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635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痹性斜视早期症状有哪些Word格式.docx

先观察双眼水平运动,注意比较两眼转动的幅度,不难发现水平运动受限的方向和眼别,可以诊断内直肌或外直肌麻痹。

检查垂直运动时,应在内转或外转位令患者随视标向上或向下转。

这样按照诊断眼位检查垂直眼球运动。

当检查双眼运动时如果发现在某一方向运动受限,应遮盖一眼,检查单眼运动是否在同一方向有运动受限。

因为部分病程较长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可出现双眼运动有部分受限,但单眼运动却正常。

麻痹性斜视患者的患眼,无论双眼运动或单眼运动均有运动限制。

检查眼球运动时,必须同时注意观察睑裂是否随之开大或缩窄、眼球突出度有无变化、瞳孔是否改变以及其他同时出现的异常运动等。

  

(2)眼位偏斜:

一般来说,眼外肌麻痹必引起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

例如右眼外直肌麻痹时,因外直肌为外转肌,故患眼向内偏斜。

眼位明显偏斜的不难用肉眼发现。

但在不全麻痹时,尤其是可用头位代偿或用融合反射控制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眼位偏斜。

对疑有眼外肌不全麻痹而不伴有眼位偏斜者,首先令被检者将头部放正,分别试以右眼、左眼注视时的眼位,很轻的眼外肌不全麻痹者,可表现为只是用患眼注视时才有眼位偏斜。

有条件的可用同视机或三棱镜遮盖试验检查,以发现斜度不大的眼位偏斜和非共同性斜视。

  (3)第一与第二斜视角的不同:

第一斜视角又称原发偏斜(primarydeviation),是指用健眼注视时麻痹眼的偏斜度。

若以麻痹眼注视则健眼的偏斜度称为第二斜视角或继发偏斜(secondarydeviation)。

根据Hering法则:

两眼所接受的神经强度相等,效果相同。

Sherrington法则:

每一肌肉的收缩,总是伴有一致的、成一定比例的拮抗肌的松弛。

麻痹性斜视者若用患眼注视,为维持患眼在原在位(第一眼位),必须有过强的神经兴奋到达麻痹肌,而其拮抗肌则相应的过度的松弛。

健眼麻痹肌的配偶肌也接受过强的兴奋,表现为功能过强,故第二斜视角比第一斜视角大。

检查眼位偏斜时,应注意比较右眼注视和左眼注视时的斜视度是否相等。

  (4)斜视度因注视方向而异:

由于麻痹的眼外肌功能障碍,眼球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受限。

眼球运动时,斜视度因注视方向而变化。

当眼球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时,因该方向有运动障碍,故斜视度明显加大。

向相反方向转动时,因肌肉功能正常而没有运动障碍,故斜视度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因麻痹肌在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时所起的作用不同,故向不同方向注视时的斜视度也不同。

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注视时斜视度最大。

因此,检查麻痹性斜视患者的斜视度时,不仅需注意比较两眼分别注视的斜度,还要注意向不同方向注视时的斜度是否相等。

如能借助三棱镜或同视机测定各注视方向的斜视角,即使在肌肉不全麻痹时,也可以发现此现象。

  (5)续发共同性斜视:

一条眼外肌麻痹后可引起同侧眼和对侧眼其他肌肉的功能失调和继发变化。

这些继发的变化使情况变得复杂,难以确诊。

以右眼外直肌麻痹为例。

右外直肌麻痹后,其拮抗肌——右内直肌功能亢进;

其配偶肌——左内直肌功能过强;

其间接拮抗肌——左外直肌功能减弱。

此时出现双眼内直肌功能亢进和双外直肌功能不足或丧失。

经过一定时间后,麻痹肌的功能部分恢复,这4条肌肉的功能也逐渐协调,表现为双眼内转功能亢进和外转功能不足的内斜视,且具备共同性斜视的特征,称为续发性共同性内斜视,与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不容易区别。

由于续发的肌肉改变,一些病程较长的垂直肌麻痹,可造成的病变是一眼的上转肌麻痹,抑或是另一眼的下转肌麻痹的鉴别十分困难。

例如左眼上斜肌麻痹表现为左眼上斜视和向右下转受限。

接着可引起其拮抗肌——左下斜肌功能亢进,其配偶肌——右下直肌功能过强,其间接拮抗肌——右上直肌功能不足。

此时表现为左眼上斜视,左眼下转和右眼上转功能均不足。

要鉴别原发麻痹肌是左眼的上斜肌抑或右眼的上直肌,如果患者或家长不能详细介绍病情,是不容易确定的。

  (6)代偿头位:

代偿头位是利用代偿注视反射以代偿某一眼外肌功能的不足,使能在一定注视范围内不产生复视,保持双眼单视的异常姿势。

一般来说,将面转向复像距离最大的方向,即麻痹肌作用的方向。

代偿头位由3个部分组成。

  ①面向左/右转:

面向左/右转、眼向相反方向注视,以克服水平性复视。

当水平肌麻痹时,面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眼向相反方向注视。

  ②颏部上仰或内收:

颏部上仰或内收,即头部上仰或下俯,可克服垂直性复视。

上转肌麻痹时,颏部上仰,眼向下注视,下转肌麻痹时,颏部内收,眼向上注视。

  ③头向左/右肩倾斜:

头向左/右肩倾斜以克服旋转性复视(即物像倾斜)。

大多数是向低位眼侧的颈肩倾斜。

  麻痹性斜视的代偿头位,尤其是新鲜病例,常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陈旧的麻痹性斜视,由于有续发的肌肉改变,代偿头位常不典型,甚至消失。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尤其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代偿头位可保持多年不变。

重症者可引起眼性斜颈,并发生颈和颜面的肌肉和骨骼的改变。

此时需注意与外斜的肌性斜颈鉴别。

  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眼科检查,容易确定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麻痹性斜视吃什么好?

  麻痹性斜视食疗方

  滋肾柔肝汤

  【组成】熟地20克,枣皮10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乌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麻痹性斜视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儿童斜视重在消除引起斜视的条件,尽量使孩子不要注视近距离及同一方向的物品。

如果发现孩子在4个月时已有斜视,可试用以下简单方法调节:

如是内斜,父母可在较远的位置与孩子说话,或在稍远的正视范围内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并让孩子多看些会动的东西。

保健品查询

麻痹性斜视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疗法:

  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法邪通络,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临床上应给合身情况辨证施治,还可配合针灸,以提高疗效。

应当注意的是,本病病因复杂,有全身困素与局麻因素的不同,有实证虚证的不同,临证要审病因,辨虚实,并宜及早从治。

病初,病位尚浅,气血未定,尚能挽回;

久之气血凝结,筋脉已固,再欲调治,既非易事,尤其是小儿患者。

  

(一)辨证选方

  1.卫外失固,风邪中络:

  治法:

疏风通络,扶正祛邪。

  方药:

小续命汤加减。

防风9g,防己9g,人参12g,僵蚕6g,蜈蚣9g,全虫3g。

若恶心、呕吐,加竹茹、茯苓、藿梗、草蔻;

头晕目眩,加石决明、天麻、钧藤、菊花。

  2.肝血不足,风中脉络:

养血祛风。

养血当归地黄汤(《济生拔萃》)加减。

当归12g,川芎10g,熟地12g,赤芍12g,藁本10g,防风6g,白芷6g,细辛3g,若见外风引动内风,酌加菊花、白蒺藜、僵蚕、钩藤祛风平肝。

  3.脾虚湿盛,风痰阻络:

健脾化痰,祛风通络。

六君子汤合正荣汤(《审视瑶函》)加减。

人参12g,白术10g,甘草6g,云苓12g,陈皮12g,半夏12g,生姜9g,大枣5枚,羌活12g,白附子6g,防风9g,秦艽9g,胆南星12g,僵虫6g,木瓜12g,松节10g,或加当归、地龙、赤芍等养血活血,通络。

  4.肝阳化风,夹痰上扰:

平肝潜阳,化痰熄风。

天麻钧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天麻9g,钧藤12g,夜交藤12g,茯神9g,黄芩9g,杜仲10g,牛膝12g,寄生10g,山栀12g,石决明12g,益母草9g。

可酌加僵虫、贝母、胆南星、全虫等,以加强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5.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黄芪15g,赤芍12g,当归15g,川芎12g,桃仁10g,红花9g,地龙15g。

若再加白附子、僵虫、全虫等,更可消除中风后,遗甾于络中之痰,使气血运行正常。

  6.风火上攻,热迫筋急:

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牛黄抱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胆南星12g,茯苓12g,僵虫6g,全虫6g,天竺黄12g,牛黄0.3g,琥珀6g,明雄黄0.3g,朱砂0.3g,麝香0.06g。

  7.阴虚邪恋,风痰滞络:

养阴法风,化痰通络。

沙参麦冬饮(《温病条辨》)加减。

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桑叶12g、甘草6g,天花粉15g,扁豆90g。

加秦艽、僵虫、丝爪络、南星、贝母等。

  8.颅脑外伤,筋脉受损:

活血化瘀通络。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合正荣汤(《审视瑶函》)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2g,生地10g,羌活12g,白附子6g,防风6g,秦艽12g,胆南星12g,僵蚕6g,法半夏12g,木瓜12g,松节10g。

  中药

  针灸根据病情,选太阳、睛明、瞳子髎、球后、攒竹、鱼腰、阳白、四白、承位、合谷、外关、光明、足三里、三阴交、行间、阳陵泉、内庭、太冲、风池、翳风等穴。

采用眼周与远端配穴法,每次选2~3穴,每日1次,轻中度刺激。

亦可根据患者体质,在远端加灸法。

中药材查询

麻痹性斜视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对原因不明者,可试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

支持疗法:

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B12及ATP等,以助神经功能恢复。

局部可行理疗,如超声波、音频电疗,以防麻痹肌萎缩。

也可试行针刺疗法。

治疗中一般都应持续遮盖单眼,防止复视的困扰。

遮盖必须双眼轮换进行,防止双眼视功能恶化。

病因已消除,或确知病变已不再恢复或进行者(一般是在病情稳定6~12个月以上),可行三棱镜矫治或手术矫正。

  1.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包括药物、针灸以及物理疗法等。

如为轻微麻痹,经上述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又不适于手术治疗,可考虑配戴三棱镜,以矫正复视。

为治疗或预防“续发共同性”斜视,对小于10△的病例,用三棱镜矫正可获得好的效果,但对大于10△的偏斜,能否长期戴压贴三棱镜,尚不能肯定。

  对早期的、较重的眼外肌麻痹患者,采取代偿头位仍不能消除复视,并有严重的眩晕、恶心甚至呕吐影响正常生活者,可遮盖一眼。

以往多主张遮盖麻痹眼(非麻痹眼视力低下者除外),目前则多主张遮盖健眼,这样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锻炼麻痹肌的功能,便于麻痹肌运动功能的恢复;

二是可以延缓或避免直接对抗肌发生痉挛或挛缩。

关于防止痉挛,有些学者建议:

①在直接对抗肌注射麻痹剂或15%酒精,或肉毒杆菌毒素A;

②在外直肌麻痹时,在健眼前加用底向外的三棱镜,使痉挛的内直肌松弛;

③在肌肉挛缩发生之前施行手术矫正。

  2.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麻痹性斜视、陈旧性眼外肌麻痹及新近发生的眼外肌麻痹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

  

(1)手术时机:

对于先天性或陈旧性眼外肌麻痹则在下列情况下考虑手术:

①诊断已确定;

②已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③病情已稳定。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先天性麻痹者,应早期手术矫正,有助于双眼视觉的建立或恢复。

  对于新近发生的眼外肌麻痹,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病情稳定4~6个月后才可考虑手术矫正。

在等待手术期间,应注意随访观察,了解眼球运动、复视程度和实用注视野(12°

~15°

)的变化,遮盖一眼或戴用三棱镜是否舒适等。

  

(2)手术原则:

麻痹性斜视手术矫正的总原则是:

①加强麻痹肌,主要适用于不全麻痹者;

②减弱对抗肌,用于有对抗肌痉挛的病例;

③减弱配偶肌,主要适用于有配偶肌功能过强的情况;

④加强间接对抗肌。

上述手术矫正方法,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可选择其中1项或几项。

  不同类型眼外肌麻痹的手术原则为:

①垂直肌麻痹时,如继发改变明显,以减弱直接对抗肌或配偶肌的功能为主;

②下斜肌麻痹时,可减弱健眼配偶肌(健眼上直肌)和(或)缩短健眼下直肌;

③上斜肌麻痹时,先减弱同侧下斜肌,术后如仍有上斜视,可行上斜肌折叠术或后徙健眼下直肌;

④双上转或双下转肌麻痹时,做后徙直接对抗肌及利用直肌联结法加强麻痹肌的效果较好;

⑤水平直肌麻痹时,手术方法与一般水平共同性斜视相同,应先减弱直接对抗肌,再加强麻痹肌;

⑥完全性直肌麻痹时,单纯减弱直接拮抗肌无效者,可考虑同时做相邻两条直肌的部分移植或联结手术。

  2.手术时注意事项由于相当一部分麻痹性斜视患者具有获得双眼单视的可能,手术不能以外观矫正眼位为满足,因此术前检查务求细致准确。

要明确手术量的最高与最低限度,远近距离的差异,争取术后立即把两眼物像纳入融合范围内。

手术时应注意下列情况:

  

(1)保证正前方与正下方注视野的双眼单视:

因为这两个注视野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时使用最多的视野。

在照顾到这两个视野的同时亦能照顾其他方位时更好,若不能顾全,则不必勉强。

如患者在正前方及前下方视野没有明显斜位,并能保持双眼单视,可不进行手术。

如果矫正效果大致相同,减弱手术应首先考虑上转肌,加强手术应首先考虑下转肌。

  

(2)照顾眼外肌平衡:

对于眼外肌麻痹手术矫正时,尽量不要1次在某一眼或某一条肌肉上把手术量做到极限,以免影响两眼共同运动时的协调。

  (3)分次手术:

无论先天性或后天麻痹性斜视,除水平肌不全麻痹外,多数学者主张分次手术。

原则上每次手术以1条肌肉为宜,最多不超过2条。

每次术后应观察一段时间(一般为6~8周)后重新检查眼位情况,根据眼位情况再决定下次手术如何做法。

因为,不论是减弱对抗肌或加强麻痹肌,根据Hering法则,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冲动量将有重新分配的过程,残余的斜视度数有可能变小或消失,这种现象在临床随访观察中时常见到。

因此不能操之过急,想用1次手术解决全部问题,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4)避免过度矫正:

轻度的矫正不足,患者常能很好适应。

如果眼位过度矫正,复像倒置,将会引起明显的干扰,患者往往很难耐受。

对于水平肌麻痹,比较容易矫正,但垂直肌肉的手术则很难做到恰好正位。

尤其是下转肌减弱时切忌过矫。

  

(二)预后

  麻痹性斜视可以手术矫治,但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药疗是根本,而食疗能辅助药物的治疗,那么麻痹性斜视的食疗和饮食又是怎么样的?

药品查询

麻痹性斜视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鉴别诊断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主要鉴别点是眼球运动是否有障碍,即眼外肌是否有麻痹或部分麻痹。

  2.麻痹性斜视与牵制性斜视的鉴别虽然大多数的眼球运动障碍是由于眼外肌的神经或肌肉疾患,导致眼球向受累肌作用方向转动障碍、眼位偏斜而发生麻痹性斜视,还有部分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眶内肌肉或筋膜的异常,产生牵制力,限制眼球向其相反方向转动,称为牵制性斜视。

鉴别麻痹性斜视和牵制性斜视的主要方法是作眼球被动牵拉试验。

牵制性斜视的发生可因先天性肌肉或筋膜的发育异常引起;

也可因后天性眼球与周围组织粘连(常见于外伤或手术后)引起。

  3.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

无眼球运动障碍,在头位偏向的一侧胸锁乳突肌强硬。

麻痹性斜视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可以并发颅脑及内分泌系统等疾病。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可致复枧、眼性眩晕,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西药治疗

  

(1)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atp,血管扩张剂

  

(2)口服碘化钾

  (3)皮质激素及抗菌素可治疗神经炎及肌炎

  (4)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

  (5)抗胆碱脂酶药治疗重症肌无力

  (6)滴眼剂

  光学治疗

  小于10°

的斜视可用三棱镜中和法来消除复视,主要矫正在正前方及正下方的复视。

  手术治疗

  麻痹性斜视,只有当去除病因或已证明其不再复发并不危及生命时,方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在6个月左右方可手术。

手术原则以达到正常眼位、保持两眼外肌力平衡为目的。

  物理治疗

  

(1)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

  

(2)tdp照射治疗(特定电磁波)

  (3)感应电治疗

  (4)超声波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麻痹性斜视是眼科常见的疑难眼病,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认为,必须着重于健脾益气,熄风疏络,补气升阳。

故多用党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之类,或用柴胡、升麻升提清阳;

钩藤、全蝎则有熄风疏络之功。

  由于本病风邪所中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因而治法各异。

属于风邪较重者,多用培土健肌汤和羌活胜风汤加减。

本病多为脾胃虚弱,气虚风侵,脉络失畅,以致眼肌麻痹。

故以健脾益气,培土健肌,散风疏络为治疗原则;

当归、白芍养血活血,为“血行风自灭”之义。

羌活在河间学说中与升麻、柴胡同伍,为“升举阳气之要药”;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散风疏络之效。

方药对症,故见其效。

或外感风邪,风邪中络客于眼肌,以致眼肌麻痹,视物成双,造成麻痹性斜视。

  由此见症,多拟散风祛邪之品,辅用健脾之药。

故在大队散风药中,多用散风祛邪,使风邪无立足之地。

加清解郁热内邪之品,或用健脾散风之品,诸品合用,风邪祛散,脉络通畅,故病得治。

另外全蝎多用于急感风邪,或风邪较重者。

对于病程日久者,并用小量党参、黄芪等扶正驱邪之品。

属于肾阴阳虚者,方用育阴潜阳熄风汤和桂附地黄汤加减。

  肾阴不足,津液匮乏,阴虚亏损,肝阳易于上亢,风邪外侵,内有郁热,脉络失畅,以致本病。

用大养肝阴,滋水涵木,清退虚热之品。

或用育阴潜阳,散风疏络,清热解郁之药。

伴有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且病情较重者,多用温补肾阳,疏通脉络,开郁启闭,佐以散风解郁之品。

应用桂附地黄汤意为阴中求阳,在补阴阳中加宣通之品,配合针剌治疗,以开通玄府,解郁散风,疏通脉络,治愈眼病。

麻痹性斜视的代表症状为复视。

由于后天性、麻痹性斜面发生于双眼视反射已巩固之后,所以常伴有复视之自觉症状。

其它如眩晕、头疼、呕吐、神腔官能性变化以及由于视觉紊乱所引起之不适等均系精发于眼位倾斜之症状。

  从病程来看,后天性眼肌麻痹如给以适当治疗,大都可以完全治愈;

有的虽不加治疗亦能自然恢复。

这在较大程度上与致病原因及损伤之严重性有关。

当一种神经损伤已接受充分治疗,并经过一定时间(例如3个月至半年),其中有一部分人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双眼单视而不残留任何后遗症;

但另一部分人则仅达到部分的恢复;

可用代偿头位或肌肉神经控制在相当大的视野范围内取得双眼单视,但在向某些方向注视时则有复视或抑制,在他觉检查中可以发现在某些注视方向肌肉运动表现不平衡。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毫无恢复征象,别最终其一眼将被抑制。

  后天性眼肌麻痹能引起患者不适的主要原因本外两种:

第一,由于眼肌麻痹所致之畸形,其中包括眼位偏斜(外观不雅),及由于代偿头位所致之歪颈和姿势异常。

第二,由于不能克制的复视所引起之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扰。

在较长期之复视,虽能产生抑制,但对成年人往往困难;

在儿童及神经敏感患者就比较容易。

另外对神经较迟钝之患者,特别在病后或伤后曾一度失去知觉、而复象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不感到复视之存在。

虽然,可采取种种临时性措施以消除复视:

如单眼遮盖及使用三棱镜等;

但均非善策。

单眼遮盖虽能暂时除去困扰,但在遮盖一眼后患者使用单眼不能从事日常数复杂之工作。

三棱镜对轻度斜视患者虽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其麻痹肌肉功能的自然恢复;

且使用固定度数之三棱镜并不能消灭所有注视野内之复视。

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B12,针灸理疗等促进麻痹肌肉恢复等;

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

麻痹性斜视应该如何治疗?

  1、对原因不明者,可试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

  2、支持疗法:

  3、局部可行理疗,如超声波、音频电疗,以防麻痹肌萎缩。

  4、治疗中一般都应持续遮盖单眼,防止复视的困扰。

  5、病因已消除,或确知病变已不再恢复或进行者(一般是在病情稳定6~12个月以上),可行三棱镜矫治或手术矫正。

麻痹性斜视应该做哪些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伴随颅脑疾病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脑脊液检查。

  非共同性斜视检查的目的有:

发现受累肌肉,明确诊断;

探讨病变性质和原因;

根据检查进行分析,选择和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比较明显的眼外肌麻痹,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某些麻痹轻微或病程较久已形成继发性改变的病例,则往往需要进行多种检查或重复多次的检查,才能做出诊断。

因此,多年来设计了许多检查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微机的应用,使检查手段日益增多,日臻完善,给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由于检查方法较多而较复杂,在检查时应注意:

对不同类型的眼外肌麻痹,应选用适宜的检查方法;

检查要仔细、认真,而且应注意重复检查,使几次检查结果有可比性;

对每项检查结果应仔细分析是否有意义或合理;

如患者为儿童,则要根据合作程度,选用适宜的检查方法。

  非共同性斜视的检查,概括起来有二大类,即眼外肌的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

除此之外还应作视力、眼睑运动、眼底及神经科方面的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视力及屈光检查:

  有些先天性或生后早期的麻痹性斜视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弱视,手术矫正眼位后应作必要的弱视治疗。

此外,对于合并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前即应矫正屈光不正。

  

(2)眼睑运动的检查:

动眼神经麻痹可合并上睑下垂,Marcus-Gunn综合征的下颌侧动伴眼睑下垂,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周期性的睑裂变小与开大,内分泌性眼外肌麻痹的睑裂开大与上睑迟落,Duane综合征的眼球后退、睑裂变小等等。

  (3)神经科辅助检查:

是查明非共同性斜视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