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399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品德课教师能力培养之我见Word下载.docx

所以,担任本课程开发、研究和教材编写任务的专家学者们必须学习课程标准,而且要学透它;

在一线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们也必须学习它,掌握它;

作为一名教学骨干分子,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自己本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更是非深入细致地研读分析课标不可。

(一)北京教科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的王玲老师认为:

要学习、把握好《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1、准确理解“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定位

“活动型”是就课程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而言的,是针对教和学的方法、形式而言的。

“综合课程”则是从课程方面来定性的,是相对于分类课程而言的。

(1)课程的“活动性”表现在:

①本课程不是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活动的方式设计,以活动的形式组织,以活动的形式实施的。

它是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真切的体验。

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儿童的生活经历、身边的事,以及由此而得到的经验感受和直觉认识,是儿童经历过的、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生活,是儿童已经进行过、正在进行、马上就要进行的活动内容。

③教和学的方法,要求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儿童在广泛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然后逐步内化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课程的“综合性”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理解:

①综合的原因:

A、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学科大融合。

B、生活本身是综合的,儿童的学习本来就应该是综合的、统整的。

这样的学习同其生活本身协调同步,又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

C、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使得课程必须综合化。

D、原来的诸多学科课程——思品课、社会课、生活课、健康课等,常有内容、目标上的交叉与重复。

②综合的内容:

A、课程目标不是局限于学生的某一方面的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B、以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需求为核心内容,把思品、常识、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课程内容整合起来。

C、整合后的本课程,是多重价值功能的综合。

由于学科的高度综合,本课程既含有生活中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统一,又含有生活其中的学生与整个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因而使得课程具有了思想品德、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多重教育功能。

③综合的方法:

A、课程目标以总目标加分目标分述的方式,呈现四维综合发展的需求;

B、以儿童生活的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设计课程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表述。

C、学生的每一个自主性活动,应该将四维目标的实现融为一体。

2、课程的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1)生活性:

A、课程强调必须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必须遵循儿童生活的本来逻辑。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产生道德。

人的生活需求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产生交往。

这种联系与交往就必须遵循某些规则,这就产生了道德。

因此,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产生道德,道德只能存在于生活之中。

脱离了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

B、课程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这些现实生活指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之间发生的生活内容,是儿童本身经历或接触得到的近身的生活。

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C、以生活化的主题活动为教育载体。

所谓生活化的主题活动,是指活动设计要源于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里需求。

教学中要提倡用儿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和参与。

这就是主体性原则。

D、教育的内容资源是生活经历本身,但教学的目的要高于和优于生活。

要顺其自然提高优化,不能放任自流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

(2)开放性

A、课程整体理念上的开放,由重视双基(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课程是全方位开放的。

B、课程内容的开放。

教科书中的已有内容,仅仅是一个个的范例,它引导着我们深入儿童的生活,从生活中去提炼、捕捉对儿童有意义,为儿童感兴趣的所有问题,补充到课程内容中来。

另外,教材中大量的空白,前置与后延活动的安排,本来就给了我们开放的空间。

C、授课时空上的开放

课堂——校园——家庭——社区——大自然(学生生活的所有空间)。

课前——课堂——课后——家庭生活(学生生活的所有时间)。

D、评价的开放

对学习结果的关注——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评价主体——评价角度——评价尺度的多样化。

3、活动性——强调做中学,参与中学,全员参与。

(1)课程目标必须通过教学生活来实现。

低幼儿童最适合学习的,是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

这两方面的知识能力,最主要的是靠直接参与活动来获取的。

(2)学生的活动,需要教师指导与参与。

这是教师的引领导向功能,组织功能。

教科书主要承载的不是知识,而是提供教学活动的工具和设计线索。

(3)学生的主体参与,全员参与。

(二)课标的文体特点

1、简明易记;

2、突出基础性;

3、重视过程与方法;

4、理念上有创新;

5、结构上有创新。

▲对课程目标的表述非常简明。

总目标就一句话: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从四个方面阐述,只用了20个字: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具体地要求要也只有区区12条,146个字而已。

▲课程目标是“下限”,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学生所需的最基本的东西。

从表述上看:

多为“初步培养”、“初步了解”、“了解”、“养成”、“乐于参与”、“体验”、“尝试”等。

以学生生活活动为基础,强调整理与优化,适度地进行超前引领。

▲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与选取的种种方法,作为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过程”是指学习、思维、探究、质疑、表达等过程。

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参与、强调活动。

“书上得来的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

过程与方法最能反映学生的意志、智慧,最能培养技能、行成习惯。

过程是结果的前提和基础,有时过程与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本课程提倡自主探索的方法,明确提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不同的方法”就是用自主自选的方法探究。

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还是评价的改革。

过去评价主要重结果,现在过程与结果同时强调,这是一种评价思想的改革。

▲理念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以生活为基础”、“是综合型课程”、“突出了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以“三线四面”结构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轴线: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与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解读学习课标时应该注意把握的几点:

1、全面把握内容标准与课程目标,相互联系起来理解。

即任一方面的内容标准都同时包含着其它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如“健康安全地生活”这一方面内容在教学实施中,应当同时注意落实“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个方面地课程目标。

如《我会好好地吃》、《小心,别伤着》的教学,都必须整体地把握和呈现,不能顾此失彼,只完成某一方面的目标。

同时,任一方面的教学内容,都必须承载四个分目标的落实任务:

一句话,内容也好,教学目标也罢,在实际教学中都必须相互联系,整体把握,课课节节体现。

既不能割裂成条块,孤立地对应地去理解和落实,也不能硬性地划会阶段,分出落实的顺序。

2、在对课程标准的细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合适的程度。

防止过量、过难、过深,要加强针对性和时代性。

了解——掌握。

3、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4、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和引导作用。

[主体(自主)——主导(组织)]

5、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随机评价。

评价,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行为表现的评价,如态度、情感、行为、方法等方面的。

关于过程评价,其实是随机的激励性、号召性的随机点评与平时的评定记载,与我们平时的课堂上的表扬评价属同种形式。

评价虽说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更应强调它的目的性、功能性(调控、导向、激励、巩固等)。

(五)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慧珠老师,有非常精辟的见解。

当然,《品社》与《品生》虽然属于两门课程,毕竟是属于同一个系列、同一个范畴的课程。

在课程性质,目标与特征方面,必然存在许多相同相通之处。

这里尽量选取其中有较明显差异的内容,加以列举和分析。

1、关于课程目标中的“社会”及“社会性”两个词语的理解与把握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中提出;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则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社会”一词。

我认为,前者以生活冠名,侧重的是儿童实实在在的狭义的“生活”——衣、食、住、行(短途)、玩、育;

而后者以“社会”冠名强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侧重的是儿童、少年的社会实际活动。

是广义的生活形式。

要求学生的眼界更开阔:

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维更理性:

分析社会现状,理解社会现象,处理社会现实矛盾;

知识与技能要求更高: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认识社会的深浅、对错,最后都以知识的形式存在,而所有的社会性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以其作为基础,由此而发生。

比如,规则、法律知识、责任意识、地理、历史知识、人类社会简史、环境知识等等,学生都必须有一个宏观的、正确地把握和了解。

当然不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这些相关知识为最终目的。

所谓“社会性发展”,就是指一个人参与社会活动所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积极、正确、有效地培养与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知识水平更加深广巩固。

同时这三个方面呈现整体性、综合性的提升。

这种综合性的整体提升,必须也只能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学习、培养和发展(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学生要学会参与,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去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是一门新型的德育课程。

2、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

(2)经验性,(3)基础性,(4)有效性。

所谓“经验性”其实就是生活性的又一种表达形式。

有生活有经历才有经验。

这种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是最有价值、最为重要、最为有效的教育素材。

与《品德与生活》一样,也必须强调学习活动的自主性。

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教师、教材都必须特别把握好示范,引导,组织与说教、包办、强加两者之间的度。

所谓“有效性”,是指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追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课程目标的基本合格化,教育形式的活动化、趣味化。

▲小结:

学习把握课标能力培养

1、认真、反复、字斟句酌地研读《课程标准》文体。

2、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见解。

3、各种解读文章的学习。

4、在实施教学、教研时常备手边,作为纲领对照应用。

二、培养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教材的改革。

新课标统领下的教材编写,虽然本出多门,特点各异(各省都有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江苏版三种教材我们接触较多),但这些教材都必须体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

如何才能更快、更准、更好地把握新教材,这是每一个第一轮执教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要把握好教材,必须参加各级教材应用培训和相关的专家讲座。

比如人教社出版发行教材以后,在省市级专门组织了专家团对教材的应用进行跟踪培训讲学;

各省市的教研机构又跟踪组织了一、二级教材培训;

县级以下对上岗教师组织了三级培训。

在座的各位骨干教师,一般都参加过二级、三级的教材、教法和通识培训,至少也应该参加过三级培训或者校本培训。

这些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对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特点、如何应用好教材起到了提纲挚领的作用,对提高我们把握教材的能力非常重要。

(二)文本研读,微观把握。

作为执教者,必须反复认真阅读教材,仔细琢磨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个形象,分析和思考它的特点和功能以及编者的意图。

特别要对教材所呈现范例的多重功能,可能牵涉到的多项目标进行准确、全面地把握。

(三)文本要结合起来综合对照研读。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好教材,应用好教材,最好是把教材、教学用书、课程标准结合起来研读,然后认真观看典型课例录像。

(四)多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多参与“做课”活动。

在交流合作中提高把握和应用教材的能力。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

▲目的:

1、为师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间的对话与互动提供素材和指导。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互对话的文本。

这种对话,要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欲望,要能为学生开展学习和探究构建平台,要能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还要能为教师转变观念提供合适的工具和手段。

2、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提供范例和空间。

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素材),受地域、环境、篇幅的限制,无法包罗万象,处处适用,更不可能与五湖四海的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学生的学习决不能仅停留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中,必须根据教材的范例,结合当地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开发、提炼、补充合适的教学资源。

教材为此提供了大量的“空白”、提示、设计,以适应和满足教学的需要。

3、既向港、澳、台及国外学习,又考虑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实现二者的融合,探索教材改革的新路子。

如,小兔贝贝,卡通人形象、环保内容、民主意识、人权思想与传统故事、风俗、礼仪等。

▲指导思想:

1、体现“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努力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社会知识的获得进行有机的融合。

2、体现“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

3、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

(新教材观——与学生对话的文本,与学生交流的朋友;

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不再是“教本”。

新德育观——由道德观点的注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到强调形成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观念,道德感受力的提高和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培养;

由追求完美的理想化的道德生活,到强调教育的真实性、儿童真实的心理感受,提出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行为要求;

由直接的说教和道德结论,到教给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取向,强调自我回顾、体验、感悟生活;

体现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

注重兴趣培养;

教学目标从重结果到重全过程;

自主活动与教师组织、参与、指导;

合作、探究。

▲特点:

1、以三对基本概念作为核心,贯穿于每个话题中。

独立——依赖传统——变迁差异——共性

独立意识,生态意识

权利义务意识;

合作意识,双赢观、分享观、尊敬他人和自然…

自信心、自豪感;

进取精神

创新意识、发展与超前观

整体和公德意识,规则意识、多元观、换位观;

宽容与理解,求同存异。

2、通过三层话题来展开学习主题。

单元话题(某个方面)、课题(某个专题)、分话题(多角度、多侧面)。

3、强调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4、突出“体验感悟”和“研究性”学习方式。

三、创设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强调活动为主要形式,这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要想成为本学科的优秀教师,就必须有极强的教学活动的创设能力和活动的组织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依我个人的浅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收集、概括、提炼出一些基本的活动模式,如“传花式”、“接力式”、“竞赛式”、“调查式”、“表演式”、“座谈式”、“投票式”、“制作式”、“推介式”、“评价式”、“歌谣式”、“观赏式”、“研讨评议式”等等。

有了这些“涵数表”式的基本活动模式的储备,在需要应用的时候,就有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就多了许多创作的灵感。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貌似顺手拈来的新奇的活动设计,其实并非偶然,也不是他们脑子活、心眼多,只是他们的生活积累不同,见识经验有异而已。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

我们必须做生活中、教学中、学习中的有心人、细心人,随遇随记,随时加工完善,然后置于“锦襄”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广告语、宣传牌、爱心卡、友情卡、小玩具、折编剪画等作品的制作、展览等,信箱投票、信封魔盒抽签、魔术变题等。

2、学习、借鉴,做会改造的“拿来主义者”。

在听课观摩中,在报刊杂志的教学实录中,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常常会有许多非常新奇巧妙,富有创意的、很经典的活动设计,如果我们摘抄下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以改造,时不时拿出来欣赏、玩味、整理、修改一番,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惊喜与灵感产生。

有的人总说听课是受罪,尤其听水平低下的课是如此。

我却认为:

好课有奇思妙想;

一般的课也不乏独创新招。

关键是我们是否带着“显微镜”,在专心地搜拣并带着专一的思考去琢磨和发现别人的招招式式。

如武汉市何家垅学校校长,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孙民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二课“战胜胆怯”时,采取了分组对抗辩论的活动形式,先把学生分成“胆怯者”与“不胆怯者”两大阵营,教师坐在中间当主持人。

先由“不胆怯者”勇敢地介绍不怕的原因和战胜胆怯的经验。

再对应地请同类“胆怯者”发表看法,如果受到启发不再怕了,可以归入对方阵营,反之也如此。

若一个同学的想法、做法仍没有说服对方的同类胆怯者,本阵营可以合作协助,直到消除胆怯归队为胜。

如此周而复始,以同学的经验、做法来教育和影响同学,再加上教师适时地激励表彰和“帮腔”,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实现目的。

又如:

永修县建昌小学戴萍老师在上四下“品社”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在引导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永修美景、丰富物产、便利交通、杰出人物介绍、展示之后,非常巧妙地开展了主题明确的才艺展示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我的家乡。

(写诗的、画画的、书法形式的、广告形式的、导游形式的……)。

再如:

德安县一位教师在上四上第三单元第四课“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课前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会变”的价格及其“会变”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组织课堂报;

就汇报的素材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怎样消费最聪明,为什么有时明知吃亏还必须购买。

再比如:

九江市柴桑小学陈燕老师上《团结合作才能赢》一课,设计了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没水喝》以及谈听后感的导入活动。

南昌市东湖区的一位教师在上五下《吃穿住话古今

(一)》时,课件首先录制了《报菜名》的相声小段供同学欣赏,并提出了两个具体要求,数一数共报了多少个菜名,你比较熟悉或者吃过的有哪几道菜?

用这个活动导入新授。

这些活动的设计,不都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吗?

3、充分相信自己,我能发明创造。

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个艺术家、一个科研工作者、一个思想家。

一个人的心胸、大脑是广阔无限的,这里蕴藏着远远多于大千世界的无数奇思妙想。

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游戏规则、所有的工具和技能,都是这些奇思妙想加反复实验发明创造出来的。

我们不能只做“拿来主义者”,更要做发明创造者。

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闭门造车是任何一个爱动脑、善动脑的人都能实现的,何况教学活动的设计比发明车船制造车辆要容易。

只要去思想,谁都能创设与发明许多的、新颖的教学活动。

所有的体育活动、娱乐活动及其规则,不都是发明创造然后逐步完善起来的吗?

当然,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还是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首先要确定活动的目的,然后设想活动的形式,最后去填充活动的内容。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就是要围绕某一个目标,苦思冥想,执着求新,达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境界。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惊喜地发现:

自己的大脑特好使,自己的心眼特别活,自己的活动设计能力特别强。

四、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备课时对教案要精雕细琢。

孔子说“食不厌精”。

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而更需要精益求精。

具体地说就是要对自己准备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都在心中反复斟酌酝酿。

要把自己分成“两个人”——老师、学生,交互活动的各自感受应反复反馈到同一个“我”的大脑中,这样反复修改,以求更好。

这个活动还不光是课前应该做,上课时也应随机做。

从某种意义上课,教案是不该有永远的定稿的。

这种追求精神,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观因素,是关键。

一个不爱琢磨的厨子,永远做同样的包子;

一个只知道抄袭着旧教案上课的教师永远成不了教师中的佼佼者,更不用说成名成家了。

2、要重视“做课”。

做课一般是指大规模的展示课、竞赛课等上课之前的集体备课、反复试教的过程。

毫无疑问,做出的课跟我们上的常规课不可同日而语,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反映的也不可能是某位教师个人的心血结晶和能力。

但是,做课活动对所有全身心参与的教师来说益处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真正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快车道”。

对于执教者来说,做一次课就是一次跨越式提升;

对于参与者来说当然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各自的参与程度和个人悟性,但一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因为做课的过程,就是关于优质课的努力方向、评定标准的最深刻、最明确的阐述,是关于备课字斟句酌、预设师生互动最详细周到的范例。

永修县新城小学的李兰老师,参加九江市优质课比赛的课题是一下第二单元的第四课《风儿吹呀吹》。

一开始,她精心设计了一个导入活动——比赛玩小风车,看谁的小风车转得好。

(于是每位同学发给一只漂亮的小风车,全班同学自由玩。

)经过反复试教、做课,这一活动改为:

先要求同学们闭眼,教师读秒后,变戏法似的变出了3只小风车展示给大家,接着宣布分三组选派代表上台比赛玩风车,看谁使风车转起来的方法多、方法巧。

下面的同学为各自的选手加油、助威。

第二个活动是“找风”。

教案第一稿的设计是:

先用课件呈现教材P32——P33中的找风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后,说出风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再让学生谈平时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风。

后来改定为课件呈现在九江市比赛学校附近实拍的表现风的的照片,请学生从中发现风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再请同学们在教室中找风,平时感受到的风的现象也可以说。

1997年,我代表九江市到赣州市厚德路小学参加全省“双优”比赛,执教萍师附小王全刚校长主编的四年级省编教材《一把钥匙开两把锁》。

板书的设计由开始的吹塑纸剪出锁钥形状,粘贴在黑板上,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