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06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3、《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1999);

14、《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11607-2003);

  1.4.2、规划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总体部署、依法重建、突出重点、确保急需、因地制宜,难易结合的原则;

2、坚持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2、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造、封并举,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

5、采用先进实用的营造技术和科研成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第一;

  1.5规划实施范围

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规划覆盖受灾区域东坝、大石、工农、河西、宝轮等17个镇办乡及国有森林管理和某经济开发区。

  1.6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实施方案围绕生态修复这一核心,着力解决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和稳定性,使受损森林植被得到初步恢复和改善,从而达到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目标。

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

将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恢复林草植被面积27652亩总计264个小班。

其中:

新造27091亩,共计234个小班;

补植561亩,共计30个小班。

  1.7建设期限

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年,即2009~2010年。

  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使用中央财政基金。

工程建设按投资类型划分,直接生产费用1858.525万元,其他经费209.223万元。

  1.9规划方案技术线路

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电〔2008〕81号)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等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区生态环境受损情况,该实施方案按照以下技术路线进行。

第一、做好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成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布置规划任务,组织规划人员,进行专项规划技术培训。

第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深入灾区调研,以村、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清楚灾区生态环境现状、资源受损状况、存在问题,广泛征求林区群众对林草植被恢复的意见。

第三、组织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测设计,针对受损林地的具体情况,提出林草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

第四、科学投资估算,并落实资金来源。

第五、编制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资金计划。

第六、分析项目投资效果,论证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七、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八、编制规划实施方案,组织评审、上报审批立项。

第二章 规划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使我区17个乡镇办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创伤,全区房屋、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仅林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3827万元。

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我区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008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5月21日、23日、24日,温家宝总理分别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次会议、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对灾后重建规划作了重要指示。

6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法律保障。

《条例》指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明确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10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和水利部五部委下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特急发改厅[2008]2691号),界定本次生态修复实施规划范围。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地震受灾损失情况和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四川省委、省政府灾后迅速安排部署,先后下发文件,并派出地震灾情核查工作组到我区对灾害损失、灾区地质地理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经济集中度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按照中央提出的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为尽快恢复我区林草植被,区林业局组织相关技术力量于2009年7月份编制了《某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第一期)实施方案》(送审稿),完成了本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工作。

第三章 灾区基本概况

  3.1自然地理概况

  3.1.1地理位置

某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

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县、元坝区,西接青川县,北界朝天区,处于某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四川的咽喉重地,自古以来都是川陕甘三省六地(市)十八县(区)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

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5°

22′20″~106°

09′41″,北纬32°

17′05″~32°

40′48″之间。

全区幅员面积153739.2公顷(国土局提供的最新某区国土面积),辖3个乡、7个镇、10个办事处、1个国有林场和821厂。

  3.1.2地形地貌

全区地势呈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地形地貌,全区70%的面积属山地地貌,西北部的黄蛟山、龙池山海拔均在1700m以上,最高点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m,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m。

全境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

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

区境东西宽约74公里,南北长约44公里。

  3.1.3气候

根据《中国气候区划》,某区城北属秦巴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城南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二者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光热适宜,无霜期长。

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

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

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698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形成了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一般现象。

  3.1.4河流水系

境内河流均为嘉陵江水系。

嘉陵江由北至南横贯全区,流程长90余公里。

嘉陵江、白龙江流经境内有清江河、南河、潜溪河、羊模河等27条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15条,互成格子状和羽状展布。

境内河流总400多公里,河网密度0.24公里/公里2,年径流总量11.17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万千瓦,水力开发量82.73万千瓦,已开发量5289(千瓦)/92处。

  3.1.5森林土壤

某区境内土壤有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及少量黄棕壤、黄色灰土等。

低山下部及河谷浅丘平坝区分布着紫色土和冲积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海拔在1000m以下的低山区,母岩以紫色砂岩为主。

由于基岩的影响,土壤有稳定的紫色,土壤层次不明显。

质地主要为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

紫色土基岩矿物成分复杂,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较弱,故成土过程快,土壤矿物营养丰富。

紫色土易流失,故一般表层土较浅薄,且土壤发育大多处于幼年阶段,常反映出母质的特征。

低山中上部和中山地带为山地黄壤和棕壤,基岩为砂岩、石灰岩及少量的黄色泥岩、页岩。

部面通体呈黄色,质地以中壤土和重壤土为主,有少量的砂壤土和轻壤土。

化学性质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pH值一般在5.6—6.0左右,土层厚度一般多在40—100cm,表土层多5—30cm左右,土壤无碳酸盐反应。

  3.1.6森林植被

某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四川东部湿润森林植被区常绿阔叶植被带。

由于纬度偏北,易受寒冷气流影响,地势又较高,故热量条件不及其它盆缘植被地区,气候显得较为温凉。

植被的垂直带谱结构有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

植被的主要特征是常绿阔叶林带的种类以能耐寒为主。

在垂直带谱中,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分布幅度最大,而且落叶树种占了乔木层的第一层片,常绿树种屈居第二层。

主要树种有:

铁杉、柏木、日本落叶松、马尾松、华山松、油松、栎、栗、石栎、麻栎、栓皮栎、水青冈、桦木、野胡桃、椴树、杨树、枫杨、槭树、化香、鹅耳枥、四照花、灯台树、桤木等。

下木主要有:

铁仔、映山红、黄荆、马桑、火棘、胡秃子、木竹、箭竹、盐肤木、黄栌等。

区域内复杂多样的生境为各种类群物种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全区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南向北过渡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原生的天然植被,其野生植物,且种类繁多,分布面广。

其种类全区现有木本植物320种,其中乔木184种,灌木104种,藤木22种,竹类10种,草本植物255种,蕨类植物24种。

高山区主要生产天麻、杜仲、川芎等名贵药材和菌类;

主要林产品有油桐、生漆、核桃、木耳、棕片、茶叶、水果等。

  3.1.7野生动物

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类型较多,复杂多变的气候、高差悬殊的地势,给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调查,辖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哺乳动物主要有林麝、穿山甲、金猫、大灵猫、青猴、猢狲、刺猪等;

鸟类主要有贝母鸡、长尾鸡、金鸡、羊角鸡、红腹锦鸡、斑鸠、啄木鸟、燕子、画眉猫头鹰等;

爬行动物主要有乌龟、鳖、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眼镜蛇等;

两栖动物主要有大鲵、蟾蜍、泽蛙、黑斑蛙、花奥蛙等;

鱼类主要有四川百甲、宽口光唇鱼、鲫鱼、中华裂腹鱼、草鱼、红鳞裂腹鱼、鲢鱼、鳙鱼、花鳅、泥鳅、黄鳝、鲶鱼等。

  3.2经济社会概况

  3.2.1区划、人口

某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某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共17个乡镇办,到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47.25万人,其中男24.07万人,女23.18万人。

非农业人口27.38万人,占总人口的57.9%,农业人口20.06万人,占总人口的42.2%。

农业劳动力11.35万人,常年作物种植面积约20万公顷,能从事工副业的富余劳力较多,为各种林业经营活动提供丰富的劳力资源。

某区现在有2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6个,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

  3.2.2国民经济概况

2008年,某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03亿元,财政收入1.49亿元,社会(区本级)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34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9元。

区本级工业总产值实现34.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6家,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完成增加值5212万元。

引进和建设了伟华纺织、四川上炭、瑞峰模具、亿通不锈钢纤微丝等一批工业项目,初步形成矿冶、建材、轻纺、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重点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初步建成10万亩无公害蔬菜、锐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园种猪和龙潭30万头仔猪、白龙湖1万吨无公害珍稀鱼类养殖、1.1万亩岩桂和3.6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

大石、龙潭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

培育市、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建立农村专业协会45家。

发展种养大户2134户,将连抓五年,使全区种养大户达到10000户。

新村建设连续3年名列全市第一。

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旅游经济特别是“农家乐”、假日旅游快速发展。

  3.2.3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状况

某区处于某市中心位置,近可辐射某周边县区以及巴中、南充、汉中、陇南,远可连接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是连接大西南、大西北两大片区的战略要地。

宝成铁路由东北至西南纵穿全境,境内长度达65公里,车站5处。

国道108线、212线纵横其境,国道108线由东北至西南纵穿全境,国道212线由西北向东南横穿全境。

广旺铁路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长度30公里,车站两处。

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村组都有公路或机耕道贯通,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公路。

嘉陵江、白龙江两大水系在某区境内通航里程长达86公里。

某机场已于2000年建成通航。

随着宝成复线、成广高速的建成和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川陕高速公路的即将开工建设,某的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

兰渝铁路、兰渝高速的建成,将使某成为四川唯一拥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双X线的地级市。

全区乡镇通程控电话率达到100%,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城乡。

第四章 林业与生态环境受灾情况及特点

“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地震,破坏强度高,波及范围广,灾害损失大,历史罕见。

由于某区距“5·

12”汶川大地震震中仅300公里,加之地形对地震破坏的放大作用,导致我区境内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受害十分严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生命线工程遭受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受灾严重。

地震对我区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导致灾区区域内生态平衡被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严重,给当地乃至嘉陵江流域下游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4.1林业与生态环境受灾情况

地震灾害给全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基础设施,林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毁坏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据调查统计,林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33827万元。

毁坏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面积3.4121万亩。

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2.2%。

损失森林面积1.324万立方米。

森林和林地直接经济损失8530.25万元。

毁坏林木种苗基地、采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3050亩,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

林区公路451公里,防火通道32公里,水电通讯线路供水管道102.9公里,各类生产生活用房、公共用房1.3938万平方米,职工住房5.7377万平方米等林区生产生活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4435.75万元。

其它经济损失262万元。

某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全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地震灾害使生林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直接影响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受地震影响,灾区地貌部分形态破碎,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灾害。

对林木、林地、林区基础设施构成持续的破坏,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成严重威胁。

地震对林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林区职工群众收入,也使林业管理能力削弱,严重影响林区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4.2灾情特点

汶川地震灾害和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我区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4.2.1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灾害发生嘉陵江流域独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巨大。

灾害和频繁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使林草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严重受损,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区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

  4.2.2加剧了对珍稀物种濒危程度和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

灾区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是珍稀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密集分布区。

灾害直接造成野生动植物的重大损伤和毁坏,生物链结构改变,有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同时,灾害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显著降低,加剧对珍稀动物栖息地的隔离,局部被隔离的种群由于不能进行有效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

  4.2.3引发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影响不容忽视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繁,具有危害广、周期长的特点,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持续的破坏。

发生的次生灾害导致山区形成的松散堆积废弃物进入河道和供水水源地,许多河流堵塞、减水、脱水、断流,水质污染风险进一步加大。

由于灾区林木损毁严重,林下可燃物载量骤增,远远超过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可燃物的临界线,加上森林防火设施损毁,大大增加了森林火灾隐患,火险等级处于最为严峻的时期。

由于受灾林木树势衰落,林木抗病能力降低,潜在的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

灾区化工、制造、冶炼等行业的部分企业由于破坏严重,可能释放出剧毒、高腐蚀性的危险化学物质,从而造成新的环境风险。

以上因素都严重威胁着灾区生态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2.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损毁特别严重

长期以来,我区林区多分布在偏远山区,由于房屋、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条件较差,山区办公用房、职工住房以及管护用房年久失修,抗灾设防能力差,难以抗击地震破坏。

受灾林区基层单位丧失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环保设施的破坏使受灾区环境监管存在失控的风险,一些企业的治污设施丧失处理能力,加之区域的治污设施大量受损,增加了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

地震造成灾区水土保持设施严重损毁,山洪灾害爆发的危险性增加;

同时,地震形成的许多堰塞湖并没有最终排险,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第五章 灾后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汶川地震在我区受灾区域引起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表现为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等。

同时,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间接性、潜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会时间的延续和其它诱发因素(如降雨)的发生而加重和扩大,从而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多方位的巨大影响,其结果将导致各种生态系统对人类服务的价值降低。

  5.1对森林生态的影响

我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对维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安全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全区受毁坏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面积3.4121万亩。

损失森林蓄积1.324万立方米。

相应的一些生态监测设施设备和森林防火设施设备。

地震使灾区林木、林地破坏严重,使林分结构破坏,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直接影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服务价值。

  5.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汶川地震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不仅直接使一些珍稀动植物瞬间伤亡,而且造成区域内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毁损,廊道区域损伤,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造成生境隔离,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大隐患,如不治理,最终也将导致生物量减少,生物的多样性降低。

本次地震造成大量的林地因受损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于在该环境内栖息的各类生物造成威胁。

植被破坏后,部分地带会形成荒芜的迹地,导致该区域内的部分动植物生境将丧失,威胁当地动植物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生长。

  5.3对农田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震农田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使得农田周边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削弱了水土保持能力,降低了农田肥力。

  5.4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以上灾区生态环境各方面受损现状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汶川地震某灾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生态修复势在必行,从所处生态区位来说,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5.4.1是维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需要

规划区属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的水源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对长江流域和全国水资源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本次地震灾害中我区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

这一区域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

汶川地震对我区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巨大,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该区大量的森林与农田周边环境受损,大面积植被被推移埋压、破坏,大量滑坡、崩塌物质在沟谷堆积,不仅改变了区内泥沙补给条件,加大了面状侵蚀程度,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对河流水环境安全,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影响深远。

这种因地质灾害导致的突发性受损,造成生态环境局部损失严重,受损后系统自我恢复困难。

因此,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促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5.4.2是保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我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关键区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不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和物质基础。

我区地震重灾区处于这一关键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

地震造成区域内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毁损,廊道区域损伤,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显著降低,景观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造成了严重的生境隔离,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大隐患。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震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快震后生态系统修复刻不容缓。

  5.4.3是实现生态良好、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

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止地质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震灾害发生在我区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嘉陵江流域及白龙江一级支流、生态十分脆弱。

灾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巨大。

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松动、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河道淤积,林草植被等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极大地削弱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生态状况恶化和倒退,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进一步保护好灾区现有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灾区森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