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3469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演练卷3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A.两栖动物B.鱼类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

12.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

A.获得充足的食物B.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C.有利于进行生殖D.A、B、C三项都正确

13.下列做法中,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做法是(  )

A.建立野生动物园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克隆珍稀动物D.加强法制管理

14.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

A.龟B.大鲵C.鳄鱼D.中华鲟

15.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B.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C.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D.被土壤吸收了

16.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毒害作用的是(  )

A.猴头B.酵母菌C.鬼笔鹅膏D.乳酸菌

17.生物学家把生物的分类单位划分为7个不同的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种B.科C.属D.界

18.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

A.数量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9.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是(  )

A.长时间伸长脖子B.遗传变异

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

20.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措施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的是(  )

A.颁布了湿地保护条例

B.成立自然保护区

C.围湖造田

D.蚯蚓的活动是土壤更加疏松

21.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22.原始生命起源于(  )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原始陆地D.原始森林

23.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  )

A.传播花粉B.传播种子

C.保存花粉D.除去多余的蜜

2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25.当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如何运动(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5分)将动物类群及其特征连线配对。

27.(4分)将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相应的动物行为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蜘蛛结网

迁徙行为

孔雀开屏

繁殖行为

壁虎断尾

觅食行为

鱼类迴游

防御行为

28.(8分)大熊猫、蚯蚓、鲫鱼、扬子鳄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  进行就地保护。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

29.(5分)如同中的动物﹣燕子,它善于飞行,身体  形,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  .每年的4﹣7月燕子开始生殖,他的卵外面有坚硬的  ,每年的11月份,北方的燕子飞向南方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作  行为.

30.(5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2)从食物链可以看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关系.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  .

(4)在生态系统中,此食物网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31.(7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

数据/类型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生物的变异是

的。

(填“定向”或“不定向”)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D.动物聪明的表现

(3)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  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  ;

在斗争中,具有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  学说。

32.(8分)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请据图回答:

(1)进化树中标号③、④所代表的植物及桫椤的共同特征是生殖过程离不开  .

(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大多数成体用  呼吸,  有辅助呼吸功能.

(3)进化树上标出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  .

(4)观察进化树,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  和  .

33.(8分)实验探究,分析回答:

陈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黄粉虫幼虫营养价值极高.陈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同学.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

参考答案

1.【解答】解: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A正确;

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正确。

C、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

C正确;

D、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D错误。

故选:

D。

2.【解答】解: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线粒体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

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足球场上,同学们在踢球时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

B。

3.【解答】解: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在运动中起骨骼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C。

4.【解答】解: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动物行为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刺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还受内分泌系统调节。

A。

5.【解答】解: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

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

6.【解答】解: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石松、海带和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水稻、苹果、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可见B符合题意。

7.【解答】解:

A、鸟类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利于减少飞行阻力,利于空中飞行。

A叙述正确;

B、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胎生哺乳。

B叙述正确;

C、鱼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叙述正确;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D叙述错误。

8.【解答】解: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

燕子筑巢、飞蛾扑火、蜜蜂采蜜、蜘蛛结网等都是一出生就有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狗绕道取食、老马识途、小狗跳火圈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9.【解答】解:

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

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可见题干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解答】解:

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

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该选项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D、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11.【解答】解:

A、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皮肤裸露,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鱼类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被覆鳞片,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用鳃呼吸。

C、哺乳动物的特征是:

体表被毛,体腔有膈,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

D、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被覆鳞片,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用肺呼吸。

综上所述:

A、B、D、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12.【解答】解:

动物迁徙行为指某种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动物的迁徙有利于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寻找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进行繁殖和延续,完成繁殖活动。

13.【解答】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

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解答】解:

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

龟、鳄鱼有坚硬的外壳或鳞片,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

中华鲟是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尾长,口腹位,歪尾。

15.【解答】解:

A、鱼的内脏埋入土中,植物吸收的是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A错误;

B、环境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把鱼的内脏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后,才能被植物吸收,B正确;

C、死亡的遗体自身不能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土壤也不能吸收遗体。

D错误。

16.【解答】解:

A、猴头属于大型的真菌,可以食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人类有益。

B、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离不开酵母菌,故酵母菌对人类有益。

C、此菌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

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

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故对人类有害;

符合题意。

D、乳酸菌可以制酸奶、酸黄瓜等发酵食品,故对人类有益。

17.【解答】解: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

种、属、科、目、纲、门、界。

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

18.【解答】解:

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19.【解答】解:

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

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20.【解答】解:

A、颁布了湿地保护条例,能从法律方面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

C、围湖造田,是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

D、使蚯蚓的活动土壤更加疏松,利于蚯蚓的生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

21.【解答】解: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棉铃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

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

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棉铃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

抗药性强的棉铃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棉铃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棉铃虫杀死,抗药性强的棉铃虫活下来。

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

最终活下来的棉铃虫是抗药性强的棉铃虫。

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

22.【解答】解: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

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3.【解答】解:

在自然条件下,昆虫(包括蜜蜂、甲虫、蝇类和蛾等)和风是最主要的两种传粉媒介。

此外蜂鸟、蝙蝠和蜗牛等也能传粉。

有花植物在植物界如此繁荣,与花的结构和昆虫传粉是分不开的。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原本昆虫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也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

24.【解答】解:

A、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不能遗传。

B叙述错误;

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月复杂,学习行为越强。

D、动物的群体内要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叙述正确。

25.【解答】解: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26.【解答】解: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身体柔软,体表有坚硬的贝壳;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飞行器官是翼,双重呼吸,胸肌发达,体温恒定,卵生;

爬行动物的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

27.【解答】解:

蜘蛛结网的目的是取食,属于觅食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是繁殖行为,孔雀开屏是求偶,属于繁殖行为;

防御行为:

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

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鱼类洄游属于季节节律行为。

28.【解答】解:

(1)鱼适应水中生活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一是能用鳃呼吸,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二是能用鳍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2)动物的进化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大熊猫属于哺乳类,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

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为保护大熊猫建立了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柱,蚯蚓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鱼、扬子鳄、大熊猫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1)鳃;

(2)C;

(3)大熊猫;

(4)蚯蚓

29.【解答】解:

燕子善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成可用于飞翔的翼.每年的4﹣7月燕子开始生殖,他的卵的外面坚硬的卵壳可以防止卵内水分大量散失.每年的11月份,北方的燕子飞向南方越冬,这种行为属于随季节变化的迁徙行为.

流线;

羽毛;

翼;

卵壳;

迁徙.

30.【解答】解:

(1)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的食物链有: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写出其中的一条:

草→兔→鹰(或者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