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3115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docx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为了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该专业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专业发展战略、办学规范和示范标准,使我们学院更好的与企业接轨,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机械教研室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利用假期对东营数十家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情况、企业实际工作情境、校企合作等的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组对数十家企业采用走访、电话采访、网络沟通等多种途径的调研,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收获。

一、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改革,我们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市场需求的趋势、岗位指向、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针对性等方面的问题,探索专业建设的方向,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调研组织与实施

调研时间:

20011年9月-2012年7月。

调研范围:

以近年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相对集中的东营地区机械制造类企业为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

技术人员(含技术工人)、工段长、部门主任(含车间主任、制造部、设计部、技术部等)、企业技术负责人、人力资源主任、销售人员。

调研形式:

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另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和电话交流。

其中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20份,回收104份。

以近两年来机制专业的毕业生相对集中的东营地区机械制造行业的国有、三资、民营、个私等企业为调研对象。

主要调研企业见表1。

表1主要调研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地址

1

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区

2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开发区

3

东营博深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区

4

东营市宏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

5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垦利县

6

胜利油田天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区

7

山东万通模具有限公司

广饶县

8

山东精越轴承有限公司

广饶县

9

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

广饶县

10

山东正辉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开发区

11

广饶永盛橡胶

广饶县

12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区

13

东营宏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开发区

14

东营田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广饶县

15

孚瑞特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东营区

16

东营嘉扬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东营区

17

西水管业

广饶县

18

山东三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广饶县

19

东营市恒信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

20

东营腾云精铸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垦利县

21

东营市宝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垦利县

22

东营瑞森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垦利县

23

东营胜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开发区

24

东营市东营区三和石油机械厂

东营区

25

山东胜油钻采机械有限公司

东营区

26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区

三、调研内容

(一)企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

(二)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个因素

(三)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及状况

(四)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五)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六)学生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及工作满意程度等信息

(七)企业希望学生胜任的工作

(八)希望学校在教学中应加强的课程和实践性环节

四、调研情况分析

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毕业生和有关人员都能很认真、客观地填写问卷上的各个项目,文字反馈信息量比较大,充分体现了毕业生对学校的感情、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基本达到了调研目的,为教研室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素质教育、就业教育和指导等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和企业有关人员都认为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生产相结合、与企业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企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企业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机制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有:

1.操作与维护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这类人员占36.2%。

2.机制工艺岗位,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这类人员占32.7%。

3.质量管理岗位,从事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监督等工作,这类人员占11.2%,需求上升。

4.销售服务岗位,从事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这类人员占8.4%。

5.产品设计岗位,从事设备改造,产品研发等工作,这类人员占8.2%,需求上升。

6.技术管理岗位,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这类人员占3.3%,需求上升。

见图1。

图1企业对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岗位需求情况调查

(二)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因素

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个因素中,约92%的企业看重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安全文明生产能力,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质量、安全、效率及环保意识非常需要。

(三)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及状况

在收回的毕业生调查问卷当中,毕业生的单位体制分布为,国有15.8%、三资14.6%、民营个私64.8%、其他4.8%。

从调研表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共占调研毕业生的64.8%,这也比较符合我国经济的特点及学院人才培养的方向。

调查表明:

机制专业82%以上的学生基本上专业对口,能够较快的适应目前的工作占85%,能较好的胜任所从事的岗位占93%,具有相应岗位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并且对目前的工作较为满意。

(四)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见表2)。

表2  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调查(百分比)

对近几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职工的评价

较好

一般

适应环境的能力 

72.5%

15.4%

10%

2.1%

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12%

14%

11%

敬业精神

63%

20%

15%

12%

安全和保护意识

65%

15%

 15%

5%

技术资料的表达能力

62%

21%

10%

7%

设备操作技能

72%

16%

 8%

4%

组织协调能力

45%

35%

10%

10%

独立工作能力

57%

21%

12%

10%

团队合作能力

41%

25%

22%

12%

质量意识

70%

15%

13%

2%

外语知识

75%

10%

10%

5%

人文素质

72%

10%

10%

8%

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71%

17%

6%

6%

综合评价

71%

19%

6%

4%

从表2来看,企业认为毕业生在本专业知识方面知识基本恰当,一般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

但是对本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待加深加强的。

另一方面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现代企业非常注重合作意识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

外语能力、人文素质、组织协调方面,学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很多学生在校的培养和自我养成方面不够。

此外,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来说,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间需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当前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企业希望学生能胜任的工作

1.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现代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5.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

6.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7.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8.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

9.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10.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

11.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

12.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

13.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14.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15.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16.从事机械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

17.从事生产管理等。

五、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在走访与调查中,企业老总认为机械类企业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1.机械类企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机械企业由于转型升级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既能操作相关现代设备,有懂工艺与质量控制,还能够进行产品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2.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需进一步培养

3.毕业生的素质需进一步培养

在调研过程中,企业特别提出:

当前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并建议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礼仪礼貌、吃苦耐劳、责任心、团队意识的训练。

六、主要调研结论

根据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基本上可以做出如下结论:

1.专业定位基本准确

企业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装夹具设计、数控编程、质量检验上。

它们不仅需要一大批首岗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生产一线操作型高技能人才,也需要一大批掌握工艺实施能力、具有多岗适应能力的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型高技能人才,并在职业操守、人文修养等方面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适应对中小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要求。

2.专业教改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为适应机械制造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现场工艺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化工艺实施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能力、突出的岗位适应能力——工艺实施应用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组织、调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七、问题与举措

调研过程中发现,众多企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生产一线懂工艺、会操作、能创新、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企业普遍认为,毕业生普遍期望值高,对在企业中从事一线操作不安心,基本在半年到一年半时间里就跳槽,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同时对企业和毕业生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

相对于90年代的毕业生来说,这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弱,工艺实施能力不强,缺乏通过查找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证书多但实用性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必须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如下的环节。

1.专业调研常抓不懈。

利用校友资源,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2.保证毕业生能尽快地满足岗位需要的原则下来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结构。

总体要求毕业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能从事生产一线机械加工、工艺实施、机电设备维修等岗位。

3.抓好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衔接教学工作。

4.多渠道的开辟学生的实习途径。

应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引进企业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企业文化,构建全新的面向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研究确定并完善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的主体架构。

5.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进一步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内容的教学,如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CAD/CAM、Pro/E或UG软件应用等。

6.提高毕业生的外语、计算机水平,以更好掌握数控机床性能,熟悉操作,适应外资企业要求。

7.开设相应的企业管理管理类课程。

企业对所招收的高职毕业生有较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具备一定的车间综合管理能力。

故学生如掌握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则利于毕业生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八、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重点进行。

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改造需要信息技术。

所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是:

⑴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摒弃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角色的四个转换:

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媒体、实验设备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和训练工具;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分析讲授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所体现的素质教育观念,是深化教改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如何解决教学时数少,内容多,要求高的矛盾,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难题。

我们认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原来课堂上教师力图用板书、语言、图形来描述的专业知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上实训室的实际训练,达到教学计划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不能仅仅是实践内容和时间的增加,重要的是对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建立从培养基本能力到专业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融入教学计划,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

按照以上的思路,提出教改措施:

⑴制定科学的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教学计划

对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合理分解,确定专业能力规格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关键,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应以实现能力培养规格要求为目地,全理的安排各教学环节,构建新的以理论、实践教学互为补充,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结合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或企业认证的考核鉴定取得岗位证书和等级证书,达到培养目标。

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原则,利用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即恰当地创设课题,归纳要点,科学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解决时间与内容间的矛盾,进一步开发教师想象和创造力,形成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大大缩短教学时间,为实现学分制,弹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⑶建立教师培训网络

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培训目前已成为困扰各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

大面积开展教师培训,迅速提高教师的思想专业素质、水平,为教育改革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包括两方面:

一是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跟上专业发展步伐,及时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教给学生。

二是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培训,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现代化教育理论等。

⑷尽快组织编写出适合新形势发展的教学计划,开发符合新教学模式的各类精品教材。

⑸加大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的投入,继续完善网络工程实验室,建设综合布线实验室,保证新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

⑹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研室

2013/8/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