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216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

《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北山示意图Word格式.docx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太白山志》编辑部获悉,《太白山志》已通过省上审定,即将交付出版。

该志不仅记录了太白山山系河流、奇观胜景,还首绘出了鳌太线线路图,这将为今后驴友穿越、实施救援提供重要参考。

山川不再是“黑娃”修志者为其起名字

冯书成是《太白山志》的主编,11月14日,他拿出新绘的鳌太线线路图给记者看,并感慨地说:

“鳌太线沿途山川从此不是‘黑娃’了!

太白山,海拔3771米,是秦岭主峰,以第四冰川遗迹地貌闻名;

鳌山,海拔3456米,是青藏高原东中国第二高峰,有“西太白”之称。

鳌山到太白山一线,称鳌太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该线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为国内著名的户外探险线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段秦岭的主脊历代来没有地图,沿途的山川地貌大多没有名字。

“鳌太线没有地图,主要是古人足迹鲜到这里。

”据冯书成介绍,古代经太白山地区到陕南的有两条古道:

一条是北起眉县斜峪关、南到汉中褒谷口的褒斜道;

另一条为傥骆道,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

而上太白山的道路,则有鹦鸽到黄柏塬核桃坪的鹦核道、眉县营头进山到上白云再到太白山的营头山道、眉县汤峪到太白山的汤峪山道等近10条道路,但这些山道最多只能行进到拔仙台。

“其实,鳌太线历代有药农和猎户活动,但多为代代相传的口头线路。

因此,时至今日在整个太白山系中唯独鳌太线没有文字记载的地名和线路。

”冯书成说。

没有地图,过去这里人迹罕至也不算什么,但随着近年来鳌太线在国内户外穿越线路中的名气越来越大,问题凸显了出来。

2011年7月,《太白山志》编辑部在太白县举行座谈会。

会上,太白县副县长王喜平建议,能否绘制鳌太线地图,从而为户外探险和救援提供依据。

王喜平说,他曾担任县生态办主任,多次组织救援鳌山遇险驴友,但因为没有地图,遇险者说不清楚具体地点,搜救人员无法确定其详细位置,极大地影响了救援速度。

今年4月份,编辑部又收到宝鸡市户外运动协会的一份建议书,建议修志时规范鳌太线地名。

就这样,修志者便额外多了项任务,为鳌太线绘制线路图。

东西两条穿越线路共有42个地理名称

绘制鳌太线线路图,第一个难题是地名。

“驴友各有各的叫法,当地山民、药农又有不同的叫法!

为此,冯书成专门与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李明绪进行探讨。

李明绪是我市“骨灰”级驴友,他给了编辑部许多建议。

随后,编辑部人员又到太白县,与该县旅游、公安、林业等部门人员两次进行专题座谈。

县生态办副主任高宝宏近年来曾多次上山营救失踪驴友,药农王高明长期在鳌太线采药,对进出山线路、地名非常熟悉。

在这些热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编辑部很快理清了鳌太线的线路,并给沿线大小山川命名。

新绘制的鳌太线线路图分东西、南北两条穿越线路,全线共有42个地名。

东西线路,从海拔3771米的太白山起,经三爷海、跑马梁、东塬、太白梁、曾子号、金字塔垭口、尖山子、荞麦梁、药王庙到达海拔3476米的鳌山,全长120公里。

南北线路,南至太洋(太白县-洋县)公路的49公里处,北面上鳌山有两个登山口,一条路从塘口进入,过龙王河口、火烧坡、2900营地、白起庙到达杨泗庙;

另一条路则从拐里进入,经南滩、马蹄沟、红桦原始林到达杨泗庙。

两条南北线路在杨泗庙会合后,经航标塔,到达鳌山,再向南经高山草甸、太白红杉原始林、冷杉原始林,抵达49公里处。

冯书成说,东西、南北线路共有地名42个,其中南北线20个,东西线22个。

除10余个地名是新起的外,其余名称充分尊重了当地村民的约定俗成。

而新起的10余个地名,起名时并没有局限一山一沟,而是以该路段特有的景点、林木或设施起名。

以南北线来说,从拐里进入,过马蹄沟到杨泗庙之间,为大片的红桦原始林,就把该区域起名为“红桦原始林”。

而东西线上,在鳌山山顶、太白山顶分别分布着“航标塔”、“海拔碑”,中间“曾子号”附近有飞机航标,就以此起名,登山者只要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

冯书成说,目前陕西省林业设计院正在制图,把两张图合二为一后,编辑部打算把图赠送给太白山周围的太白县、眉县、周至县的旅游、公安、林业部门,方便他们开展工作。

同时,编辑部还将线路图提供给陕西省地理信息测绘局,为秦岭万分之一地图绘制作参考。

迅速定位地理位置提供统一出行参考

新绘制的鳌太线路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了鳌山到太白山之间的地名、线路,为到鳌太线河流普查、动植物科考及户外探险提供了统一的出行参考。

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李明绪说,过去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鳌太线易出事,主要的原因是大家一直在盲走,无图可依,一些驴友凭感觉就上了山,一些人按照网友发的帖子线路图上山,等真正上山后发现走到哪都对应不上。

还有一些“强驴”,不顾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一味穿越,就更容易迷失了。

冯书成说,鳌太线路图实现了地名、线路、海拔高度、标志物四结合。

河流普查、动植物科考等工作者,只要拿出高度表,测出所在地区海拔,就能很快对应到确切的地点。

户外运动爱好者,除使用手表、手机测海拔确定位置外,还可以根据线路图标识的诸如“飞机航标”、“冰川奇石”等典型标志,弄清楚所在位置。

一旦身体不适,按图就能很快找到下返路线,或报警求助说出相对精确的位置,从而使救援人员不再满山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