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4233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转移特征

TheResearchonth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inChina

Abstract:

Chinaisacountrywithalargepopulation,nearlyhalfoftherural.“Thethreeissues“hasbecomecenter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alsothefocusofthepartyandthepeople.Thepeasantproblemisthecoreof"

threeruralissues"

whichischaracterizedbythelargeruralpopulationandsurpluslaborforce.Tostudyhowtosolvetheproblemofruralsurpluslaborforcewillpromotethe"

andhelpwefindasuitableindustrialwayforChina.Therefore,thispaperlaunchesageneralandsystematicresearchonruralsurpluslaborforcetomakeasupplementtosolvetheproblemsofruralsurpluslaborforceinChina.

Firstly,therelatedconceptsofruralsurpluslaborisdefined;

secondly,thepaperreviewsrelatedstudiesonth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forceathomeandabroad;

then,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ourcountry,the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China'

sruralsurpluslabortransfer;

finally,basedontheaboveanalysis,thepapergivesareasonablepolicyrecommendationsaboutthesustainabl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forceinChina,fromtheaspectofsystem,ruralscienceandtechnologylevelandlaborqualitylevel.

Keyword:

Ruralsurpluslabor;

labortransfer;

transfermode;

transfercharacteristic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相关概念界定2

1.3研究思路4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现状5

2.1国外研究成果与总结5

2.2国内研究现状梳理与总结9

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12

3.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2

3.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15

4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政策建议21

4.1制度政策层面21

4.2农村科技进步层面21

4.3劳动者自身素质层面22

5总结............................................................................24

参考文献25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接近2亿余人,这是一个绝对的静态数据。

如果从动态因素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受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以及生产工具技术革新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市和工业化发展等对耕地的占用和沙漠化对等地的蚕食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情况会更为严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的绝对量开始下降,平均每年下降0.83%。

现在,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

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和农业新技术的加速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会继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

可耕地总的数量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

原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也因为其本身的问题,造成了吸纳能力的减弱。

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应该从农村人口到城市转移入手。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在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党的第十七届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地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可以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

需要,也是关系到经济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课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

1.1.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1)理论意义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接近一半的农村人口,“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从这一层面上讲,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通过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是各国通用的的方法。

本文通过比较介绍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为本国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文中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特征,并根据文章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应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是一个地域层面的概念,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

而“农业”,则属于产业部门的范畴,是相对于“非农产业”而言的。

所以,“农村劳动力”的概念内涵要比“农业劳动力”广,它既包括狭义的“农业劳动力”,即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也包括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劳动力”,即农村中的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

简单地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两部分构成。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致等同于农业剩余劳动力。

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在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四种观点[1]:

一是刘易斯的“零值边际生产率”说法。

刘易斯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2]。

李玉江也认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经济学特征[3]。

二是郭熙保的“地一劳比率变动”说。

郭熙保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表现出下降趋势时,就可以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可以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人数和农业耕地面积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4]。

实践表明,郭熙保的这种劳均耕地变动的长期趋势界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是张培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说。

张培刚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不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前提下可以从农业生产部门抽走的劳动总人口。

准确地说,当农业劳动人口转入非农业部门后,按人均计算的农产品的社会消费量会维持不变,甚至还会提高,那么这部分转移出去的农业劳动人口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5]。

四是何景熙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界定说。

何景熙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正常就业年龄(15-64岁)内不能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

所谓“不充分就业”,是指农业劳动力每年从事经济活动的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农业充分就业年度有效工作时数标准[6]。

1.2.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民为实现充分就业而进行的转移,大致可以分为产业上的转移、空间上的转移和角色上的转移三种情况。

产业上的转移重点在农民职业,即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

空间上的转移重点在居住环境,即由以前在乡村从事农业活动转移到城镇进行一些非农业性质的生产经营活动;

角色上的转移重点在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与城镇居民享受一样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福利。

1.3研究思路

本文的思路非常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是相关概念界定。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文中给出了四种比较经典的说法,其次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有限途径,文中着重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概述和现状梳理。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国内外研究成果丰富。

国外研究方面,文中主要介绍了五种经典的理论;

国内方面,文中对于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第三部分,主要是现状和特征表述。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文中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是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和现状总结,文中给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成果与总结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世界上普遍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国外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研究理论。

2.1.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开创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标志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模型的形成[7]。

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与外界联系密切的现代工业部门。

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高,能够产生经济剩余;

而传统农业部门土地有限,缺乏资本投入,随着农业人口的增长,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几乎没有经济剩余,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所以,在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不仅不会减少总产量反而会提高农业人均产出水平。

2.1.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先后在《经济发展理论》和《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中发展和完善了费景汉-拉尼斯模型[8]。

费-拉模型主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在模型中他们将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呈显性失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

在这一阶段,从农业转移部分劳动力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

第二阶段,随着农业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开始大于零,但仍低于工业部门不变的制度工资,所以农业劳动力继续向城镇工业转移,此时农业劳动力显性失业转化为隐性失业。

由于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会导致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的短缺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上升,劳动成本增大,使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劳动力的速度放缓。

第三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转移殆尽,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

此时,农业和工业的劳动力工资均按市场原则定价,即按各自的劳动边际产出获取工资,而且当农业的劳动边际产出率等于或大于城市工业部门时,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就必须提高本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使其至少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2.1.3托达罗模型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越来越严重,但是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速度并没减缓,反而有增无减。

刘易斯、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因为现代工业部门聚集的城市不存在失业的不现实假设而对此无法作出解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托达罗对为什么城市存在失业且在高失业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还源源不断流向城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69年发表的《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中提出了托达罗模型[9]。

托达罗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从而使城市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仅靠工业扩张,增加少量就业机会,就可能引发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城市更多的劳动者失业。

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也会加剧劳动力的迁移和城市的失业,因为农村人口的学历越高,其预期城市收入就越高,转移动机就更加强烈。

对此,托达罗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

(1)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

(2)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大力发展供水、供电和交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

2.1.4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致力于研究人口迁移动因的康纳康·

博格指出,人口迁移是“推”、“拉”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力来自于农村的各种消极因素,拉力主要是城镇的各种积极因素。

博格的推-拉学说,形成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认为,农村的推力因素主要有:

自然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收入水平低下,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资源匮乏,以及农村劳动力过剩。

而城镇的拉力因素主要有:

较高的工资水平,较多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以及较好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

但是推-拉理论指出,农村并非只有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因素,也有留住人口的拉力因素,比如人口转移带来的家庭成员的分离和人际关系的流失、城镇过高的生活费用以及竞争激烈遭受的巨大压力等等,但总体上推力大于拉力。

2.1.5新迁移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斯塔克等人不认同托达罗模型中关于人口迁移行为主体的假设。

托达罗认为人口迁移是个人的理性决策行为,而斯塔克认为,迁移的决策不是由相互独立的个人行为主体单独做出的,而是由相互联系的人所构成的较大单位——较为典型额就是家庭做出的。

除上述斯塔克的观点之外,新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0]:

(1)工资差异不是导致城乡迁移发生的必要条件,即便在不存在工资差异的情况下,家庭还是会有强烈的跨地区迁移的动机,以求分散其风险。

(2)当地的经济发展一般会降低迁移压力,但当一个家庭在当地进行投资面临着较大资本和风险约束时,就会倾向迁移。

(3)即使地区间己不存在工资差异,但只要迁出地的要素、产品市场处不完善、不均衡的状态,则向外迁移的动机就不会消失。

(4)政府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措施,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以及保障措施尤其是失业保障政策,均可影响迁移动机。

(5)政府的分配政策变动或当地经济发展,使一些家庭的相对贫困状况发生变化,从而使这些相对贫困家庭的迁移动机发生改变。

(6)能够影响收入分配的政府政策变动和经济变动,无论对其平均收入的影响如何,都会对迁移发生影响。

2.1.6国外研究总结

刘易斯、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应用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力驱使下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

托达罗模型则否定了刘易斯、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关于城市不存在失业的假设条件,应用预期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为什么“在存在失业且在高失业率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还源源不断迁移到城市”的问题。

人口迁移理论以及后来的新迁移理论从迁移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他们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给本文研究以深刻启示,但这些模型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

其一,有些模型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符。

比如,刘易斯模型假定“资本一劳动比”始终不变,因此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率与就业率同比变化,这不符合事实;

他还假设城市中不存在失业问题,这也与现实不符。

另外,在刘易斯模型中还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只来自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与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无关,这更与现实不符。

其二,这些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及政策主张具有局限性。

他们是针对市场机制较完善的国家或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就业情况分析得出的结论,因此这些理论不具有普遍指导性。

比如,这些理论模型均建立在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迁移没有任何制度障碍,可以自由进入城市,这与存在户籍制度的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不符。

其三,忽视了制度因素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些理论大多是以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为基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类理论型中,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突出收益极大化内生因素,将制度因素排除在内生变量以外,因而对制度因素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予以重视和展开充分研究。

2.2国内研究现状梳理与总结

相比于国外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可以归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转移的模式两个大的方面。

2.2.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姚洋(2002)在研究家庭拥有耕地与农民外出的关系时,提出了倒“U”型理论,即耕地较少和较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的意愿较低,而耕地拥有量居中的农民外出打工意愿较强[11]。

但王志刚(2003)通过湖南省实地调查发现,耕地拥有量与农民外出打工之间没有倒“U”关系,而教育对农民外出打工具有促进作用[12]。

刘志兵等(2006)认为,耕地稀缺、农业生产率提高、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阻碍以及城镇化水平较低是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13]。

盛来运(2007)认为,农民外出行为确实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农民家庭来说,,收入状况和财产状况是其外出的主要动机[14]。

秦华、夏宏祥(2009)认为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根本原因,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解释大量农民工现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15]。

黄国华(2011)研究发现,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中,建筑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16]。

刘新争(2012)认为制度安排是决定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决定劳动力转移趋势的重要因素[17]。

徐宏伟、唐铁山(2015)对影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显著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而城镇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

高成本约束以及对城市就业的悲观预期使得农村劳动者即使在面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情况下仍然对选择转移持谨慎态度[18]。

2.2.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研究

(1)“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模式

就地转移是指仍然居住于户籍所在地的农村,但长年从事非农产业或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异地转移是指,不再居住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常年或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居住于城市或城镇,并且长年从事非农产业或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要谋生手段。

刘锐(2009)认为[19],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异地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两个方向,因而相应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

前者是指劳动力限定在县域范围内就业,后者是指劳动力在本县范围以外的非农产业就业。

(2)大中城市扩张模式

李颖、周敏丹(2006)提出了“加速推进我国城市化,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大,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主张[20]。

他们认为,大中城市具有诸多优势:

基础设施齐全、居住环境良好、收入水平高、吸收境外投资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快、就业机会增多。

正因为如此,我国应积极发展大中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来加快吸收异地转移过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农村就地城市化模式

杨世松(2008)提出了就地转移劳动力的“农村就地城市化模式”[21]。

他认为,所谓农村“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城市化的生活。

这是一条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

还有一些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具体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比如陈永正、陈家泽(2007)[22]提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都模式”,赵排风(2010)[23]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宋文锦、张智光(2012)[24]等对徐州资源型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模式研究,郭青青(2015)[25]基于新疆19个村农户的调研数据,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区位选择动因进行了研究等等。

2.2.3国内研究现状总结

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起步晚、时间短、起点低、尚不够系统深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学者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测算的研究并不多,并且数据基础薄弱。

如对历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据、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就业和异地就业等基础性数据,缺乏统一口径的权威发布数据,于是出现政府权威研究机构、各研究机构和各研究者,研究时各取所需,导致研究同一问题时所采集同一范围、同一时期、同一性质的基础数据紊乱,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其次,有些研究借鉴国外理论模型时生搬硬套,缺乏说服力。

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时,可以而且应该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但是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对国外理论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

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

3.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中低收入国家,这无疑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