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3720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焦作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地的题目含详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爱》中的简·

爱是一个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渴望自由幸福,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5.默写填空。

(8分)

(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子曰:

“岁寒,。

”(《<

论语>

十则》)

(3)《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4)保家卫国,是我国古诗文中时常流露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表达了为国立功的梦想;

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用“,”表明为国捐躯的决心。

6.排出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

(只写序号,3分)

①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②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

③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④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⑤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

⑥花朵不大,紫白相间。

⑦但是它却以多制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

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

正确顺序: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下面是焦作市图书馆进行的一项读者调查

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去图书馆阅读和借书的频率

 

材料二:

记者从3月7日召开的焦作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焦作市将继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启动一批文化惠民工程、筹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系列文化活动,全力促进文体事业和产业的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是“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肇始之年,焦作市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设施设备,丰富服务内容,为更多的群众免费提供精神文化食粮。

今年1月起,焦作市各级文化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仅市群众艺术馆现阶段开设的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等各艺术门类培训项目有25个,已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市图书馆新馆去年10月1日开馆以来,已成了广大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目前该馆仅开放一层和二层的部分图书阅览室,预计今年5月,该馆的一至六层读者服务区的所有馆舍将正式对外开放。

(1)请给材料一配上一段说明文字。

(3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则材料的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16分)

尘埃里的美好

丁立梅

①家附近,住着一群民工,四川人,瘦小的个头。

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搞建筑的,搞装潢的,修车修鞋搞搬运的。

一律的男人,生活单调而辛苦。

天黑的时候,他们陆续归来,吃完简单的晚饭,就在小区里转悠。

看见谁家小孩,他们会停下来,傻笑着看。

他们想自家的孩子了。

②就有了孩子来,那些黑瘦的孩子,睁着晶亮的大眼睛,被他们的民工父亲牵着手,小心地打量着这座城。

但孩子到底是孩子,他们很快打消不安,在小区的巷道里,如小马驹似的快乐地奔跑起来。

③一日,我去商店买东西,见那群孩子挤挤攘攘在小店门口。

一个孩子掌上摊着硬币,他们很认真地在数,一块,两块……

④我以为他们贪嘴,想买零食吃呢。

等我买好东西出来时,看见他们正围着卖女孩子头花的摊儿,热闹地吵着:

“要红的,要红的,红的好看。

”他们把买来的红头花,递到他们中的女孩子手里。

又吵嚷着去买贴画,那是男孩子们玩的,贴在衣上,或是墙上。

⑤再见到他们在小巷里奔跑,女孩子们黄而稀少的发上,都盛开着两朵花。

男孩子们的胸前,则都贴着贴画。

⑥去一家专卖店,看中一条纱巾。

浅粉的,缀满流苏,无限温柔。

⑦爱不释手,要买。

店主抱歉地说,这条不卖,是留给一个人的。

便好奇,她买得,我为什么买不得?

你可以让她去挑别的嘛!

⑧店主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人,女人先天性眼盲。

家里境况不好,她成了盲人按摩师。

女人特别喜欢纱巾,一年四季都系着,搭配着不同的衣服。

⑨很奇怪的,女人的手,居然能抚出颜色来。

她来这店,只轻轻一抚这条纱巾,就脱口说出,浅粉的呀。

她当时没带钱,走时一再关照店主,一定要给她留着。

⑩我最终都没见到那个女人。

但我想,走在大街上,她应该是最美的那一个。

有这样的美在,人世间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逾越?

11朋友去内蒙古大草原。

12九月末的大草原,已一片冬的景象,草枯叶黄。

零落的蒙古包,孤零在路边。

13主人好客,热情地把他让进蒙古包中。

扑鼻的是呛人的羊膻味,一口大锅里,热气正蒸腾,是白水煮羊肉。

怕冷的苍蝇,都聚集到室内来。

室内陈设简陋,唯一有点现代气息的,是一台十四英寸电视。

看不出实际年龄的老夫妻,红黑的脸上,是谦和的笑,不住地给他让座。

坐?

哪里坐?

黑不溜秋的毡毯,就在脚边上。

朋友心底的怜悯,滔滔江水似的,一漫一大片。

14回眸的刹那,被一抹红艳艳牵住。

屋角边一件物什上,插着一束花。

是康乃馨,朵朵绽放。

朋友诧异,这满眼的枯黄衰败之中,哪里来的康乃馨?

主人夫妻笑得淡然而满足,说,孩子送的。

孩子在外读大学呢,我们过生日,他们让邮差送了花束。

15那些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它们无处不在。

怜悯是对它们的亵渎,而敬畏和感恩,才是对它们最好的礼赞。

8.文章的主体内容用三个生动的小故事来支撑。

请给三个小故事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

(3分)

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她来这店,只轻轻一抚这条纱巾,就脱口说出,浅粉的呀。

10.第⑩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11.请谈谈你对题目“尘埃里的美好”的理解。

12.本文运用了环境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做赏析。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共12分)

做人

谢胜瑜

①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不叫“人”,先是被叫做“婴儿”“宝宝”,过后又称“小孩”“儿童”,我没听说过谁生下来后被喊做“小人”的。

可见,人是“做”出来的。

②词典里“做人”的意思有两个:

一个是“待人接物”,一个是“当个正派人”。

前者重在“做”的形式,后者则直指“人”的本质。

③待人接物需要“做”。

人刚落地时是蜷爬着的,做人却要笔直地站立;

人一出生是哇哇大哭着来的,做人却要见人三分笑……结果,“站如松、坐如钟”成为了古人刚直不阿的形体语言,“笑出八颗牙齿”被列为了现代企业公关的礼仪标准。

四脚着地是动物,整天鬼哭狼嚎是寒号鸟,这都不该是“人”做的,也不是“人”所喜欢的。

所以,从爬到站,从哭到笑,这期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体验,去摸爬滚打,去修正自己改变自己,最终把自己修炼成别人眼里的“人”样子。

“做”是被动地修行,是表象地适应,却又如同人的穿衣打扮,必不可少。

④“当个正派人”是我们“做人”的内里和本质,换句话说,不正派的人离“人”的本义是有距离的。

我们从小到大置身人群中,在点滴利益选择中经受考验,在种种是非趋避中不断磨炼,当我们能真正做到轻小利、明是非的时候,我们也就更接近“人”的本真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或许是自古以来最朴素、最普及的做人之道。

人一旦变得狡猾可憎,变得猥琐卑劣,甚至没有脊梁骨,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就离做“人”的要求越来越远了。

⑤关于做人,或者说做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我想与大家分享一则寓言——

⑥亚当和夏娃想让所有的儿女都能到达成功的天堂。

因为儿女太多,一个台阶站不下,他们无法让儿女们公平地在同一级阶梯上开始攀登。

心慈面善的夏娃心烦意乱,一双手不停地拨拉来拔拉去,焦躁地把儿女们往阶梯上乱扔。

⑦不知不觉间,1级、2级、3级……或多或少地都有了他们的儿女。

⑧“这不公平吧?

”亚当吃惊地问。

⑨“这没有什么不公平。

”夏娃没好气地答。

⑩于是一场争论开始了。

1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谁不想从高处开始攀登呢?

12“起点低,他可以奋力追赶呀!

超越才是真正的胜利。

13“如果这样,不是越在高处,抵达天堂的路越短么?

14“天堂永远在高处。

从第1级爬到第2级与从第24级爬到第25级,快乐是同样的,幸福的感觉只在于攀登和征服的过程。

15“要是低处的儿女觉得无望而自暴自弃呢?

16“那他别说成功。

就连做人也做不成。

17亚当抬头一看,每一级都有一些不愿攀登的人。

这些人,很快都变回了泥人。

18现在该明白了吧?

先做好“人”,然后时时不忘努力攀登,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人”。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4.第④段在论述“做人要正派”时,讲了两类人:

一类是更接近“人”的本真的人,另一类是离做“人”的要求越来越远的人。

请为这两类人各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写出这个人的典型事例,作为这一段的两个事实论据。

15.说说第15.16.17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分)

16.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7—20题。

(12分)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

“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

矣。

不得而非其上②者,非也;

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赤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粱惠王下》)

[注]①雪宫:

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

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③为民上:

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贤者亦有此乐乎?

19.在历史上和(甲)文中的作者有着同样抱负的“古仁人”有很多,请举出一个,并写出他的相关名言。

20.(甲)(乙)两文谈的都是“忧乐观”,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1—22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1.鸟语花香的美景却使诗人落泪伤心,请你赏析诗中与此意境对应的诗句。

2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

的味道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以“我很重要”为话题,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里说道:

中国人一向忽视自己的重要性。

可是,对于父母,我是他们的唯一;

对于亲密无间的朋友,我的友谊是他们珍藏的财富;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所以,我很重要!

我们应该有勇气大声宣布——我很重要!

要求:

(1)围绕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2年焦作二模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1.(2分)C2(2分)D3.(2分)B4(3分)B5.(8分)

(1)会当凌绝顶

(2)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3分)②⑥④①⑦⑤③7.(6分)

(1)(3分)接受调查的读者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中:

网络占54.12%,报纸占46%32%,电视占43.83%,手机占19,06%,杂志占11.36%,其它占10.9%。

对读者去图书馆阅读和借书的调查显示:

每天都去的占8.1%,经常去的占40.1%,偶尔会去的占36%,几乎不去的占15.8%。

(2)(3分)今年焦作市将继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二、8.(3分)示例:

(1)盛开的红头花(1分)

(2)温柔的粉纱巾(1分)(3)绽放的康乃馨(1分)9.(3分)“轻轻”写出了女人对纱巾的珍惜喜爱,小心翼翼,唯恐弄坏了它。

“只……就”说明女人抚出纱巾的颜色之快,表现了她是一个爱美、爱生活的人。

(意思对即可)10.(3分)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朋友对老夫妻浓浓的怜悯之情,渲染了他们生活的极其贫寒。

(意思对即可)11.(3分)尘埃里的美好是指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的人们,拥有乐观坚强的心态和纯朴善良的情感。

题目寄托着作者对他们的赞美、敬畏之情。

(意思对即可)12.(4分)示例:

(1)环境烘托;

如“草叶枯黄,零落的蒙古包,孤零在路边”写出了大草原在冬天的寂寥,烘托出悲凉的气氛,也从侧面写出三人的家庭贫苦。

(2)对比;

第⑩、@段蒙古包内简陋的设施和屋角红艳艳的康乃馨构成鲜明对比,老夫妻物质生活贫穷,但是他们脸上谦和的笑容、待人的热情,及红艳艳的康乃馨表明了他们精神的富有。

这个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尘埃里的美好。

(意思对即可,注意学生答案丰富性)

三、13.(2分)先做好“人”,然后时时不忘努力攀登,才是一个“成功的人”。

14。

(4分)示例:

第一类:

①居里夫人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完全沉迷于自己的科学研究。

②岳飞为光复故土,南北重新统一,他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顶着奸臣陷害的莫大冤屈,履践着“精忠报国”的誓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第二类:

①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因怕被纠缠,泯灭良知,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再次撞伤行人。

②秦桧卖国求荣,残害忠臣良将,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抗金名将岳飞,卑劣可憎,远离做“人”要求。

(注意学生答案丰富性)15.(3分)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自暴自弃、不愿攀登的人是做不成人的,更不用说取得成功了。

16.(3分)开篇提出“人是做出来的”的论题,然后从“待人接物”和“当个正派人”两方面来论述如何做人,接着引用一则寓言深入论述做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意思对即可)

四、17.(3分)①或许也许②因因为③在……之前(每个1分,共3分)18.(4分)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贤能的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意思对即可,兼顾重点词语的翻译,每句话2分)

19.(3分)示例:

杜甫名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疵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仁人”的名字1分,相关名言2分,).

20.(2分)选择哪一种“忧乐观”都可以,关键是联系现实谈的看法要合乎情理。

示例:

我欣赏范仲淹的“忧乐观”,这类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替君主担忧,又替老百姓担忧,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越多,社会就越和谐、越文明。

我欣赏孟子的“忧乐观”,这类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认为君主要与民同忧同乐,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能够体恤民情,这个国家一定能够上下一心,走向强大。

(看法合乎情理即给2分,仅仅选择不给分)

(乙)文参考译文:

齐宜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

宣王说:

“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

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

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

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有愁为忧愁。

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21.(2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使他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或诗人以为花、鸟感伤时政而落泪、惊心的主体。

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任选一角度,意思对即可)

22.(2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念亲人的感情。

五、作文(50分)

参照2011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满分不少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