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5606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尘降噪专项方案OKWord文档格式.docx

周强

具体负责做好防尘降噪工作的落实、安排、指挥等各项管理工作。

组员

周厚刚

具体负责防尘降噪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

周最彬

主要负责对防尘降噪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曾正豪

主要负责防尘降噪工作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二、管理方针

本项目部将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四川省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按四川省、市容环境有关条例的要求,同时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08)的规定制定方针、目标,选择功能型、环保型、节能型的工程材料设备,配备相应的资源。

本着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的原则,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在施工过程中做到:

建设工地“整洁、规范、安全、文明”,且利民、便民、不扰民。

施工场地管理符合“场内标准化、场外景观化”的标准,确保本工程成为使用功能完备的绿色建筑。

三、工作制度

(一)每周召开一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文明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每周组织一次由各专业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专业施工劳务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工作内容

(一)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治安、保卫、保洁、消防、包括洞口的安全防护工作等。

(二)施工现场进行统一规划、分区管理、各负其责、各专业劳务单位不得随意变动。

(三)总包单位有权督促专项承包单位在施工中将易破坏部分进行包裹保护。

(四)消防保卫、环保、文明施工等应由总包单位统一组织实施。

第二节文明及环境管理体系

一、在项目经理部建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二、本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现场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下设3人左右的场容清洁组,每天负责施工现场内及场地周边的清理、保洁、洒水降尘等工作。

三、项目文明及环境管理体系见下图。

外部协调

项目环境管理体系图

第三节施工现场场容布置及形象管理

一、现场围墙、大门

施工现场应在规定的施工范围,完善施工围墙,外墙写挂标牌,图案颜色由项目管理部按照业主要求确定,施工现场周边应当保持整洁、通畅;

临设地面、工地出入口须全部进行硬化,设置防尘降尘设施。

在大门两边设置企业标识和宣传标志标语,并要有保卫室,设置统一着装的保卫人员。

二、现场标牌

施工出入口门头、大门、围墙的广告按业主要求统一规定。

按业主要求在现场最显眼的位置设立一个不少于3m2用于书写项目名称、业主、工程师/设计单位、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其它工程顾问及主要分包商等的名称、负责人和企业家标志。

在施工现场明显部位设置工程概况牌、施工管理部主要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平面图。

牌楼尺寸为长×

高=5200mm×

3250mm,白底兰框,150mm宽兰色边框,框的尺寸为长×

宽=5200mm×

2700mm;

每项标牌尺寸为长×

宽=900mm×

700mm和1900mm×

700mm,兰底白字,50mm宽白色边框。

牌楼顶厚度为100mm,前挑300mm,两侧挑出200mm。

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现场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等。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按照布局紧凑、规范周密、管理方便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布置,同时符合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消防、卫生和文明施工等有关规定。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排施工现场明确划分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各区设标志牌,明确各区负责人;

其标准满足政府机构的生活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

施工现场办公室全部采用标准化结构,周边盆栽或绿化,保持清洁有序,绿色环保。

全部施工区、办公区做好排污、排雨措施,保证场地内没有积水。

工地周边及进出口无垃圾、无污水,做到安全、整洁、畅通,主要出入口和围墙边进行绿化和摆放盆花。

工地内无乱搭乱接,保持干净整洁。

四、现场景观化设计

1、沿楼栋周边用钢管搭设90cm高的安全防护栏,且外沿采用密目安全网维护。

2、场内人行通道及办公室外两侧均摆放花盆和绿色植物,为了防尘,沿基坑四周铺设一根DN25给水管,每隔15米左右安设一喷淋喷头,向场内喷洒水雾减少施工现场灰尘对空气产生的污染。

3、现场出入口处设置一个二级沉淀池,现场清洗车辆水经沉淀后用于现场浇花草用水。

现场分别设置生产和生活垃圾点,成立现场清洁组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的绿化管理,垃圾定时清理等工作。

五、材料堆码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均按照总平面布局统一布置,模板、脚手、砖等集中堆放整齐、稳定、安全,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并制作标牌。

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易燃易爆类物品分类存放。

材料堆场采用硬地坪,大堆材料砂石分类,用钢管搭设围栏围护(300~500mm高),集中堆放成方,底脚边用边清,砌体料归类成垛,堆放整齐,碎砖料随用随清,无底脚散料,灰不外溢,渣不乱倒,水灰、纸筋灰等做到装车池口清,车运不洒落及干硬。

钢筋成材和未制作加工材料要分开堆放。

六、生产设施

工地内设置钢筋加工制作工场、木工棚等,场内临设搭建采用钢管,黄色油漆(1500mm以下采用2500mm黄黑相间);

竹编板顶。

各标段形式统一,内做硬地。

示意图如下:

七、生活设施

工地上有相应配套的生活宿舍区、食堂、浴室、厕所、职工之家及民工夜校,其标准满足政府机构的生活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

生活区生活设施布置示意如下:

八、现场卫生、医疗站和急救设施

(一)现场设立专门的临时医疗站,配备足够的设施、药物和称职的医务人员。

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担架,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用于急救。

(二)现场雇佣专业的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现场进行防疫,防止任何传染病的传播,定期进行卫生专业检查、处理,包括消灭白蚁、鼠害、蚊蝇和其它害虫,以防对施工人员、现场和永久工程造成任何伤害。

(三)现场设置卫生间,卫生间带化粪池功能,简单装修,设置纱门纱窗,配置自动冲水设备。

施工楼层时,在每二层利用卫生间预留洞口设置临时厕所,接PVC管、接冲水设施,以保证施工期间人员入厕方便,并派专人负责管理。

九、机械设备管理

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音、废油和废弃物泄漏造成污染,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存在。

十、现场办公室

施工现场整个区域建立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保证每天24小时的通信联络畅通,为现场办公室提供必要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设施等,在现场配备现场范围内的呼叫系统,以方便工程有效实施,并与业主、工程师/业主代表及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的驻场人员并入该呼叫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能使用该系统对现场人员进行呼叫。

十一、个人形象管理

参战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统一戴工作牌、安全帽上岗。

不准穿高跟鞋、拖鞋、赤脚、赤膊上班。

十二、现场安全文明管理

各劳务单位的安全责任制度必须上墙,高空、悬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绳。

现场不准私自生火或用电煮饭。

不准在施工现场赌博、打架斗殴,不准酒后上班。

不是专业人员,不准乱动用机具,乱拉、乱接电线。

定期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派专人负责。

第四节防污染控制措施

一、防止大气污染

(一)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及堆料场地进行硬地化处理。

施工现场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

(二)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通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

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所有垃圾及渣土必须在当天清除现场,以确保现场没有规程垃圾、渣土及废料,并按政府规定运送到指定的垃圾消纳场。

施工垃圾清运时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三)施工阶段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隔离,建筑主体及装饰装修的施工,从底层外围开始搭设防尘密目网封闭,高度高于施工作业面1.2m以上。

(四)本工程现场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现场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建筑材料对施工环境的影响,确保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

(五)严禁在任何临时和永久性工程中使用任何政府明令禁止使用的对人体有害的任何材料(如放射性材料、石棉制品)和施工方法,同时不能在使用政府明令禁止但会给居住或使用人带来不适感觉或味觉的任何材料和添加剂,如含尿素的混凝土抗冻剂等。

严禁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者焚烧油毯、油漆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六)遇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七)现场使用的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八)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喷淋设备,及时洒水喷淋以减少扬尘污染。

二、防止噪音污染

(一)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强噪声设备,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报并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机器干扰抑制器。

(二)材料运输汽车来往频繁,派专人指挥,不鸣笛;

垂直运输设备专人联系;

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特别是钢管、钢模,严禁抛掷或汽车一次性下料。

(三)现场的电锯、电刨、混凝土输送泵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隔离层,以减少噪声污染。

(四)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五)一般情况下,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进行夜间施工。

夜间施工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并公布连续施工的时间,向工程周围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

(六)严格控制人为噪声,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扰民。

(七)根据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施工时间。

(八)塔吊指挥配套使用对讲机来降低起重工的吹哨声带来的噪音污染。

(九)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

(十)施工现场进行噪声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得超过国家和省市地方噪声排放标准。

三、防止水污染措施

(一)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需经二次沉淀后排入或循环使用(可用于洒水降尘等)。

(二)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排进雨水管网。

(三)卫生间旁设化粪池和二级沉淀,并定期请环卫部门进行粪便抽排。

(四)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污水管网,严防施工污水直接进入污水管网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五)严禁将有害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六)装饰装修施工时,现场设置油漆、油料库,库房作防渗漏的特殊处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四、限制光污染措施

(一)探照灯尽量选择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

(二)只照射施工区而不影响周围。

五、废弃物管理

(一)废弃物的存放

项目部对施工废弃物指定专人管理,进行分检、分类存放。

有毒有害废弃物全封闭存放,防止再次污染。

无毒无害废弃物,设指定地点露天存放。

不可回收的无毒无害废弃物设置固定围档。

(二)废弃物的运输

废弃物外运由有准运证、合法的运输单位进行,在运出现场前覆盖严实,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六、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的选择

以业主和业主代表为主导,在材料设备型方面,遵从以下原则:

(一)满足业主要求;

(二)满足规范要求;

(三)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要求;

(四)满足质量和建筑物尤其是电通工程所特有的使用功能要求;

(五)满足环保、节能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便于今后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达到降低建筑物维护管理费用和建筑物运营费用的目的。

第五节防止蚊虫滋生及流行疾病的措施

一、首先项目管理部遵守政府有关防止滋生及清除鼠、蚊虫及流行疾病预防规定。

二、确保现场的土坑、模板、临时储水池、容器及空缸没有积水及现场没有吸引老鼠的废料。

三、定期聘用专业防蚊虫及鼠公司在工地各喷射除蚊虫及摆放杀鼠药物,所使用的药物应确保对人体建康无不良的影响。

四、为员工提供的住宿、膳食条件要符合卫生要求,如发现感染传染病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送往医院并对其所居住的住宿处进行隔离、消毒。

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防范流行疾病知识,现场设专人负责卫生方面的专人检查、监督有关卫生施设及卫生情况,以避免流行疾病的影响。

第六节垃圾清运措施

为防止道路遗(撒)洒、砂石、渣土乱倒(卸)及建筑工地扬尘,垃圾、渣土清运采取如下措施:

一、实行准运证制度。

即:

凡从事垃圾、砂石、渣土运输的车辆安装使用全密闭运输装置,按市政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办理准运证。

二、垃圾、砂石、渣土消纳办理消纳证。

三、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

四、建筑物内的垃圾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者在各楼层或区域设立足够尺寸的封闭式垃圾箱,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

五、所有垃圾在当天清除出现场,运送到政府指定的垃圾消纳场。

六、车辆运输砂石、土方、渣土和垃圾,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车辆运输泄露遗撒。

第七节外部关系协调、防止施工扰民及民扰措施

一、外部关系的协调

在施工队伍进场前,主动与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取得交通、环保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等单位的支持,做好工程周围群众的工作,共同维护正常的秩序,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

二、防止施工扰民的处理措施

(一)项目部设置群众接待室,负责扰民和民扰协调处理工作,负责接待和解决周边群众的投诉并于3日之内给予答复。

接待室设专人值班,负责随时接待来访居民,认真听取有关方面对本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改正,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二)为实现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项目经理部配置粉尘、噪声等测试机具,对场界噪声、现场扬尘等进行监测,并委托环保部门定期对包括污水排放在内的各项环保指标进行测试,项目经理部对环保超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三)项目部认真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以及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规定,维护市民的利益,与当地群众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关系,尽力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便;

使当地群众积极支持工程建设,共同维护正常秩序。

(四)应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和公众进行安抚,以避免正常情况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施工噪音、震动、光线等扰民因素导致的民扰对工程进展造成的影响。

三、防止民扰的处理措施

(一)现场建立保卫制及严格的出入制度,加强对外来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不得任何单位和个人妨碍施工正常进行。

车辆出入有出入审批制度,人员进出现场持出入证。

(二)不允许任何单位在交通道路上设置障碍,除非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三)严禁各类人员向施工现场投掷各种物品或者殴打施工人员、破坏生产设备及其它公物。

(四)对各种扰乱正常施工秩序、在交通道路上设置障碍、阻止施工车辆正常进出的行为和责任人以及以各种理由擅自进入施工现场的外来人员,报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对组织煽动居民扰乱正常施工秩序的主要责任人,报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给施工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请求赔偿。

第一节工作措施

一、工作措施

(一)本着“绿色建筑,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方针,建立并实施针对本工程特点的施工现场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二)进场后,我们将立即与交通部门、社区街道办公室沟通联系、交流,以便取得支持。

派专人协调周边道路交通及安全监督,尤其是大型车辆进出时,在出入口设置警示牌。

确保施工期间交通、排污、安全等工作的顺利、畅通,为周边环境保护、人员安全及避免扰民、民扰等提供前提条件。

大型材料尽量在夜间进场,以避免影响交通和附近居民正常的生活。

(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晚22:

00至次日6:

00不从事产生噪音扰民的施工生产活动。

(四)加强与周边有关部门的沟通,有特殊情况时调整施工时间,将因施工给周边居民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限度。

(五)现场成立防扰民和保护周边环境工作小组,设立居民来访接待办公室,公布现场联系电话,密切联系周边居民,主动走访周边居民,专人负责接待居民来访,作好解释工作,对合理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

(六)防尘降噪措施:

垃圾外运时车辆要严密覆盖,防止扬尘和沿路遗洒;

出场前用压力水冲洗车轮和槽帮。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低噪音环保振动棒,装卸材料时,既轻吊轻放,又要在被吊材料与已吊材料之间垫木方,防止碰撞产生过大噪音。

在现场四周布置噪音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中有关规定及时降噪。

(七)现场设沉淀池,施工用水经多级沉淀、过滤并经检测符合环保要求后排入市政管网。

现场空地进行覆盖、硬化,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洒水降尘。

(八)场区搭设安全通道,高空临边危险处搭设水平挑网。

第二节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如下:

四新组长:

王灵

第三节绿色施工方案及措施

一、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管理措施

1、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形象设计,场容、场貌整洁、美观,确保达到标准化工地。

2、施工场区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并设立标牌,制定区域负责人实行旬检查、月评比。

3、施工现场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经常进行考核检查,并做好记录。

(二)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道路及施工现场全部硬化,安装水喷淋系统,并经常洒水,保持清洁不起灰尘。

如遇雨雪天气,及时清除雨雪,以保证周围群众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施工现场公厕制订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厕所每天清洁。

3、现场办公室及生产区进行硬化。

4、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现场垃圾站应封闭。

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如遇雨雪天气,及时清除雨雪,以保证周围群众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5、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6、应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

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要洒水降尘。

洒水的水源可采用冲洗沉淀池中二次沉淀的水,节约用水。

在工地出口处设专人清扫车辆,防止沾带工地内的泥土污染街道。

7、施工现场使用的茶炉用电开水炉。

(三)防止水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配备饮水器,保障饮水卫生。

2、砂浆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和土壤。

(四)防止施工噪音措施

1、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充分利用规定的早上6点至晚上22时的正常施工时间,合理安排好施工程序,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声。

2、对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噪声扰民。

3、强噪声半成品、成品加工制造尽量安排在车间内完成,并尽量使用低噪声或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4、地泵,木工加工棚等均用竹胶板搭设密闭棚,施工现场设封闭式垃圾站,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及施工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消纳。

(五)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1、凡是有污染源的材料,进场时都要单独存放。

并按材料说明之要求码放。

规格、型号、数量逐项登记,并与工地质检人员共同签写外观检验资料。

2、对领用有污染源材料的施工班组,讲明有污染的材料可造成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施工中,要求各施工队对有污染源材料的包装进行回收,如水泥袋、胶桶、涂料桶、油漆桶、稀料桶。

各施工队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领出多少材料,交回多少包装。

发现有随便乱丢和毁坏包装人员,一个水泥袋罚款30元,一个胶桶或涂料桶、油漆桶、稀料桶等罚款100元。

4、材料组人员对回收的包装要进行分类存放,及时通知供货商回收。

双方在“污染源材料包装台帐”上签字。

如有数量不符,材料组负责污染源包装的追溯,并作出说明。

5、分包施工队伍的污染源包装要自己设库房单独存放,并按总包的以上条款及要求执行。

二、节材措施

(一)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二)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三)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四)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五)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六)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3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七)结构材料

1、使用商品混凝土和现场拌制砂浆。

 2、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3、优化钢筋配料方案。

钢筋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4、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八)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软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

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九)装饰装修材料

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