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泄漏事故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LPG泄漏事故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PG泄漏事故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爆炸速度快,达到(2000~3000)m/s。
(4)易挥发。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易挥发,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能迅速扩到250倍以上。
(5)比空气重,爆炸下限低,最小着火能量小。
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1.5~2.5)倍,在空气中易向低洼地方流动,并聚集起来。
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较窄,只有(2~10)%,最小着火能量也很低,只有3×
10-4J。
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液化石油气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爆炸破裂的碎片具有飞射危险。
容易导致事故的因素造成储罐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质量因素:
如设计不当,选材不符,强度不足,制造安装质量差,加工焊接组装缺陷,阀门、附件质量不合格等。
(2)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维修时的违章作业。
(3)管理因素:
储罐超期不检,带病运行,安全状况等级差,安全附件超期不校验,违章检修等。
(4)操作因素:
如误开闭阀门,对液位监测错误或不及时,超量灌装引起储罐超压,导致储罐本体破裂或法兰垫片破裂泄漏等。
(5)外界因素:
如外来车辆撞击;
建筑物倒塌;
寒冷地区的冻裂;
台风、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侧翻基础下沉或倾斜等。
容易导致事故的部位
(1)罐体本体、接管根部角焊缝因质量或缺陷原因的开裂泄漏。
(2)储罐的气相进口、液相进口、气相出口、液相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的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
(3)液化石油气管道法兰、阀门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4)液化石油气车装软管泄漏或爆裂。
2.2危险分析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低分子烃类组成的混合物,也含有少量的杂质。
液化石油气根据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
(1)燃烧爆炸性
液化石油气能够燃烧,分为稳定燃烧和爆炸两种形式。
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遇火发生的连续燃烧现象,叫做稳定燃烧。
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约为(1.5~10)%],遇到火源发生爆炸,其爆炸速度为(2000~3000)m/s;
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在(4~5)%时,燃烧、爆炸最佳。
液化石油气燃烧热值高达105000kJ/m3,火焰温度达2000℃以上,通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高温.
(2)比空气重液化石油气的气态相对密度为1.5~2,比重是空气的(1.5~2)倍。
由于比重大,发生泄漏时液化石油气就会积存在低洼处和沟渠,或沿地面任意漂流,一旦达到爆炸浓度,遇明火或火花、静电等火源时,可引起液化石油气的燃烧,甚至爆炸。
(3)受热膨胀液化石油气的液体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体积则增加。
其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都大,是水膨胀系数的(10~16)倍。
因此,在充装液化石油气的车辆应严格控制充装量,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瓶极易被胀裂。
(4)点火能量小
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0.2~0.3)mJ],液化石油气的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他可燃气体低,点火能量小,一个火星就能点燃。
(5)带电性
液化石油气在罐装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流速越快,越易产生静电。
(6)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对容器、管道、橡胶管、密封物等有腐蚀作用。
(7)气体泄漏的流散性与液化气的潜伏性
液化变为气态速扩散,形成高浓度区,迅速混合区,燃烧、爆炸最猛。
其扩散的区与区之间,迅速扩大而且电阻率大于1013cm2,他们之间静电位达300V时即放电,产生燃烧爆炸。
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可沿地面扩散,且聚积在地面或低洼处,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
当流入河道中时,由于摩擦作用,即使逆风也会向水流方向扩散。
遇火源即燃烧、爆炸。
2.2.1爆炸性
液化石油气其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要增大约(250~3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其一旦着火,对储罐,具有直接的威胁,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着火时容器受火燃烧辐射和热气流的影响,其罐体内压力变化有三种情况出现:
(1)受热50℃时,其饱和蒸气压为1.4MPa,压力增加与温度升高成正比,其速度约为(20.3~30.4)kP/℃。
(2)在容器内的液量很少时,当达到某一温度时液态全部气化,此时气体压力的增加与温度的升高成正比。
(3)容器受热后,内部的液体膨胀造成内部压力剧增,此种情况最危险,在火灾中这种情况极易出现。
容器金属壁被加热,材料机构强度下降,发生塑性变形。
容器内压力的剧增,造成容器物理性爆炸,容器一旦爆裂,除了大量的液化气冲出以外还同时会抛出金属碎块,足以伤害人体和建筑物毁坏。
注意:
在火焰体积因气体的扩大而加速增大,火势(尤其是燃烧的储罐或设施)的噪音不断增大,燃烧火焰由红到白,光芒耀眼,从燃烧处发出刺耳的哨声,罐体抖动,罐车变色,安全阀发出声响时(这些是储罐爆炸前的征兆)。
2.2.2健康危害
(1)如没有防护,人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
也就是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含有1%时,人在空气中10min无危险;
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人处在该环境中2min就会麻醉。
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2)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从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3)直接接触液化石油气液体或其射流引起皮肤冻伤,如果皮肤与液化石油气液体接触时间过长,造成永久性的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工作原则
3.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3.2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3.4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6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公司应成立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可以根据本公司具体资源情况实行分级管理。
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部、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工作组等。
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图如图1所示。
广州安通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LPG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图
4.1应急救援岗位设置、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图应在应急救援预案中明确。
总指挥主要职责:
(1)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应急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3)发生事故时,负责工作的组织、指挥,向各应急小组发出行动指令。
(4)确定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协调各应急小组之间的关系。
(5)为应急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
(6)内、外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抢救情况。
(7)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
(8)了解、检查各应急小组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
(9)适时调整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保证应急组织正常工作。
(10)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
(11)向上级部门做事故报告。
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
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
协调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小组工作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对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组长
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急救援专业队,对抢险、抢修作业依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及警戒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工作,布置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
各车队长
抢险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的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
5预防
每周2次对液化石油气瓶进行检查,如发现安全隐患(LPG故障)立即入厂维护,杜绝“病车”上路,确保LPG安全使用。
组织驾驶员参加液化石油气汽车驾驶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并定期开展LPG操作规范、安全知识培训,使驾驶员掌握LPG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在独立工作过程中熟练操作、使用LPG。
组织驾驶员参加LPG应急演练,演示LPG发生各种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利用黑板报、宣传专栏,向全体驾驶员宣传如何避免LPG事故的发生。
5.1危险源监控
5.1.1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的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的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
5.1.2气瓶充装,建有安全操作规程,严控气瓶超装。
5.1.3消防器材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确保完好。
6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
6.1明确事故发生后内部报告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内容和时限。
6.2事故发生后,当班作业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处置同时迅速向应急值班室和本企业最高负责人报告。
6.3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地点;
(2)事故设备型号、部位;
(3)事故类型(如爆炸、火灾等);
(4)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5)周围环境情况(如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物性质、交通、
人流等);
(6)影响范围;
(7)报告人姓名。
7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
7.1.1本措施所应对的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或爆炸、起火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根据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车辆损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等条件自动判定事故级别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轻微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轻伤人数两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上元,1000元以下的事故,如颁布新规定则按新的标准分类。
一般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人数1到2人,或轻伤人数3-10人,车辆损坏达到中修程度,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元(含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事故。
重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人数1到2人,或重伤人数3-10人,或车辆损坏程度达到大修程度或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000元(含30000元)以上,60000元以下的事故。
特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人死亡,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2人死亡,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重伤11人以上,或车辆损毁程度达报废程度,或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60000元(含60000元)以上的事故。
包括造成政治影响的事故。
7.2响应程序
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按着救人优先的原则,同时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抢救重要资料和财产,在此基础上,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
指挥中心领导和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了解事故情况,立即研究部署抢救方案,上级有关部门到达现场后,听从上级的统一指挥,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
7.3处置措施
7.3.1.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操作人员应马上检查泄漏情况,并进行故障派出;
如果故障暂不能排除时,应马上将事故车行李箱后盖打开;
如总阀门不能关闭,即应将车辆推至放空区将LPG排空。
7.3.2.液化石油气着火时,操作人员应立将气瓶总阀关闭,并争取在5分钟之内将火扑灭;
同时,马上打“119”报警。
7.3.3.报警的内容和程序:
做到镇定拨号;
说明单位、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
报警后要有人到路口迎接消防队。
7.3.4.液化石油气钢瓶着火时,应用高压水喷射储液钢瓶和燃烧处,并向油箱射水冷却,以防油箱着火爆炸。
系统其它部位着火时,可用高压水、泡沫、ABC干粉等灭火剂将火扑灭。
7.3.5.在5分钟之内不能将火扑灭时,应将事故车推至空旷处,所有人员马上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只用高压水枪在远处对储液钢瓶和油箱进行喷淋,将其降温,以免爆炸,等待消防队处理。
7.3.6.注意事项:
在狭窄空间内如无把握关闭总阀门,不要急于将火扑灭,以免形成爆炸浓度,一旦再燃造成更大的损害,应沉着用水一面将气瓶冷却,一面迅速将车推到空旷地区,将火扑灭,自然排空。
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按照目前项目部准备的应急物资,消防器材及卫生器具、通信装备等,管理责任人经常进行检查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配备的数量合理。
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常用物资和设备有:
(1)常备药品:
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
(2)抢险工具:
铁锹、撬棍、气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属切割机、电工常用工具等。
(3)应急器材:
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应急灯、对讲机、电焊机、水泵、灭火器等。
(4)设备:
小轿车2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