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695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卷03解析版高一历史周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考试范围912课Word下载.docx

4.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用作宴请及馈送过往官员的费用)由原来的中央追拨付或预留系省

钱,改为由系省钱与不系省钱合并支付,“谓如本州额定公使钱一千贯,则先计其州元收坊场、园池等项课利钱若干,却以不系省钱贴足额数”。

这一变法举措有利于()

A.整治官场贪腐之风B.缓解中央财政压力

C.压缩地方财权空间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

4.答案:

B

中央不再拨付公使钱,这有利于减少中央财政支岀,缓解当时财政困难的局面,故选B项;

公使钱全由地方筹集,易造成地方盘剥百姓,加剧贪污腐败之风,故排除^项;

该变法措施没有涉及地方财政权力问题,故排除C项;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5.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秦朝B.汉朝C.宋朝D.元朝

5.答案:

D

本题考查宋朝的中央官制。

宋朝建立后,中央说真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另设置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管理财政赋税,故C项正确。

秦朝、汉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还设立中朝,排除A、B两项;

明朝废除丞相,分权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设置内阁,排除D项。

6.宋太祖曾说: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他所说的“外忧”主要来自()

A.突厥

B.匈奴

C.契丹

D.女真

6.答案:

宋太祖时期的外忧主要是北方的契丹,故选C项。

7.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

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

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

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7.答案:

材料“圆署会议制与分领制相结合”“数名行省官员共同议政决策”“四大职事由官员分别执掌”体现出元朝行省官员之间的分权制衡.故D项正确;

A项错在“监督皇权”;

B项说法错在“独立”;

C项说法错误。

8.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

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D.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

8.答案: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

元朝的行省制。

A.根据图示可知,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元朝的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了适应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故A正确;

B.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蒙古文化,故B错误;

C.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无法体现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故C错误;

D.题干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加强君主专制不符,故D错误。

9.辽建国后,皇帝按春夏秋冬四季外出游猎,朝中官员随行,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

其中夏捺钵在永安山或炭山,与南北面诸大臣会议国事;

冬捺钵在永州东南,与南北面大臣议国事及接受外使朝贺。

捺钵制度(  )

A.说明辽帝国保留了草原习俗B.说明辽朝中央集权制尚未稳固

C.反映出辽代并没有固定的都城D.纯粹是皇帝游乐、休闲的需要

9.答案:

10.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写道:

“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

”自注:

“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10.答案:

本题考查宋代少数民族,难度中等。

材料“菊”和“重阳”是核心。

无论是诗中的“菊”,还是自注里的“重阳”,都表明了女真族对重阳节及其风俗习惯的重视,进而说明吸收了中原的文化,故D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项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未提及,排除;

重阳节起源于周朝,逐渐由汉族传人少数民族,故C项错误。

11.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皇帝的秘书机构B.中央的派出机构C.地方的自治机构D.朝廷的朝贡藩属

11.答案: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难度中等。

“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

中书省是中央机构,所以“行动的中书省”指的是派到地方上的中央机构,故B项正确;

行省的设立是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给地方自治的权力,故C项错误;

“行省”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机构,不是藩属国,故D项错误。

12.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

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

这说明()

A.官僚政治的工具性B.三权之间相互牵制

C.三大机构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D.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12.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权,三大机构分工明确,其中御史台是为了监督“管行政的中书省”和“管军事的枢密院”,其目的是加强皇权,可见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就是皇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故A项正确;

材料只强调政府机构的分工,没有体现三权的相互牵制问题,故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成为皇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提高,由此排除C项。

材料只是在表明国家的政治体制,没有涉及家的问题,由此排除D项。

13.“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

”材料体现的是()

A.大定之治B.庆历新政C.光武中兴D.贞观之治

13.答案:

根据材料中“号称‘小尧舜’”可知此时的统治者是金世宗,由此判断为“大定之治”。

选A。

14.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

“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

”这表明()

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D.民族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14.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北方的音乐和宋词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北方、南方的文化交流.这表明宋朝的民族融合推动了文化发展,D项正确。

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艺术转型”,排除B项;

C项与材料中“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不符,排除。

15.唐代承袭传统,城内有市门坊墙隔断。

北宋城市则呈现为街道的线形布局。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城沿街店铺排比,各业杂陈,行人熙熙攘攘。

由此可见,北宋()

A.开始打破传统的坊市隔离B.城市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

C.摈弃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D.城市布局相对简约而保守

15.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

根据材料“北宋城市则呈现为街道的线形布局”“开封城沿街店铺排比,各业杂陈,行人熙熙攘攘”可知,北宋城市打破坊市分离格局,商业街十分繁荣,说明相较于唐代,北宋时期的城市经济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故B项正确。

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故A项错误;

北宋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但并未放弃军事防御功能,故C项错误;

北宋时城市布局更加开放,而非“保守”,故D项错误。

16.唐代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福建,主要是茶民评比茶叶质量的高低。

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

由此可见,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

C.小农经济趋向解体D.

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

16.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根据材料中“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可知宋朝以后,斗茶之风已经普及社会各阶层,这是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的表现,B项正确;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A项;

宋朝时期小农经济依然存在,没有趋向解体,排除C项;

材料主旨是宋代斗茶风气的世俗化,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7.据记载,宋仁宗时,身任馆阁清贵之职的凌景阳,与酒店富户孙氏女为婚。

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

哲宗朝的尚书右臣胡宗愈“妹三人,并适富人”。

就连宋仁宗也受这种风气影响,曾一度想纳寿州大茶商陈氏女为后。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不受重视B.商业发展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C.官员大多较清廉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抛弃

17.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

材料信息表明宋代官员愿意与富有的商人交往婚配,甚至形成一种风气并影响到皇室,说明当时人们传统的“贱商”观念发生改变,这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

材料信息与科举制无关,故A项错误;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宋代官员是否清廉的结论,故C项错误;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始终,故D项错误。

18.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18.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土地兼并作为封建社会的毒瘤一直都存在,很多朝代采取抑制的措施,而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宋代对土地兼并放任不管。

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产生的的现象,租户和佃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

C选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

D选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

19.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命题时“并不以儒书为限,多杂出于老庄之书”,出现了“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的情况;

对于考生的答案,在形式或内容上不做严格规定和限制。

这表明北宋时期()

A.佛道思想开始传播B.儒学逐步失去正统地位

C.科举考试更加规范D.统治者文化政策较宽明

19.答案:

当时尽管处于儒学复兴时代,但是儒学对科举考试还没有具备后来明清时期那种绝对化的影响力,因此科举考试命题范围很多来自儒家之外的道家,而且对于考生作答的内容和形式,官方不做严格限制,这有利于考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体上体现出的是统治者文化政策的宽松,故选D项。

20.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答案:

本题考査宋代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中的“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A项正确;

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可知,交子产生于铁钱流通不便的背景下,B项错误:

交子的产生和使用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错误。

21.下表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统计表

比较项

中原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其他地区

唐朝

73%

11%

6%

10%

北宋

63%

17%

南宋

26%

65%

3%

——据俞建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赵雅辞统计)整理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

该研究者()

A.能严谨地进行历史推论B.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D.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21.答案: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从唐朝到南宋时期,中国美术家各分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但同时也是政治中心南移的影响,题干中只看到经济因素而忽略政治因素,故C正确;

AB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

D史实是准确的,结论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

C。

22.宋太祖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宋太祖这样做()

A.扩大了科举制的社会功能B.有利于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C.使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D.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隐患

22.答案:

23.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

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

这些现象( 

 

A.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

23.答案:

24.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24.答案:

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

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

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

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

25.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5.答案:

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

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

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

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宋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

因此本题选C。

26.宋朝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6.答案: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

材料显示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是衰退,而是进步的表现,故B项错误;

材料中“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的信息说明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户数增多,从而说明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租佃关系,农民对地主的人身关系无法得知,故D项错误。

27.唐朝中期,韩愈仿照佛教的法统编造了“道统说”,宣称古圣贤、舜、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之间存在一个承接的道统,只是到了孟子就中断了,现在要由他来传承。

A.儒学逐步趋于宗教化B.儒学正统地位的重新确立

C.儒学复兴的客观需要D.佛教地位凌驾于儒学之上

27.答案:

本题考查唐代儒学复兴。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正统地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遇挑战,到唐朝中期,佛教、道教对儒学的冲击仍很大,为此韩愈编造了“道统说”,其目的在于复兴儒学,故选C项;

通过题干可知,韩愈的“道统说”是仿照佛教法统编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懦学的宗教化,排除A项;

题干述及的是韩愈认为儒学“要由他来传承”,不能证明儒学正统地位在唐朝重新确立,排除B项;

“佛教地位凌驾于儒学之上”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8.朱熹《朱子语类》中讲: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

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

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

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

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28.答案:

朱熹把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材料中正是把三纲五常融入到天理中去的主张,故B项正确。

朱熹认为理是外在东西,不是内心反省,故A项错误。

格物致知是朱熹求理之路,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C项错误。

材料论述是三纲五常与天理的关系,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B。

29.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为主,其目的在于()

A.发挥儒学在巩固社会秩序和树立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

B.通过采取差别对待的民族政策,保障蒙古贵族的利益

C.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D.适应“西学东渐”的需要,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

29.答案:

30.程颢诗云: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30.答案:

根据材料“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可知,程颢强调的是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选项符合题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属于道家的思想,A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选项排除。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选项排除。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

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題。

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

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

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

“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

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

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

”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慣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

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

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

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7分)

31.答案:

(1)原因:

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

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

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

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

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影响:

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