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3022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二语文 必修4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赏美文

千古孤独张衡墓

①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

主人道:

“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

②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主人的孙女、一个叫丹丹的十三岁女孩儿带领,骑车直奔张衡墓。

③院内空寂,抛却了浮世的喧嚣,十分幽静。

拜殿前的石像,把我带回了东汉。

一个静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那是一个多梦的夜晚,孩子们在父母的怀里好梦连连。

而这个孩子却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寂寞的苍穹下,他孤独地寻觅着,他看清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晚,这个孩子也做了一个梦。

为了这个梦,他追寻了一辈子。

这孩子就是张衡。

他观测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500颗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比较完备的星座图。

④张衡多才,在天文、地震、文学、机械制造、历法、绘画、地图绘制、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全面发展之人物”。

他曾任太史今、尚书等职。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计里鼓车、指南车等。

他一生献身科学,不追求名利。

⑤正因如此,张衡走上了寂寞的人生路。

东汉时期,经过“光武中兴”,社会治安、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繁荣兴旺的背后,却掩盖了豪强地主的骄奢淫逸,强征豪夺。

张衡冷眼看世态,作《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宏大,讽谏当时王侯的奢侈。

十年磨剑,只为正义一呼!

这就是张衡!

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异乎常人的深度思考。

⑥光武帝刘秀称帝初期,奉“谶纬”为国典。

张衡奋起展开了反对谶纬神学的斗争。

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张衡上书《驳图谶疏》,直接要求汉顺帝用行政命令禁绝图谶。

在当时,为了科学和真理,孤身奋争的张衡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⑦走过耀眼夺目的浑天仪、地动仪模型,眼前的张衡墓可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除去新中国成立后多次的修建,墓园仅存一丘荒冢与几块古碑了,墓冢苍苍,松柏萎萎,残碑横立。

肃穆中,凭吊的我形单影只。

微风徐徐,我似乎听到您与谗臣面红耳赤的争论;

荒草深处,我看到一双双慌乱的眼睛。

汉顺帝曾在帷幄中让您讽谏“左右”,宦官恐怕危及自己,都在给您使眼色。

虽然您巧妙地回避了汉顺帝的垂问,却无意中树了敌。

那些宦官一起诋毁您,于是,您的命运便在诋毁中沉落。

虽然您的地动仪在公元138年准确无误地测出500公里以外的陇西的地震,但您还是为“光武中兴”后的衰落而郁郁寡欢……

⑧走出墓冢,无意中发现有几个石臼、石磨、石碾散落在杂草丛中,这些已被遗忘的什物,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尘世、名利与权势,在岁月长河里人是这样卑微与渺小;

而一个人的人格,却升华得无比高大。

于是,拂去浮华,我不由得回头再看一眼张衡。

(原文有删节)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名人——张衡

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

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

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

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

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他常说: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

”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征召。

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授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

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

同时,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且有毅力,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运用角度]“品格”“毅力”“理想”等。

⊙运用示例

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生活在风雨中,生活在挫折里。

这,就是成功了的英雄;

在逆境中走过的人,才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去奉献,他们是伟大的。

张衡的背后是什么?

成功!

只要说起张衡,人们就会想起他发明的比欧洲早1700多年的地动仪。

可你是否知道,张衡是天文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文学家、画家,真可谓是饱学多识,才华横溢。

那么张衡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逆境,就没有成功!

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

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

他呕心沥血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

在他开始制作候风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不动摇,终于制成了地动仪。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成功,哪一项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哪一项不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奋斗的结晶呢?

【课外运用】

且从容且淡静

——读《张衡传》有感

范晔的《后汉书·

张衡传》中,谈到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好个“从容淡静”,这是一种理想的心态,天下举凡成就卓越者,莫脱得了这四个字所蕴含的大境界。

何谓从容的心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一种从容;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一种从容;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一种从容;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从容;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一种从容……

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

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

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

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

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

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

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终生仕途黯淡,但他以从容的心态,“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今万世敬仰,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狂歌五柳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决然归隐田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诗意地栖居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里的一片净土上,淡泊宁静,其从容风度冠绝古今。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身贬荒凉瘴疠之地,过着囚徒般的生涯,仍能孤身一人泛舟畅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从自己的灵魂里分化出一个客人,与自己畅谈人生哲学,留下了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华章。

……

他们是生活的成功者,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份且从容且淡静的心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

结交

B.连辟公府不就辟:

征召

C.辄积年不徙徙:

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

看、视察

解析:

D项,视事:

指官员到职工作。

答案:

D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A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B项,介词,用;

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D项,代词,他,指张衡/代词,它,指地动仪。

B

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  B.妙尽璇机之正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D.而耻学于师

B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其他各项是意动用法。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举孝廉不行

A项,古义,为汉代官署名;

今义,公家的车(多指汽车)。

B项,古今都指违反法纪或搞叛乱活动。

C项,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物中的一部分叫作一个方面。

D项,古义,没有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5.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戍卒叫,函谷举

B.①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C.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A项,被动句;

B项,状语后置句;

C项,①是省略句,②是定语后置句;

D项,宾语前置句。

C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1)虽然他的才华比当时的人高超,但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

平常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结交庸俗的人。

(2)张衡不趋附当时的达官显贵,他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

(3)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

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

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

明年秋,万寿节①,正春献八箴,曰:

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

帝不省。

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

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

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

“贵妃诞育元良②,奈何以天下俭之?

”奏上,报可。

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

“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矣;

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

”帝是之。

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

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

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

正春求去,不许。

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

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

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

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

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

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

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旨劾之,正春再疏乞归。

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救驰传,异数也。

时正春年逾七十母方期颐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间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节选自《明史·

卷二百十六》)

注:

①万寿节:

皇帝诞辰日。

②元良:

太子的代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B.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C.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D.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原文断句处为叙述和评价两部分内容,语言形式也体现为叙述和议论两种特点。

断句的难点有两处:

一处为“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此处易错断为“母百岁率子孙”(主语为母),这不符合中国传统孝礼的文化,“率子孙奉觞上寿”的主语应为翁正春;

第二处为“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不能是“峻整终日”,而应该是“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符合评价语言的整齐原则。

A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诫、褒赞的韵文。

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

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

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

误为会试内容。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

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翁正春忠诚正直,敢于诤谏。

日食出现时他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万寿节上向皇上提出八点劝告,这些直言均未被采纳。

B.翁正春深明国体,建言得当。

他认为应该诏令福建抚臣阻止已归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来朝入贡,这个建议得到皇帝认同。

C.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

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

D.翁正春为人正派,不媚权贵。

他因为抵触魏忠贤被朝廷降旨斥责,后又遭赵胤昌借机中伤弹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请回乡。

错在“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

从后文中的“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再让他担任官职”。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

“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

(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

(1)宦官却以此事繁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

“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用轻慢的方式)对待她?

(2)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

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

【参考译文】

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

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

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

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

皇帝并不省悟。

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

皇帝命令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到了好风水的墓地。

宦官却以此事繁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

“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

”启奏皇帝,答复可以。

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

“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

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

”皇帝对此表示赞同。

万历四十年(1612),进士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

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涉及主考官。

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弹劾翁正春徇私。

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

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

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

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

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

天启元年(1621),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

言论拂逆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

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魏忠贤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

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与敕令乘驿车驰归,这在当时可算例外。

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

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从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三、创新语用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二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不自量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①________________。

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花费了整整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左思用行动证明:

②________________。

①处需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左思面对陆机的嘲笑的态度。

从①处需填写的句子后面的内容来看,左思并未因陆机嘲笑而放弃,而是积极努力,终于成功,根据这个意思可填写相应的内容。

②处需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对左思成功因素的总结,“广泛查访了解……反复修改”说明他认准了目标,“花费了整整十年的心血”说明他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据这些内容可以总结。

(示例)左思毫不气馁 成功来自认准目标,持之以恒

12.将下面的一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张衡利用惯性原理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来测定地震的方向感知地震的仪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简化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

候风地动仪是感知地震的仪器。

然后把长定语单独取出,进行分解。

最后根据一定的关系正确排列。

(1)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2)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感知地震的仪器。

(3)它利用惯性原理,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要结构模式,测定地震的方向。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对外依赖过高,应对遏制能力脆弱,失去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为此中国科学院呼吁国家启动实施“张衡工程”,尽快掌握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促进中国科技自主创新。

(1)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面材料,并根据最后的总结句,写两个句式一致的句子,为“张衡工程”写一段宣传语。

(1)科学院呼吁启动“张衡工程”,振兴科学仪器事业。

(2)独智,就是要有自己的“不长在别人的肩膀上”的头脑;

独行,就是要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