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5005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1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一生要读的60篇诗歌共83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作者简介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

出身贫苦,上中学时因向往辛亥革命辍学参军,后到上海做编辑工作。

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

另外他还一度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专攻语音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并被巴黎语言学会推为会员。

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

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并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

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诗集中对民歌形式的利用作了有益的探索)、《扬鞭集》。

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

1934年,诗人英年早逝。

名作赏析(shǎnɡxī)

这首诗作于1920年诗人留学欧洲期间。

也许是情人不在身边,也许是对祖国的想念,伴着那景色,诗人唱出了心底潜藏的最纯真(chú

nzhēn)的爱情和热切的思念之情。

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不久诗人将名字改成《教我如何不想她》。

那时的诗人远离祖国故土,心中时时生出对故国的依恋,而那时的中国更是千疮百孔,其时诗人对故国的关心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天空明净,大地宽阔(kuānkuò

)。

云儿在天空中飘着,微风轻吹,吹乱了诗人的头发,也唤起了诗人心中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感情,接着诗人一声感叹:

“教我如何不想(bù

xiǎnɡ)她?

”反问加强(jiāqiá

ng)了那感情和思念的程度。

在夜里,银色的月光照在宽阔的海面上。

在这“蜜也似的银夜”,诗人却不能和恋人相伴,不能和心中的恋人在一起。

这月光和海洋契合无间、依傍难分的情景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感情呀?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上落花,水底游鱼,燕子飞舞。

这花因为燕子可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担心?

这游鱼因为燕子的出现可有着被水抛弃的担心?

也许,燕子送来了家乡的信息,让诗人的心里有着更深的触动,更深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中摇动,残霞映红了半边天,如野火在烧。

这冷的风和天边的残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衬出了诗人远离故国的失落和热切的思念之情。

思念之余,诗人看到的还是一片冷冷的暮色——残霞。

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在诗人最冷的心灵感受中,暗藏着对祖国深深的爱。

刘半农的诗歌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的风格,他也是早期新诗的作者中创作路子比较宽的一个。

他一方面吸收歌谣的散体或者外国的诗歌特点,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手法——重视意境的营造、比兴等。

如这首诗中,每一段的开头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

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

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

这首诗无论是在意境的营造上,还是在抒情方式的表现技巧上,都是后来中国白话新诗的楷模,对中国的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

第一部分中国卷第2节天上(tiānshà

ng)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jiēdēnɡ)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wú

shù

)的明星。

ng)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diǎnzhe)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早年先后在日本冈山高等学校和九州帝国大学学习医学。

在帝国大学,诗人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20年诗人在《时事新报·

学灯》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

这部诗集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同年,诗人和郁达夫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创办《创造》季刊。

1923年,诗人从帝国大学毕业。

1926年,诗人出任广东大学校长。

同年7月,诗人随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起义期间,诗人创作了大量历史剧,宣传革命,挖苦讽刺蒋介石的丑恶嘴脸,遭到蒋介石的通缉。

1928年2月,他开始了在日本的10年流亡生涯。

期间诗人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奠定了他的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的地位。

1937年,他秘密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有时代气息的历史剧,如《虎符》、《屈原》等。

解放后诗人一直主持文化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情感宣泄著称,他的《凤凰涅》热情雄浑;

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

他的《晨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

但这首诗却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

诗人作这首诗时正在日本留学,和那时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对理想未来的迷茫。

诗人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hǎibiān)彷徨。

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lè

yuá

n)的景象。

诗人将明星(mí

ngxīng)比作街灯。

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街灯则是平常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

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

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piāomiǎo)的空中”?

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

那儿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

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舒适的东西。

那不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那被浅浅的天河分隔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还在守着银河只能远远相望吗?

“定然骑着牛儿来往”,诗人这样说。

在那美丽的夜里,他们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

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颠覆了流传千年的神话,化解了那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

这首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

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好的梦想。

第一部分中国卷第3节红烛

红烛(hó

nɡzhú

)啊!

这样(zhè

ng)红的烛!

诗人(shīré

n)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bǐbǐ),

可是一般(yībān)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

冲突!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

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

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流罢!

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wè

ijiè

)底花儿,

结成(jié

ché

nɡ)快乐底果子!

你流一滴(yīdī)泪,灰一分心。

灰心(huīxīn)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诗人、思想家。

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

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入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学习,同时创作了大量爱国思乡的诗歌。

1924年,诗人的诗集《红烛》出版,奠定了诗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1925年诗人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曾参与创办《大江》杂志,同时与徐志摩等在北京《晨报》上开设副刊《诗镌》。

1927年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工作,同年任南京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参与创建“新月社”,和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杂志,同年出版诗集《死水》。

此后诗人放弃诗歌创作,埋头钻研学术,先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抗战期间,诗人带领最后从北京离开的学生徒步前往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4年加入民盟。

1946年7月15日,诗人抗议国民党暗杀民盟党员李公仆,在李的追悼会上演说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回家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枪杀。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3年。

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

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

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

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

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

矛盾!

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因为,诗人坚定地说:

“不误!

不误”。

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

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

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

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

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

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

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

实干,探索(tà

nsuǒ),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

诗人说:

“莫问收获(shōuhuò

),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

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

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gēngyú

n)和探索。

第一部分中国(zhōnɡɡuó

)卷第4节繁星

繁星(fá

nxīnɡ)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一三一

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女诗人、作家。

出生在一个清末军官家庭。

1918年进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后并入燕京大学)学医,后改学文学。

同年开始发表小说,登上文坛。

1920年起发表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开启文坛“问题小说”的讨论;

同年诗人的小诗创作也获得文坛的认可,在报纸杂志上时有发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其成立时惟一的女性。

1923年,诗人的诗集《繁星》、《春水》出版。

同年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成《寄小读者》等系列散文。

1926年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抗战胜利后,诗人东渡日本。

1951年秋回国。

1960年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在20世纪90年代,又写下了《再寄小读者》等著名作品。

1999年在北京病逝。

中国的新诗,在经过早期的过分散文化探索之后,开始回归诗的本身。

东方的诗歌进入了中国诗人的视野,那就是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的俳句。

冰心的新诗于1922年在报纸上连载,1923年结集出版的诗集《繁星》、《春水》就是她那个时期(shí

qī)的创作实绩。

在冰心的人生历程中,有两点对诗人的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一是诗人的童年是在山东威海度过的;

在这个海边城市中,诗人整日面对着变幻不息(bù

xī)的海面,整日在天水之间体味那份空阔和悠远。

二是冰心早年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

基督教的泛爱思想深深影响了诗人的“爱”的哲学。

这样的思想伴着诗人敏感的心灵,在诗人的笔下,在诗人的诗中飞翔了。

这一定程度(ché

ngdù

)上也是《繁星》、《春水》的主题和内容。

第一首诗,表现(biǎoxià

n)了人类应互敬互爱的“爱”的哲学思想。

在夜里,天空高远而深邃,透着深深的蓝色;

繁星在闪烁着,很是灵动,显示着生命的迹象。

诗人面对着这样的星空,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那繁星似乎是在互相默默地对语,似乎在这样的夜里彼此心心相印了。

它们又是如何在对语呢?

在默契中,在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那是一个和谐、充满爱的世界,更何况人的世界呢?

第二首诗,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也是诗人心灵的颂歌。

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点点群星;

想到了繁华的世界,香气四溢的花朵。

诗人再由这繁华而广阔的自然想到了诗人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诗采用了排比句,用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冰心的小诗形体短小,思想纯真,含有丰富的诗意。

如这两首诗,三言五语就塑造出一个生动的意境,用典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诗意感兴,启人深思。

诗人的一刹那的思考就足以让我们领悟世间的哲理。

诗的语言修辞的运用也特色独具,排比、反问、比喻是贴切和意味丰富的,拟人的使用更是融情入景,生动而情趣并具。

另外,一定程度的口语化,使她的诗凝练而不失自然流利,清新怡人。

第一(dì

yī)部分中国卷第5节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zhāoshǒu),

作别(zuò

bié

)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xīyá

ng)中的新娘;

波光(bōɡuānɡ)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15年考入北大预科班,次年入北洋大学,再次年转入北京大学政治学系。

1918年,诗人转入美国克拉克大学,第二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一年后获硕士学位。

1921年,诗人进入剑桥大学研究院学习政治学,同时开始创作新诗。

同年诗人和才女林徽因相识,坠入情网。

1922年3月,诗人与前妻张幼仪离婚,10月回到上海。

1924年,泰戈尔访华,诗人作为陪同及翻译与泰游历各地,并随泰一同去了日本。

同年诗人应胡适之邀任北大英文系教授,不久结识京城社交界名流陆小曼(她已为一名军人的妻子),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1926年,二人举行了婚礼。

此后诗人一方面继续在大学教书,另一方面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社”,创办《新月》杂志。

1931年1月,诗人主编的《诗刊》创刊。

同年11月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这次飞行旅途事务包括看望病中的妻子和赶场听林徽因的讲座。

这首诗写于1928年诗人(shīré

n)第三次漫游欧洲的归途中,写的是那年一个夏日的感想。

那是一个明媚的夏日,诗人怀着莫名的激情,瞒着接待他的大哲学家罗素,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康桥(即剑桥大学所在地,今统译剑桥)——诗人曾学习过、生活过的地方,想寻找他在那儿的朋友。

但是,友人都不在家,诗人就在美丽的校园里徘徊,在那一木一花之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那洒落其间(qí

jiān)的青春年华。

这些感想在诗人的心中酝酿了几个月,最后形成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就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和宁静的氛围。

诗人的来和走都是轻轻的,没有任何的声响,没有什么烦躁和吵闹;

但诗人毕竟要和那华美的云彩告别了,毕竟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

那阳光下柔柔的柳枝,映在轻轻荡漾的波光里,幻出点点的金鳞,照在了诗人的眼中,同样也拨动着诗人的心。

当年的友人的音容笑貌、爱人的切切私语(qiè

qiè

sīyǔ)在诗人的眼前浮现,耳畔回响。

那清澈的水中水草绿油油的,在水底摇曳,那清凉和优美都是诗人所羡慕的。

诗人的想象不再受控制。

在诗人眼中,那潭水就是天上的彩虹(cǎihó

ng),它被揉碎了,最后沉淀在潭底的浮藻间,聚合为诗人的梦。

寻梦?

诗人随即就有了追忆的沉思。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的深处追寻,直到星光点点还乐不思归,在美丽的月夜放歌。

然而那段美好的时光不会再现了,昔日的好友也杳无踪影。

诗人感到无限的惆怅。

诗人的怅然情绪也感染了虫子,它们知趣似地沉默着,不再鸣叫。

诗人要离去了,悄悄地离去,诗人不想惊动那美丽的场景,那美丽的回忆。

这首诗是中国新月诗的代表作。

四行一节,每节押韵,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参差变化中有整齐的韵律。

诗的整体有着强烈的音节波动和韵律感;

首节和尾节前后呼应,使诗的形式完整。

用词上讲究音节的和谐与轻盈,“轻轻”、“悄悄”等叠字的使用更是恰如其分。

这些都完美表现了新月派诗歌的特征:

完整的形式,和谐优美的旋律,诗句的紧密节奏等等。

)卷第6节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fēngjǐng)

看风景(fēngjǐng)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mí

nɡyuè

)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zhuāngshì

)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1922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并越级直接进高一的第二学期,开始接触新文化。

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在徐志摩等人的影响下开始新诗创作。

1933年大学毕业后,诗人先后在保定、济南等地教书,同年出版其第一部诗集《三秋草》。

抗战时期,诗人前往四川大学任教,期间曾赴延安和太行山一带访问。

1940年后先后在西南联大、南开大学任教。

1947年诗人应邀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专事创作。

1949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建国后,诗人历任《诗刊》、《文学评论》等刊物的编辑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等职务。

2000年12月病逝于北京。

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慰劳信集》、《鱼目集》、《汉园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有一些译作,如《哈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