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829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Word格式.docx

如路侧护栏往往采用造价较高、安全性较好的半刚性护栏;

交通标志齐全、易懂;

交通标线也较为完善,而且通常是全线设置。

另外在国外一些地方公路的车辆失控多发路段常常能看到避险车道和减速带的设置。

但是这些交通安全设施在选用与设置上往往也是沿袭一般公路,针对地方公路或乡村道路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交通安全设施,国外也没有专门的研究和成形的理论。

美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研究十分成熟,并制定了一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如美国国家公路和交通局(AASHTO)的高速公路路边设计指南、美国国家研究会交通研究所在1981年制定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评价标准“EffectofHighwaystandardsonsafety”报告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美国在公路上已经建立了系统成熟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在美国各州的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上,固定式标志牌的设置相当规范,且大方、气派、现代化程度高。

普通指向标志牌为统一的玫瑰绿底色,字体和图案为白色,加一个白色的边框,均采用反光涂料。

限速、弯道类标志牌为橙黄底色,黑字或黑图案。

禁行类标志牌采用红底白字。

美国对标线设计不仅重视其使用寿命和外观,而且对标线的性能指标要求很高,特别强调标线的逆反射性能、视认性、防粘污性和防滑性以及通过标线时车辆的平顺性等,美国的联邦高速公路协会(FHWA)于2000年颁布新的标线法规,用计算机辅助的道路标线能见度测定仪来评定标线的能见度,并明确规定了标线的逆反射性能的最低要求,同时有32个州参与了对各种标线材料和路面分类评定的研究。

美国从1920年起就开始了护栏的研究与使用,在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车足尺护拦碰撞验证实验和公路上的应用实践,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丰富的经验。

美国的道路交通情况与日本不同,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尽量减轻碰撞时车上乘员的伤亡程度。

美国的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几乎全线安装防撞护栏。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交通安全设施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结合我国国情和道路特点,对交通安全设施的材料、结构形式和设计原则等展开了全面的研究。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模确定及技术标准等主要是参照国外标准,借鉴了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的有关技术规范。

随着实践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体系,先后编制了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标准。

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条件也进行了部分规定和要求,如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公路交通标志板、LDE车道控制标志、临时性公路标志、锥形交通路标、路面标线涂料、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公路防眩设施技术条件、塑料防眩板、隔离栅技术条件、突起路标、轮廓标技术条件等与交通安全设施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有效地推进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以上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出台,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在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已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的交通安全设施。

我国交通安全设施的应用,也正朝着国际统一化和新型材料的研究应用方向发展。

在标志方面,加强了对高亮度反光膜、吸能型自发光标志等新产品的研发;

在标线方面,注重了对新型涂料的研发;

对防撞护栏,将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车安全,降低事故严重度的角度出发,研制高吸能、经济、耐久的新型护栏及缓冲防撞系统;

在防眩和隔离设施方面,则注重经济、美观,对司机心理影响小和对风雪阻挡少的新型材料及结构形式的研究。

针对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选用与设置,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更没有统一的标准,致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非常混乱,主要表现在交通安全设施缺乏、不合理和不配套三个方面。

一些农村公路的危险路段经常缺少必要的交通标志、视线诱导设施和路侧防撞设施,或者用一些根本达不到使用效果的物体代替。

而且在绝大多数农村公路的长陡下坡路段,没有设置失控车辆避险车道和相应的减速装置。

还有一些交通标志或其他安全设施的设置方法和设置位置达不到使用要求。

总之,交通安全设施缺乏、不规范、不配套等现象在农村公路上随处可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为农村公路埋下了事故隐患。

因此,根据农村公路的交通量、设计车速、车辆构成等因素,研究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对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选用与设置以及标准的制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

纵观国内外研究动态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设置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将以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及设置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与安全设施现状分析

论文拟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等多种调查方式,对江苏省农村公路安全状况进行普查。

收集交通流数据、事故数据、公路线形数据(几何设计要素、视距条件等)、交叉口类型和技术参数、桥隧构造物及路基段的过渡形式等应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确定农村公路的相关控制要素;

同时,总结农村公路上存在的事故易发地点,并分析事故易发地点对交通安全设施的需求。

对农村公路上的交通标志、标线、护栏、诱导设施等安全设施的状况进行普查,并专门针对事故易发地点处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及使用效果进行调研,分析农村公路现状中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设计及设置方法上的问题。

基于基础调查结果,明晰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设置方法上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及设置方法

山区低等级公路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线形差、急弯、陡坡等不良路段相对较多,在这些交通事故易发地段缺少必要的标志,即使设置了标志也大多存在位置混乱、类型和尺寸不合理、损坏严重等问题,已经不能起到有效警示驾驶员的作用。

同样,由于交通条件、交通流特征等的区别,用于农村公路的标志无论在尺寸设计、设置距离等方面都应不同于高等级公路。

本论文将针对农村公路的交通流特点,重新考量、计算,得到标志的设计要点以及设置方法;

同时,考虑农村公路使用者的文化素质,从使用材料、版面内容等方面对现有标志进行改进,以达到有效防盗、易于理解、方便养护的目的。

许多农村公路地面标线不清晰,有的甚至没有道路标线,还有一些路段由于长时间使用,养护不及时,地面标线只是隐约可见,长时间地面标线不清楚或没有道路中线,造成了驾驶员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忽视。

而在一些需要减速的路段缺少相应的减速标线或是路边构造物上缺少立面标记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将引起各种交通安全隐患。

本论文将针对农村公路的特点,提出地面标线、立面标记、减速标线等标线形式在各等级农村公路的设置方法,同时,对应用于不同道路等级的减速标线的形式及相关参数进行定义。

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设计及设置方法

农村公路由于普遍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大多是在原有土路的基础上硬化而成,因而存在许多线形不良或是线形组合不良的情况;

同时,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有限,存在危险路段的护栏等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些危险路段完全没有设置任何防护设施,导致车辆侧翻至路侧山坡、深沟、悬崖等造成车毁人亡的特大交通事故不乏其例。

护栏的防撞机理是通过护栏和车辆的弹塑性变形、摩擦、车体变位来吸收车辆碰撞能量,从而达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生命安全的目的。

合理的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可以防止车辆超出路外;

使失控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

吸收碰撞能量,减小碰撞对驾驶员和乘客的损伤;

诱导驾驶员视线等。

由于交通条件及交通流特点等的区别,适用于高等级公路的防护设施不能完全适用于农村公路。

本论文将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公路现行护栏形式以及农村公路现有的其他防护形式,采用碰撞能量计算等方法,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的防护设施设计及设置方法。

农村公路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设置方法

在急弯及与急弯连接的区间、或其他视距不良路段连续设置视线诱导标,可清晰的显示出道路轮廓,使驾驶员了解道路线形的急剧变化,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交通安全。

农村公路,尤其在山区的农村公路线形差、视距不良等现象常见,缺少诱导设施或是诱导不合理都将对行车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本论文将提出农村公路上各种事故易发地点、视距不良路段上设置线形诱导标、突起路标等视线诱导设施的方法,并根据部分农村公路的建设经费有限、偷盗现象严重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出适用的简易诱导设施及其设置方法。

对于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较低的状况,考虑高等级公路与农村公路衔接或转换路段的速度控制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因此,本论文对速度控制设施在农村公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的速度控制设施的设计及设置方法。

同时,农村公路普遍缺少精细处理的边沟、边坡及路肩同样是安全的隐患所在,因此,本论文提出了农村公路的边沟、边坡和路肩的处理方式。

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还包括防眩设施、隔离设施等,但此类设施极少应用在农村公路上,因此,本论文将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重点与难点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分析江苏省农村公路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标准研究,开发适用于江苏省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标准,论文研究的重点如下:

(1)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计;

(2)农村公路交通标线设计;

(3)农村公路防护设施设计。

研究难点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安全设施在农村公路的使用原则、设置依据以及相关参数的研究

在高等级公路普遍适用的常规安全设施同样不能直接套用在农村公路上使用。

因此,应该在综合考虑农村公路交通流特性、建设资金限制、道路使用者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区别于高等级公路的常规安全设施的使用原则、设置依据以及相关参数。

(2)适用于农村公路的简易安全设施的提出

虽然目前农村公路上存在一些运用了“土方法”的安全设施,但此类设施的使用一般较为随意,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以及设置依据;

同时,在引进交通静化的相关技术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因此,在总结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的简易安全设施的同时,需要通过综合考虑其适用条件、安全性能等因素,提出完善的使用原则、设置依据以及相关参数。

研究技术路线

论文拟采取以下研究步骤确保研究目标的顺利完成:

步骤1:

通过阅读文献确定研究目标。

步骤2:

进行大量相关交通调查。

步骤3: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步骤4:

交通标志设计及设置方法研究。

步骤5:

交通标线设计及设置方法研究。

步骤6:

防护设施设计及设置方法研究。

步骤7:

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设置方法研究

步骤8: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设置示例。

步骤9:

完成论文。

本论文技术路线见图。

图1.1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与安全设施现状分析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农村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以及社会各阶层的重视。

农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对保证整体公路网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

农村公路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达深度逐步提高,布局日趋合理,技术状况逐年改善,总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到2008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为321万公里,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东、中部地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79%,西部地区行政村通公路率达%。

下面对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安全现状以及安全设施现状分析多采用江苏省的相关数据。

江苏省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基建政策的两大重心是能源和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交通的建设正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经过江苏省交通系统的共同努力,江苏省农村公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特别是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心和支持,四年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改善了农村公路路网的结构,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既是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江苏省“两个率先”的实现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2003年以来,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公路建设,随着四年的建设,全省农村公路总规模不断增加,到2006年末,江苏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4197公里,比95年末统计里程增加53977公里,年平均增长%。

农村公路网密度达到公里/百平方公里、公里/万人,面积密度居全国前列。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逐年提高,路面状况不断改善,全省所有的市、县实现了县到乡公路等级化,乡至村畅通化。

江苏省目前已建成了覆盖所有乡镇、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网络,2007年底,全省1103个乡镇,1788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灰黑化等级公路连通,县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至少实现单向连通,公路通达率100%。

2008年底公路行政等级里程构成见

表。

2008年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构成见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农村公路网中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比例增长到15..2%,等级公路占%。

表为2008年江苏省农村公路路面铺装分布表,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江苏省所有的市、县(市)实现了县到乡公路等级化,乡至村畅通化。

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由95年末的%提高到2008年的%。

路面结构型式主要根据技术等级决定,根据实地调查江苏省农村公路路面三级以上公路多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四级公路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乡村公路多为四级公路,路面类型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

表2.12008年江苏省公路行政等级里程分布表(单位:

公里)

国道

省道

专用公路

县道

乡道

村道

公路里程

百分比(%)

表2.22008年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分布表(单位:

合计

总计

等级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等外公路

表2.32008年江苏省农村公路路面铺装分布表(单位:

行政等级

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简易铺装路面

未铺装路面

注:

简易铺装路面为次高级路面,未铺装路面为中级、低级、无路面。

江苏农村公路现状分析

根据上述有关统计数据和指标可看出,江苏省的农村公路规模总量较大,路网密度也在全国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江苏省农村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乡镇密布的发展格局。

(1)农村公路整体水平状况

江苏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与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农村公路的行政等级结构不尽合理,县级道路比例偏低。

根据表统计数据,全省目前县道公路里程偏小,仅为22418.2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

根据江苏省公路等级结构研究的有关结论,县至乡层次公路达到总里程的22%左右,才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经验水平,基本满足全省公路现代化的要求。

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和路面结构仍有待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不管是技术等级方面还是路面结构方面,全省农村公路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08年的数据中,农村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例为%,三级、四级公路所占比例为%,还有11611.2公里等外公路;

路面铺装方面,中级及中级以下路面比例仍然较大。

(2)地区性差异明显

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各地区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公路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又直接制约了全省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根据对有关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全省农村公路发展水平总体呈现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趋势,农村公路等级化比例苏南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

而农村公路中的高等级路面比例,苏南地区的平均水平也明显超过苏中、苏北。

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共发展,达到苏南、苏中、苏北的共同富裕,是江苏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与苏南城乡一体化,苏中农业生态化、苏北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苏南、苏中、苏北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必须逐步缩小地区性差异,协调发展。

(3)路桥不配套,为农村公交留下安全隐患

江苏省为水网发达地区,农村公路上存在大量的危桥险涵,现有桥梁标准较低,宽度和荷载严重不足,桥涵改造成本较高,导致不少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着“好路危桥”、“建路不建桥”的现象,为全省农村通公交留下了安全隐患。

江苏省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在新一轮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后,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受到了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自上而下形成了加快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普遍共识。

全省各地区也积极投入到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中。

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齐心协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早日实现“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目前江苏省农村公路主要存在着技术等级低、路况差、设计不符合规范、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措施缺乏等问题。

随着近几年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用机动车和农村驾驶员数量迅猛增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车、路矛盾的加剧,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但总体等级低

近年来农村公路的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通过调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乡(镇)政府很难筹集到足够的建设配套资金,为了减少资金投入,普遍通过降低设计时的公路技术等级以节省短缺的建设资金,建成后的公路往往只有五、六米宽的路幅,有的在3.5米以下,没有路肩和路缘带,公路的线形常常不能满足该等级公路标准要求,急弯连着急弯,纵坡和横坡配合不合理,边坡无治理,无排水设施,公路病害严重。

交通标志、标线及护栏等附属安全设施基本不随公路同步建设,已建成的公路基本没有标志标线、隔离桩、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

不少山区公路建成伊始,就成了危路、险路。

其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

1)线形不良或线形组合不良

包括:

直桥接小半径桥头曲线、长下坡,小半径曲线、连续下坡加小S弯、部分路段纵坡坡度过大等等,见图图。

图2.1小半径桥头曲线图2.2连续急弯道路

图2.3小半径曲线道路图2.4连续上下坡道路

2)路幅宽度较窄

会车时容易发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侵占对方车辆行驶路线、高速抢行会车或会车距离太近等现象,易诱发交通事故,见图图。

图2.5单车道错车图2.6长距离路幅过窄

3)部分公路路基填土高于接入道路

部分公路路基填土高于接入道路现象普遍,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落差,同时,部分道路接入点之间距离太近,或对向接入,对主路车流干扰严重,易诱发交通事故,见图图。

图2.7接入点坡度大图2.8道路对向接入

4)路面破损

水毁或超载车辆造成路面破损而又没有及时修复,见图图。

图2.9严重破损的路面图2.10破损的路面

5)视距不良

受山体,树木等自然条件限制,部分路段的视距受限,见图图。

图2.11山区视距不良道路图2.12急弯、陡坡与路侧障碍物

(2)农村公路的养护不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难度大

大部分的公路建设完成后,由于公路养护资金无处可出,乡(镇)政府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其负责管理,只能保持基本通达。

养护经费无处可出,无人养护,造成农村公路年久失修,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下降,很多危险路段留下了交通事故隐患。

(3)公路建设投资体系不合理

公路部门和县、乡(镇)政府承担着公路建设和维护责任;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公路交通安全工作。

当发现公路的交通事故危险路段需要整治时,资金就成了危险路段整治关键。

同时,当前的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着交通安全责任与资金支配权利上的分割。

县以下公路因缺乏资金而危机重重的同时,则是大量的资金投向了高速公路建设,但部分的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率和使用率并不高,形成部分高速公路投资高使用率底而农村公路投资低使用率高的矛盾。

例如,投资40多亿修建的某高速公路,每天通行的车辆只有3000辆左右,公路的通行率为125辆/小时,高速公路的使用率极低。

这起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整体公路建设资源投入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农村公路线长面广,路域环境复杂,沿线人群集居,而目前的农村公路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农村公路沿线特别是集镇段,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城郊结合部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超限运输,打谷晒场,摆摊设点,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和畅通。

如图、图所示。

图2.13道路上乱摆摊设点图2.14道路上打谷晒场

车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