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114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栅上平养

用宽2cm左右木条或竹竿钉成栅距2~2.5cm的栅网,用支架架起离地面50cm,鸡群饲养在栅网上。

优点是鸡粪落入网下,鸡与粪便接触的机会很少,不易发生球虫病,利于鸡的生长发育,胸囊肿发生率很低。

(三)笼养

笼养具有增加饲养密度、减少球虫病发生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公母分群等优点,但是胸囊肿发生率高,龙骨弯曲发病率较高,商品鸡合格率低。

(四)笼养与散养相结合

前3周采用笼养,3周龄后改为地面平养。

这种方式由于肉鸡3周龄前的体重小,不易发生胸囊肿,而且有利于雏鸡安全度过危险期,饲养效果较好。

缺点是需要转群,增加工作量,对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

三、饲养密度

(一)饲养密度

不同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不同,笼养和栅上平养的饲养密度高于地面平养。

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鸡舍的温度、通风控制比较好,饲喂设备比较到位,饲养密度可以适当提高;

如果鸡舍的控制水平较差,饲养密度应降低。

(二)设备容量

四、环境控制

(一)温度

一般前3天保持33~34℃,然后每周下降2~3℃,直到21℃为止。

在炎热的夏季,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尽量用早晚凉爽时间饲喂。

(二)光照

肉鸡给予光照是为了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

所以饲养肉鸡普遍实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

黑暗1小时是为了使鸡适应和习惯黑暗的环境,避免停电时拥挤而引起应激。

间歇光照可以提高肉鸡的饲养效果和饲料转化率,一般采用2小时光照和4小时黑暗,使用间歇光照每次要有足够的采食时间,否则鸡群发育不整齐。

肉仔鸡的光照强度原则是由强逐渐减弱,1~2周龄1平方米3W,之后改用1平方米0.7~1.3W光照强度。

整个鸡舍的光照强度要求均匀一致。

(三)通风

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或减少因缺氧或空气不新鲜造成腹水症。

五、营养需要与饲料

(一)营养需要

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求也较高。

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不同,肉鸡的营养一般分为3个阶段,1-21日龄为幼雏期,22-42日龄为中雏期,42日龄以上为后期。

前期料要求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以加速其生长,并含有较多的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后期料要求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较低的蛋白质以达到贮存脂肪育肥的目的。

(二)饲料

根据营养需要配制营养全面的肉鸡饲料,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日粮的形态有三种,即粉状料、碎粒料和颗粒料。

粉料是在没有碎粒料时前2周雏鸡使用;

碎粒料可一开始就使用,一直到出栏,3周龄后通常改为较小的颗粒料;

颗粒料在2-3周龄后使用,鸡在此时喜欢吃颗粒料,而且采食量大,节约饲料,饲料转化率高。

六、肉鸡的饲养技术

(一)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同蛋鸡饲养相似。

(二)雏鸡断喙

在环境控制鸡舍(封闭鸡舍)中,肉鸡不需要断喙,只要降低光照强度就不会发生啄癖。

但是在有窗鸡舍中饲养的肉鸡必须进行断喙,以免啄羽或同类残食等情况的发生。

一般肉鸡的断喙是在出壳后第一天进行,最好由孵化场完成此项工作,以减少雏鸡的应激。

(三)饲喂程序

自由采食,每昼夜喂料不少于6次,颗粒料不少于4次,有助于刺激食欲和减少饲料浪费。

(四)公母分群饲养

(五)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

(六)抽测体重

每周末早晨空腹随机抽测1~5%,并做好记录,掌握鸡群的个体发育情况,与标准相对照,分析原因。

七、出栏抓鸡

 1、抓鸡前4~6小时停止饲喂,但不能停止供水。

  2、抓鸡时尽量减少光照强度,或者使用蓝色灯泡降低鸡的视觉。

  3、抓鸡前将所有的设备升高或移走,避免捕捉过程中损伤鸡体或损坏设备。

  4、抓鸡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鸡群惊动造成挤压。

  5、抓鸡时抓鸡的胫部,装笼时轻拿轻放,不要往笼中扔鸡,以免碰撞致伤。

  6、一般选择晚间装笼运输,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一般使用专用运输笼具。

天气寒冷时在顶部覆盖帆布,四周不要包裹。

运输途中不要停留,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八、肉仔鸡饲养中的一些问题

(一)雏鸡注射马立克疫苗

(二)肉鸡腹水综合征

防止腹水综合征的方法目前一般采取3周龄后降低饲料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含量,或控制给料量,稍微降低增重速度。

但是这种方法和饲养肉鸡的原则似乎有矛盾,要注意使用。

此外改善环境、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维生素E和C等有助于减少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

(三)肉鸡腿病

肉鸡腿病是由遗传、营养、传染病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四)胸囊肿

从管理方面减少胸囊肿的方法有:

1、尽可能保持垫料的干燥和松软,垫料保持足够的厚度,防止露出水泥地面,即使抖松或更换垫料以防潮湿板结。

2、勿使鸡长期处于伏卧状态,应适当活动。

3、尽量不采用金属网面饲养肉仔鸡。

(五)药物残留

 

第二节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

一、优质肉鸡的概念和特点

(一)优质鸡的概念

对于优质鸡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侠义上指未经与速生型肉鸡杂交的、适时屠宰、肉质鲜嫩的地方鸡种。

从育种的角度出发,一般广义的优质概念可理解为,优质鸡除了具有优良的肉质外,还须有较好的符合某地区和民族喜好的体型外貌(活鸡市场尤为重要),及较高的生产性能,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面。

(二)优质鸡的特点

1、肉质有特点。

优质鸡的内涵在于肉质,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FAA)、糖类、脂质和多肽等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含量高,咀嚼有味道。

  2、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

中速型优质鸡出栏时间10周龄-14周龄,满速型要达到20周龄才能出栏。

  3、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

4、羽毛颜色。

多为黄羽、麻羽或黑羽。

(三)优质肉鸡的生产性能

根据体重和饲养管理特点,一般将黄羽肉鸡的整个饲养期分为育雏期(0~4周)、生长期(5~8周)和肥育期(9~14周),有的把肥育期分为大鸡(9~12周)和肥鸡期(13~14周)。

(四)优质肉鸡的营养和饲料

由于对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研究较少,大多数饲养场采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

用白羽肉鸡的营养标准饲喂黄羽肉鸡显然是超过了其营养需要量,通常影响饲料经济报酬。

二、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

主要叙述黄羽肉鸡饲养管理中一些特殊的技术。

(一)喂料

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鸡的采食欲望。

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

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

(二)断喙

黄羽肉鸡有时也需要断喙,断喙的目的是防止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

断喙的时间一般在6~10日龄,用断喙器进行精确断喙。

断喙的前后两三天时间内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维和抗菌素,以减少应激,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

(三)加砂

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g的干净细砂。

小鸡养到30~40天就要进入中鸡阶段的饲养。

三、中鸡阶段的管理

(一)换料

换中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

第1天喂70%雏鸡料和30%中鸡料,第2天喂50%雏鸡料和50%中鸡料,第三天喂30%雏鸡料和70%的中鸡料,第4天全部喂中鸡料。

(二)免疫消毒

转群前后为减少应激,在饮水中可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抗菌素,另外保证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带鸡消毒。

(三)分群

终机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

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

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

(四)公鸡去势

公鸡饲养到50~60天可以进行阉割。

阉割后的公鸡容易育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售价较高。

去势前需停料半天,术后每只鸡肌肉注射青链霉素7~8万单位,以预防感染。

中鸡饲养到55~60天进入大鸡阶段。

四、大鸡阶段的管理

同中鸡。

(二)免疫

如果出栏时间较晚,应及时进行新城疫的免疫。

(三)加油脂

为提高饲料代谢能,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羽毛的光泽度,鸡群饲养到70日龄以后可在饲料中添加2~6%的动物油(也可加入一部分植物油)。

添加动物油时要将油加热熔化后才可加入到饲料中,否则容易引起鸡群腹泻。

(四)加着色剂

大鸡饲养后期除了注意选用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优质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苜蓿粉、松针粉、草粉等)配合日粮,也可在饲料中添加人工色素,加色素要注意是否符合当地食品要求。

(五)提高黄羽肉鸡增重的几项措施

有些措施也适用于其他肉鸡

1、认真做好消毒免疫工作。

2、加强夏、冬季节的管理。

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尤其夏季炎热季节,鸡的采食量少,要尽量在凌晨和夜晚多添加饲料,使鸡在凉爽的时候多采食饲料以利增重。

(1)经常匀料可刺激鸡群去采食或抢食饲料。

(2)饲喂全价的颗粒饲料。

3、前期饲喂高蛋白日粮,后期饲料中添加油脂。

4、公母分群饲养。

五、林地饲养

(一)开始散养时间

一般小鸡30日龄以后才开始到林地饲养。

(二)饲养密度

肉鸡放养的密度一般每只鸡需要4平方米的面积。

(三)遮雨棚

(四)补充全价饲料

(五)预防球虫

(六)定期消毒

第三节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一、肉种鸡的特点

1、易肥胖

2、腿病多

3、饲养方式以平养为主。

一般采用离地网(栅)上平养和混合地面饲养。

4、饲养密度小

二、雏鸡阶段饲养管理

肉种鸡的雏鸡阶段较短,一般3周龄结束。

(一)进雏前的准备

(二)接雏的要点

接雏时应注意公母分开,雏鸡要及时补水,最好补液盐水,并在2~3天的饮水中加入5~8%的葡萄糖,同时加入高效低毒广谱抗菌药。

自然交配的公鸡在断喙时断的轻。

(三)雏鸡饲喂

在3周龄之前雏鸡不采取限料措施。

三、育成阶段的管理

(一)公母分饲

(二)限饲控制母鸡的生长速度

从4周龄起限制饲养。

(三)鸡群的选择

1日龄选择;

6~7周龄选择;

转入种鸡舍时进行第三次选择。

(四)饲喂沙砾和垫料管理

从第8周起,每1000只鸡添加4.5公斤沙砾。

特别要加强对垫料的管理。

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一)母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21—30周龄)

1、限饲方法。

从第22~23周龄起,改其他限制饲养方法为每日限饲,以减少鸡只的应激和稳定鸡只的新陈代谢。

从第20~23周龄,限饲的同时,将生长料转换为产蛋前期料(含钙量2%,其他营养成分与产蛋料相同)。

2、增加给料。

如果第24周开产,在产蛋第4周时,计划饲料用量达到最高峰,这是由于产蛋量和蛋重增加的需要。

同时每周增加贝壳粉,每100只鸡加1.36公斤。

3、准备产蛋箱。

4、公母鸡吃不同的饲料。

(二)种母鸡产蛋高峰后的饲养管理

1、产蛋高峰(约30~31周龄)后约4~5周内,不要减少饲料量。

2、当鸡群产蛋率下降至80%时,应逐渐减少饲料量。

每次减料量每100只不超过230克,以后产蛋量每减少4~5%时,必须调整一次饲料量,从产蛋高峰到结束,每100只鸡饲料量大约减少1.36公斤。

3、在每次饲料减少时,必须注意观察鸡群的反应,任何不正常的产蛋量下降,都必须恢复到原饲料量。

(三)种蛋收集

自然交配种鸡群周龄达到25周龄,母鸡产蛋率达到30%时就可以收集种蛋。

人工授精的种鸡产蛋率达到50%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这时有一些母鸡还未开产,输精时不要强行翻肛输精,以免造成对输卵管的伤害。

肉鸡种蛋的蛋重要求范围比蛋鸡大,一般50克以上、68克以下都可以孵化,清度裂纹蛋经过修补也可孵化。

砂皮蛋通常不进行孵化。

五、种公鸡的培育和更新

(一)种公鸡单独饲喂

1、公鸡的辨认。

公鸡出壳后必须进行预防接种、剪冠和断趾。

2、正确的断喙。

断喙时间要比母鸡稍迟2~3天,在9~10日龄较适宜,断喙留的长度比母鸡稍长些。

3、饲养面积和设备。

4、6~7周龄公鸡的选择。

按公母比例12∶100选留公鸡,淘汰鉴别错误、体重太轻、不健康和有明显缺陷的公鸡。

5、体重整齐度。

在10~12周龄时,应将体重较轻或较重的公鸡分别饲养。

6、垫料的管理和限制饮水。

早期限水可以从29天开始,“禁食日”冬天给水2小时,每次1小时,上下午各供水一次。

夏天每天给水两次,每次2.5小时,每天5小时。

喂饲日每天全日供水,或当吃完料后停水1小时。

在夏季高温和鸡有病或应激情况下,绝不能停水。

(二)公母种鸡同栏分槽饲喂方法

1、同栏分槽采食用具

2、料槽放置

3、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和料位。

公鸡饲料喂量特别重要,原则上在保持公鸡良好的生产性能情况下尽量少喂。

喂量以能维持最低体重标准为原则,但不允许有明显失重。

(三)母鸡进入产蛋器公鸡的管理

1、淘汰性别误差的公鸡。

2、配种。

从141日龄起,按100只母鸡11只公鸡的比例混合饲养。

如需转鸡舍,公鸡应比母鸡提前4~5天转入,目的是使公鸡适应料桶和新鸡舍环境。

如在同一鸡舍,即育雏、育成和产蛋在同一栋鸡舍内时,必须在天黑后,才能将公鸡均匀地分布到每间鸡舍,以减少应激。

3、正确捉鸡。

当称重、预防接种和转群时,应正确地捉鸡,握两腿,以避免对关节造成损伤,或从鸡的后部,先抓一只腿,然后两条腿并列提起。

(四)更新种公鸡

替换的新公鸡一般都是新培育的已经能产生成熟精子的公鸡。

剔除无用的老公鸡在白天进行,更换新公鸡一般在晚上进行,防止母鸡和其他公鸡的攻击。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现代肉鸡的特点。

答:

①生长速度快;

②繁殖能力强;

③饲料转化率高;

④生产周期短;

⑤饲养规模化;

⑥屠宰率高、肉质好。

2、肉种鸡为什么限饲,都有哪些方法?

因为肉种鸡的生长速度很快,如果不限饲,体重就会很大,繁殖性能下降。

因此,肉种鸡从4周龄开始就必须限饲。

限饲的方法基本和蛋鸡相同,主要使用的是数量的限饲。

肉种鸡食料量不应超过其自由采食量的65~80%。

①在三周龄内采用自由采食;

②每日限饲。

每日限饲在自由采食阶段以后采用;

③隔日饲喂。

就是将两天的饲料量在喂料日要全部一次投给,让鸡自由采食,其余时间断料而只给饮水;

④“喂五限二法”。

此法为连续给料三天,禁食一天,然后再给料两天,禁食一天。

这种限饲方法,每只鸡饲喂日日给料量为每日给料量乘以7天,除以5天,使用这一方法最佳时间是从19~20周龄开始;

⑤“喂六限一法”。

以一周为周期,在一周里连续给料三天禁食一天,然后再给料三天。

3、种公鸡为什么要和母鸡分开饲养?

如果公母鸡混合喂料,当母鸡达到所需饲料量时,公鸡就会超重,经常发生腿伤和脚病,使配种困难,受精率下降,甚至到45或50周龄时常因公鸡淘汰过多而造成公母比例失调,严重影响受精率。

4、肉鸡腿病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以下原因可能引起:

日粮中锰或胆碱缺乏;

缺少运动;

日粮含钙低磷高;

日粮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缺维生素D3;

饲料缺乏维生素;

呼肠弧病毒、病毒性关节炎继发葡萄球菌、滑液囊霉形体以及其他细菌感染等。

5、白羽肉鸡的饲养密度是多少?

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以400只左右一群为宜,常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1-19只较为合适,否则因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

6、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比有哪些特点?

你认为肉鸡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相比的特点:

①肉质有特点。

②生长速度比快大鸡慢。

③优质肉鸡一般都含有地方品种的血统,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黄羽肉鸡,而是麻羽,这只是羽毛方面的差别,和肉质、生产性能无大的关系。

④羽毛颜色。

肉鸡未来的发展趋势:

①优质肉鸡将得到快速发展。

优质肉鸡肉品质优良,其增长速度将超过快大型肉鸡,所占的市场份额将逐年增加。

②规模化、产业化是肉鸡发展的趋势。

控制成本、最有效地生产出优质产品,对肉鸡饲养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区域,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优质肉鸡虽然也强调上规模,但它的饲养方式却完全不同,优质肉鸡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强调以散养和放牧饲养为主,这样才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