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3127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docx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

高中政治解题方法大总结

(高中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从中可以窥测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来,这些东西除了命题的思路和风格外,还可以从试题、或从参考答案中可以触摸到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探究,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了归类、优化、整合,试图总结出一整套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解题方法。

第一部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的分类:

⑴从题型上看,一般说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单项选择题(即最佳选择题);一类是不定项选择题。

自从实行高考模式的改革后,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卷只命单项选择题,而高考政治试卷仍保留原有的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

我们使用的是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卷,因此,后面的分析主要是讲单项选择题。

⑵从题干上看,可以分为直问式、填空式、材料式、图画式(含漫画、名画等图画)、图表式等几类。

⑶从题肢上看,可以分为单选式、组合式等几类。

⑷从材料上看,可以分为单一式,拖带式两类

二、解题的一般思路:

解题的一般思路:

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

⑴审题干:

①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②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③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

⑵对照题肢:

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

⑶排除:

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

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选选项。

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

⑷择优:

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

下面是解答选择题一般思路的图示:

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为例,进一步阐释上述解答选择题的类别、思路和方法。

例1:

(200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6题)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

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式、单一式的单项选择题。

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要回答的是经济常识中关于商品价值量的相关知识。

本题要求的是正确观点,主体是指商品,指向的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此联想相关知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据此判断,B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能选。

C、D项的指向与题意不符。

因此B、C、D项均应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例2:

(200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1题)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献款物达300多万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

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

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式、组合式的单项选择题。

审题得知,本题要考查的是哲学常识中关于价值观方面的知识。

主体是丛飞捐资助学和助残的动人事迹。

根据材料联想起价值观中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的关系。

可见题中的②、④的观点是错误的,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据此判断,在A、C、D中有②、④项的,应排除,唯有B选项中没有②、④项,故B为正确选项。

2010-2-2805:

25回复

2位小子

4位粉丝

2楼

【答案】B

例3:

(200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25题)有一道趣味智力题:

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

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入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

回答24~25题。

24.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①商品流通②易货交易③货币支付④货币借贷⑤非现金结算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

【解析】这是一组以背景材料为大题干的拖带式单项选择题。

而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

从审题可知,本题的背景材料是一个虚拟的商品交换过程,据此来考查考生对商品流通、易货交易、货币支付、货币借贷、非现金结算等概念的理解,考核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据此判断,用10元现金购买汽水,是用货币充当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应选①。

在交换中,购买者支付货币购买商品,应选③。

拿空瓶换汽水,属于物物交换,是易货交易,应选②。

④⑤与题意无关。

不选。

由此排查,唯有A项中没有④⑤,故选A。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易货交易、货币支付、非现金结算这几个概念的提法与教材提法不完全一致,但这些提法又是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常用术语,这要求我们把教材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灵活变通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

【答案】A

25.在这道趣味智力题中,能否得到正确答案,主要取决于

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②形象思维的随机性③理性认识的创造性④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

由审题可知,本题的题意是“获得正确答案”,结合背景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哲学常识中“正确认识”形成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获得“正确答案”即形成正确认识,而人们要形成正确认识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还要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理性认识的创造性和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是形成正确认识的保证,故应选①③。

形象思维的随机性和感性认识的可靠性是对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某些方面特征的描述,与题意无关。

故不选②④。

【答案】B

例4:

(200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8~29题)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

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

回答28~29题。

28.在画面情境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

A.自相矛盾的关系B.辩证法的矛盾关系

C.诡辩的关系D.辩证否定的关系

【解析】这是一组以名画为背景材料的拖带式单项选择题。

而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单一式单选题。

从审题可知,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常识中“矛盾”的理解与运用。

由此判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

即“一只逼真的烟斗”与“这不是一只烟斗”之间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关系。

据此判断,B、C、D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所描述的不是哲学中的“矛盾”的关系,而是指的语言逻辑学中的“矛盾”关系,因此哲学中的“矛盾”与逻辑学中的“矛盾”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答案】A

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统一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2010-2-2805:

25回复

2位小子

4位粉丝

3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背景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

从审题可知,本题结合背景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哲学常识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主体指“艺术作品”,由此联想相关知识,艺术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必须依赖原型,但不是要求人们去追求逼真的原型。

然而,人们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审美情趣,可以创造美。

由此判断,①④是错误的,应舍弃;②③是正确的。

由此排查,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例5:

(200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4~35题)表2是我国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简要过程。

读表2,回答34~35题。

表2

2005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整到1600元。

2005年12月19日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国务院制定《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的决定》。

34.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中,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对人民负责原则③依法治国原则④司法公正原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组以图表为背景材料的拖带式单项选择题。

本题是一道以图表材料为前提的组合式单选题。

通过审题,从设问中得知本题的题意是讲“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知识范围属于“政治常识•国家制度”专题的内容。

主体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由此联想相关知识点,然后将其知识点回归到图表材料中,寻找的与其相对应的信息。

最后对照选项,凡与其相符的,则是应选的,反之则应舍弃。

据此判断,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过程中,国务院将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根据新修订好的个人所得税法制定修改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这体现的是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故选①。

上述国家机关慎重行事,反复讨论研究,举办听证会等举措,其目的是使税法更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好、落实好、保护好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故选②。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委、法工委举行听证会,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税法,体现了立法机关依法立法,国务院根据税法修改实施条例,体现了依法行政,故选③。

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

35.从我国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过程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②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③国务院是国家权利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图表材料为背景的组合式单选题。

通过审题,从材料中得知本题的题意是讲“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

知识范围属于“政治常识•国家制度”专题的内容。

主体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由此联想相关知识点,然后将其知识点回归到图表材料中,寻找与其相对应的信息。

最后对照选项,凡与其相符的,则是应选的,反之则应舍弃。

从图表材料中得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个税法”,国务院讨论通过修正案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及根据“个税法”制定实施条例,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立法权,国务院行使了最高国家行政权。

据此判断,③是错误的,而④也是错误的,因为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而不是国家权力机关。

因此③④应舍弃。

①②完全符合题意,应入选。

2010-2-2805:

25回复

2位小子

4位粉丝

4楼

【答案】B

例6:

(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第27题)图4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意味着

A.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B.物质消费将让位于精神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的重要性降低

D.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比增长

【解析】这是一道以图表材料为题干的单一式单选题。

本题的解题思路:

读懂图表和题肢→明确题意→联想相关知识→对照题肢→排除→确定应选选项。

从图表材料可知,自1990年到2004年间,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医疗教育等服务,居住交通通讯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直接体现了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居民生活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图表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据此判断,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唯有A项与题意一致。

【答案】A

例7:

(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某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该企业2008年产量为10万件,2009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那么2009年的年产量就增加了1万件,由于该商品的价值量是6元,则该企业在2009年的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比2008年增加了6万元,故该题应选B项。

【答案】B

例8:

(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5题)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小明和爸爸去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

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无税款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某餐馆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那么该项餐馆应交营业税为1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这样该餐馆就多收益了6元。

发票是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凭证,小明和爸爸的行为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故②③应选,④说法错误,不选。

【答案】B

例9:

(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8题)“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断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坚定信心发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

①③错误,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不选。

②④正确并符合题意。

2010-2-2805:

25回复

2位小子

4位粉丝

5楼

【答案】D

例10:

(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2题)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

该代表的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

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议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①表述不妥,不选,不能因为该代表的观点有点偏激就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因为人大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④错误,不选。

②③正确,应选。

【答案】B

例11:

(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4题)2008年,民主党派成员有40多人参加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

①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④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而不是执政党,①错误,不选。

参加国家政权并不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④错误,不选。

②③正确,应选。

【答案】B

例12:

(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5题)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为2025.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

这表明

①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②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③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④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A.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增加,说明了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的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①②正确,应选。

③观点错误,不选。

④与题意无关,也不选。

【答案】A

三、注意事项:

1、要正确解答选择题,关键是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

特别要搞清楚易错易混的知识,要学会提取和解读信息,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要提高解答选择题的准确率和速度,必须掌握解题方法。

从审题干和审材料中要抓住解题的切入口。

并按相应的解题思路来正确选择。

3、凡以材料、图画、图表等为背景材料的题干,在读题时,不要放走一个“字”,特别是要看清楚“标题”和“注示”,并且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句。

4、在解答拖带式选择题时,读题过程中,一定要把题前的背景材料和该题的题干结合起来进行审题,形成大前提(题前的背景材料)→小前提(该题题干要求)→结论(即判断)的”三段式”的解题套路。

5、从解题的心理品质上看,解答选择题要求审题要慢,判断要果断。

换句话说,就是“审题慢一点,判断要快一点”。

解答选择题切忌判断无主见,优柔寡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非选择题的分类:

非选择题的分类多种多样,似乎是“一团麻”。

我们从各种分类方法的对比中,抽出其中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一种作为分类的标准。

这就是从题目设问的指向性、规定性入手,把非选择题分为四类:

2010-2-2805:

25回复

2位小子

4位粉丝

6楼

1、是什么类:

近三年来,主要是通过表格、图示、材料来考查。

通常是“分析上述材料(或表格、图示、图画等)反映的经济现象(或经济信息、问题等)。

2、为什么类:

是对“为什么”的回答。

凡在设问中出现了“原因”、“理由”、“说明”、“阐明”、“阐释”、“分析”、“必要性”、“重要意义”之类用语,都属于“为什么”类的试题。

3、怎么样类:

是对“怎么样”型问题的回答,即要求“怎样做、怎么办、措施、建议”等。

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限制性,另一种是开放性。

而高考一般会采取限制性设问,即根据材料来寻找。

因而对这种设问应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即材料是寻找措施的唯一来源,切忌闭门造车,从头脑中背答案。

4、体现类:

是对“体现什么观点(或原理等)”的回答。

这类题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是怎样体现×××(原理、观点),二是“体现了哪些×××(原理、观点)”。

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点是原理必须与背景材料中相关信息挂钩。

不同的是,“怎样体现”类,答题时要求先阐述原理,然后分析材料。

“体现哪些类”则是先叙述材料,然后指出或阐述原理。

二、解题的一般思路:

1、一般思路:

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解答非选择题的一般思路的图示如下:

2、审题要求:

⑴审设问:

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⑵审主体:

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

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⑶审材料:

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

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

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⑴联想相关知识:

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

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

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

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⑵拟写提纲:

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

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⑶组织答案要点:

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下面,以近几年文综政治试题为例,进一步阐释上述解答非选择题的类别、方法和思路:

例1、(2005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8题(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表1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

元/人)

年份纯收入1.工资

性收入占比

(%)2.家庭经

营纯收入占比

(%)3.转移性

收入占比

(%)4.其它

收入占比

(%)

2001236677232.6146061.7472.0883.7

2010-2-2805:

25回复

2位小子

4位粉丝

7楼

2002247684033.9148860.1512.1984.0

2003262291935.0154158.8662.5973.7

2004293699833.98174659.45772.621163.95

⑴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

(3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是什么”类的简答题。

通过审题,从设问可知本题的题意是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带着这个设问来读题,提取和解读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描述近四年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变化。

这就是本问所要回答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结构变化不是看收入多少的变化,是看占比变化。

【答案】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略有回落。

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

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⑵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7分)

【解析】本问是一道“怎么样”类的问答题。

通过审题,从设问可知,本题所要运用的是经济常识方面的知识。

主体是政府,对象是农民。

所提措施限制在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范围内。

由此联想到教材中相关知识,即教材语言。

所谓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就是要联想到政府为增加农民收入所提出来的一些新举措,即时政语言。

综合这些措施就是本问所要回答的内容。

【答案】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⑶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近几年,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

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10分)

【解析】这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

通过审题,从设问可知,题意是“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范围是政治常识方面的知识。

主体是政府,对象是农民工。

据此题意,要回答的内容应包括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这就是所要回答的“理由”。

【答案】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