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精选例题带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精选例题带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精选例题带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位移与路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t图象
知识点5: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
方向与此时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
A.12.5m/sB.12m/sC.12.75m/sD.11.75m/s
知识点6:
加速度
(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a、v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练习6-1: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练习6-2:
对以a=2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
C.2s末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
D.2s末的速度是1s末速度的的4倍
练习6-3: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t=t0时,位移x>
0,速度v<
0,加速度a>
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
A.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知识点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练习7-1:
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练习7-2: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知识点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括号中为初速度
的演变)
(1)速度公式:
(
)
(2)位移公式:
(3)课本推论:
(
(4)平均速度:
(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
(5)中间时刻的速度:
。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
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
练习8-1:
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刹车后5s内的位移是多少?
答案:
18.75m
练习8-2:
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答案:
36m;
25s。
知识点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
实验步骤:
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
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
常见计算:
一般就是求加速度
,及某点的速度
T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6组数据,则
如果有4组数据,则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
比如求A点的速度,则
(3)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
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当向两边延长交于y轴。
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求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点。
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
直接取数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的点,则
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H=gt2/2,vt2=2gh
练习9-2:
雨天后一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m,则此房子的高度是()D
A.2mB.4mC.8mD.16m
练习9-3:
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点用多长时间(不计空气阻力).(g=10m/s2)答案:
1s
力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
B.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
G=mg。
(2)
重心: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关于重力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不能用天平测量
B.物体放在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
C.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
D.物体形状固定不变,物体运动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
弹力
(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
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簧弹力:
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5)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假设法
练习3-1: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
B.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性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说明: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静
fmax(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注意: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练习4-1: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练习4-2: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认识中正确的是()B
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C.由
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F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练习5-1:
一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
B.使物体沿斜面的力实际是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成
C.物体所受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实际上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练习5-2:
放在水光滑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N,方向水平向左,F2=16N,方向水平向右,当F2从16N减少至0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C
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练习5-3: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加一个力F’,这个力最小值是()B
A.FtanθB.Fsinθ
C.FcosθD.F/sinθ
共点力平衡
(1).平衡状态
a.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加速度为零。
(2).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
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力,而仍保持系统静止,则B物体重力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20N30N
动态平衡
图解法;
解析法
如图所示,绳OA、OB悬挂重物于O点,开始时OA水平.现缓慢提起A端而O点的位置保持不变,则()D
A.绳OA的张力逐渐减小
B.绳OA的张力逐渐增大
C.绳OA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
D.绳OA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如图所示,在长直木板上表面右端放有一铁块,现使木板右端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变大),保持左端不动,则木板在转动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将()B
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
力学单位制
(1).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
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
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抛掉副油箱,是要减少惯性,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不存在惯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大的缘故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如图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C
A.物块P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
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力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用一个F=20N、与水平方向成30°
角的恒力斜向上拉物体。
经过3s,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
(g取10m/s2)
答案:
2.61m
超重和失重
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
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就失重。
完全失重:
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如: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竖直上抛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连接体间弹力为0.
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则他自己的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取10m/s2)()BC
A.升降机以8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8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瞬时问题
弹簧、橡皮筋——弹力不能发生突变绳、细线、杆子——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连接体模型——整体法与隔离法
练习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C
A.μmgB.2μmg
C.3μmgD.4μmg
临界问题
练习9:
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θ=37°
的光滑斜面的固定铁杆上,求:
(1)斜面和小球以a1=
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当斜面和小球都以a2=
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知识点11:
传送带问题:
练习11:
倾斜的传送带以v=10m/s的速度顺时针稳定运行,如图3-2-20所示,在传送带的上端A点轻轻的放上一个小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点到下端B点的距离为L=16m,传送带倾角为θ=37°
,求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g=10m/s2,sin37°
=0.6,cos37°
=0.8)
【解析】 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由于传送带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f,受力如图甲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1解得a1=10m/s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为t1=
=
s=1s,
t1时间内位移x=
a1t
=5m
由于μ<tan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做加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f′,此时受力如图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a2=2m/s2
设最后一个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t2,则L-x=vt2+
a2t
解得t2=1s,t2=-11s(舍去)所以物体由A到B的时间t=t1+t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