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6028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无人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现代农业科技行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采用全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农业资源集约化和农业智慧化发展。

从农业生产模式来看,中国农业生产从过去的小规模生产和传统机械化生产,转变为依赖物联网技术的精确化生产和应用农业无人机和无人车等创新设备的智能化生产,农业生产对手工劳动的依赖度不断下降,对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需求持续上升,进一步解放劳动力,使农业生产逐步向无人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变。

从商业模式来看,传统农业商业模式专注于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存在经营模式单一化、产品信息不匹配导致农产品滞销等问题,而新型农业商业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统计并分析农业生产信息,不再只局限于农业装备的生产和使用,同样关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农业数据带来的价值增值,实现农业智慧化转型。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一)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五、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中国制造2025》;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

(二)报告编制原则

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

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

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

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

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

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

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

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

(二)报告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

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

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

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

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投资方案分析;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六、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36.00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七、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套农业无人机的生产能力。

八、原辅材料及设备

(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xx、xx、xxx、xx。

(二)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包括:

xxx、xxx、xx、xx等。

九、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47654.74㎡,其中:

生产工程36218.88㎡,仓储工程3709.4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072.28㎡,公共工程3654.14㎡。

十、环境影响

本项目选址合理,符合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在切实落实评价提出的污染控制措施和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基础上,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十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564.1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

工程费用10466.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86.69万元,预备费311.23万元。

十二、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15462.18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6966.67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十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

1、营业收入(SP):

253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

19875.40万元。

3、净利润(NP):

3965.97万元。

(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Pt):

5.69年。

2、财务内部收益率:

19.74%。

3、财务净现值:

5255.85万元。

十四、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十四、项目综合评价

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

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24000.00

约36.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47654.74

1.2

基底面积

1536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26.33

2

总投资

万元

15462.18

2.1

建设投资

12564.12

2.1.1

工程费用

10466.20

2.1.2

其他费用

1786.69

2.1.3

预备费

311.23

2.2

建设期利息

170.68

2.3

流动资金

2727.38

3

资金筹措

3.1

自筹资金

8495.51

3.2

银行贷款

6966.67

4

营业收入

253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19875.40

"

6

利润总额

5287.96

7

净利润

3965.97

8

所得税

1321.99

9

增值税

1138.73

10

税金及附加

136.64

11

纳税总额

2597.36

12

工业增加值

8686.76

13

盈亏平衡点

10290.53

产值

14

回收期

5.69

15

内部收益率

19.74%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5255.85

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

一、行业发展情况

1、新技术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代农业广泛采用多领域的前沿科技,并综合、全面地应用在农业各环节作业过程中,通过完备的信息化技术、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精准的数据资源以及广泛的智能网络控制,深入了解农业全产业链中的不同场景,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融合,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升农产品质量为目的,呈现出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中运用的创新性,实现农业智慧化发展。

2、新业态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传统的农业机械行业集中在销售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装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农作物需求为主要目标。

现代智慧农业科技行业涉及农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土地规划、草害识别、产量预测等辅助决策;

通过智能农业装备和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采集能力,实现气象、农作物、病虫害、土壤等农业大数据的收集,生成作物科学模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分析与管理;

通过3S技术实现农田、作物的精准定位和农机装备的导航驾驶。

逐步构建少人化、无人化农场,解决劳动力短缺、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致力于通过融合高新技术和传统农业,打造农业精准化、农业数字化、农业智能化的新型农业业态,为中国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三种模式的代表国家

1、规模生产模式代表——美国

美国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且地势平坦,拥有26.79亿亩耕地面积,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20%,农业种植业以玉米、小麦、棉花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

同时,美国农村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据统计2020年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8.10亩/人,位居世界前列,平均农业劳动力偏少推高了人力成本。

在地广人稀且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美国形成了以大规模农场为代表的经营模式,大型家庭农场通过先进的农机设备管理着上千亩的连片土地,从耕地、播种、管理、收获,乃至运输、贮藏、加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具备高度机械化特征。

作为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代表,美国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具有极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作为农业大国,美国具有很高的农药需求,农药总使用量超过40万吨/年,但农药使用效率居于全球领先水平,单位使用量仅为1.52吨/万亩。

其主要通过建立严格的农药管理体系,推行高效农药及施药技术的研究,极大提高了农药的使用效率,大幅降低了单位农药使用量。

2、精细作业模式代表——日本

日本地处东太平洋,具有四面环海、山多地少的地理特征,耕地面积较少且相对分散。

2020年,日本耕地面积共0.69亿亩,且因人口分布密集,其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0亩/人。

受地理、人口等因素的限制,日本无法建立大规模农场,故其农业经营单位主要以小规模农户为主。

小型农业机械在日本的小规模、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中被广泛应用,在其主要作物水稻的田间作业中,耕地、插秧、植保、收获等环节基本完全实现机械化,日本的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居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和家家户户小而全的生产装备,也造成了日本农业较高的生产成本。

同时,面对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问题,日本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下大力发展生物科技和农药化肥产业,着力于实现生产环境的改善、作物品种的改良以及土壤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单位要素生产率。

近年来日本农药使用总量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8万吨下降至5万吨左右。

日本对农药使用和监管非常严格,通过农药检查部对农药进行登记检查,并推出肯定列表制度和农产品追溯制度提高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规范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

3、科技赋能模式代表——以色列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具有干燥少雨的气候特征,淡水稀少。

同时,其国土面积狭小,且2/3的土地是沙漠,农业条件较为恶劣。

2020年,以色列耕地面积共0.0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0亩/人,农业资源相对匮乏。

也正是由于资源条件的制约,以色列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投入,在农业的发展上坚持科技赋能、生产集约、资源高效的路线,形成了智能、精细、高效的精准农业模式。

目前,以色列在农业设备的机械化、电子化和智能化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拥有国际领先的滴灌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帮助以色列在恶劣的环境下创造了农业奇迹。

此外,在农业物联网方面,以色列已经实现了农作物动态监控、物流仓储溯源监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诸多农业设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管理,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降低。

但是,以色列的智慧农业设施的成本也相应较高,例如为以色列的大片沙漠地区带来“绿色经济”的滴灌设施,从购买,至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均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技术赋能的集约化生产方式下,以色列农药的使用也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同时受到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以色列卫生部和以色列环境保护部的共同监督,每公顷灌溉地使用量被限制在40千克左右。

第三章项目投资背景分析

一、全球农业发展概述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基础性产业。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农业用地约712.82亿亩,可耕地面积约207.50亿亩;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全球人口约为77.53亿人,预计2050年增长至约102亿人。

土地等自然资源有限但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是全球农业发展所需长期面对的问题,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演进、生产效率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水平日益增强成为农业发展历程中的显著特征,也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动力。

全球各个农业发达的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了各自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路径,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

规模生产模式、精细作业模式、科技赋能模式。

美国地广人稀、工业发达,为规模化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基础;

日本人口密集、耕地分散,将精细作业引入农业以提升要素生产率;

以色列自然资源匮乏,通过大力投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新产业加速农业发展全面升级

现代农业科技行业通过融合创新技术以及农业管理平台服务,涌入更多市场参与者,在打造新型农业产业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设备+信息+服务”的循环价值,加速农业科技行业全产业链升级。

传统的农业行业包括上游原料供应商、农作物生产商以及下游农产品销售商,而现代农业科技行业将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覆盖多种交叉学科,充分利用科技驱动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发展,市场中涌现了硬件设备生产商、软件服务商、农业生产服务商等多种类型主体,产业发展更加丰富、多元化。

2、新模式赋能农业智慧化转型

三、行业的发展态势

1、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基础支撑、强烈需求和首要任务。

首先,农业生产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对我国建设全面现代化起到牢固根基的作用;

其次,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为“吃得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消费者广泛而强烈的需求;

最后,“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补强我国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短板,也是新发展阶段的突出任务。

2、数量与质量是粮食安全的双重课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环境日趋复杂,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激化下,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渐显,多个国家更是在粮食问题上出现民族主义倾向,采取了出口禁令等贸易手段,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冲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深入实施“藏粮于技”,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劳动力短缺、土地分散、资源不均衡、种植成本高以及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加之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升高,多种因素使我国粮食产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稳产保供面临多重挑战。

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情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行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通过科技装备的应用提高产量与质量,以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推动农业装备发展的“两融合、两适应”,最终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2)科技打造绿色农业,坚守粮食质量安全

生态环境问题从另一个维度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在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药、化肥施用的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过量农用化学品被投入到农田中,导致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下降,继而进一步激发农户逐年增加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形成恶性循环,不但降低农户耕种积极性,损害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甚至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农用化学品存在增加产量和污染环境的自身矛盾,因此需要精准、适度、科学的施用。

依托科技提升农化品的施用技术与装备,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精准化、差异化植保,通过一系列农用化学品的减施、增效手段,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

(3)从机器换人到智慧决策、到少人化或无人化的智慧农业生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在农业领域的广泛落地应用,以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农业革命已经到来。

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主要处于初级阶段和试点阶段,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应用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科技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项目落地,信息技术将不断优化和改造各个农事环节的生产方式,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

高强度的人力劳动有望由精准高效、智能环保的农业设备所承担,农民有望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农机产品的效用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效率提高,更在于辅助决策、自主决策,实现农业生产从机器换人向智慧决策的转变,推动农业发展迈入少人化或无人化的智慧农业生产新阶段。

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改革、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以融入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战略为抓手,主动对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品牌和质量提升行动,扩大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

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经济循环堵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加强与渝川陕鄂等毗邻地区绿色发展协作,深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合作,协同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与周边地区形成良性经济循环。

继续抓好对口支援协作,突出加强经贸协作。

加强与其他地区协作发展。

(二)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把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规划、政策、项目统筹,积极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探索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建设全国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渝川陕鄂结合部核心增长极。

全面提高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共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促进产业发展互融互补,推动协作发展、有序竞争,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进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管理协同化。

加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及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三)合力推动万开云板块同城化

把推动万开云板块同城化作为融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三峡城市核心区建设。

优先推动基础设施同城化,共同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缩短三地时空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