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52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1989年,WHO又进一步扩充了健康的内涵,认为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增加道德健康,即健康应包括四个内涵: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在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

(1)认知健全稳定;

(2)情绪稳定饱满;

(3)意志坚定可控;

(4)个性和谐统一;

(5)行为协调一致;

(6)人际关系和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心理健康十大标准

1、对环境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适应)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

(自我评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目标)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环境接触)

5、能够保持人格完整和谐;

(人格完整)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学习)

7、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情绪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基本需要能够适度满足。

(需求满足)

二、戒毒民警压力源分析

1、内部与外部压力

外部压力指戒毒民警工作面临的环境或状况产生的各种外来的压力:

(1)工作环境封闭,与外界横向交流少、沟通少、接触少,关系不够融洽。

(2)社会期望高。

一方面要维持场所安全稳定,另外一方面要注重戒治效果的评估,工作效果不被社会认同。

内部压力:

内部压力主要是来自司法戒毒系统机构内部的压力。

1、待遇和社会地位低。

在政法战线序列中,论收入,戒毒警察收入偏低,论地位监狱戒毒警察是:

“二等警察”,社会认同度较低。

2、继续教育和培训不足。

目前戒毒系统完成转型时间不长,收治规模大幅度增加,吸食新型毒品精神异常人员增多,戒毒民警的专业化素养要求大大提高,作为管理者、教育者、矫治者,我们更缺乏专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

3、戒毒系统内部人际环境的压力。

上下级沟通、职位晋升等,个体成长愿望和现实环境的矛盾,也是戒毒民警感受压力的主要因素。

4、业余生活单调、贫乏。

文化娱乐活动少,压力得不到有释放。

2、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1、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

2、工作时间长、负荷大。

3、环境感染不良。

职业的特殊性,矫治对象是有着严重的社会化缺陷的、人格和心理扭曲的特殊群体。

戒毒民警需要面对各种阴暗面。

4、职业负面影响。

管理和矫治戒毒人员是项讲纪律、讲原则的严肃工作,由于长期打交道,使得民警不得不收起笑容,板起面孔。

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容易把情绪带入家庭之中,社交中,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压力过度的危害

1、压力过度往往会导致心理负担,引起身体疾病。

主要有皮肤系统疾病、肌肉和骨骼疾病、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

2、压力过度带来心理影响。

首先是认知能力,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

其次是情绪情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多疑、爱幻想,人生变得悲观失望、自信心丧失,自我评价低。

3、压力过度对工作的影响。

首先削弱了戒毒民警队伍的战斗力;

其次,影响教育矫治质量,民警的心理失衡、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缺乏自信心,必然反映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中。

4、压力过度影响民警个人生活质量。

首先是压力带来个人身心健康问题,身心疲惫、精神高度紧张、疲劳综合症状、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其次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一线民警由于工作时间长,休闲娱乐时间很少,长此以往,与家人缺乏情感交流,导致家庭矛盾增加,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家庭破裂现象。

三、压力应对的方法

1、正确认识心理压力。

压力是源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人们生理、心理和行为的诸种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压力太大,会使人倦怠、紧张甚至崩溃;

压力太小,又可能使人缺乏斗志,失去前进的动力。

作为戒毒民警我们需要压力,就像需要食物、水和睡眠一样。

心理学提到过一种“拍球效应”——拍球时用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

其寓意是,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能激发潜能。

因此,出于成长的考虑,我们需要给自己适当施加压力。

俗话也说“人无压力轻飘飘,钢无压力不成刀”。

我们的目标是学会应对压力,而不是消除压力。

2、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不是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人们的认知过程来决定和调节的。

古希腊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所以,改变消极的、非理性的认知模式,代之以积极、理性的认知就可以减少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故事: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

"

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

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跟表妹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

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

哟,我也会解梦的。

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

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

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3、减低目标或者欲望。

压力过大往往源于目标过高或者欲望过大。

从生活本身来讲,我们并不需要太多,住房经济适用即可,乘车国产就够了。

可人们总是贪心不足,房子一定要高档豪华,车子一定要进口,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六十年代,有记者采访铁路工人:

“你觉得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后幸不幸福?

”工人说:

“当然幸福。

”“为什么?

”“那个时候,天天有大米、白面吃,红糖、白糖也随便吃,难道不幸福吗?

莫言自述其创作生涯的一段话:

“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

这个大学生说,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腐败’的作家。

这个作家‘腐败’到什么程度?

一天三顿吃饺子。

那时我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饺子。

我当时就问:

‘叔叔,如果我将来写出一本小说来,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

’所以,我最初对文学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吃三顿饺子开始的。

《伊索寓言》有个故事:

有一只狐狸徘徊在葡萄园的篱笆墙外,馋得口水直流。

它饿了三天三夜,瘦得前心贴后背,才钻进篱笆墙。

到了葡萄园里,狐狸大吃特吃,身体又胖了起来。

心满意足之后,狐狸才发现出不去了。

没办法,它又饿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才钻了出去。

最后狐狸感叹道:

“空肚子进去,又空肚子出来,真是白忙一场啊!

”其实人何尝不是和这种狐狸一样,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两手空空的离开。

清朝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曾写有一首《知福歌》,劝君常念。

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

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

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

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

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

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

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

思量外出苦,在家就是福。

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

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

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

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

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

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

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

4、展现利他心

  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帮助他人过程中,自己的痛苦能明显减轻。

所以,如果你感觉压力比较大,就赶快帮助他人吧。

  有人或许会说:

“我没钱,怎么帮助他人?

”这种疑虑是没必要的。

帮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钱,只要有一颗善心就足够了。

美国畅销书《29件礼物:

一个月的布施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中讲到:

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加州的沃克女士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百般治疗都没有效果。

后来沃克遇到一位非洲的传统医生,医生给她开了一份奇怪的“药方”——29天内捐赠29件礼物。

沃克感觉很为难:

“我连床都不能起,怎么给别人送东西呢?

”医生启发说:

“礼物不需要是物质的,说一些关爱的话语也算礼物。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沃克开始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

29天后奇迹出现了,她的健康明显好转,工作和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

5、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构成人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的五大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中,社会支持系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

而缺乏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是情感痛苦的主要原因。

因此作为一名警察,要减少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感,应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睦的家庭。

6、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过于强烈的情绪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消极情绪,日积月累会让人不堪重负。

所以我们民警要学会情绪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1)环境调节法。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情绪压抑时去外面走一走,能起到缓解作用。

(2)能量发泄法。

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

例如找朋友倾诉、跑步、求助于心理医生。

(3)深呼吸法。

深呼吸对保持健康和缓解压力十分有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获得深呼吸的基本方法。

深呼吸可以促进人体与外界的氧气交换,使得身体内部有足够的氧气,还能使人心跳减缓、血压减低。

(4)体育锻炼法。

医学研究发现,身体强壮的人与身体弱的相比,在承受压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身体越强壮,压力承受能力越强。

锻炼身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增加生理机能,提高抵抗力,改善睡眠,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另一方面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锻炼意志,激励勇敢精神,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宣泄压抑的情绪,增强自信心,获得愉悦与满足,降低压力水平,提高心理活动效率与水平。

四、结语

六祖慧能有句名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压力和烦恼就像是天空的乌云,乌云背后还是万丈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