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点拨
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庐冢谬其传无物以相深父窈然瑰丽
2、明读:
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⑴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⑵记游洞经过。
⑶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⑷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⑸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1、补充注释: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
起初。
舍:
建房。
⑵而卒葬之卒:
死。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
给命名。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
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⑸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
或许,可能。
⑹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走到终点。
⑺不出,火且尽且:
将要。
⑻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
更加。
⑼火尚足以明也明:
照明。
⑽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
自己。
极:
尽。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⑴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⑵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⑶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⑷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词是词类活用?
请具体说明之。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⑷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⑸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⑹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⑺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⑻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4、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5、分析理解:
⑴褒禅山因何而得名?
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
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
就是现在的华山。
⑵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探讨)
⑶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
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⑷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仔细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状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⑴于是余有叹焉焉:
语气词,不译。
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
因为,由于。
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
那。
以:
而,并且。
⑷其熟能讥之乎其:
岂,莫非。
⑸何可胜道也哉胜:
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说明?
⑴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格外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往往有得
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而世之奇伟、瑰怪、格外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于是余有叹焉
⑺往往有得
⑻而世之奇伟、瑰怪、格外之观
⑼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四人者:
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临川先生文集》
⑸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
请具体说明。
赏格外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对于古书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王安石分析要赏格外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
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
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
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背诵全文。
⑵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2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话我信。
《游褒禅山记》在高中学过;
读高校时,老师讲过;
现在自己再读,和学生一起赏析,每次阅读、学习都有收获。
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
”这话我更信。
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
宋文中的哲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宝。
《游褒禅山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止”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通过记游言志。
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语言凝练,体现宋人游记擅长议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主要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学问,并让学生做积累。
在课文分析中让学生了解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严谨结构。
这篇文章名为游记,实则说理,构思奇怪,独具匠心。
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
以说理为目的,记叙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精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具体说来本文在写作上有三奇。
一奇。
文章开头就别开生面,有别于一般的游记。
虽然一、二句也按游记常格先介绍褒禅山的概况,第三句以下却愈变愈奇,至“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才知道这个开头其实是考证,以考证山水得名、音读确否作游记开头,这是前所未见的,此一奇。
读到这里,读者不仅要问一个为什么?
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喜欢,但要真正体会到这种“奇”,就必需读完全文才能豁然。
二奇。
接着文章记叙游洞过程。
一般游记文章,都以叙述描写为主,而这篇文章的记叙部分却格外简略。
记叙游前洞,着眼点在地势“平旷”而“记游者甚众”;
写后洞,着眼点在“入之甚寒”而“入之愈深,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则愈少。
对比写来,其目的则是为后文议论作铺垫,特殊是段末处从乘兴而来败兴而出作结,更为思索作一层预备,这就是记叙用笔之奇,则为二奇。
三奇。
全文若在此结束,仍不失为一篇游记佳作。
因一般游记文章,进行叙述描写之后,只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或感叹,或议论,画龙点晴。
可本文作者到此结束总有缺憾之感。
因此,作者用大段文字阐发悔思之得。
文章首先从古人观看事物而有得开头,探究的结果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接着探究此次游山不能“极夫游之乐”的原因,辩证地提出了“夷以近,而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和志、力、物三者在求思、行事上的哲理。
这次游山所得有二:
一是志、力、物三者的行事辩证法则;
二是治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
文章以考证起,实则讲的是治学。
治学也是行事的一部分,其态度和行事密不行分,二者结合,成功才有把握。
这样叙议结合,缝合紧密,实为三奇。
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们说出了他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其实运用了“归因”方法。
王安石把游山(精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
二是有力;
三是有物;
缺一不行,四,当然还有难度:
“险以远,则至者少”。
但是他调的是志。
在物和力允许的状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
王安石这段议论,意义深刻,既说出了不怕艰难,勇往直前,领会险峰上的无限风光的人生态度。
也说出了“尽吾志而无悔”改革决心。
总之,此文以游山探胜而未能尽兴为出发点,因事见理,说明“奇伟、瑰怪、格外之观”常在险远处,要想到达那里,必需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还要辅以肯定的物质条件。
此外,还从仆碑文字的读音状况,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对今日我们的治学、处世、创业,都有借鉴意义。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育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悟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悟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
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 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
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索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解题:
(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晚号半山。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
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
(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识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老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
①死。
卒葬之。
②最终。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
C、道:
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D、极:
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其址。
B、名:
①命名,称呼。
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
而莫能名者。
C、穷:
穷尽,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推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推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推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依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
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
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19字),较具体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后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
后悔为什么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决。
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探讨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看天地。
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
于,这里表示观看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
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状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确定的语气,意思是的确尽了自己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
这是特殊形式的推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留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
(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治学必需深思慎取)
思路: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状况不行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需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索: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能使行文简洁,避开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1节)
(1、2节)游洞(前洞后洞)后洞(2节)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3节)
(3、4节)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目标1、2
诵读法、串讲法、探讨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
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_”中被炸掉了。
当地农夫在清理塔基时,发觉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
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
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 的游憩处。
今日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
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
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
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终点,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
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微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
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
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
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
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
这洞也格外深邃。
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
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行辨。
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老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
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化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作者游褒禅山,原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格外之观,常在于险远”;
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