二节:

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第四节:

燃烧产物及毒性;

第五节:

几类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

二、电气防火知识:

第一节:

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

第二节:

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第三节:

电气线路的火灾预防;

第四节:

常用电气设备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三、化学危险品防火:

第一节:

概述(什么化学危险物品);

第二节:

化学危险物品储存的消防安全;

第三节:

石油库和加油站的防火防爆

第四节:

液化石油气库的防火防爆;

第五节:

化学危险品公路运输的消防安全

 

第一讲:

消防基础知识

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员对消防基础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懂得燃烧与火灾的定义、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几种常用灭火剂的灭火性能。

内容:

重点掌握燃烧与火灾、爆炸、典型的燃烧产物及其毒性以及几类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

第一节:

燃烧与火灾

燃烧是一种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的放热发光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光和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化合反应,有分解反应。

有的复杂物质燃烧,先是物质受热分解,然后发生氧化反应。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反应的结果,但是这种氧化反应速率不同,或成为燃烧,或成为一般氧化反应。

近代燃烧理论认为,可燃物质的多数氧化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间阶段反应;不是氧化整个分子,而是氧化链锁反应中间产物-游离基和原子。

可见,燃烧是一种极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灾,需要全面地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便在掌握燃烧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破坏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为了更好地掌握灭火原理,首先应该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着火源(温度)。

人们总是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但是,进一步研究表明,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无焰燃烧的基本条件是非常确切的。

而对有焰燃烧,因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作中间体,因而燃烧三角形需增加一个坐标,形成“燃烧四面体”。

因此燃烧的发生需要四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引火源)、未受抑制链式反应。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

从化学的角度上讲,可燃物都是未达到其最高氧化状态的材料。

一种特定的材料能否被进一步气体,决定于它的化学性质。

(2)氧化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

(3)温度(引火源):

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4)链式反应: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链解作用,即他们在燃烧前会裂解称为更简单的分子。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燃烧的必然发生。

在各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的充分条件。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可燃气体或蒸汽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一定的氧气含量,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一定的点火能源,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对于无焰燃烧,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就会发生。

而对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外,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以上论述的是燃烧所需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去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

三、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1、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纸张、棉、毛、麻等。

B类火灾:

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等。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四、热传播的几种途径:

1、热传导:

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部分的过程。

2、热对流:

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3、热辐射: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热辐射是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主要的热传播方式。

五、灭火的基本原理

1、灭火:

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2、灭火的基本原理:

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

3、冷却灭火:

对于一般可燃物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反应终止。

4、窒息灭火:

通过降低氧浓度,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法。

5、隔离灭火:

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终止。

6、化学抑制灭火:

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者能够降低火焰中H、OH、O等自由基的浓度,燃烧机会终止。

 

第二节:

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

一、闪燃及闪点

闪燃:

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

也就是说,液态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因态可燃物也因蒸发、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的重要参数。

1、闪点的测定:

闪点可用标准仪器测定。

2、液体的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乙醚

-45

乙醛

-17

甲苯

4

丙酮

-10

松香水

6.2

松节油

32

乙醇

10

汽油

10

3、固体的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松木

240

桂木

270

柏木

253

冷杉木

253

4、闪点在消防建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

(2)、闪点是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

(3)、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

(4)、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

二、燃点、自燃及自燃点

1、燃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物品名称

燃点(℃)

物品名称

燃点(℃)

物品名称

燃点(℃)

物品名称

燃点(℃)

汽油

16

煤油

86

乙醇

69-76

木材

250-300

蜡烛

190

烟叶

222

橡胶

129

棉花

210-255

2、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

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物品名称

自燃点(℃)

物品名称

自燃点(℃)

物品

名称

自燃点(℃)

物品名称

自燃点(℃)

蜡烛

190

棉花

190

樟脑

70

硫黄

207

纸张

130

200

无烟煤

280

麦草

200

3、可燃物自燃的机制

(1)、氧化发热:

好煤、金属等;

(2)、分解放热:

如硝化棉等;

(3)、聚合放热:

指低分子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释放出热量;

(4)、吸附放热:

因吸附空气中的氧而发生自燃。

如:

活性碳、还原铁。

(5)、发酵放热:

如稻草、树叶、玉米芯等;

(6)、活性物质遇水:

碱金属、碱土金属;

(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三、爆炸及爆炸极限

1、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

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

如蒸气锅炉、液化石油气瓶等。

化学爆炸:

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

如炸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等。

2、爆燃:

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

3、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燃烧下限)。

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燃烧上限)。

爆炸下限为可燃气体分类:

<10%的气体为甲类,≥10%的气体为乙类。

4、爆炸极限的测量(略)

5、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点火源等。

6、爆炸极限的计算:

根据闪点计算:

L下=100(P闪/P总)。

L下-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P闪-闪点温度条件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总-混合气体总压力。

四、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的条件:

(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

(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表面积;

(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

(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2、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颗粒的尺寸

(2)粉尘浓度

(3)空气的含水量

(4)含氧量

(5)可燃气体含量

3、粉尘爆炸的特点

(1)多次爆炸

(2)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第三节:

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一、气体的燃烧特点

1、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象固体、液体那样需要经熔化、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速度也快。

2、燃烧方式: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

(2)、预混燃烧(动力燃烧)-可燃气体与氧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

二、液体燃烧的特点

1、特点: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2、燃烧的一些现象(略)

3、突沸现象和沸溢油品(略)

4、液体的分类:

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等级的。

甲类(一级易燃液体)<28℃:

汽油、苯、甲醇等

乙类(二级易燃液体)28~60℃:

煤油、松节油、樟脑油等

丙类(可燃液体)>60℃:

柴油、润滑油、机油等

三、固体的燃烧特点:

1、特点:

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2、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

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第四节:

燃烧产物及毒性

一、燃烧产物:

由燃烧活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

如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