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073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文档格式.docx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

  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

  二、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

  1、仔细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画出不懂的词句。

  2、再次读课文,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把不理解的记下来。

  3、理清课文的思路,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的事。

  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

文要读通。

  2.提问学生上述问题。

提出未解决的全班讨论。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提示学生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

  末字与未字区分开。

未字上横稍短,末字上横长。

试右边是式,没有撇。

瞧是左右结构,左面是目,里面是两横。

考下面不能多横。

  区分震与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也都有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

振兴、振奋用振;

震惊、震荡、地震用震。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辅助练习。

  例:

  末(   )  试(   )   震(   )

  未(   )  式(   )   振(   )

  绩(   )  愤(   )   退(   )

  迹(   )  奋(   )   褪(   )

  四、理解词义: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愤字为例:

愤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发愤。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愤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找出发愤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

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

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发愤一词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读一读。

体会发愤一词在本课中是童第周在文化基础差,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的情况下,自己下决心努力学习。

  

(2)依照上述方法,理解耐心、钻研、再三等词语。

  耐心字典中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

课文中指童第周不急躁,不厌烦,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剥掉了青蛙卵的外膜获得了成功。

  钻研指深入地进行研究,课文中指童第周不声不响地深入研究。

  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校长让他跟班试读。

  五、指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

即:

读通文。

  六、作业:

熟读课文,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2.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4、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的哪两件事?

  二、抓住两次一定要争气,精读感悟

  文中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借助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采取以下步骤开展教学:

  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让学生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

  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

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

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

一定要争气。

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

  3.句式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知道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童第周在________情况下,心里想:

  

(2)童第周________终于为________争了气。

  三、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1.指名读1~3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心想一定要争气?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

  

(2)提问,讨论:

再三是什么意思?

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

  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

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

再三请求进一步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联系上文,才字在这个自然段出现了三次,但意思并不一样。

可采用根据句意判断词义的方法,训练学生领悟词义的能力。

  3.出示练习:

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种解释:

①刚刚;

②仅仅,只有;

③勉强

  

(1)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   )

  

(2)平均成绩才45分。

  (3)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

  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第1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

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

第3句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

通过这样的练习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词义,即据句选义。

同时,也要通过反复练习朗读,来进一步体会童第周渴望学习的坚强信念。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刻苦钻研。

  4.出示重点句: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5.课堂讨论:

发愤的意思是什么?

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更加发愤学习的?

  

(1)理解词义:

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

  

(2)让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标画出童第周怎样发愤学习的句子。

  (3)指名让学生回答。

课文是从两方面叙述的:

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

  这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童第周振作精神,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在发奋苦读。

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赶上了别的同学,而且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

  (4)讨论:

童第周为什么在半年之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让学生用文中句子来回答。

  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

&

lsquo;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rsquo;

这段话共有三句,既是童第周的内心表白,也是他发愤学习的精神支柱。

包含三层意思:

要争气,即要有志向;

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

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5)句式训练,让学生练习用因果句子,说完整话。

  ①因为我不比别人笨,所以________。

  ②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因为我________。

  四、学习4~5自然段。

  1.指名读4~5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

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

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3.课堂讨论。

  

(1)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是什么事?

  教师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意。

  

(2)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

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有耐心和细心。

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

  (3)从这段话中哪些地方看出,这种手术非常难做?

  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两个基本方面思考:

一是联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

二是同学们都不敢尝试。

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

  (4)童第周是怎样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文中只用一句话讲述童第周成功的经过。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刻苦钻研;

二是不怕失败;

三是耐心加细心,最终以顽强的精神和熟练的技巧,使手术获得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5)讨论:

童第周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深入理解童第周为祖国争气的崇高思想境界。

  首先让学生自读4、6两个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带有争气一词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童第周这次成功是在什么情况下为谁争气?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认识到全文两次提到的争气含义是相同的。

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

三是要肯努力。

但是第二次争气要比第一次争气更深一步。

第一次是为自己争气,不甘落在同学们的后边。

第二次是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争气,不让外国人讥笑我们,不甘心落在外国人的后边。

  五、学习拓展

  让学生以童第周真行!

为开头说一句内容具体的话,赞扬童第周取得的成绩。

童第周真行!

他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终于做成了教授几年没有做成的手术,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六、读了这篇课文,你从童第周身上学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