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1622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Word格式.docx

员工、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4.1.4企业员工特征

充分明确员工的整体状况,总体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道德水平等。

4.1.5企业技术特征

企业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使用、改造情况,比如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技术改造状况、工艺流程的先进性,以及人机工程建设情况。

4.1.6监管环境

企业所在地政府安监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包括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监管力度、法律法规的公布及执行情况。

4.1.7经营环境

主要反映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市场经营状况等商业环境,诸如人力资源供给程度、信息交流情况、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等。

4.1.8文化环境

反映企业所在地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等。

4.2安全承诺

4.2.1安全承诺内容

综合考量承诺内容的涉及范围,表述理念的先进性、时代性,与企业实际的契合程度。

4.2.2安全承诺表述

企业安全承诺在阐述和表达上应完整准确,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独特性和感召力。

4.2.3安全承诺传播

企业的安全承诺需要在内部及外部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传播,涉及不同的传播方式,选择适当的传播频度,达到良好的认知效果。

4.2.4安全承诺认同

考察企业内部对企业安全承诺的共鸣程度,主要包括:

安全承诺能否得到全体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企业领导能否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体员工能否切实把承诺内容应用于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实践当中。

4.3安全管理

4.3.1安全权责

企业的安全管理权责分配依据的原则、权责对应或背离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当中的执行效果。

4.3.2管理机构

企业应设置专人专职专责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充足的、符合要求的人力、物力资源,保障其独立履职的管理效果。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应当具有明确的管理权力与责任,在权责的分配上应充分考虑企业安全工作实际,有效保证管理权责的匹配性、一致性和平衡性。

4.3.3制度执行

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执行力度与障碍情况。

4.3.4管理效果

结合企业实际,从安全绩效改善程度、应急机制完善程度、事故与事件管理水平等方面,客观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一定时期内的实施效果。

4.4安全环境

4.4.1安全指引

企业应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引导员工安全生产。

主要从安全标识运用、安全操作指示、安全绩效引导、应激调适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4.4.2安全防护

企业应依据生产作业环境特点,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安装有效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供充足的个体防护用品。

4.4.3环境感受

环境感受是员工对一般作业环境和特殊作业环境的综合感观和评价,是对作业环境的安全保障效果的主观性评估。

主要从作业现场的清洁、安全、人性化等方面,考察员工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度。

4.5安全培训与学习

4.5.1重要性体现

企业各级人员对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直接体现在培训资源投入力度,培训工作的优先保证程度,及企业用人制度等方面。

4.5.2充分性体现

企业应向员工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根据实际需要和长远目标规范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时,竭力开发、运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有效培训方式。

4.5.3有效性体现

科学判断企业安全培训的实施效果,主要从员工安全态度的端正程度、安全技能的提升幅度、安全行为和安全绩效的改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4.6安全信息传播

4.6.1信息资源

根据安全文化传播需要,企业应分别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库、安全技术信息库、安全事故信息库和安全知识信息库等各种安全信息库,储备大量的安全信息资源。

4.6.2信息系统

企业围绕安全信息传播工作,设置专职操作机构,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搭建稳定的信息传播与管理平台,创造完善齐全的信息传播载体。

4.6.3效能体现

根据员工获取和交流企业安全信息的便捷程度,企业安全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率、知晓率和开放程度,综合衡量企业安全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

4.7安全行为激励

4.7.1激励机制

围绕安全发展这一激励目标,企业应建立一套理性化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安全激励工作,实现安全激励制度化,保证安全绩效的优先权。

4.7.2激励方式

根据企业实际兼顾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采取最可靠、最有效的安全激励方式。

4.7.3激励效果

员工对企业安全激励机制、激励方式的响应体现为绩效改善与行为改善的正负效应。

4.8安全事务参与

4.8.1安全会议与活动

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各种会议和活动,鼓励并邀请相关员工积极参与。

4.8.2安全报告

企业应建立渠道通畅的各级安全报告制度,确保报告反馈的及时、高效,注重各种报告、处理等信息的公开、共享。

4.8.3安全建议

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建议制度,疏通各种安全建议渠道,以及时反馈、择优采纳等实际行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建议。

4.8.4沟通交流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创造良好的安全信息沟通氛围,实现企业各层级员工有效的纵向沟通和横向交流,同时及时与企业不同层面的合作伙伴互通安全信息。

4.9决策层行为

4.9.1公开承诺

企业决策层应适时亲自公布企业相关安全承诺与政策,参与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做出重大安全决策。

4.9.2责任履行

在企业人事政策、安全投入、员工培训等方面,企业决策层应充分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在各工作环节的重要地位。

4.9.3自我完善

企业决策层应接受充分的安全培训,加强与外部进行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全面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做好遵章守制、安全生产的表率。

4.1☐管理层行为

4.1☐.1责任履行

企业管理层应明确所担负的建立并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安全绩效等重要安全责任,并严格履行职责。

4.1☐.2指导下属

企业管理层应对员工进行资格审定,有效组织安全培训和现场指导。

4.1☐.3自我完善

企业管理层应注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积极完善自我,加强沟通交流。

4.11员工层行为

4.11.1安全态度

主要从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行为意向等方面,判断员工对待安全的态度。

4.11.2知识技能

除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技能外,员工还应具备充分的辨识风险、应急处置等各种安全知识和操作能力。

4.11.3行为习惯

员工应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积极交流安全信息,主动参与各种安全培训和活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4.11.4团队合作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同事之间要增进了解,彼此信任,加强互助合作,主动关心、保护同伴,共同促进团队安全绩效的提升。

5减分指标

5.1死亡事故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前一年内,如发生死亡事故,则视情况(事故性质、伤亡人数)扣减安全文化评价得分5❿15分。

5.2重伤事故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前一年内,如发生重伤事故,则视情况扣减安全文化评价得分3❿1☐分。

5.3违章记录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前一年内,企业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记录情况,视程度扣减安全文化评价得分1❿8分。

6评价程序

6.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

企业开展安全文化评价工作时,首先应成立评价组织机构,并由其确定评价工作的实施机构。

6.1.1企业实施评价时,由评价组织机构负责确定评价工作人员并成立评价工作组。

必要时可选聘有关咨询专家或咨询专家组。

咨询专家(组)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由评价组织机构明确。

6.1.2评价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熟悉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相关业务,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与沟通能力。

  ••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专业知识。

  ••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评价项目负责人应有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熟悉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

6.2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评价实施机构应参照本标准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中应包括所用评价方法、评价样本、访谈提纲、测评问卷、实施计划等内容。

并应报送评价组织机构批准。

6.3下达《评价通知书》

在实施评价前,由评价组织机构向选定的样本单位下达《评价通知书》。

《评价通知书》中应当明确:

评价的目的、用途、要求、应提供的资料及对所提供资料应负的责任以及其他需在《评价通知书》中明确的事项。

6.4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

根据本标准设计评价的调研问卷,根据《评价工作方案》收集整理评价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

资料收集可以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专家现场观测、查阅有关资料和档案等形式进行。

评价人员要对评价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进行认真检查、整理,确保评价基础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评价工作人员应对接触的资料内容履行保密义务。

6.5数据统计分析

对调研结果和基础数据核实无误后,可借助☛⦸☞☛☝、☒✓☒☒、☒☛☒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然后根据本标准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际选用的调研分析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6.6撰写评价报告

统计分析完成后,评价工作组应按照规范的格式,撰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报告》,报告评价结果。

6.7反馈企业征求意见

评价报告提出后,应反馈企业征求意见并作必要修改。

6.8提交评价报告

评价工作组修改完成评价报告后,经评价项目负责人签字,报送评价组织机构审核确认。

6.9进行评价工作总结

评价项目完成后,评价工作组要进行评价工作总结,将工作背景、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形成书面报告,报送评价组织机构。

同时建立好评价工作档案。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测评计分方法

☛.1评分方法

a)评分时,只对三级指标进行实际打分,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都是通过相应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计分。

b)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每个指标的最高分为1☐☐分,最低分为☐分。

c)以“基础特征”指标系的评分作为示例,其他指标系及总分的评分可参考此例:

表☛.1测评方法示例

一级指标系:

基础特征

二级指标

权重

✋⓪

三级指标

☟⓪

测评方法

评分

☟⓪

优:

8☐❿1☐☐分良:

5☐❿8☐分一般:

☐❿5☐分

企业状态特征

☐.☐6

成长性

☐.34

资料收集及分析

问卷调查

竞争性

☐.27

赢利性

☐.39

企业文化特征

☐.18

开放性

☐.21

小组座谈

现场观察

凝聚力

沟通交流

☐.19

学习氛围

☐.2

行为规范

☐.22

企业形象特征

☐.☐9

知名度

☐.42

美誉度

☐.58

企业员工特征

☐.26

教育水平

材料审核

工作经验

操作技能

☐.28

道德水平

☐.25

企业技术特征

技术先进

☐.36

技术更新

安全技术

监管环境

☐.17

监管力度

☐.45

法规完善

☐.55

经营环境

☐.☐2

人力资源

☐.32

信息资源

☐.38

经济实力

☐.3

文化环境

☐.☐3

跨民族文化

☐.52

地域文化

☐.48

☛.2计算公式为

二级指标最终得分值;

三级指标权重;

☟:

三级指标评分值;

⑤:

三级指标的个数;

一级指标最终得分值;

⓪:

二级指标权重;

☛.3总分计算公式:

对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测评的总分;

一级指标权重;

每个一级指标的考核得分乘以各自对应的权重,然后加和得到企业安全文化测评总分值。

附录☜

(规范性附录)

评价指标参考权重

☜.1权重分配说明

表☜.1各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数值

一级指标:

基础特征(权重☐.☐6)

指标名称

阐述

企业历史、企业规模与发展前景。

企业在行业中地位与市场竞争力。

企业盈利状况及盈利预期。

对外来文化和文化变革的态度。

员工对企业和同伴的信赖程度。

注重内部及与外部的沟通交流。

企业及员工对待学习的普遍态度。

员工行为方式的规范化程度。

企业或品牌在行业排名或社会知晓。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员工受教育程度。

员工平均工作年限或重点岗位员工平均工作年限。

操作技能熟练或胜任工作的员工比例。

员工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水平。

主要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在行业内的先进程度。

在技术更新方面的投入与实施。

安全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执法水平与监管能力。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完善程度。

本地区人力资源供给。

本地区可利用信息资源。

本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本地区重要的民族风俗习惯、礼仪传统。

本地区显著的区域文化特征。

安全承诺(权重☐.1)

安全承诺内容

完整全面

逐一阐述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和安全方针。

☐.4

理念先进

所述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

求真务实

符合本企业实际切实可行。

安全承诺表述

阐述准确

完整准确地传达内涵。

语言精炼

核心理念易于理解和记忆。

独到性

受众印象深刻。

感召力

感染受众引发共鸣。

安全承诺传播

传播方式

传播形式、传播媒介和传播者。

传播频度

时间频度与空间频度。

受众知晓率

员工与相关方知晓率和记忆率。

安全承诺认同

领导示范

决策层成为实践安全承诺的表率。

员工认同

员工深刻理解并认同安全承诺的内涵,并以实际行为履诺。

管理实践

管理层身体力行履行企业安全承诺。

安全管理(权重☐.☐7)

安全权责

权责明确

企业各级人员拥有明确的安全权责。

☐.47

权责匹配

企业各级人员的岗位权限与责任应匹配。

☐.53

管理机构

机构设置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设置情况。

独立履职

充分独立履行职责并可直接向最高领导报告。

☐.37

资源配置

充足的人员、经费和装备。

☐.33

制度执行

☐.16

制度保障

从制度上充分保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1

管理权限

安全管理的权威性、独立性。

☐.29

保证制度执行有效的具体方法。

管理效果

绩效改善

各种安全绩效指标的确立与实现。

应急效能

企业应急系统的完善程度。

☐.23

事故与事件管理

对各种事故、事件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安全环境(权重☐.☐8)

安全指引

视觉识别

参照国家标准正确设置安全视觉识别系统。

☐.24

作业指导

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宣传教育

建立并有效利用各种媒介为员工和相关方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安全活动

企业积极组织并鼓励促进安全绩效的活动。

应激调适

建立应激调适机制使员工产生应激反应时可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

安全防护

群体防护

企业对危险作业场所、危险源和危险设备设施配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46

个体防护

企业为员工配备并定期检查、更换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

☐.54

环境感受

安全感

员工对一般作业环境和特殊作业环境的安全感或不安全感。

☐.41

舒适感

员工对一般作业环境和特殊作业环境的舒适感或不舒适感。

满意度

员工对作业环境的整体满意度。

安全培训与学习(权重☐.1)

重要性体现

培训投入

企业对安全培训制定充足的财务预算并执行。

优先保证

安全培训与其它工作冲突时会得到优先保证。

资源建设

培训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可以充分满足需求。

上岗资格

建立并严格执行经安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的用人制度。

充分性体现

培训机会

每位员工都有机会接受安全培训。

培训课时

员工可接受满足法规要求或超过要求课时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针对员工实际需要并注重安全行为习惯培养。

培训方式

员工乐于接受或基本满意。

有效性体现

态度变化

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态度的变化。

技能提升

员工安全知识技能的提升。

行为改善

员工行为方式的改善。

个人安全绩效与组织安全绩效的改善。

安全信息传播(权重☐.☐9)

管理信息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库。

技术信息

建立和完善安全技术信息库。

事故信息

建立和完善事故、事件信息库。

知识信息

建立和完善安全知识信息库。

信息系统

管理机制

建立完备的信息与传播管理机制。

平台建设

建立稳定的信息管理与传播平台。

传播载体

建立足够的信息传播媒介。

效能体现

☐.35

便捷性

员工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

知晓率

员工可以充分知晓信息。

交互性

员工可以便捷地交流信息。

公开性

重要安全信息公开发布。

安全行为激励(权重☐.☐8)

激励机制

制度化

建立安全激励制度或制度条款。

优先权

所有激励中均将安全绩效指标作为首要指标。

完善度

所有促进安全绩效改善的行为与成绩均会受到鼓励。

导向性

惩罚体现不注重错误本身而注重汲取教训的原则。

激励方式

决策层和管理层成为促进安全绩效改善的表率。

榜样树立

企业树立了安全生产的各类榜样。

物质奖励

企业设有多种形式的物质奖励。

荣誉待遇

企业设有各种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待遇。

提拔升迁

提拔重用安全业绩优异的员工。

激励效果

广泛知晓

所有激励被员工广泛知晓。

促进了员工个人与团队安全绩效的改善。

促进了员工行为的改善。

正面效应

奖励与惩罚均不导致员工的消极态度或消极行为。

安全事务参与(权重☐.☐8)

安全会议与活动

安全会议

企业定期邀请员工代表参加有关安全会议。

企业鼓励员工开展和参与各种安全活动。

安全报告

报告制度

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关事故、事件、隐患、缺陷等的安全报告制度。

报告渠道

保持员工报告渠道通畅和便捷。

反馈效率

及时反馈报告处理结果并鼓励报告者。

信息共享

员工及时知晓事故、事件、隐患、缺陷等信息并获得针对性培训。

安全建议

建议制度

企业建立鼓励员工安全建议的制度并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