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873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作用时,改变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不会影响产物组成的是

A.Na与O2B.NaOH与CO2

C.NaOH与AlCl3D.Na2O与CO2

5.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

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产生氯气

C.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6.将100mL1mol/L的氢氧化钠与100mL2mol/L的氯化铝按下列两种方法混合,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1)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

(2)将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到氢氯化钠溶液中

A.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B.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相等

C.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相等 D.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7.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于水,形成VmL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8.2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9.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

D2、H2、T2B.同系物:

 

C.非电解质:

NH3、C2H5OH、Cl2D.含极性键的分子晶体:

CO2、CCl4、NH3

10.根据等电子原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A.CO和N2B.O3和NO—

C.CO2和N2OD.N2H4和C2H4

11.下列反应最后能产生沉淀的是

A.向A1C1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B.向NaAlO2溶液中加过量盐酸

C.向KOH溶液中加过量的Al2(S04)3溶液D.向BaCl2溶液中通人少量CO2

12.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1:

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实验设计2:

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实验设计3:

铝镁合金溶液过滤,测定得到沉淀的质量

则能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的是

A.都能B.都不能

C.①不能,其它都能D.②③不能,①能

13.100mL0.1mol/LAlCl3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vmL后,再滴加1mol/L盐酸。

滴加盐酸的体积(横坐标)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纵坐标)如图示的关系,则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       

 A.10mL   B.30mL   C.40mL   D.50mL

14.有2份质量分数不同的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将它们分别用酒精灯隔绝空气加热至恒重并排出气体后恢复到常温,测得的数据如下: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二份得到的是纯净物

B.第1份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更大

C.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第1份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D.第2份混合物中NaOH的物质的量小于NaHCO3的物质的量

15.现有一定质量的某种碱金属的两种碳酸盐(正盐和酸式盐)组成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向其中

所得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正盐和酸式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B.由图可知含正盐物

质的量为0.003mol

C.盐酸的浓度为0.25mol/L

D.两种盐的总物质的量为0.05mol

16.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

9。

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

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1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B.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

HCO3-+OH-+Ba2+==H2O+BaCO3

C.NaHCO3溶液和过量Ba(OH)2溶液混合:

2HCO3-+2OH-+Ba2+==BaCO3+2H2O+CO32-

D.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A1O+CO2+3H2O====2Al(OH)3↓+CO

18.将等质量的①Na②

⑤Na2CO3·

10H2O露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⑤<

④<

③<

②<

①B.②<

①<

C.⑤<

②=③<

①D.⑤<

19.(标准状况下)使22.4L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16.8L气体,16.8L气体的质量为

A.33gB.30gC.24gD.21g

20.右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或引燃后进行。

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和B,不合理的是

A.CO2、MgB.MgO、AlC.Fe3O4、AlD.CuO、H2

21.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

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

C.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

D.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

22.两种金属的混合物3g投入水中,收集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不可能是此种混合物的是

A.Li和NaB.Rb和CaC.Na和CuD.Na和Al

23.对4FeCl2+4Na2O2+6H2O=4Fe(OH)3↓+O2↑+8Na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OH)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氧气是氧化产物

C

.做氧化剂的过氧化钠和做还原剂的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D.过氧化钠只做氧化剂

24.下列关于非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都易得电子生成相应的阴离子

C.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D.每一个主族包含的元素中不一定都有非金属元素

25.常温下,对于①pH=12氨水②0.05mol/L盐酸③pH=13的NaOH溶液④0.1mol/LAlCl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②以体积比1:

1混合,所得溶液中显酸性

B.③与④以体积比1:

4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

(胶体),故所得溶液能够净水

C.②与③以体积比3:

2混合,形成溶液pH=2

D.②与④以体积比2:

1混合,所得溶液中c(H+)>

c(Al3+)

第Ⅱ卷(共50分)

26.(8分)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B.淀粉溶液

C.Na

OH溶液D.稀H2SO4

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

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Cu2+、NH

、Al3+、Fe3+、Mg2+、Na+、K+、CO

、SO

、NO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

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过氧化钠,有无色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过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混合而成。

28.(14分)X

、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

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III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①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II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所需仪器装置是_____________(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

(1)已知20oC时的溶解度:

Na2CO3:

S=21.2g;

NaHCO3:

S=9.6g。

则20oC恒温条件下向121.2g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理论上可以析出NaHCO3__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1位)

(2)向500mL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若通入

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

则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3)将一定质量的钠加入到89g水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为100g,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440ml甲与120ml乙反应,产生1.56g沉淀;

②取440ml乙与120ml甲反应,也产生1.56g沉淀;

③取120ml甲溶液与400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3.12g沉淀;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

甲溶液为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

乙溶液为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mol·

L-1

30.(10分)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

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用作防腐剂和增色剂。

它们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将对人体造成危害。

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食盐相似,曾多次发生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

经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

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

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

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

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被还原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

液的pH

B.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3)某同学把新制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可以使用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试回答:

①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滴定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②若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若在达到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则所得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已知HNO2的酸性比醋酸略弱,某同学在家中欲进行鉴别NaCl与NaNO2的实验,但他家中只有浓醋酸,请问该实验能否成功?

说明理由

第一次月考高三化学答案

1A2A3D4D5B6A7A8C9D10D11C12A13D

14C15D16A17D18A

19B20B21C22A23D24D25D

26.(8分)(各2分)

(1)A―→E―→B―→C―→D

(2)2KI+Cl2===2KCl+I2

(3)生成的I2遇到淀粉变成蓝色

(4)I2+2NaOH

===NaI+NaIO+H2O

27.(8分)(各2分)

(1)Al3+、Mg2+、SO

 Cu2+、NH

、Fe3+、CO

 

Na+、K+、NO

(2)Al2(SO4)3、MgSO4

28.(14分)(各2分)

(1)

(2)

(3)①

I、IV、V

(4)

29.(10分)

(1)24.3;

(2分)

(2)0.3;

(2分)(3)20%;

(2分)

(4)AlCl3,0.5,NaOH,0.5(各1分)

30.(10分)

(1)A(1分) 

(2)D(1分) 

(3)NO

+Cl2+H2O===NO

+2H++2Cl-(2分)

(4)①氧化剂(1分) 不需要(1分) ②无影响(1分) ③偏小(1分) 

(5)能成功,NaNO2+CH3COOH===CH3COONa+HNO2,

2HNO2===H2O+NO↑+NO2↑,浓醋酸加到NaNO2中出现红棕色气体,而加到NaCl中无现象(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