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简答分析部分答案Word下载.docx
《微观经济学简答分析部分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简答分析部分答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解答:
以下图为例,要点如下:
分析三条等产量线,Q1、Q2、Q3与等成本线AB之间的关系.等产量线Q3虽然高于等产量线Q2。
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
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
再看Q1虽然它与惟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
所以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
因此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4、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如图所示,要点如下:
(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产量,所以,在图中,只有一条等产量曲线;
此外,有三条等成本线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小成本。
(2)在约束条件即等产量曲线给定的条件下,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相交与a、b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
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
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是MRL/w=MPK/r。
5.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及其含义
能满足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处,即要求等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
一.成本既定时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把企业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企业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
当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时,其切点即为生产的均衡点。
二.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如果,生产者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力求最小的成本,那么,应该如何选择最优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的组合呢?
同样的,把企业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企业在既定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即生产者均衡点。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
在要素价格不变时,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化或者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化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组合。
6.论述比较不同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益最高,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效益较高,完全垄断市场经济效益最低。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
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
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
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
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
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益最高,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效益较高,完全垄断市场经济效益最低.
7.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点。
含义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特点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它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
2.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满足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与第二点矛盾。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8.简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原因之所以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主要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表明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劳动的边际产量会逐渐递减的,而资本的边际产量则会逐渐上升的。
这表示:
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在劳动投入量不断增加和资本投入量不断减少的替代过程中,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递减的。
9.简述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等产量线的含义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2)等产量线的特征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
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
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10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要点如下:
(1)厂商的供给曲线所反映的函数关系为(),也就是说,厂商供给曲线应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厂商所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量。
(2)通过前面第7题利用图1-31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SMC曲线上的各个均衡点,如E1、E2、E3、E4和E5点,恰恰都表示了在每一个相应的价格水平,厂商所提供的产量,如价格为P1时,厂商的供给量为Q1;
当价格为P2时,厂商的供给量为Q2……于是,可以说,SMC曲线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但是,这样的表述是欠准确的。
考虑到在AVC曲线最低点以下的SMC曲线的部分,如E5点,由于ARAVC,厂商是不生产的,所以,准确的表述是: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大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那一部分。
如图1-32所示(见书P70)。
(3)需要强调的是,由
(2)所得到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它表示厂商短期生产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
此外,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该厂商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1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12.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定义又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原因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
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13.论述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
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由于外部性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原因是由于私人部门用于
决策的成本与社会实际付出的成本之间出现偏差,因此矫正外部性影响的指导思想是:
外部经济影响内
在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性的动机。
主要措施有税收,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
税收和补贴迫使厂商考虑外部成本或外部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政府采取税收和补贴政策,即向
施加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来
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但是这种方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准确地以货币形式衡量外部性的成本收益,如污染环境所
造成的社会成本到底说有多大,所以有时政府只是近似地估计这些成本。
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如一家小餐馆对一家洗衣店造成了污染,则由政府出面,则适合的价格把洗衣机卖给这家餐馆,通过合并,外部成本内部化。
明确产权流行于西方的产权理论提出了解决外部性的影响的市场化思路。
科思定理的内容:
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
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
14.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请分别用文字和公式说明。
(1)在长期,完全竞争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
在这里,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下面以图1-33加以说明。
(2)关于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在图1-33中,当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厂商选择的产量为,从而在均衡点E1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
在均衡产量Q1,有AR>
LAC,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即л>
0。
由于每个厂商的л>
0,于是就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的生产中来,导致市场供给增加,市场价格P1下降,直至市场价格下降至市场价格到使得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即л=0为止,从而实现长期均衡。
入图所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0发生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最低点,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P0也等于LAC曲线最低点的高度。
相反,当市场价格较低为P2时,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2,从而在均衡点E2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
在均衡产量Q2,有AR<LAC,厂商是亏损的,即,л<
由于每个厂商的л<
0,于是,行业内原有厂商的一部分就会退出该行业的生产,导致市场供给减少,市场价格P2开始上升,直至市场价格上升到使得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为л=0止,从而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最低点E0实现长期均衡。
(3)关于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通过在
(2)中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当市场价格分别为P1、P2和P0时,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分别是Q1、Q2和Q0。
接下来的问题是,当厂商将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分别确定为Q1、Q2和Q0以后,他必须为每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一个最优的规模,以确实保证每一产量的生产成本是最低的。
于是,如图所示,当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1时,他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用SAC1曲线和SMC1曲线表示;
当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2时,他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用SAC2曲线和SMC2曲线表示;
当厂商实现长期均衡且产量为Q0时,他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用SAC0曲线和SMC0曲线表示。
在图1-33中,我们只标出了3个产量水平Q1、Q2和Q0,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上,都必然对应一个生产该产量水平的最优规模。
这就是说,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是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实现长期均衡的一个必要条件。
(4)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发生在LAC曲线的最低点。
此时,厂商的生产成本降到了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对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由此,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15.试述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应是MR=MC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看MR与MC的交点E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的产量Q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小于Q,那么厂商处于MR>
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增加,MR>
MC的状况会逐渐转化成MR=MC。
相反,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大于Q,那么厂商处于MR<
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小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
权衡得失,厂商将不断减少产量,以增加利润。
但是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减少,MR<
MC的状况便会逐渐转化为MR=MC。
由此可见,无论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始终都在寻找一个最优的产量点,只要厂商实现了这一最优产量,他便能够从产量的调整过程中,可能得到利润增加的全部好处,或可能避免利润减少带来的损失。
这个最优产量点便是MC=MR的均衡产量点。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利的,也可能是亏损的。
如果厂商是盈利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利润一定是最大利润;
如果厂商是亏损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亏损异地是最小的亏损。
16.简述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
人们对价格变化调整的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
2、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微小上涨,消费者往往舍弃这种商品而去购买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任何东西都有替代品,但有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有更多的已知的替代品。
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越大。
替代品越少,需求弹性越小。
(你能看出时间和已知替代品的可用性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吗?
我们常常需要时间来考虑和发现适当的替代品。
)
3、商品的重要性 一种商品如果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还得照样买,其需求就缺乏弹性,而一些非必需的高档品,向贵重首饰、高档服装等,只有消费者购买力提高以后才买得起。
4、消费预算 在实际中体现在人们的生活预算中,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越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低。
需求就越缺乏弹性。
如果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较大,消费者就会变得更细心,精挑细选,他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高,因此需求就更有弹性。
5、商品的用途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就缺乏弹性。
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数量减少;
随着价格的降低,会增加其购买量。
17.什么是帕累托最优?
满足帕累托最优要具备什么条件?
第一,如果对于某中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
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生产的最优条件:
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帕累托最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18.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是什么?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市场上有许多经济主体,这些经济主体数量众多,且每一主体规模又很小,所以,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每个人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2.产品是同质的,即任何一生产者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
3.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
4.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厂商与居民户都可以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19.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
形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种形状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很相似的。
但是,这两者形成U型的原因并不相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规模经济带来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上升。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规模报酬变化表现为先是递增,不变,然后递减决定了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
20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有5个:
1.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
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越小。
2.偏好这里所说的偏好,既与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和个性有关,也与整个社会风俗、传统习惯、流行时尚有关。
3.收入一般说来,收入与需求是正相关的,即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这是因为较高的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而需求是受支付能力的约束的。
4.相关商品价格需求不仅取决了商品自身的价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
在其他商品中,有两类两品的价格影响最大。
一是替代品,即在消费中相当程度上可互相代替的商品,如猪肉与牛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等,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越高,就显得这 种商品相对便宜,因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则相反。
例如,如果猪肉的价格上涨,牛肉的价格相对猪肉来说会显得较为便宜,人们就会用牛肉去替代猪肉,从而增加对牛肉的需求。
二是互补品,即经常放在一起消费的商品,如钢笔与墨水,汽车与汽油等,显然,如果汽油价格暴涨,使用汽车就会变得昂贵,因而对汽车的需求会下降。
因此,当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上涨时,这种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
5.预期这里说的预期,不是指消费者的个人预期,而是指对商品需求产生影响的是社会的群体预期,无论这种预期正确与否。
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某一商品未来价格会显着上涨,则会增加现时的消费,或多购买一些贮存起来。
预期效应有时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21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成本(要素价格)(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6)政府的政(过程自己展开)
22说明三种价格歧视
歧视价格的条件有两个:
1.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来。
这样厂商才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者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有低价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从中获利的情况。
至于价格歧视的分类有三种:
1.一级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就是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就是二级价格歧视。
3.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23什么是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依靠简单多数的投票原则,要在各种个人偏好中选择出一个共同一致的顺序,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个合理的公共产品决定只能来自于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利机关,要想借助于投票过程来达到协调一致的集体选择结果,一般是不可能的。
24说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区别
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所谓竞争性,意指增加一个消费者,需要减少任何其他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消费。
所谓排他性,意指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付费才可以使用。
公共物品是指既没有竞争性也没有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25说明外部影响如何造成市场失灵?
政府应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