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 教师文档附录二 常见文言实词课文归纳 Word版缺答案Word下载.docx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 教师文档附录二 常见文言实词课文归纳 Word版缺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 教师文档附录二 常见文言实词课文归纳 Word版缺答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鸿门宴》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8.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9.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陈情表》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伤))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
4.除臣洗马(洗,又作“先”,前驱的意思)
5.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同“又”)
《段太尉逸事状》
1.不嗛,辄奋击(嗛,通“慊”,满足,快意)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打,砸)
3.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谦恭)
4.出入岐周邠斄间(斄,通“邰”,今陕西武功县)
《郑伯克段于鄢》
1.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7.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8.永锡尔类(锡,通“赐”)
9.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此指“放逐”)
10.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
《报任安书》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3.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
4.放失旧闻(失,通“佚”)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
6.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
人教版通假字整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
6.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荆轲刺秦王》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9.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10.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4.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8.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
《苏武传》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
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
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
通“弆”,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
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
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
8.武父子亡功德(亡: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
通“沾”,沾湿;
衿:
通“襟”,衣襟;
决:
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
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
(
:
通“欢”,欢聚)
12.且单于信女(女:
通“汝”,你)
《张衡传》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归去来兮辞》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滕王阁序》
1.俨骖
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3.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4.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二、常见偏义复词归纳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
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
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因与“观”搭配的为“目”。
8.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1.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
“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13.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4.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5.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6.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
1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8.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19.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20.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噌吰如钟鼓不绝。
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2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27.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
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
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28.曾不吝情去留。
“去”和“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三、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归纳
粤教版古今异义整理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
遮盖,遮蔽;
今义:
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趋向;
行走。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指宫室建筑精巧;
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4.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齐
古义:
指天气(雨雪阴晴)的意思;
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明亮的星光;
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经营:
古义指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精英: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优秀人才。
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惜;
怜悯,值得怜悯。
1.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
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另:
5个多义词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怨如慕(副词,像)
4.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亮起来,动词)
5.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
“……”(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
《项脊轩志》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一丈见方;
寺院主持。
2.墙往往而是
处处;
时常,经常。
3.凡再变矣
两次;
又一次。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并且推广到;
表并列的连词。
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的原因;
表结果的连词,因此。
3.吾家后日当甚贫
以后的日子;
后天,明天的明天。
4.汝泣告我
请求;
控告、告诉等。
5.汝可以模拟得之
想象、揣摩;
模仿。
6.钟情如我辈者
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感情专注(多指爱情)。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波动荡;
海洋运输。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
羊的角。
3.南冥者,天池也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
4.虽然,犹有未树也
虽然这样;
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5.众人匹之
一般人;
多数人,大家。
6.腹犹果然
食饱之状;
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7.之二虫又何知
泛指动物;
虫子。
8.穷发之北
毛,草木;
头发。
9.小年不及大年
寿命短的;
农历腊月;
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10.小年不及大年
寿命长的;
丰收年;
农历十二月有三十天的年份;
春节。
1.列坐其次
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①次第较后。
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文章;
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胸怀抱负;
①抱在怀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着。
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把……作为;
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
所以兴怀。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6.俯仰一世
形容时间短暂;
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物品的种类。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让……担任;
今义: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指有军事行动;
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
古义指诸侯的封地;
今义指国家。
家:
古义指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指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社会不安定;
不安定,不安宁。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2.河内凶
河:
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凶:
古义指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指人暴躁,心肠狠。
3.请以战喻
请允许我;
请求,用于对方。
4.弃甲曳兵而走
跑,这里指逃跑;
指一般的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不定代词;
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6.斯天下之民至焉
则,那么;
用于代词,当“这”“此”讲。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供养活着的人;
保养身体。
8.王无罪岁
不要归咎;
没有犯罪。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验,对照检查;
反省;
探究并领会。
2.蟹六跪而二螯
腿,蟹脚;
下跪动作。
3.金就砺则利
金属,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
一种贵重的金属。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托身,安身;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5.而绝江河
特指长江、黄河;
泛指一切河流。
6.蚓无爪牙之利
鸟兽的爪和牙;
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泛指河流。
2.以致天下之士
用来招纳;
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3.九国之师
军队;
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4.流血漂橹
盾牌;
划船的工具。
5.因河为池
护城河;
池塘。
6.赢粮而景从
担负;
输赢的“赢”。
7.山东豪俊遂并起
崤山以东;
指山东省。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论;
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从,跟随;
而,顺承,不译;
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学习;
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1.与其所以失之者
给他;
不如。
2.子退而自察也
自我反省;
亲自考察。
3.属托不行
不执行;
不可以。
4.于是明年上计
第二年;
今年的下一年。
5.便事左右
君主身边的近臣;
方位名词。
《谏太宗十思疏》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树木的根;
指事物的本质。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放纵情感,即“骄傲”;
尽情。
3.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使心虚;
一种谦虚的美德。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之)为,把(它)当作;
1.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
很,十分。
4.将军战河北
黄河以北;
河北省。
5.臣战河南
黄河以南;
河南省。
6.沛公居山东时
指崤山以东地区;
山东省。
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小人的谗言;
详细地讲述。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现在别人(指沛公);
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陈情表》
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2.臣欲奉召奔驰
奔走效劳;
快跑。
3.实为狼狈
进退两难的情状;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4.则告诉不许
申诉;
对……说。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数量少。
6.九岁不行
不能行走;
拒绝他人的话。
7.臣之辛苦
指辛酸苦楚的处境;
指劳累的意思。
8.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为谦词;
指动物。
1.纵士卒无赖
指横暴,动词;
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钱财和货物;
指货物。
3.折人手足
指手和脚;
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4.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陌生人。
5.请假设草具
假,借用;
设,置,安排;
姑且认定。
6.段公,仁信大人也
对老者、长者的尊称;
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7.一夕自恨死
羞侮、遗憾;
指怨恨。
8.朱泚幸致货币
指财物;
指钱。
《游褒禅山记》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平常;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于”,介词,对;
“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周围;
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达到,动词;
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郑伯克段于鄢》
1.都城过百雉
城邑的城墙,两个词;
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把……当作;
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
古义指情义;
今义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勤勤恳恳:
古义指诚恳,恳切;
今义指勤劳而踏实。
2.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和儿女;
男子的配偶。
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陷身;
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不同寻常;
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5.下流多谤议
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
卑鄙龌龊,不文明。
6.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说话;
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人教版古今异义整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人;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眼泪;
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用它来……;
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礼物;
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跑;
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宫廷侍卫;
指中医医生。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周围侍从;
表方向或大约。
9.今闻购将军之首
重金收买;
购买。
10.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袒露一只臂膀;
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1.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在这时;
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拜为上卿
指授予官职;
任命;
指下跪叩头;
祝贺。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指父母兄弟;
指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