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生对于二胎政策看法的调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高校学生对于二胎政策看法的调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学生对于二胎政策看法的调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条件
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
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单独二孩政策不等于单独二胎政策,单独二孩,顾名思义就是指有两个孩子,计划生育针对的是孩子的数量,而不是胎次的数量,如果是两胎的话,则有可能出现三个孩子或者更多孩子的情况,这样便不符合单独二孩的政策。
实施情况
单独二孩政策落实并不理想,全国各地的数据均显示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生育率持续低于更替水平,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劳动力长期供给呈现短缺趋势,出生性别比失衡,这些导致家庭养老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所降低。
为了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人口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要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完善和调整。
1.1.2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
草案拟写入“全面二孩”政策,计划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
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具体内容
1.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同时明确,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2.删除晚婚晚育、独生子女奖励规定。
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保障措施,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同时明确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法律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奖励扶助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独生子女父母和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父母可继续享受奖励扶助。
3.符合政策生育夫妻可获延长生育假等福利。
修正案草案规定,根据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新形势,规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4.规定夫妻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修正法草案规定,根据生育政策调整,配套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删除夫妻应当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等带有强制服务色彩的内容,规定夫妻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1.2中国人口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人口达13.678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78,比上年增加710万人。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1.056:
1。
从年龄结构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
1970-2030年日本的劳动人口增减变化与1990-2050年中国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都表现出适龄劳动人口下滑(如图1-1)。
日本主要人口问题是“少子高龄化”,一方面生育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福利开销不断增长,而劳动力不断减少;
中国同样面临“少子高龄化”问题,不同的是,我们是“未富先老”,如法国、挪威等,解决的难度要远高于日本。
图1-1中日人口变化趋势对比图(来自华尔街见闻)
1.3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1.目前高校学生年龄段主要分布在18至32周岁,以90后为主体,是二胎政策适用或即将适用的对象。
2.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高校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独生家庭环境影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
3.高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接受的新生事物比较多,他们追求个性、强调自主、思维独立,不愿意接受被别人强加的观点和想法,生育观念与传统多孩生育观念有所不同。
二、调研目的
二胎政策的实行切身关系到高校学生自身利益,我们特组织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此次网络问卷调查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二胎政策重提的原因以及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明确拥有不同教育程度的以及不同家庭环境的高校学生对于二胎政策的看法,总结开放二胎政策的好处以及不利于二胎政策落实的影响因素。
三、调研对象的具体情况
本次调研对象为高校学生,人数为98人,其中15份实地调查问卷,83份网络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较大,男生为52.04%,女性为47.96%(如图3-1男女比例图)。
图3-1男女比例图
年龄跨度为18-32岁,其中23-26岁高校学生为主体,占58.16%,其次为18-22岁,占33.67%(如图3-2)。
图3-2调研对象年龄分布
受教育程度中,研究生占总数的一般,达50%,本科生人数达到47.96%,博士生较少仅为2.04%(如图3-3)。
图3-3受教育水平
城镇学生总数占71.43%其中独生子女达78.9%,非独生为21.4%,农村学生占总数的28.57%,其中独生子女达25%,非独生子女达75.0%(如图3-4)。
图3-4户口类型及独生非独生匹配关系
四、调研过程
调研小组共有7人,6人来自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1人来自理学院,4名男生3名女生。
本次调研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明确实践内容阶段:
招募小组队员,明确调研主题。
问卷制作阶段:
通过小组讨论,查找文献并结合调研目的,制作了本次的调研问卷(附件一)。
数据采集阶段:
小组成员们通过新媒体以及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论文撰写及总结阶段:
总结调研数据绘制图表,撰写总结报告。
五、调研内容与分析
5.1二胎政策提出的背景
对98名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就关于二胎政策的看法进行调查研究,在二胎政策重提的原因方面,85名大学生认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困局、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严重是二胎政策重提的主要原因。
421家庭结构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需要这三方面同样也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如图5-1-1)。
图5-1-1二胎政策重提原因
由于计划生育对于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我国已提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调查统计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老年人的增加,再加上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必然涉及到养老问题,而养老人力资源的短缺也会带来社会普遍的养老难问题。
通过对我们发出的调查问卷回收统计,针对高校学生关于赡养长辈的看法(如图5-1-2),其中大约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独生子女赡养长辈有压力,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导致家庭重心过度的倾斜到下一代身上,使我国进人老龄化社会后,养老问题力不从心。
独生子女家庭,就意味着等到独生子女成年后,家里长辈的养老问题全部都交托在独生子女一人身上。
这无异于将增加一定的家庭矛盾。
图5-1-2独生子女赡养长辈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思想相互碰撞交流,新的伦理观念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又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社会成员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我国传统的大家族规模已逐渐被小型家庭组织所取代,家庭的组成结构也趋于简单。
而在这种家庭中生长起来的父母,生育意愿已经发生了改变,对子女数量和性别的要求都不再像传统那样绝对化。
问卷中关于子女数量的期待有如下结果,可以看出高校生对子女数量的要求趋于多样化,其中要两个子女的占大部分(如图5-1-3),说明对于二胎政策的下一步实施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
图5-1-3独生子女赡养长辈压力
5.2二胎政策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改变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如今发现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影响所带来的结果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二胎政策应运而生,为缓解计划生育以来社会“未富先老”局势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坏境,二胎政策不但有利于提高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强调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血缘亲情的凝聚力,扭转传统家庭功能的逐渐弱化的趋势,使人们不会因为家庭担负功能社会化,而失去家庭带来的满足感和情感寄托,本节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功能的弱化,并提出二胎政策对家庭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完善措施,从而开启一种更完善的家庭理想结构,以期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建更加和谙的社会。
5.2.1二胎政策对家庭的积极影响
不可否认二胎的政策有利于国家对人口的出生增长实行计划调节和控制,以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相协调,以缓解社会的老龄化危机,增强家庭实体的社会化,增强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内部的血缘凝聚力,增强夫妻间的情感。
(1)二胎政策有利于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就是风险家庭,是一个非稳态的客观存在,养老功能要比多子女家庭脆弱很多。
在对问卷的回收统计后,我们发现,对于来自农村的被调查者为独生子女的数量很少,他们对赡养长辈的压力较独生子女赡养长辈的压力来说比较小。
二胎政策的实施虽然无法在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问题有所缓解。
图5.4.3关于对赡养长辈压力的调查结果
另一方面,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若孩子发生重大的变故,如果父母还在生育期之内,或许还有能否再要一个孩子的选择自由,但是如果已过生育年龄,独生子女父母所受到的情感冲击和精神伤害应该如何填补,失去劳动能力或已故独生子女父母的晚年保障问题又该何从,于是二胎政策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2)二胎政策对血缘亲情凝聚力的影响
与西方注重夫妻关系的横向家庭结构不同,我国的家庭是一种纵向的家庭结构,强调的是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讲究父慈子孝,血缘亲情。
孝不仅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规范,是家庭伦理的主纲,维系着父权制的家庭权威,而且孝是一种天然的、直接的感情,强调亲情性,是自幼年就产生的一种血缘亲情,并且随年龄递增,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敬爱和感激。
孝观念随着个体家庭经济的出现,随着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确立而形成,其
生发于子女对父母及至袓先的酬恩之心。
在传统社会里,孝不仅是维持家庭这个伦理实体的主要德性,更是社会安定、文明的稳定剂,孝衍生忠,“慈孝则忠”,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使孝在更大范围上具有现实性。
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百善孝为先”开始逐渐失去社会价值,整个家庭的代际关系发生了由“敬上“到”宠下“,从”敬老”到“爱幼”的转变。
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形成了标准的“四二一”家庭,四个老人,两个儿女辈的独生子女,一个孙辈的独生子女,使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
子女承担着全家的期望,使家庭成员对其提出的要求百依百丨暇,在子女的教育和生活上关怀备至、投资巨大。
然而,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容易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懂尊敬父母与长辈,不懂分享与互助,隔代的血缘关系也更显淡泊。
单独二胎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巢家庭的情感缺失问题。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裂变,家庭关系越来越淡薄,家庭对其成员的束缚能力也逐渐削弱。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使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缓解了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溺爱,而是更加平等的把爱分给各个孩子,教给他们互帮互助,平
等分享,使家庭更加和谐,客观来讲,更加符合家庭的发展结构。
(3)二胎政策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我们发现,生育更多孩子会给父母尤其是母亲,带来更高的总体主观水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和母亲具体的生育效应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别:
生育更多孩子会让父亲对自己的事
业和未来都更具自信心,而会让母亲总体上感觉更快乐、对生活更满意、对未来更有信心且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拥有更高的评价。
这个生育效应的性别差别间接地表明了在当代中国家庭内部分工仍旧存在。
也就是说由于母亲要比父亲承担更多照顾、养育孩子的责任她们的生
活重心更多地放在家庭生活上,因此她们所享有的主观幸福感也都相应地分布在对于生活的主体感受以及与社会交往相关的感受上。
而父亲有了更多孩子后可能会更多地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因此他们的关注点还是会更多地放在发展自身事业上,相应地,他们会对自己的事业和未来的生活拥有更好的感受。
5.2.2二胎政策对家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1)近期,媒体报道了女童不接受母亲怀第二胎而离家出走、自杀、逼迫怀孕母亲流产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
这表明,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一些长子女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被发现。
(2)对于二胎家庭的财政支配肯能会出现一定问题,对于母亲的多次产假对其工作的影响以及对家庭收入的缩减要在婚前进行一定的计划和准备。
5.3教育程度对二胎政策看法的影响
自我国决定实施二胎政策以来,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是学者们感兴趣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反应。
为了更好地分析人们对开放二胎政策的解读与看法,我们从受教育程度这个角度出发,来初步了解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对开放二胎政策的看法有何不同。
1、首先来看一下在本次参与调查之人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分布图(图5-2-1所示)
图5-2-1受教育水平分布图
如图5-2-1所示,我们可以得到在被调查的98人当中,本科生有4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7.96%;
硕士研究生有49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50%;
博士研究生有2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04%。
2、受教育水平对开放二胎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为了了解被调查人群对开放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时,我们可以应用交叉图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如图5-2-2所示)。
图5-2-2受教育水平对开放二胎政策了解程度的影响
如图5-2-2所示,我们可以得到在本科生中,有6.4%的人对二胎政策完全不知情,有61.7%的人对二胎政策略有了解,但了解不深。
有29.8%的人对二胎政策比较了解,有2.1%的人对二胎政策有深入的了解。
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本科生对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是略有了解,甚至出现了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但是也有深入了解的。
说明在本科生的群体中,学生们的分异程度比较大,涉猎范围和涉猎的内容都不叫广泛,生活中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接触的社会消息也比较繁杂广泛。
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有67.3%的同学对开放二胎政策略有了解,有32.7%的同学多开放二胎政策比较了解。
与本科生相比,略有了解的同学占得比例有所增加;
从整体趋势来看也是研究生群体对于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要高于本科生。
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有50%的同学认为对开放二胎政策略有了解,有50%的同学认为对开放二胎政策比较了解,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的同学在对开放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上是三者里面最高的。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博士研究生因为年龄已到了婚育年龄,对国家二胎政策的关注力度比较大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与自身的短期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
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讲,成家婚育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些时间,自然不必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过多的关注这件事情。
(2)博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训练,遇到问题更加专一和有更多的持续关注的能力与毅力,而对于本科生来说,刚刚离开家乡的怀抱没有多长时间,自然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使他们很难在某一个问题停留下来潜下心专心的进行持续的关注与思考。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学历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对国家的开放二胎政策就越了解。
3、教育水平对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分析的影响。
为了了解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开放二胎政策原因的认可程度的影响,我们将教育水平分布图和对开放二胎政策原因认可程度的分布制成交会图来进行分析。
其中二胎政策重提的原因这一问题是一道多选题(如图5-2-3)。
图5-2-3接受的教育水平对开放二胎政策原因认可程度的影响
由图5-2-3我们可以得到,在本科生中,认为二胎重提原因中最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困局、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支持率达87.2%。
其次是认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失独老人)也是重要原因,支持率达57.4%。
再其次是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也是重要原因,其支持率为53.2%。
最后认为421家庭结构的不合理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支持率只有38.3%。
在硕士研究生中,认为二胎重提原因中最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困局、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支持率达85.7%。
其次是认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失独老人)和421家庭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支持率为55.1%。
最后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支持率为46.9%。
在博士研究生中,认为的原因比较集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被认为是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困局、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支持率为100%,其次为社会保障不完善(失独老人)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支持率为50%。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对于开放二胎原因分析中,普遍认为二胎重提原因中最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困局、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是开放二胎政策重提的最重要的原因。
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如失独老人的存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士研究生的调查中,没有人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二胎政策虫体的重要原因。
分析其原因,我们将受教育水平调查分布图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调查分布图进行了交叉绘图,(图5-2-4)发现在受访的博士研究生中没有人是独生子女,这可能对其在分析这个原因时将其忽略的一个解释。
笔者认为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不少独生子女表现为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食欲不振,神经质,缺乏独立性,个别的表现为自私、嫉妒、孤僻、内向、缺乏社会能力等。
这与其后天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为了祖国花朵的健康发展,是二胎政策重提的一个出发点与落脚点。
图5-2-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不同教育水平上的分布
4、教育水平对二胎政策基本态度的影响
为了了解教育水平对二胎政策基本态度的影响,我们将受教育的水平分布图和对二胎基本态度分布图进行了交叉绘图。
如图5-2-5所示。
图5-2-5受教育水平对二胎政策基本态度的影响
由图5-2-5可以得出,在本科生中,大部分人对二胎政策是赞同的,所占比例为68.1%,其次是对开放二胎政策持中立态度的本科生,所占比例为29.8%,另外有2.1%的本科生对开放二胎政策持反对态度。
在硕士研究生中,赞同开放二胎政策的人仍占据着主要地位,所占比例为51%,其次为对开放二胎政策持中立态度的,所占比例为44.9%,另有4.1%的硕士研究生对开放二胎政策持反对意见。
在博士研究生中,赞同开放二胎政策和持中立态度的同学所占比例相同,均为50%,并没有出现反对意见。
综上所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支持开放二胎的政策,极少数同学对开放二胎政策持反对意见。
但是在这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中,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不想生二胎,可能是对单独二胎政策限制条件过于苛刻而产生不满。
这部分同学相信随着后期政策的调整,放宽对生二胎的限制条件,相信会有一部分持反对意见改变立场,支持开放二胎政策,与此同时,在对开放二胎政策持中立态度的在校大学生中,很有可能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改变态度,转而支持开放二胎政策的立场。
总而言之,开放二胎政策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得民心、顺民意的一项决策,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与理解。
5.4独生子女对二胎政策的看法
如图5-4-1可知,调查对象中的独生子女有66.1%的人表示赡养长辈有压力,33.9%的人表示赡养长辈没有压力。
原因显而易见,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
这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而不是像国外那样依靠社会。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突出,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两个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四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独生子女们将不得不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他们不仅有“养不起小孩”的忧虑,还要直面“养不起父母”的危机。
图5-4-1子女赡养长辈的压力
很多同学表示,作为家中唯一的子女,如若出现父母生病住院的情况,就会感到非常为难。
虽然有一些可借助的外部力量,但从子女内心来讲,赡养的责任和义务并没有因此而减轻。
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而言,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无形中分散给了每个子女,也就是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子女有选择的余地,即根据自身的条件改变赡养父母的方式。
独生子女家庭却很少能够选择,如果父母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收入来源,那么就要既负责养老的经济来源,又负责其生活照料,面临的压力只能一力承担。
家庭养老是我们传统的养老方式,子女能带给老人的精神、心理慰藉是其他养老方式所远远不能比拟的,所以独生子女才会在赡养老人上承担更多。
但也应看到这种方式的短板所在,一方面是已提到的独生子女时间、精力有限,每位老人不一定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另一方面则是独生子女若不在身边,那么就很难照料父母的日常生活。
目前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口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年轻人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很多大学生都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在学校的学习,能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到离开祖国前往异乡,然而地理距离的遥远使得他们需要顾虑更多,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必须要顾及到赡养父母的问题,因此很多独生子女在找工作时都会将工作地点离家里较近作为一条重要的考量标准。
虽然也有部分大学生表示对于赡养父母并没有系统全面的规划,将其认为是比较遥远的事,目前还是以个人发展为重。
但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不停加班、无私人时间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生活的常态,作为子女,他们之所以牺牲宝贵的家庭生活,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让家人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从而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就使家庭责任在养老过程中的实际落实上出现难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照料方面,子女面临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
随着独生子女父母年龄的增大,家庭的辈数也会增加,独生子女家庭的照料负担会逐渐显现出来。
虽然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照顾老人比较方便,但是年青一代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父辈不同,使得独生子女婚后更愿意与父母分开居住。
即使是将来这些独生子女组成家庭后选择与父母共同居住,那么他们首先面临的将是选择与哪方老人一起居住的难题。
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集父母全部的爱于一身。
他们往往是父母唯一的精神寄托。
当独生子女逐渐成家立业时,家庭生命周期就会出现空巢阶段。
对于以往的非独生子女家庭,子女陆续出生长大成人,然后再陆续离开父母家庭,家庭成员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较多的状态。
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和家庭关系长期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旦唯一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